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快樂的太學生

“王賢弟,放學之後我們一道去‘麗香院’耍耍?”

和王倫說這話的,是他在“辟雍”的同窗、來自青州的劉高劉秀才。

“辟雍”本爲周天子所設大學,如同今天的“國立大學”。校址圓形,圍以水池,前門外有便橋。東漢以後,歷代皆有辟雍,作爲尊儒學、行典禮的場所。宋徽宗建辟雍,作爲太學預科生的學校。

沒錯,王倫現在已經是一名光榮的太學生了。

算算,來東京已經半個月有餘,在這裡讀書也有十天。

武植在幾天前已經離開東京。還是宿太尉面子大,輕輕鬆鬆地在杭州給他找了個團練使的差使。雖然本朝團練使是個虛職,但它是從五品的級別,相當高的武職。根據宋史上記載的武官敘遷制度,從團練使到武將最高官職節度使不過相差5級(遙郡防禦使、防禦使、觀察使、承宣使、節度使),月薪150貫。

而他當陽谷縣令時不過從八品,月薪15貫。

並且宿太尉說了,因爲事發突然,暫時沒有好的差遣,只能權且安身,等待機會。

這讓王倫十分眼熱,天堂之地啊,隨隨便便就成行了,還是暫時的…果然是朝裡有人好做官啊!

臨行之際,武植還贈了王倫一百兩紋銀,囑咐他安心在此間學習。將來學成時他自然會設法通融,給王倫謀一個好去處。

這個朋友沒說的!不但授人以漁,還授人以魚。這筆錢,夠他在東京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最重要的是,讓他有了翻身的機會,因爲本朝已經廢除科舉,人材皆由學校選拔。這樣的話,對穿越的王倫特別有利,因爲他不需要經歷那些鬼難纏的科考了。

有宿太尉的背景,想不畢業都難!只要畢業,有宿太尉一句話,做官真是容易的!

而有了一百兩銀子,他有信心過一個快樂的讀書生涯。

一百兩銀子能幹什麼?可以參考一下現今的收入水平:

青年農民進城務工月薪大約900錢;

特大央企“綾錦院”裡的紡織女工每月能拿2貫;

禁軍每月能拿4000錢,當然,由於吃空餉的大量現象,實際只能拿一半左右。

除開鄉村地區,大宋中產階級人羣平均每月收入基本在2貫左右…

此時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是大於一貫錢的,很多時候,850錢都可稱作一貫。比上不足,但比起農民工月薪的900錢,省着用的話,他這一百兩可以用上十年!

因爲作爲“外舍”生,自宋神宗熙寧五年起,亦由太學給食,“辟雍”裡自有宿舍。換句話說,王倫吃飯住宿是不要錢的,平時只要買幾件換洗的衣裳,這日子無憂無慮啊…

對武植無可挑剔。沒想到他還有潘公在謁見宿太尉之時竟然也幫自己說了一句話,然後就輕輕鬆鬆地進了本朝最高的學府----太學讀書了。至於先前被黜的黑暗歷史,根本沒人問。

不需要問他的“八行”,只要宿太尉一句話就行;不需要從縣學、州學考上來,直接入太學,成爲兩千“外舍”學生之一。

要是在徽宗朝以前,以王倫縣學生員的水平,根本沒有資格入這裡的。正常情況下,王倫必須先是縣學成績合格才能入州學,再通過太學的入學考試從州學升補太學,這一番操作叫“補試”。

補試合格,才錄取爲太學生。

當然,錄取了開始也只能作爲“三舍”中的外舍,即在“辟雍”裡讀書,其相當於太學的預科學校----“太學專處上舍、內捨生,而外學(辟雍)則處外舍生”。“士初貢至,皆入外學,經試補入上、內舍,始得進處太學”。

而後如果成績優異,經過考評有機會升入太學裡讀書,先從內舍開始,即本科段的學習。

內舍成績如果繼續好,恭喜,你可以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了,即上舍。修滿一定學分、成績優異的,上舍學生可以馬上畢業,賜進士出身,授予官職。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爲“三舍”裡要通過很多的考試,在規定年限必須升舍,不可能讓你一直在裡面享受國家的補貼的,就和後世大學生和研究生的勸退:

每月有“私試”----“孟月經義,仲月論,季月策”。

季有季度校定,年有年度校定。

每年二月下旬,太學外舍還要舉行一次由禮部派員主持的考試,叫“公試”,“初場以經義,次場以論、策”。

如果不幸中招,按元符元年的教育立法,輕則降舍,重則“三試不升舍,遣還其州”,即外舍生三年未能升內舍、內捨生六年未能升上舍,將被勒令退學,遣回籍貫地。

王倫已經切知體會到了學歷的重要性,武植他們給了自己一個好機會,但是能不能抓住,他沒有把握,這很讓人苦惱。

主要是太學進行常規儒學教育,這可不是背誦幾首名詩名詞能解決的事,是真的要下功夫讀書的。

好在這是大宋,如果穿越到了明清,王倫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在這裡,他還有點用武之地。

主要是宋代太學的專業分爲“經義”“治事”兩個專業的齋。經義齋的學生主修經史與學術,“選擇其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入讀;治事齋的學生則主修實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攝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講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曆以明數是也”。

這一分齋教學法是胡瑗在湖州州學當教授時創設的,隨後被引入太學系統:“慶曆中,天子詔下蘇、湖,取其法,着爲令於太學”。

王倫是不可能從事經史與學術的研究的:穿越到大宋研究國學?笑話麼!那可正應了一句詩“尋章摘句老鵰蟲”,要是自己有這個興趣,前生不會報考理工科的!

儘管學習儒家經典會有比較高的學術道德修養,大宋以儒治國,有機會充任較高級的統治人才。

還是主修實務的好,有治兵、治民、水利、算數等科目,將來成爲各職能機構的專業技術或管理人才。當然,主要是王倫自信是理工科出身,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易於考試通過。

他已經想過在這裡好生混上一段時間了。

第10章 低姿態第49章 坐不住了第42章 佳人有難第75章 改弦易幟的原因第91章 不巧了第33章 奴家不是閻婆惜第23章 一場大火第20章 西門慶的一拳第240章 李師師的困惑第7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17章 財色便宜了誰第184章 把人收了來第233章 三寸不爛之舌與退婚第166章 沐浴第201章 攀交情第18章 宴無好宴第101章 羅馬在哪裡第101章 羅馬在哪裡第126章 你冒用了奴家的名第63章 一舉三得第176章 女人是努力的動力第35章 高衙內第237章 娘子慢走第119章 廣告第212章 我要買酒樓第2章 善惡一念間第108章 折服第145章 一不小心成了香餑餑第71章 柳暗花明第215章 收薛永第74章 鬥毆非小事第243章 李瓶兒要讓山水郎佔便宜第205章 焦挺威武第193章 詞原來可以這麼唱第35章 高衙內第143章 狐假虎威第39章 官人且休走第129章 周邦彥要挑戰第22章 武松大鬧獅子樓第113章 神算子第103章 據說王倫不學好第234章 也是小可的家務事第126章 你冒用了奴家的名第68章 說和第210章 雷鋒是誰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135章 你動了我的奶酪第193章 詞原來可以這麼唱第139章 投緣的宋萬第111章 無心插柳第212章 我要買酒樓第70章 學正大喘氣第36章 打賞引發的第101章 羅馬在哪裡第32章 麗香院第201章 攀交情第36章 打賞引發的第185章 聚義商行第12章 君子如玉第211章 花榮應約第149章 李瓶兒第233章 三寸不爛之舌與退婚第224章 崔念四第39章 官人且休走第224章 崔念四第47章 同文秋社第233章 三寸不爛之舌與退婚第104章 山水郎做不出一首詞第26章 上京第104章 山水郎做不出一首詞第104章 山水郎做不出一首詞第127章 和李師師談合作第201章 攀交情第126章 你冒用了奴家的名第60章 可敬的女倌人第210章 雷鋒是誰第214章 使錢第82章 饋贈第192章 一較高下第39章 官人且休走第219章 新的利潤分配辦法第188章 山水郎很有名第3章 我不上梁山第131章 還有天理嗎第156章 忠良範少監第29章 找李師師去第196章 祝彪是個不成器的第89章 幸福的煩惱第40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201章 攀交情第84章 賺錢的營生第214章 使錢第160章 蛇鼠一窩第172章 處置第72章 美女與大蟲第201章 攀交情第143章 狐假虎威第234章 也是小可的家務事第233章 三寸不爛之舌與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