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三章 拋出一塊骨頭

行業協會和行業監管,在如今這個時代還沒人能清楚界限。整個朝臣對於商貿的理解,只停留在稅入上。

想要讓朝臣能領會定價權和審批權,趙曦已經不報任何希望了。

其實這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大家都明白,可人們就是在圈子裡轉。

趙曦本來是想假臣工之口來推動定價和審批事宜,如今看來是不可能了。

也罷,市易法爭論到現在,朝臣應該由單純的牴觸,變成了如何完善,或者在市易法推行過程中保住多大的利益。

沒人再去忽略國朝易貨方面的弊端了,也就到了趙曦將自己想法付諸於行動的時候了。

當關於市易法奏疏越來越少時,也就意味着,朝臣已經窮盡了對市易法的想法。

又到了朔望朝會時,沒人再在朝會上扯關於市易法的事,都在等着官家,或者說朝廷的定論。

所以,大朝會是和諧的。

“臣有奏……”

工坊城和講武堂參加大朝會,多數時候是過客,看客,幾乎不摻合朝堂的爛事。

當韓縝出列請奏時,整個勤政殿瞬間安靜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韓縝身上……

“講……”

“陛下,工坊城爲國朝新興產業基地,也是一個軍民兩用的製造基地。工坊城不可能無限制擴大,如今工坊城的規模已經不能滿足製造工坊城所發明的新產品。”

“即便是原來工坊城的作坊,都因爲貨品的供不應求,不得不增加製作工坊,甚至由匠人加班加點。但仍然無法滿足國朝各州府郡縣的需求量。”

確實,工坊城出品必是精品,國朝趨之若鶩,加上這些年軌道幾乎貫通了國朝州府,使得工坊城產品供不應求。

這也造成了工坊城產品價格居高不下,在邊州,工坊城的產品能高到出產價的十倍左右,還是有價無市。

可韓縝說這些是什麼意思?

“這一次因爲爲朝廷營造勤政殿,僅僅取暖一項,工坊城就又有了諸如鑄鐵鍋爐、鑄鐵暖氣包、暖水管道,並延伸出各種各樣的取暖產品百餘種。皆爲民用,甚至小門小戶也可以使用相關產品,從而改變原來的取暖及竈火方式。但工坊城的生產能力已經無法同時生產這些產品。”

“陛下,臣以爲,工坊城既然是國朝重地,應該專注于軍備,以及涉及國朝國計民生重點產品的製造。”

“對於工坊城新發明的物品,凡是可用於民間的,可出賣相關秘法和製造工藝,以精煉工坊城的營造作坊,迴歸工坊城的職能!”

韓縝的話音剛落,整個勤政殿主殿沸騰了,朝臣們已經顧不得這是在朝會上。

朝廷因爲減免了工坊城的稅,就導致了京官炭火費的銳減,可見工坊城的收益有多大。

這些年,對於工坊城產品的認同,已經在國朝成爲共識。

撇開軍備,從官家少年時鼓搗的食品,到軍民兩用的被褥、馬車,水泥,以及後來工坊城生產的農具等等,還有由羊毛紡織產業延伸出來的毯子、大氅、斗篷、衣服,甚至連帳篷都成了遠行必備的物品。

這還不提時不時由工坊城流傳出來諸如玻璃鏡子、抽水馬桶、陶瓷的洗臉池子等等稀罕玩意兒。

現在…~韓縝居然奏請官家把這些產品的秘法和工藝出賣?誰都清楚這會是多大的市場,又會產生多大的利潤。

別說全部拿下一種產品了,就是摻合到任何一件產品,那都是可以傳承幾代的產業。

沒人能在這時候淡定!

還好,看來應該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是趙曦和工坊城的幾位商量好的,在營造勤政殿之時就已經有了計較。

因爲王安石奏請市易法的提前,打亂了趙曦步步推進的計劃,不得不摻合着市易法一同推動了。

當市易法將要成文之前,拋出這樣大的利益,同時推出官民合辦各類企業,並收回定價權和審批權,這應該是最好的時機。

食品這塊不說了,因爲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出賣了秘法,已經完全屬於私人舉辦。

可剩下所有的產品,趙曦準備這一次讓國朝的多數州府都能有一個支柱產業。

不僅僅是馬車、玻璃、水泥等早年的產品,這一次還會有民用鍋爐、蜂窩煤、家用蜂窩煤竈火、各種取暖配套產品等等。

趙曦不敢確定,這樣的操作能不能促進國朝的工業發展,作爲引導的作用,他只能做到這程度了。

至於工坊城,除了生產軍備,在趙曦的規劃裡,工坊城定位是研發中心。

在當今這個時代,還不到細分產業的程度,將工坊城定位於研發中心,工坊城將由原來的製造,向創新產品方面轉變。

真不用擔心會卡殼了,有他這個意外存在,有蘇頌和沈括這兩位被後世稱頌的科學家,就有層出不窮的新產品面世。

這是從王安石遞交市易法時,趙曦就開始謀劃的,到現在,雖然有些波折,畢竟還是到了可以推開大計劃的時機。

就看陛階下這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的朝臣,趙曦感覺推動這事應該沒多大問題。

利益,自古到今都是無法迴避的。

拋出去這樣一塊骨頭,想必接下來的措施不會有多大的紛爭。

勤政殿主殿的吵吵聲一直沒停下來,趙曦就這樣看着,等着。

“肅靜!此乃朝會,成何體統!”

韓琦作爲執宰,維護朝會秩序的責任還沒忘記,儘管他也在思量自家的利益…~

就早年摻合了的那些產業的收益,已經遠遠超過了整個家族幾代經營下耕地的收益~…當然,這也是因爲安南乃至周邊小國無限制供應糧食的結果。

若是能在這一次工坊城出賣各種民用產品上分一份羹,對於他韓家這個大家族,也是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

勤政殿傳音的效果相當好,在韓琦喊出這一聲以後,朝臣們瞬間安靜了。確實有些失態了。

韓縝還沒有歸列,似乎在等着什麼……

“韓城主所言之事,諸位臣工有何建議和意見,仍然遵前例,以奏摺形式陳述。”

“政事堂諸相公、戶部侍郎及以上,吏部侍郎及以上、工部侍郎及以上、工坊城在場臣工奏對……退朝吧!”

趙曦表現的很不爽,這應該是朝臣認爲該有的表情吧?

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七五六章第四二九章 王安石回朝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四二六章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六四零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八六八章 蘇頌的想法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八十章 小王要大解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五九一章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十章 國事豈是兒戲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三零七章 等着西夏寇邊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六九三章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七五章 壯一次膽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九二六章 別無選擇第六六七章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四四九章 打一個叉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六六三章 韓琦的危機感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一二二章 文寬夫無恥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三五三章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二七四章 最後的問題第四一六章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