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拒絕

小皇子一愣,估計沒想到王倫竟然會拒絕吧。

也許他是在試探或者假意客氣,畢竟人家是有點真才實學的,自然矜持些。周公要三推三讓、諸葛亮還得劉備三顧茅廬呢,哪能像普通人那樣隨便被自己召之即來?文人都珍惜那點風骨!

所以小皇子繼續用誠意打動王倫:“山水郎客氣了!現今我大宋看似國㤗民安,實則北、西、南宵小蠢蠢欲動,此誠多事之秋也。山水郎文采斐然,小王奉今上之命朝野尋材,豈能讓山水郎真的縱情山水之間?只要山水郎願意,他日升舍外放,小王定會一力保舉!”

王倫入國子監爲何?還不是爲了做官!估計真正入國子監想要做學問的,百無一人。

這年頭做官不易,朝中沒幾個得力的人說話一是做不大,二是做不安生。以這位皇子的勢力,只要王倫高攀得上,榮華富貴真的就在眼前。

而且結交王爺並不會讓士大夫們覺得不正常,“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本來就是件極合理的事。

但是王倫仍不接受!

先前,小蘇先生想招攬他,王倫拒絕了。原因只是因爲其背後的人是樑師成,一個太監頭子,王倫認爲在其手底下做事太掉份,將來青史上也不光彩。

這回,他是真心實意的拒絕,只因爲這個人的身份。

趙楷,當朝三皇子!

不是他有什麼不好,相反,傳聞這個人自小聰明伶俐,文采非凡,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並且擅長畫花鳥,因此深得宋徽宗的寵愛。因此六歲封嘉王,十五歲開府建衙。

因爲卓越的文人屬性,很得文官們的喜愛,在朝中威信很高,口碑也不賴。王倫有理由相信,雖然名義上把自己從開封府中撈出來的是趙有恭,但實際上一定是趙楷的手筆。

乍一看這沒什麼問題,自己能得他的青睞,是件極好的事情。

但有些事得從長遠看。王倫之所以拒絕,就是因爲趙楷太得聖眷了。

徽宗皇帝對這個皇三子是什麼態度呢?雖然現在還不明確,但如果站在歷史的高度去看就很清晰了。後年也就是政和八年,他遷封趙楷爲荊南、寧江軍節度使,主管江陵、夔州兩地,進封爲鄆王。

如果說節度使都是虛職,鄆王也只是作爲皇子必封的王爵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的話,那麼讓他擔任提舉皇城司就不一般了,那是實打實的軍權,相當於把皇城的安危都交給他了。

因爲成年後的皇子不奉詔不可以入禁宮,他能夠全天候地出入皇宮絕對是一種恩寵。而且宋徽宗爲了方便他出入,特地爲他修了一座橋以聯通王府與皇宮。

這就是史書中說的“出入禁省,不復限朝暮,於外第作飛橋複道以通往來”。

權力是個很微妙的東西,特別是享受了皇權的好處之後。或許因爲他的實際地位已經無限接近甚至超過時任太子的趙桓,竟然漸漸萌生異志起來。

於是延攬人才,由於他的身份和謙卑的態度,手下倒真網羅了很多人,甚至連檢校少保、彰化軍節度使、皇帝出行的護衛軍首任統領、與樑師成同等權勢的大太監楊戩都是其鐵桿。

歷史上並未發生不測之事,只因爲楊戩死的早。沒有了武力加持的趙楷只能選擇低調,而太子趙桓那邊又得到諸多權臣的支持,形勢已經逆轉。

後來趙桓上臺成爲宋欽宗後,下詔追奪對楊戩所贈的官爵,其黨羽賜死的賜死、藉家的藉家,沒有一人有好下場。雖說跟楊戩一夥的都是禍國殃民的壞東西,但此時自己在政治上站他的隊是件很不智的舉動。

也因此王倫在其實已經知道趙楷身份的時候故意裝作不知道是他而稱其王爺,就是不想摻和他的事。在他緊逼之際,早已做好了腹稿:

“小可何德何能,竟蒙殿下如此青睞!但小可剛入外舍,學識淺薄自忖不足以立君牧民,所以殿下的好意,小可只能心領了!但三五年之後,若小可認爲才識可堪一用,屆時若殿下仍不棄愛,王倫願爲殿下鞍前馬後!”

不是完全拒絕你,怕你翻臉。

雖然趙楷年紀比高衙內還小許多,但其能量絕對不是高衙內這等紈絝所能媲美----其實一個高衙內已經讓王倫如坐鍼氈兩天了,現在趙楷對他來說絕對是高山一般的存在。

三五年之後…再說三五年之的事罷!

趙楷見他仍然堅辭,臉色便有些不好了,陰晴不定地看他幾眼,忽然笑眯眯地說:“探花郎莫不會已經受了樑太傅的邀請?若如此本王便不敢掠美了!”

王倫一怔:樑太傅?朝堂之上做到太傅又姓樑的除樑師成別無二人。

於是一轉念便明白了,三皇子誤會了!

看對方對自己還是頗瞭解的,難免在此前做足了功課。小蘇先生就住在樑師成家,兩人相交莫逆滿東京城人皆知。

樑師成歷任護國、鎮東、河東三鎮節度使,官至檢校太傅,被拜爲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是宋徽宗身邊的第一大太監。御史中丞王黼待之如父,稱之爲“恩府先生”,即使蔡京父子對他也要獻媚攀附,京城人視他爲“隱相”。

他實無文才,但卻自我標榜,自稱是蘇軾流落在外的兒子。當時傳說,蘇軾遠謫之時,將家中的侍婢送與梁姓友人,後來這名婢女不足月而生樑師成,故史家多含糊其詞。樑師成也自稱“蘇軾出子”、“蘇氏遺體”,也未遭到蘇家的否認。

東京人都知道,在打擊反變法派時,蘇軾的文章一度被禁,他的文章在民間很多都被毀去。樑師成後來向宋徽宗哭訴委屈說:“我的先輩有何罪,遭此厄運?”此後,蘇軾的文章才又慢慢開始流傳。

樑師成也很照顧蘇軾家人,甚至曾對家中賬房說:“凡小蘇學士用錢,一萬貫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這位小蘇學士到底說的是誰,史家多有爭論。有猜測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甚至有猜測就是蘇軾自己的,不一而足。

蘇過雖然不曾與他深交,但每次到京城,他都派人邀其住在自己家中,頗多照顧。要不是蘇過無意仕途,搭他的風飛黃騰達亦不是難事。

所以在趙楷想來,蘇過拜訪王倫,王倫後來又和太學的唐學正回訪蘇過,焉知不是藉着這個機會想和樑師成暗通款曲?

那個人也是個愛才的!

第60章 可敬的女倌人第19章 小心外加手段第245章 送錢不如送自己第237章 娘子慢走第243章 李瓶兒要讓山水郎佔便宜第161章 官人莫慌第60章 可敬的女倌人第99章 山水郎會騙人第161章 官人莫慌第189章 豪擲千金只爲一面第6章 秀才無禮第132章 兩個老太監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246章 這酒不對第38章 尿遁之術第64章 禮遇第133章 實話傷人第203章 有人生事第132章 兩個老太監第149章 李瓶兒第76章 王爺有請第184章 把人收了來第48章 動員大會第64章 禮遇第146章 我想買塊地(上)第71章 柳暗花明第161章 官人莫慌第45章 救命稻草第14章 找茬第115章 見面禮第78章 對茂德帝姬的承諾第242章 猴急的王倫第129章 周邦彥要挑戰第134章 讀書人不耍賴第164章 殷勤的主僕第131章 還有天理嗎第234章 也是小可的家務事第162章 奴家喜歡讀書人第78章 對茂德帝姬的承諾第225章 重金索詩第192章 一較高下第58章 到青樓找靈感第223章 延攬人才第86章 奸商本質第51章 叫板第183章 徽宗憐才第14章 找茬第28章 放開的心態和不誠實的身體第242章 猴急的王倫第143章 狐假虎威第22章 武松大鬧獅子樓第220章 大相國寺的一場混戰第162章 奴家喜歡讀書人第47章 同文秋社第152章 不小心唱了周邦彥的歌第78章 對茂德帝姬的承諾第219章 新的利潤分配辦法第76章 王爺有請第29章 找李師師去第37章 禍事來了第59章 好評第154章 相中了一塊好地第157章 對奴家的誠意第237章 娘子慢走第208章 投機第169章 官人好不正經第140章 兄弟夠義氣(上)第149章 李瓶兒第185章 聚義商行第232章 送衣第192章 一較高下第143章 狐假虎威第113章 神算子第126章 你冒用了奴家的名第62章 蘇過來訪第47章 同文秋社第82章 饋贈第6章 秀才無禮第117章 不需贖身第54章 雙姝奪珠第1章 被救第200章 娶老婆的衝動第207章 促膝談心第123章 硬着頭皮也得上第161章 官人莫慌第157章 對奴家的誠意第236章 扈三娘要離開第145章 一不小心成了香餑餑第33章 奴家不是閻婆惜第147章 我想買塊地(下)第27章 快樂的太學生第11章 化敵爲友第53章 菩薩蠻第63章 一舉三得第8章 好杜遷第208章 投機第36章 打賞引發的第200章 娶老婆的衝動第117章 不需贖身第134章 讀書人不耍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