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

待趙曦他們抵達茗盈州時,整個茗盈州戒備森嚴,只許進不許出,完全成了兵城。

並不是擔心儂智高知道王師西進,而是擔心太子殿下因王師西進而陷入困境。

在王師開拔時,狄青跟餘靖聊了。大軍出動,很可能造成儂人境地戒備,從而增加太子殿下行動的難度。

只是看時間……太子殿下應該回程了。

“殿下凱旋……”

嗯!這軍卒有前途,開口就不凡。不說回來了,也不說安然無恙,直接喊的是凱旋!

當趙曦剛接近茗盈州的西門,守城的軍卒就喊了。這一聲喊,就跟點燃鞭炮了一般,連串的喊起來……

“殿下……”

“殿下……”

還沒到公廨,整個邕州的文武官員全跑出來迎接了。喊殿下時,很明顯帶着不滿,甚至還有準備來噴的。

“諸位稍等……”

十幾天了,總得讓咱洗涮洗涮吧?若不是這身明顯的衣服,估計守城的都未必能認出他們幾個來。

趙曦需要點時間,讓這羣憋着氣的文武,多少緩一下。

有時候就是這樣,很多情緒都有個一鼓作氣的說法,需要岔開了,緩一下,就會是再而衰三而竭的結果。

趙曦也知道自己這次有點過了,特別是讓餘靖和狄青背這麼大的心理負擔,確實挺不好意思的。

他沒有太子殿下就高人一等的念頭,在國朝,好像也沒人把太子殿下看的有多高,甚至官家也那樣。

“住所……”

趙曦準備離開,結果又轉身跟大夥拱手,很不好意思的問自己的住所……他早看見卿蘭妹子了,還有躲躲閃閃的蘇顏,那能不知道該往哪兒走。

這個動作,多少帶點無賴……這幫文武,看着太子殿下那已經看不清五官的臉,搭配着似乎很有歉意的動作和態度……

“速領殿下前去……”

成了!餘靖這話一出,趙曦就知道成了。這該是再而衰了。

也是,十幾天奔襲,剛與大軍匯合,就被一敢人噴,好像也說不過去。

殿下的態度還是很誠懇的。

……

“此爲何意?”

趙曦的這一番動作讓在州府等他的人糊塗了。

沒有拿出安南,或者大理,給儂智高的相關證據,而是把護衛營的那個半臂鎧甲丟出來了,還帶着一把刀。

“中正……”

趙曦喊了一聲,王中正便掄起刀在鎧甲上砍了幾下,沒一點虛假的,真正的全力去砍了。

腰刀砍在鎧甲上,叮叮噹噹做響,能看到刀刃在鎧甲上砍進去的痕跡,但沒能砍透,刀刃似乎都有些捲刃。

“殿下,護衛營鎧甲,吾等在歸仁鋪已見識。此時殿下應爲此次擅自涉險陳情,而非炫耀鎧甲之堅!”

“殿下親征,臨機決斷之權,吾等認同。但,未通告廣南安撫使衙門,擅自深入險地。吾等可稟報朝廷……”

就知道會有這些話,還好不算尖刻。

趙曦還是沒言語,又將幾塊黑不溜秋的礦石丟出來了……

總算是都有點探尋的意思了。

“殿下可是找到源頭?”

要不說都是聰明人呢。蘇頌這時候參言,立馬就把話題扯到了趙曦的心中想。

“以下議題涉及國朝機密,在座諸位皆廣南股肱,亦國朝重臣,其間輕重,還請自斟。”

“吾趙曦在此有言,若有誰泄露者,那怕是大遼大夏,以吾爲首的護衛營,誓將滅其全族,雞犬不留!別懷疑,護衛營有此能力!”

本來是針對趙曦的批鬥會,結果被趙曦這樣一攪和……

一幫人都愣了,很好奇是怎樣的事兒,還至於各位把宗族也連帶上?

“蘇教導……”

剩下是蘇頌的時間。

“此物,殿下謂錳礦。吾等在鍊鋼之時,添加少許,即可至鎧甲堅韌,刀槍不能損之,殿下稱爲錳鋼合金。”

就這麼簡單,本來也不是太難的事兒。如何提煉,添加幾許等等,蘇頌沒多說。只要知道了配方,無非是多試幾次的事。

所以,趙曦很慎重的戴上了國朝機密的帽子。

“錳礦的產地就在此處……茗盈州。護衛營南征不爲功勞,戰功對護衛營此時無用。此番南征的目的,旨在告知朝廷,護衛營在軍備上的改進。”

“關於護衛營在歸仁鋪所爲,想必諸位已經有奏報到達朝廷。護衛營回朝之時,便是此鎧甲推廣之日。”

“在此,吾有籌劃,凡在座各位,皆可於錳礦開採中佔份子,不分文武。”

“另,須預留一成份子做機動,爲廣南、邕州乃至茗盈州任職之文武所有。”

“錳礦開採的管事,必須是出於軍伍,除礦工以外的所有人也必須于軍伍關聯。也就是說,錳礦開採之處,可以以軍城來定義。”

“此外,此番征戰結束,勢必會有西軍留任廣南。吾倡議,錳礦除礦工此等勞役之外的所有事務,應優先使用留任西軍之家眷……”

綱領性的能說清,具體到細節,還是需要有條陳的。這個……趙曦早已備好。

他從礦場的規劃,管理人員的設置,到礦工待遇及日常軍事化訓練,包括錳礦收益和日常決策等等都有了詳細的說明。

礦場的稅收歸國朝,礦場的決策歸地方官,礦場的收益歸大夥……儘可能的讓所有人都把礦場當作自家的一份子,絕不容許任何人染指。

而礦場所在地是茗盈州,是與廣源州,乃至安南、大理相比鄰的州縣。

國朝百萬軍卒,不提火噴子裝備軍伍的事,就單純盔甲一項……別看每個人的份子都不多,可能因地位和資歷的原因還會有區別,可誰都能看到這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這錳礦將是個聚寶盆

沒有什麼比利益更讓人踏實的,也沒有什麼比利益更讓人立場堅定。

家國大義,這些士大夫誰都會說,旁徵博引,說起來頭頭是道。可若真遇到類似儂賊作亂的事兒,恐怕還是會出現棄城而逃的行爲。因爲國朝不殺士大夫!

此番南征,是單純的驅趕儂智高,還是說進一步行動,打一個南疆百年的和平,在有了錳礦這個紐帶後,最起碼在現在的廣南安撫使衙門,以及整個邕州,會達成一致,從而形成對朝堂形成統一的奏報。這是趙曦的目的。

第二一一章 摺子戲(第五更)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四零章 呂惠卿的才華第七六四章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五二七章第五二七章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三九章 無處遁形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七九六章 微服私訪(十)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一零一章 總有找茬的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九六三章 飯菜的出其不意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二四二章 少一點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五一七章 借聖人手打臉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四五五章 情況很嚴重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七七八章 官家囑咐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三七章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五三四章 狼煙起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八二四章 真相不重要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五八章 繁亂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七百章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二八六章 我不想活的沒脊樑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七二八章 絞肉機的誘餌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十三章 九連環解出來的進學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來就該這樣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執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