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我想買塊地(上)

對出名,王倫曾經在短時間內想法強烈,他甚至也動過以詞名而被推薦做官的幻想,所以“不情不願”地推出三首詞,只是反響比較滯後。

但是當找着肥皂這條生計之後,他的這個想法就漸漸平息。這是個混亂的朝代、看着花團錦簇實則如烈火烹油一點即燃,這個官不好做。

關鍵是皇帝不是做皇帝的料,宋徽宗在歷史上就是和南唐後主一個貨色的亡國之君,王倫不想把大好的青春放在拯救這個即將落幕的王朝上。更重要的是,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並沒有治國甚至治理一個企業的經驗,那種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說法完全是放屁…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他做不到達,那就只能泛而小之,在善其身上下功夫。再說,娶很多很多美女,賺很多很多銀子,能做到這樣,也是人生大贏家啊!

所以他答應得很乾脆:“小可忙着賺錢都來不及,哪有那個時間去參加什麼詩賽?”

爲了一個虛名去和如日中天的蔡京叫板,腦袋被驢踢了嗎!

李師師選擇了相信,她笑着說:“如此甚好,那奴家就簽了這個代言----不知道官人讓奴家怎麼做?”

現在才進入正題,這也是王倫此來的用意。

“好讓娘子得知,小可尚未完全形成草案,且再商量。但是有一條現成的可用,那就是從明日起,小可將會免費供應礬樓一批香皂,那就需要娘子在礬樓爲小可造出聲勢來。

也不需要多做什麼,只需娘子在合適的時機肯定它的效用即可----當然它們也是極好的。我想只要礬樓帶頭,小可再適時地放出風去,各大青樓跟風不是問題。”

東京最盛時號稱有萬家青樓,從業及往來的客人數不勝數。以礬樓的號召力,只要它率先使用,不管是跟風也好,充門面也罷,這香皂的普及將是大概率之數。對此,連李師師都不懷疑。

並且,礬樓不單單是青樓,其實它的主要功能還是幾座有名的酒樓。這香皂和肥皂的去污性能都是一流的,價格在王倫看來也很“公道”。

無論是消費的客人還是店中的夥計,總要洗手,這是一個大市場,只要傳播開來,不但更多的酒樓會效仿,還能在客人的家中普及開來,這纔是讓李師師代言的最終意義:打入千家萬戶。

只是,她有個疑問:“官人,便是這香皂和肥皂都是消耗品,紅玉買來的奴家也用過,果然是好。只是一旦用開,如官人所說,那將是一年數十上百萬的數量,官人從南洋買貨,能跟得上嗎?”

她還是相信王倫的宣傳,即這些是“南洋”的東西。

這纔是敬業的代言人!不單單爲自己的錢着想,還關心代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因爲在長久來說,兩者利益是一體的。王倫得利,她的收入會源源不斷;王倫垮了,那就什麼都沒了。

拿人錢財,她還是希望王倫能好好的。

“小可其實也慮着這一層,先前已出巨資將生產的技藝買到手,這樣貨源就不會成問題。只是眼下有個問題,如果能解決,小可敢保證,這貨物不但可以充分供應東京城,還能遠銷其它州縣!”

“哦,山水郎有什麼困難了?”李師師笑起來的樣子更好看,通俗地說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不過王倫想着心事,不能十分欣賞她的美。

“便是生產肥皂需要用地,小可想在汴河邊買下一塊地建作坊,這樣運輸都方便,只是苦於沒有門路。”他作難說,但主要還是給李師師看的。

來的路上,他已經在心裡想過這個問題。誠如宋萬所言,既然城外有許多土地,大宋又可以買賣土地,是不是能夠通過李師師的關係劃出一塊地來做工廠?

東門的汴河是東西交通要道,距京城亦不遠,如果能在那邊建廠,不但供應東京無憂,將來生意做大時還可以沿河把貨物行銷到淮河以至到江南去。要知道,在王倫的構思中,肥皂只是一個開始。

本來想着直接到官府去買地,但是聽宋萬說了地契的隱患後明智地停止了。天下烏鴉一般黑,從鋪兵和之前巡兵的嘴臉可知,官府對撈錢是認真的,難保在自己興旺發達後不借故出幺蛾子。怕是不怕,但是煩啊!

李師師既然是蔡京的人----或許談不上,如果只要一塊不大的地的話,她應該會有些門路吧?哪怕多給她一點錢去打點----她出面肯定比自己出面有用得多。

這樣,有李師師的關係,當地的官紳誰也不敢亂打主意吧?

簽了代言,就要把她的價值榨到極致啊!

“原來是這個事!這並不困難啊,直接到當地官府去買就好----我記得有個‘西城所’就是管土地交易的吧?”

大宋買地確實不難。

宋代以前,農民失地會釀成巨禍,是因爲農民沒有其他獲取財富的渠道,全社會是單一的小農經濟制度。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土地改爲私有制。由於土地兼併,農民失地成爲一個普遍現象。但是這並沒有造成社會問題,反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因爲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已經不是唯的財產形態了,店鋪、貨物、資金都是財產。

農民們雖然沒了土地,但已經搖身一變,成了掌櫃、商人、手工業者,他們的財產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當賣掉土地後,他們可以去城裡打工,自己做小生意,經營各種店鋪,等等。

因爲這些經營的利潤遠比土地收成要高,農民的收入是更多的,社會反而更加穩定。

由於宋朝徵稅不像唐朝以前那樣按“人頭”,而是按“資產”徵稅,國家稅收也隨之增長,不會像漢唐時期那樣因人口流失而瓦解了稅基,反而國庫越來越充實宋朝皇帝說“田主是爲國守財”,便是賦予了商人大地主的合法地位,這個過程,也就是產權制度確立的過程。

王倫想買地,只要有錢,可以放肆地買,沒有人干涉的。

第130章 離恨天涯遠第12章 君子如玉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109章 賞心樂事誰家院第150章 還有一個男人第203章 有人生事第220章 大相國寺的一場混戰第76章 王爺有請第181章 讓焦挺有面目第37章 禍事來了第145章 一不小心成了香餑餑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109章 賞心樂事誰家院第186章 又見西門慶第15章 鎮住了第103章 據說王倫不學好第2章 善惡一念間第63章 一舉三得第61章 想差了第152章 不小心唱了周邦彥的歌第62章 蘇過來訪第66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44章 慵懶的李師師第77章 粉絲第1章 被救第59章 好評第135章 你動了我的奶酪第38章 尿遁之術第80章 着意結交第58章 到青樓找靈感第233章 三寸不爛之舌與退婚第202章 粉絲第157章 對奴家的誠意第23章 一場大火第127章 和李師師談合作第53章 菩薩蠻第174章 送了個老婆第62章 蘇過來訪第105章 那有何難第210章 雷鋒是誰第177章 第一份固定資產第191章 金錢不足貴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147章 我想買塊地(下)第24章 能量第114章 發財了第84章 賺錢的營生第198章 扈三娘尋親不遇第232章 送衣第75章 改弦易幟的原因第103章 據說王倫不學好第117章 不需贖身第137章 延攬第242章 猴急的王倫第124章 豪橫第11章 化敵爲友第113章 神算子第174章 送了個老婆第62章 蘇過來訪第8章 好杜遷第191章 金錢不足貴第226章 峰迴路轉第10章 低姿態第32章 麗香院第115章 見面禮第124章 豪橫第157章 對奴家的誠意第230章 明是非打抱不平第41章 把裝逼進行到底第201章 攀交情第204章 一合之敵第230章 明是非打抱不平第237章 娘子慢走第210章 雷鋒是誰第62章 蘇過來訪第27章 快樂的太學生第51章 叫板第49章 坐不住了第47章 同文秋社第48章 動員大會第49章 坐不住了第218章 杜遷的覺悟第233章 三寸不爛之舌與退婚第57章 吃了孫三四的洗腳水第65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37章 禍事來了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87章 批發第187章 春風得意第116章 只爲官人舞第70章 學正大喘氣第71章 柳暗花明第67章 拒絕了好意第127章 和李師師談合作第244章 不勞娘子第110章 閻婆惜的心願第175章 再送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