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菩薩蠻

筆是現成的,墨也磨得濃了,紙是上好的宣紙。

有道是琴棋書畫不分家,作爲文科生的王倫,會彈吉他會下圍棋懂繪畫自然這書法也是可圈可點的。從小到大,人生道路規規矩矩的他,毛筆臨摹的是顏、枊,鋼筆和粉筆字練的是宋體。讓他寫字可是半點負擔也無。

有“同文七賢”旁立,有詞宗賀鑄坐鎮,一介書生竟然敢當衆落墨,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離奇的事情。所以不但三層樓上的士子們都伸長了脖子看,就連兩位名妓都是驚訝的,連帶着王倫覺得自己的形象都瞬間高大了起來。

“鬱孤臺下清江水…”有人讀道。

鬱孤臺是哪裡,幾乎沒人知道,畢竟很多士子連開封府都沒出去過。但是賀鑄知道:“原來這小子去過江西。”

開篇也平淡無奇麼。

有近些的,便注意到他的字體,和流行的蘇、黃、米、蔡又有不同:有點像瘦金體,但是字形方正,橫細豎粗,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末端有裝飾部分的“字腳”或“襯線”。

這是什麼字體?此前不常見啊。

字看着舒服,接句便如歌般緩緩流淌:“中間多少行人淚…”

嗯,抒情寫景在詞作中是極平常的做法,純粹直描的寫法容易落了下乘。對詞曲來說,經常是半闕寫景半闕抒情,這樣過渡也自然,深度也有了。這書生看來用的就是這個套路,可圈可點。

只是,考慮到“金明大賽”娛樂的本質,麗香院和礬樓叫板的理由只是爲其館下的名妓揚名,豔詞纔是主角,這種類乎憂國憂民的詞作反而與之有點格格不入。

也許他會在適當的時機或假借、或移情、或比興等,眼光由界外轉到閨怨也不一定吧,且看且觀之。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還在那裡抒情,這定是閨怨詞無疑了,且看他如何轉回來。

雖然沒用到多少華麗的詞語,但這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已經營造出一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傷懷。

“有些意思了…”賀鑄是詩詞名家,自然瞭解這勾勒的不凡。後面只要不出格,哪怕是中規中矩作完,也將是一首不錯的詞作。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王倫寫得發了,筆走龍蛇,甚是暢快。寫詩哪有背詩來得輕鬆?背詩莫如滾瓜爛熟快樂更甚。辛棄疾的這首《菩薩蠻》,他平時臨摹也有百十遍了,完全得心應手。

要說,背過此詞牌的,唯有此首。

所以雖然與環境不甚貼切,他也只能拿來用了,估計將來也沒有機會施展了。整個大宋一片聲色犬馬歌舞昇平,辛詞的那些悲壯慷慨用不着啊!

“好句!”賀鑄是識貨的,他已經感受到了那種激昂,剛剛的悲憤氛圍爲之一變,但連接得非常自然,毫無生搬硬拉之感,而且整句顯得大氣,非有大氣魄者不能得。

就是“同文七賢”諸人也都是點頭稱讚的。好詞就是好詞,不以時間的變化而有所減弱,雖然這首詞應該在北宋變南宋的世紀動盪之交寫出來纔會更有力量。

閻婆惜和孫三四都詫異地看着王倫,她們都是識貨的,畢竟能做名妓,不單單是漂亮能行。她們的文學修養和水平,甚至不是一般的士子所能達到。

這個人名不見經傳,但出手即不凡。

尤其是閻婆惜,知道他有詩才,卻沒想到他竟然在詞作方面竟有如此成就,簡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難不成自己撿到塊寶?

待到最後兩句寫完,感受的調子又是一變,重新迴歸到愁苦和悲涼:“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王倫淡定落筆,努力顯示出高深莫測的樣子,但如果細看,像極了痔瘡發作或者便秘。第一次剽竊別人的作品,感覺很爽。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好詞啊好詞,好久沒有見到這樣悲天憫人而又激憤有力的作品了。此情此景,還要追溯到十年前某作《六州歌頭》的時候。”

賀鑄如是想。

佳作就是佳作,不因王倫的年紀小而有褪色。

“小兄弟師出何人?恕賀某眼拙,不能識荊!”賀鑄充滿疑惑地問。能做出這樣大氣之作的,沒有較長時間的浸淫很難做到如此收放自如。新一輩的詞人中,沒見過此人。或許此人師承某位大家,不然很難達到此等高度。

“小可王倫,人稱‘白衣秀士’,在江湖上寂寂無名,但仰慕方田先生許久矣!”王倫恭敬地說。自家的事自己知道,人家的一代詞宗是貨真價實的。

“王兄弟謙虛了。這首詞一出,要想寂寂無名也難嘍!”

只能把王倫歸結爲自學成才了,但是賀鑄仍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句話就是進入詞林的通行證。他也很磊落,沒有來個虛僞的“久仰”之類的。

“小子僥倖!”王倫客氣地說,他對賀鑄的好感頓增。這年頭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提攜後進的,賀鑄這麼說,是用他的聲望爲自己搭平臺,這個情得蒙。

另外他還有個想法,那就是少攀點交情,多拿點銀子----這首詞不知道誰爲它買單,說好的潤筆之資呢?

不過他沒注意,在他說出自己的名字之後,蘇過的目光便一直看向他,若有所思。

“王兄弟是東京人麼?”

雖然王倫冒出頭有點突兀,但是對詞社而言卻是一個福音,至少“同文七賢”的老大魏德馨這麼認爲,他很熱情地向其拱拱手說。

“呃,小可是北京大名府臨清縣人。”

“那敢情好----王兄弟若是有暇,可有興趣加盟‘同文社’?”這樣看來他不是本地人,所以魏德馨很高興----有能力的非本地人才好爲其所用,便是充任主力也不怕喧賓奪主。

入社是好事情,起碼可以正式加入組織,雖然是地方性的,可是王倫卻拒絕了:“尊下所請,固所願耳。但小可初到東京,生活無計,卻是沒有心情吟詩作詞!”

第39章 官人且休走第241章 幸運的女人第89章 幸福的煩惱第172章 處置第41章 把裝逼進行到底第59章 好評第61章 想差了第1章 被救第45章 救命稻草第106章 我也問姮娥第32章 麗香院第203章 有人生事第97章 賞金第33章 奴家不是閻婆惜第165章 等待是一種煎熬第224章 崔念四第19章 小心外加手段第161章 官人莫慌第240章 李師師的困惑第103章 據說王倫不學好第139章 投緣的宋萬第234章 也是小可的家務事第226章 峰迴路轉第191章 金錢不足貴第141章 兄弟夠義氣(中)第232章 送衣第223章 延攬人才第122章 潑皮欺人太甚第139章 投緣的宋萬第61章 想差了第147章 我想買塊地(下)第62章 蘇過來訪第243章 李瓶兒要讓山水郎佔便宜第114章 發財了第173章 淨身第52章 一字師第69章 要命的入幕之賓第5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91章 金錢不足貴第172章 處置第53章 菩薩蠻第197章 文化人殺人不見血第211章 花榮應約第23章 一場大火第97章 賞金第172章 處置第91章 不巧了第141章 兄弟夠義氣(中)第25章 往何處去第27章 快樂的太學生第204章 一合之敵第58章 到青樓找靈感第40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66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248章 捉姦第90章 孫三四來訪第84章 賺錢的營生第189章 豪擲千金只爲一面第219章 新的利潤分配辦法第157章 對奴家的誠意第160章 蛇鼠一窩第149章 李瓶兒第192章 一較高下第132章 兩個老太監第65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124章 豪橫第173章 淨身第145章 一不小心成了香餑餑第207章 促膝談心第126章 你冒用了奴家的名第30章 好大一個烏龍第151章 太監上青樓第116章 只爲官人舞第169章 官人好不正經第17章 勸酒第157章 對奴家的誠意第23章 一場大火第201章 攀交情第6章 秀才無禮第109章 賞心樂事誰家院第177章 第一份固定資產第140章 兄弟夠義氣(上)第34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106章 我也問姮娥第184章 把人收了來第66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21章 好兄弟第63章 一舉三得第102章 小宗姬第142章 兄弟夠義氣(下)第212章 我要買酒樓第198章 扈三娘尋親不遇第199章 花榮與花叢第138章 官痞一家第144章 慵懶的李師師第226章 峰迴路轉第169章 官人好不正經第181章 讓焦挺有面目第246章 這酒不對第194章 西門慶想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