第六五一章

回到勤政殿,御膳房已經備好了生薑紅糖水,熱乎乎的,相信也不會把諸位內閣老臣給染病了。

說實話,在這時代,能活到五六十歲,都是身體素質相當不錯的,都是扛了不知道多少次傷風感冒的。

否則,早歸西了。

“煩勞諸位閣老,這幾日內閣要遵行職守制,每日留守兩人,隨時關注汛情。”

這是應該的,內閣本來也準備安排職守了。

這時候諸位內閣大臣才發現,這轉悠了一圈堤壩,除了腳下,身上只是略有點潮…~真的沒被淋溼!

巡壩的作用還是有的,最起碼內閣大臣考慮值守了。說真的,就這次巡壩,水位暴漲是最深刻的印象。站在壩頂感覺腳下就是黃河水流,時刻都有漫過堤壩的可能。

上游還在下雨,這幾天奏報一直是這樣。而下游······可想而知,防汛防洪的壓力該有多大。

富弼在生薑紅糖水的作用下,感覺身體鬆快了好多。

“今日我與寶臣輪值,永叔癡於修史,內閣八人,各自搭配吧。”從今日巡壩看,汴梁是應該沒什麼險情,下游很難說。“都水監能不能轉開?若是人員不足,工部其他衙門要配合抽調人員,重點放在下游的汛情監測上。”

所謂值守,在諸位內閣大臣看來,其實也沒什麼事。國朝處置災情,多是從災後安置的角度考慮,很少有災前防範的習慣。

黃河水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無非是災後安置流民的事。對於現在的朝廷,還真不是多大事。常平倉多年來一直滿倉,朝廷更是國庫充盈。別說還沒有出現水患,就是出現了,如今的朝廷也不會出現困境,甚至能確保倖存者比原來過得滋潤。

況且,就目前這情形,好像也無從着手,汴梁往東,不管是北流還是東流,流域涉及面積都是十幾州府的地域,就是想巡壩,那也巡不過來的。

地方臣工也沒有人像官家這樣去考慮汛情,對於這類天威,能做的只是被動的等待。

富弼很想問問官家,倘若今日巡壩發現險情,官家會如何處理。

自官家即位以來,今年還真是風險最大的一次險情。

······

昨日趙曦巡壩回來,多少有些放心了。經過水泥修築的堤壩,一定程度上還是堅固的,這時代也很少有偷工減料的做法。況且,汴梁黃河堤壩,全是工坊城一手築造的。

大概是丑時剛過,趙曦在迷迷糊糊中聽見了王中正很低卻有些着急的喊聲·······

“官家,富閣老和呂閣老求見!”

出事了!這是趙曦的第一感覺。昨夜是內閣值守的第一天,沒有十萬火急的事,富弼不會在這時候覲見的。

趙曦幾乎是條件反射般的,用後世出任務那種速度起牀。滔娘也被驚醒了,似乎也聽到了王中正的稟報。

滔娘知道自家男人的性子,這麼些年了,待子民是怎樣的心境,滔娘很清楚。沒有多言,只是幫忙整理裝束。

趙曦很想快,可這畢竟不是後世,衣服都是一件套一件的,接見臣工基本的禮儀必須有,害的是指定的服飾。如果太隨便了,就是內閣大臣也會覺得被輕視。

很囉嗦!

“怎麼回事?”

“回官家,滑州潰壩!”

富弼也不知道該是怎樣的一種情緒,很亂。

“說具體!沒有具體奏報嗎?”

“沒有。據奏報,昨日亥時,滑州在去歲用水泥加固過的堤壩突然被洪水沖塌,水流直接漫延了整個滑州。驛遞從滑州出發時,整個滑州已經陷入混亂······”

完了。這是趙曦腦子裡閃現的念頭。

他是沒經過洪水,可後世的資訊,他能知道潰壩後的的景象。可以想象,如今的滑州該是怎樣的慘······

“富相,由皇后監國,你主持朝政。朕需要趕往滑州!”

“官家,萬萬不可。自古無君王親臨險地而臣工留守者。官家,老臣前往滑州即可!”

“官家,需要如何救災,朝廷拿出具體章程,無須官家親臨滑州!”

富弼和呂公弼都着急了。這是黃河潰壩,誰知道滑州城什麼樣了,誰又能知道還會不會出現其他意外。再說了,大災之後便是大疫,官家怎麼能親臨如此險地?

“看不到具體受災情況,根本無從拿章程,在朝堂說什麼都是紙上談兵。朕意已決。”

哪怕是被官家怪罪,這事也絕不能行。富弼見無法勸阻官家,不停的給王中正打眼色,意思是讓他去內苑·······全國朝都知道官家跟皇后娘娘情深意切,或許只有皇后才能勸下官家的魯莽之舉。

同時,富弼直接跪下了······“官家身系國朝,關乎大宋中興,萬不可因此而涉險!老臣願前往主導救災,出現意外,一切由老臣承擔。老臣願立軍令狀!”

“陛下!臣隨富閣老前往滑州,朝廷需要官家主持,方能確保救災保障無憂!”

呂公弼也跪下了。這是要死諫的意思呀。

趙曦真有些無奈,這又不是赴死,有那麼可怕嗎?

“富相,呂相先起來。朕又不是現在就要出發·······滔娘······”

這個王中正!這時候,趙曦看到滔娘急急忙忙的出來了。

“官家,妾身會守好朝廷,謹盼官家凱旋!”

這是······沒想到皇后居然是這樣!起身唄,還能怎樣?不過,在這一刻,富弼是真的被官家和皇后所感動了。

“富相,內閣大臣,最小的也有六十了吧?縱觀朝廷,可以主持救災大局者,朕屬於年輕力壯者。”

“再說了,朕曾率兵遠征過安南,不懼溼疫是有過明證的。朕也不是現在就這樣孤身出發,朕是去主導救災,不是去找麻煩,沒有完善的準備,朕不可能前往的。”

“現在是寅時了,需要召集相關內閣和議政議事。雖然不能拿出具體章程,可以先把預料的物質準備好,把人員安排好,最好能在卯時完成一般性的準備。”

“記錄一下:工坊城、工部、都水監、厚生省、樞密院、監察衙門等衙門主官和具體主事人員,寅時三刻務必到勤政殿議事。”

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三百章 這纔是就緒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一九八章 搞了個毛線(第二更)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三零二章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長了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三四二章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六一八章 第一次議事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四一六章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九二章 護衛營地第九四三章 首戰告捷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七九五章 微服私訪(九)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八四章 射殺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七十章 騎行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一五二章 玩一把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七七零章 經營權撲賣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一七零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日更奉上,感謝書友打賞。)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七六六章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七六三章 大理的嫌疑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六零八章 人事(中)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七四一章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