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

終於證實了韓琦的猜測。

不幾日,河北道和鄜延路都來了紅翎急遞,都是奏報有使臣入境。

這就對了,果然是遼夏內部出了問題。

這幾日,關於雁門關攻守戰的詳情,零零散散的也有了眉目。

狄青到達河東後,要求代州執行堅壁清野,並沒有增兵雁門關。而雁門關守將在接到狄青命令後,正值遼夏聯軍裹挾百姓攻城,便果斷放棄雁門關。

五千軍卒,不僅是抗住了十日的攻城,更是讓遼夏聯軍傷亡高達萬人。

更恐懼的是,在遼夏聯軍進入雁門關城後,還沒來得及消化攻破關城的喜悅,埋伏在關城火藥庫的軍卒,點燃了火藥庫,再一次讓遼夏聯軍傷亡近兩千人。

正是因爲攻破雁門關的勝利和傷亡過大兩個截然不同的情況,讓遼夏內部起了爭端。

最終採取了挾雁門關勝利的大勢,再次派遣使臣到汴梁來討好處…~應該是這樣的,也只有這樣才能把所有情況理順了。

“既然來了,那就見見吧,咱們是禮儀之邦,不可廢了禮節。也正好給東西兩路大軍爭取點時間集結。”

見到了遼夏派使臣來,大家相當的輕鬆。聽到富弼這樣調侃,就是王安石也呲牙笑了。

確實,這幾天真夠折磨人的,摸不清的軍情,詭異的聯軍,早先的謀劃,沒一點順利的。

這下好了,使臣把所有的焦慮都給趕跑了,一切都幾乎是按着設定在進行,不由得就有了調侃之心。

“不管是西夏還是北遼,不可能不關注邊軍的動向,東西兩路大軍的集結,還是需要小心謹慎的,避免功虧一簣。”

шωш_ тt kān_ CO

這話不多餘,卻也沒啥用。呂公弼不算知兵事的文臣,或者說根本就一竅不通。

“寶臣多慮了,不管是郭逵還是種子正,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況且還有曹霖、高敬賢等人,是跟隨官家南征北戰,打過很多伏擊戰、運動戰和潛伏戰的。”

“想當初老夫率兩萬禁軍,被官家率領的兩千護衛營打的灰頭土臉的。他們對於潛行可是深得官家精髓。儘可放心!”

文彥博也露出了多日來難得的笑臉。

這感覺,就好像勝利在望了。

“陛下,倒是這接伴使需要朝廷詔令了。本來章惇和蘇轍隨軍到河北,是令其幫忙呂公著處理邊事政務,可二人居然隨郭逵大軍出征了……”

“至於西夏使臣的接伴使……蔡確在熙河的公務也該結束了。況且蔡確在熙河,影響熙河防禦的令出一門。陛下,就令蔡確任接伴使,隨西夏使臣回朝吧!”

王安石還是擔心王韶,多大事?也罷,王韶的事趙曦早清楚了。

其他人看王安石也有點異樣……這拗相公,還真是護短。

“陛下,河北道可遣竇卞前往。蔡確爲嘉佑四年及第,接伴北遼還是需要在資歷上高於蔡確爲善,竇卞乃嘉佑二年及第,如此便挑不出什麼茬來。”

都已經撕破臉幹戰了,還在這上面講禮節?

趙曦也知道,這是富弼在表達心中愉悅的方式。

真的很愉悅,這是一次集體制定方略的大戰役!到了現在,軍情越發在向這個大謀劃成功的方向發展,大家又怎麼不愉悅。

這些都是扯淡事,趙曦無所謂。其實趙曦這時候才真正擔心開,擔心東西兩路大軍的行程,擔心他們能否遼夏做出反應前,和中路軍形成大包圍。

圍着沙盤說是一碼事,真正實地行軍又是另一碼事。

儘管趙曦現在所製作的沙盤已經相當精確了,負責實地勘察的皇城司探知,都是經過賈憲的師兄朱吉親自教授的數術學,也是被趙曦耳提面命學會了測高法。

可真正的行軍,並不是能在沙盤上敘述清楚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西路軍或許相對容易些,畢竟多年與西夏征戰,整個鄜延、環慶、麟府的地形地貌,西軍都幾乎走遍了,即便是東渡黃河後,也是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域。

但東路軍的行軍線路就難了很多。

自古,從河北道西行到河東路,也就那幾條路。井陘關、娘子關、東陽關、壺關……

可這次是偏向北,需要瞞着中京道的北遼和已經進入代州的遼夏聯軍進入代州一帶,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趙曦只是在沙盤上告訴了郭逵大概的行軍路線……他依稀記得後世大秦鐵路和忻阜高速,他不太確定具體位置,知道都是在晉北。

這些都需要東路軍臨戰探路~…漫漫太行山,崇山峻嶺,起伏不定,在綿長的太行山脈中,盜賊遍地,山頭林立。

要說這些盜賊是單純的盜賊,誰也不會相信。

處於北遼和大宋邊境,如其說他們是盜賊,還不如說是走私犯更契合。

這次東路軍西行,是需要潛行的,所以,大軍不得不一路清除太行山的盜賊。

如此一來,在潛行、探路以及清剿盜賊三者之間,如何圓滿的成事,很考驗郭逵的智慧。

這也是當初趙曦將種鄂放西邊,郭逵出河北道的原因。

種鄂偏向於激進,是那種侵略如火的猛將,而郭逵要相對持重一些,屬於穩重求進的性子。

同時,趙曦當初在安排時,從鄜延、環慶到達代州的路程,要比河北道西行路程遠,也是考慮到了兩個主帥的性格原因。

自河北道的唐縣…~在河北道境內,大軍潛行應該沒問題。

苛自唐縣往西,進入漫漫太行山,全部是崇山峻嶺,這年代,太行山還處於蠻荒……唉,難爲老郭了。

儘管在派兵時,趙曦給東路軍加派了老護衛營的軍卒,可還是對東路軍揪心。

希望順利吧!

皇城司在測量地形地貌時,把散佈在太行山的盜賊也大體上標註了,這算是對郭逵的東路軍最大的幫助了。

可那是盜賊呀!是一羣沒有廉恥,沒有家國觀念,甚至人性都缺失卻熟悉地形的玩命之徒……

“陛下,相信郭逵的能力……現在也只有相信!”

趙曦專注於沙盤,甚至都沒注意到富弼等人進了議政廳,並且也陪着他看了很久,都根據他關注的點明白了他的擔心。

“我也知道擔心沒用,只是東路軍的潛行確實是此戰的關鍵。”

必須形成合圍,這一次大戰的謀劃纔有可能大勝,缺一不可。

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八零一章 微服私訪(十五)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六七零章 說話的方式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二八零章 往死裡坑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六二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氛圍第二六二章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三四二章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六二六章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二零八 繁亂(第二更)第六七四章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九零三章 我的大宋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六七六章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六八九章 明晚行動第九三八章 榮譽勳章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三五零章 談笑間灰飛煙滅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一一零章 國·家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