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

“高指揮,自現在開始,整個前線指揮部由你的親兵負責值守。在太子殿下未抵達汴梁之前,所有人,不管文武不得離開前線指揮部!”

要說這裡面誰最不希望皇位交替出現意外,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高家人。

韓絳見太子殿下久久不語,乾脆越殂代皰了。沒辦法,相公們的做法是對的,在太子殿下在抵達汴梁之前,必須確保消息不得泄露。

“諾!”

高遵裕在聽到韓絳的囑咐後,也瞬間明白了其中含義。

所有人都明白了,那怕是折繼祖,聽調不聽宣的折家人,這時候對於韓絳的安排也不敢有任何異議。

太子殿下處於悲痛之中……都這樣以爲。趙曦這時候也確實滿腦子都是這些年跟老爹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以前線指揮部的名義,召集所有新軍迅速到秦州集結,任何人不得延誤!此事由曹指揮執行!”

接下來太子殿下最貼心的,應該算得上曹霖了。

這時候趙曦已經聽到了韓絳和呂公弼的安排。

不過他沒吭聲。阻止?即便是他,也會有類似這樣的措施。贊同?他又不想讓人覺得小心眼了。

“護衛營全體從現在恢復本職,全面負責太子殿下的護衛職責。此事由高指揮主導。”

“諸位,事發突然,若絳有得罪之處還請擔待!此事不僅僅是秦州的事,更是關係我大宋整個國朝的事。”

“在這樣的情形下,還請諸位莫要節外生枝。若有異動,現以前線指揮部的名義發令,必要時可由護衛營執行戰場條例!”

“狄帥,此時尚須你主持新軍大局,由護衛營教導配合。在此時,必須確保新軍上下統一,並協調軌道運輸線,確保在新軍集結之日,全體新軍護送太子殿下,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汴梁。”

韓絳、呂公弼以及王素、餘靖,他們以及他們的家族,與太子殿下的命運已經完全關聯了。

這時候,太子殿下處於悲痛之中,他們便你一言我一語的,快速的做出了安排。

不管是不是最合適的做法,他們也只能做到這點了。

只希望,太子殿下能儘快恢復過來……這時候悲痛不是最主要的,如何應對自己不在汴梁,纔是重中之重。

朝廷的賞賜,按照接收軍備的流程,這幾個月秦州方面已經很熟悉了,並沒有任何意外。

整個前線作戰的將士,都已經知曉朝廷賞賜下來了,那怕是最遠的邊寨,都已經聽說了。

雖然對新軍回秦州不是太理解,考慮到賞賜的問題,大多數都考慮是與賞賜相關,也沒有引起多少人在意。

只是秦州,所有的都指揮使以上的將領,都一直留在秦州府衙裡……這是唯一讓人疑惑的一點。

趙曦的悲痛是真的,可也到不了見不了人的地步。

可韓絳一直解釋說是太子殿下尚未恢復……

只是看到進出的護衛營教導,以及高家曹家的人,並沒有異樣,才讓西軍的將領們稍微心安一些。

說真的,被文臣主導,自己赤手空拳的被這樣關着,誰心裡也踏實不了。

好在有個狄青……

狄青整日就在秦州的城樓上,就連休息,也不曾離開過城樓。

他每日做的,就是清點回到秦州的新軍數量,然後安排營寨,調度各都隊伍駐紮和值守。

他知道,這時候稍有不慎,不僅是他狄青會陷入死地,就是國朝也可能混亂了。

每一件事,他都會跟護衛營的教導商量,甚至到了事無鉅細的地步。

趙曦很想起牀,他也有力氣起牀,只是爲了讓韓絳的說辭真實,他不得不就這樣躺在牀上,還把自己的食量減少了,甚至一日都以稀粥維持。

“府尊,沒必要這樣……”

“殿下,悲痛是應有之義,而對於西軍將領,殿下怎樣做都不合適。而我韓絳無所謂。”

“再待些日子吧,殿下,待新軍集結完畢,殿下再怎樣都無所謂。子華如此安排有理。”

只留下韓絳和呂公弼,趙曦真不想再裝下去了。

關鍵是,自己餓肚子的感覺太難受。

“新軍沒必要集結,將他們留在邊寨更有用。我只需要帶着護衛營回去即可。”

趙曦真不認爲這時候的國朝,還有威脅他繼承大統的存在。

沒必要如此大驚小怪的。

“殿下,宮帷之事並非我等外臣可以非議的。但絳以爲,殿下此番回汴梁,在抵達汴梁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將殿前司由新軍替換。其次,內苑的守衛全部交於護衛營負責,就是皇城司冰井務也不可全信。”

“同時,工坊城的防禦不得有絲毫鬆懈。在殿下回朝之機,可將狄青留在西軍,且由西軍和新軍配合,確保汴梁至秦州的軌道暢通……”

感覺韓絳說的很嚴峻。

趙曦還是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了。不管是朝堂的臣工,黎民,還是國朝軍卒,趙曦認爲,自己還是有相當的聲望的。

這時候,應該沒人能撼動他繼承大統。

“殿下,一個意外就可以改變一切!殿下自南征方纔結交朝臣,十幾年已經形成幾近左右朝堂的力量,更何況幾十年的經營乎?”

這話已經很明白了,就差明說了。

若不是韓絳提起,趙曦已經把這事忘記了。

從他那個堂伯去世,十幾個兒子因爲王位繼承,都鬧成一桌粥了。即便是有什麼勢力,也應該四分五裂了。

反過來想,就跟自己現在裝着痛不欲生一般,誰知道汝南王府的世子們,是不是也是給人一個假象?

這些年趙曦根本就沒去關注他們……

“諸位……事發突然,我等謀劃痛擊西賊之事,又要無限期延遲了……”

如果老爹病癒還好,若是這樣病着,或許是大行了,都是不可以起兵事的。

趙曦說的含糊,可所有人都清楚意思。

“這些日子諸位受累,韓府尊所爲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事關重大,還請諸位擔待。”

“今日曦啓程,諸位可自行到各駐防之處,若是邊疆無事,也可在秦州多留些時日,讓韓府尊款待,也算表達致歉之意。”

趙曦不說還需要大家在秦州待着,直到他回到汴梁,朝廷明發抵報,告知天下皇帝患病後,纔可以離開。

只是建議……

“狄帥,西征事宜並未完全了結,前線指揮部未撤,餘事還需要狄帥留守處理。受勞!”

趙曦臨行前,最後一次召集了所有都指揮使以上的將領,做了一次似解釋,又包含深意的解說。

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九三二章 最後一坑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三六二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八三一章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九八章 蘇頌是個有意思的人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一四一章 坑人和哄人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六七六章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五五五章 暗戰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六八五章第五九九章 由職銜安排想到的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三六一章 爹是兒子背後的山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二零六章 這不能隨便說(第五更)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九一五章 各行其事第九六二章 耶律洪基的無底線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七五六章第三七五章 司馬光也想瘋掉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六四九章 入夏第三七二章 殺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五八一章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三六七章 拒絕禪讓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九九章 選兵詔令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八七零章 商業立法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五零八章第六六八章 這也是姑且第七五四章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八八二章 貪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