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

汴梁的軍營就跟汴梁的裡坊沒多大區別,近百年的演變,原本軍營的圍牆,早已經變成了一間接一間的鋪面。

誰都知道這是違規的,誰也沒有搭理過……涉及面太廣了。

開朝時就已經建立的軍營,一代代更迭,從這些鋪面獲利的,可不僅僅是現在的將領,甚至可以追溯到那些勳貴,乃至開朝時的文臣家族。

這也是文彥博凝聚文臣的憑仗。

現在上四軍的這些武將,從軍營鋪面得到的利益不多,但也不算少。

軍卒的減少,吃空餉的餘地越來越窄,若再把這點收益沒了,日子可就真的不好過了。

誰也不曾想到,真正的導火索不是那些吶喊軍營裁撤的奏摺,也不是林象的那一廂禁軍,更不是趙曦讓回來省親的工兵。

裁撤軍營的是是文彥博主持的。他現在的騎虎難下,說出去的話,他不得不這麼推行,好像真不是給太子設套一樣。

關鍵是太子殿下根本沒任何動作。

已經進行一部分了。由於這些年轉民消化,每一廂禁軍都不足編制數額。所以,就存在了不同隊伍的合併。

文彥博並沒有完整的裁撤合併規劃,做的很隨意,就那麼隨意的把不同的指揮、軍、營、廂簡單的往一起合併。

這麼多年來,駐守在汴梁的禁軍,不管是捧日、天武,還是龍衛、虎衛,怎麼可能沒有恩怨。

文彥博根本沒考慮這些糾葛,如果是開朝的勳貴世家,他還適當的照顧一下,至於這些五六品以下的武將,文彥博還真不在意~~一羣武夫莽漢,掀不起什麼大浪來。

龍衛和虎衛的隔閡最早可以追溯到開朝,近百年來一直明爭暗鬥,不過都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沒出過大事。

龍衛十五營駐地跟虎衛七營的駐地相鄰,兩營的關係差不多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

現在,裁撤合併,臨近的龍衛十五營直接合併到了虎衛七營。

“憑什麼所有的話事人都是你們虎衛?”

虎衛營的中軍帳,涇渭分明的兩拔將領,一個個跟斗雞一樣,相互瞪着。

說話的是龍衛十五營指揮使。

對於合併,他們扛不過朝廷,也沒想過扛。

本以爲合併過來無非是原來獨享的利益,需要分擔而已。沒想到,虎衛營根本就沒準備給他們留一絲。

整個新組成的隊伍,所有的主事人都是他們虎衛的,這個主事不是說職位,而是關於鋪面收益。這就是說,龍衛的這些人,那怕是他作爲營指揮使,一樣的看對方的臉色,還不一定會有收益。

“因爲這是我們虎衛的地盤!怎麼?我們收留你們,難不成還得讓你們騎我們頭上?”

“想待待,不想待滾…~”

“別不知趣!來了我們虎衛,就得按我們虎衛的規矩辦。有個位置就不錯了,還挑三揀四的!”

龍衛的指揮使就說了一句,沒想到對方根本連上下級尊卑都不管了,七嘴八舌的懟了回來。

“朝廷安排是對半的。”

這確實時事實。文彥博還不至於那麼沒腦筋,把所有的主官都讓虎衛擔任了。

十將、軍頭、都指揮使,幾乎都是對半分開的。至於營指揮使,由於官階的原因,還需要整個改編結束後,根據情況由朝廷統一任命。

“你可以找朝廷要那一半去!”

龍衛的這指揮使不算魯莽人,他也知道他的要求放不到檯面上,所以才忍着憋屈,想跟虎衛的人講道理。

這種事本來就是軍營裡私底下的事,和氣生財,誰也不想把這事吵得沸沸揚揚嘍,那樣最後大家都沒得吃,甚至還會牽涉到更多的人。

可是,人家虎衛的人根本就沒準備講道理……

“我也不給你說廢話了。就問一句:鋪面的收益我們可以分幾成?”

不做話事人也無所謂,鋪面的收益大家都清楚,即便不是瞭解的太詳細,大體上說得過去,他也就認了。

“我們虎衛的鋪面,憑什麼給你們?一個大子都沒有!”

這是把兄弟們都當軍卒了……那怕頂着個都指揮使的名,除了俸祿,其他收益是一點沒有了。

龍衛的指揮使攥着拳,使勁忍着,硬憋着不衝動。

“哎呦!看來不服氣是不是?莫非想動手不成?有膽你動呀?”

“就這熊樣,還問分幾成?撒尿照照自己……”

“哈哈哈……”

“啊……”

終歸還是沒忍住,實在是忍不下去了。

受點欺負可以,有收益也算,那怕是收益少一些,他也認了。

這種一點收益不給,還受欺負的情形,他是真忍不下去了!

……

“殿下,龍衛十五營和虎衛七營發生大規模械鬥……”

“什麼?”

聽李憲奏報,趙曦驚着了。械鬥?軍營械鬥,這可不算小事。

“回殿下,龍衛十五營因裁撤合併到虎衛七營了,龍衛的營指揮使與虎衛商討軍營鋪面的收益,雙方沒談妥。”

“開始是將領互毆,後來發展成了兩個營所有軍卒的械鬥!”

“人員傷亡情況如何?政事堂如何處置?可曾殃及百姓?”

趙曦冷靜了。對於汴梁留存的這些禁軍,趙曦還是瞭解的。都是些什麼人,他也清楚。

或許這是一個契機,但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回殿下,械鬥在營區,暫時沒有人員傷亡。開封府已經到了現場,但巡捕和衙役沒法干預。”

想來現在政事堂應該有人到現場了,下一步……

“通知負責現場的新軍,任何罪罰必須根據大宋刑統……就是政事堂的命令也不行!”

趙曦敢肯定,政事堂處置的方式,絕對是殺雞儆猴。殺軍卒,對於文臣而言,真的跟殺雞沒區別,他們不會在乎那些軍卒的性命。

對於汴梁禁軍軍卒,殺幾個趙曦也不太在意。他需要這個事件發酵,如果真的因爲殺雞嚇着猴子了,這事很快就會平息,並且不會影響到後期裁撤……留在汴梁的禁軍,還真沒什麼尿性!

文彥博看着營地裡已經亂作一團的狀況……一羣不知死活的莽漢!

根本就沒想過去問緣由,也不會去考慮這些人該不該殺。

這是汴梁,不是地方軍州,如此大規模的械鬥,開朝以來還從來沒有發生過,必須強力鎮壓。

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一一七章 機會來了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四三七章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極是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五七五章 這纔是正事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五八一章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五三六章 凡議和者殺無赦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五七章 大勢已成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七一七章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七三八章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四零三章 文武的認知第一六四章第一九一章 最基礎的一環(第五更)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七十章 騎行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七零二章 官家昏聵了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十二章 魯班鎖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六六一章 治病於初起之時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四八七章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