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

都以爲趙曦是擔心打成持久戰後,廣南路轉運衙門在後勤保障上,會有所不逮。

誰也想不到,趙曦現在腦子裡是在檢索……他檢索他記憶深處那一場與安南的戰爭。

諒山、高平、老街,這些名字不停的出現……

(未避免麻煩,下面提到的地名會是那種不準確的音譯)。

“學士,孫轉運,曦在此懇請諸位,不論是許以錢糧還是田地,務必於三日內,籌集兩萬儂人,一萬也可。”

“令其着國朝軍卒裝束,並在此營區活動,給對面造成王師陳兵於此的假象。”

趙曦這話一出,全愣了。跟明顯,太子殿下這是要抽調西軍離開前線……

這如何能成?雙方陳兵對峙,王師把精銳抽調一空,一旦開戰……那將又是一場廣南之亂。

“殿下,此事……”

“回帳再議!”

廣南的官員嚇怕了,太子殿下的意圖誰都能猜出來,就在這瞭望塔上,就準備對殿下據理力爭了。

餘靖算很瞭解太子殿下了,殿下絕不是冒失的人,絕不會丟下廣南而不顧,去直接西征大理。

帥帳擺放着邊境圖,也有部分沙盤。

倉促間,他人可能會想到太子殿下是着急西征大理,而狄青不這樣想,狄青似乎明白了趙曦的想法,撫着鬍鬚有些躊躇。

太冒險了!若是他,即便是餘靖,面對安南陳兵的現狀,也只能是就這樣兵對兵將對將的硬幹。

可是,太子殿下不一樣,他有所有文臣武將所不具備的臨機決斷之權。

雖然冒險,不得不說,成功的概率很大。

若殿下謀劃能成,整個廣南,絕對會安享百年和平。所以,他只是看着,甚至不在意太子殿下這是準備越權,對戰事指手畫腳。

“諸位,曦想問,若安南李朝意欲染指國朝廣南,所調所募之兵將,是從升龍府長途行軍至此,還是就近州府籌集?”

趙曦不覺得有人會想他西征,只以爲大夥就是不想讓西軍離開戰線。

“出征時,應有少許兵力自升龍府行軍至此,大部應爲州府調集。”

餘靖很客觀,並沒有想其他人那樣疑惑,疑惑殿下說這些跟調離西軍有何關係。

“永平寨!”

趙曦直接指着地圖上的邊境。

“安南邊境州府有朗頌、高邦,以及勞概,遠至泰源。如今,安南於邊境陳兵三萬餘,勢必會造成朗頌等地駐防空虛……”

這時候所有都明白趙曦的意思了……聲東擊西!

不得不說,太子殿下這……真的是天馬行空,無跡可尋,就如萬尹山演習那般,根本不以常理出牌。

說實話,只要是個男人,絕對避免不了有熱血的一面。國朝之所以如此厭戰,究其原因,其實是被戰爭打怕了。

勝率不低,偏偏一敗總是慘絕人寰,死傷無數。從而讓國朝有一種厭戰甚至反戰得思想,說白了更像是逃避,苟且偷生而已。

這次西軍平息廣南之亂,勝利是一場接着一場。太子殿下又畫了餅,讓這些文臣,特別是廣南的這些文臣,似乎看到了戰爭的紅利。

所以,當趙曦說完後,所有人都亮了眼。

所有事都不用趙曦管,雖然安撫使衙門只同意調集萬人西軍,好歹是同意了方略。

至於西軍誰去誰留,那是狄青的事兒。不過趙曦說了,必須擅長於奔襲、投擲以及對火藥彈相對熟悉的軍卒。

至於安撫使衙門怎樣哄儂人,也不用趙曦操心。

就是儂智高,也大不了是許些錢糧和田地。再說了,趙曦前幾日提過的儂人治儂,階層教化的想法,他不認爲廣南安撫使衙門沒做準備。

話說,就廣源城就俘虜了不少首領,在被儂智高拋棄之後,國朝有點利,就應該能拉攏一些儂人部落。

整個廣南與安南邊界,幾乎全部是是羈糜州,而趙曦這次方略,很明顯還是個偷襲。所以,還是得晝伏夜出。

即便是如此,趙曦仍然是建議分散行軍。不說廣南之亂會有避難者逃至山林,就說這地方的原住民,真沒法確定他們的傾向。安南與國朝,在他們心中的親疏,沒法確定。

說定的三日後,子時剛到,這一萬多軍卒邊開拔了。

遠行,在廣南這地方並不累,這深山老林都是山水相傍,水流並不湍急,很平緩,相當適合行軍。

順左江,再轉明江,一路多是順流而下,比上次趙曦他們從邕州奔襲廣南要輕鬆多了。

一萬多軍卒,即便是分散行軍,也難免會碰到些躲在行軍路線上的山民……依山傍水,本就是人們的居住習慣。

若未嘗有人發覺,也就是都正常睡覺的,大軍也就這樣悄悄的過去了。

若是真遇到倒黴蛋,三更半夜不睡覺,到處晃盪,與大軍遭遇了……那真的是對不起。

就是趙曦把他們都看做是國朝子民,一樣沒心慈手軟,整個奔襲的將士,都一樣的心思。

幾個,乃至幾十個山民,相比較萬數將士,相比較廣南百年和平,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永平寨,說起來是個軍寨,實際上形同虛設。

每隔幾年,安南就會有騷擾劫掠廣南的事,大多數是從永平寨入境的。

加上着地方又是羈糜州,雖然是歸屬於邕州左江道,事實上,邕州從來未對這地方行使過管理的權限和責任。

所以,這軍寨除了形,沒一點軍寨的樣,若不是往來的商賈爲歇腳方便,不停的修繕,估計早荒蕪了。

至於土司,除了設卡劃拉些財貨,根本沒有守土的意識。

而此時,永平寨一下子涌進了萬名軍卒……

趙曦還沒來得及下令,在如此混亂局面下,仍然敢往來兩國邊境的商賈,就丟了命。

前令未撤,怪不得軍卒。只是,趙曦挺惋惜的,敢在這時段繼續做生意的,不是吃不起飯,大多數應該是有些膽略的……可惜,遇到了戰事。

至於土司設置的值守……本就是該死的。

“殿下,此戰由殿下全權指揮,該請殿下莫推脫。”

趙曦還考慮怎樣跟狄青談這事呢,狄青就先把指揮權交了。

狄青清楚,若是正面的排兵佈陣,殿下應該不會強於他,而這種天馬行空的手段,就從萬尹山演習中,狄青明白,他是萬萬不及殿下的。

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四八七章第五七零章 韓琦的做法很臭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七七二章 汴梁的漕運之議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八六零章 宗澤的見解第五九八章 順勢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六一二章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七二七章 不予增援第六八五章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一百章 這就是護衛營地第七五四章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三六六章 接管汴梁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八一六章 一以貫之的需要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二三九章 殺無赦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八九零章 耶律乙辛反了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六九六章 董氈跪了第三二二章 思想武裝頭腦的軍伍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八二五章 說不清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四二三章 說得過去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七六五章 明朗和不明朗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四八三章 這是責任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二九六章 揚長避短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三一七章 巴掌和甜棗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四百章 瞌睡送來了枕頭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一四八章 不願做看客的殿下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四九二章 又被坑了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