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天涼好個秋

“抄人的唄!”這是他的心裡話,但是這種自毀英名的事除非腦袋被驢踢了纔會說。

“風格!風格!風格!”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但是三遍之後,他還沒想出好的說辭。

風格這個東西極難變化,更難的是反覆變化。朱敦儒和辛棄疾是生活在兩個歷史時期的人,家國情懷都不一樣,因此儘管寫得都很好,他們的詞作卻真的很難想象出自一個人之手。

“小可年輕,對詩詞也沒什麼研究,尚談不上什麼風格,只是有感而發,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而已。寫的能入法眼的,聊作談資;寫的不好的,小可也不要求什麼,總之是開心就好。”

他的隨性淡泊的態度,如果以《鷓鴣天》爲例,倒說得過去。可是辛詞的深沉悲壯,在其間顯得又特別突兀,以至於他很難自圓其說,只得胡亂應付。

不過周邦彥不相信他的豁達。能把兩種風格的詞作都做到極致,非有極深功力不可。就是他自己,浸淫詞壇數十年,謙虛地說,也只是在婉約詞派中對音律略窺門徑。

他也知道吧?他的風格太過亮眼而不和!

看着他陰晴不定的臉,周邦彥的心裡開始產生一種莫名的快樂。這時候,他竟然有個大膽的猜測----這小子會不會是提前找了槍手做好了的?聯想到他猜測其是爲了走上層路線而對李師師下血本的動機,這懷疑便加深了一步。

只是這槍手的水準也是極高的,倒是從未聽說東京城有這號人物,或者它是一個組合?

周邦彥這麼一說,李師師倒真起了些許心思。剛讀到王倫的詞時只是覺得好,倒沒往這方面深想。但是一旦懷疑的種子種下後,這種想法便越強烈,尤其是聯想到王倫不過是市儈人物一個時。

紅玉看着王倫,有些失落。雖然她的文學修養比之師師小娘子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但在礬樓耳聞目染,對於詩詞的好壞她還是能夠分辨得出來的。

不說外界紛傳的好評,便是自己讀來,也是很對胃口。那種豪放悲涼無奈又掙扎的心態,讓她對王倫一開始就充滿好奇。

而看到本人發現他只是個比自己略大了一點而已的男子,那種對少年英才的崇拜便油然而生。

大宋,是個對文化人極其尊重的年代,這種尊重不但體現在制度上,更深入到骨子裡,哪怕她學的武藝足以打倒十個二十個王倫。

多麼希望他能夠在自己的面前展現風采!

只是王倫的表現未免讓人失望。

但是王倫卻並不打算在這方面讓他們抱有希望,哪怕現在有了些名聲。既然名聲並沒有給他帶來直接的經濟上的好處,他就不吝於藏拙----有沒有名,生意一樣得做。

當然他沒有意識到的是,只因爲他有了名,纔有機會被李師師屈尊會見。不然的話,就像那次夜赴礬樓,根本沒有機會一識李師師的面容。

曾經有無數像他這樣的男人,花重金而只見其半面。據說,等閒之人,李師師是不會露出真容的。現在,就在她旁邊,放着一幅紗罩,想來便是她外出時佩戴,若隱若現。王倫得一親芳澤,何其幸也。

說完這句場面話,他就要離開。

周邦彥卻不樂意了。在他想來,王倫之所以出名,也有他幾分推薦的功勞。也許是審美疲勞,總之他做了數十首詞作,在礬樓算是臺柱子,這幾天的風頭卻被這無名小子所吸引。那幾首詞確實有魔力,讓上下人等都佩服不已。

及至見到本人,那年輕灑脫的身影與當年的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年少時,他便被評爲“疏雋少檢”(意指生活放浪,不守禮節),不爲州里推重。

但是架不住自己有才啊!27歲時便上了一篇獻上長達七千字的《汴都賦》,神宗覽後大感驚奇,召他到政事堂,命翰林學士李清臣在邇英閣朗誦。因賦中多古文奇字,李清臣多不識得,只好讀其偏旁。

那是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刻。都說年少輕狂,那也得有年少輕狂的本事!其後雖然仕途不順,但是文學上的成就高啊!他自成一體,創作的詞本身即富有音樂美,同樂曲能夠完美配合。所以,當時上至貴族、文士,下至樂工、歌女,都愛唱之。

“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這是對前輩柳永而言的,他也達到了這個境界。並且,他比柳永更幸運的是,獲得了當朝最有名的歌伎李師師的青睞,過了一段神仙眷侶般的日子。男吟女唱,生活是多麼美好!

可是宋徽宗的插足,以及英雄遲暮的必然,讓他經常傷嘆年華韶逝。於權、錢方面,他自然比不上皇帝,但好歹有文采可資自矜。現在,橫空殺出個王倫,既年輕,又有名氣,還多金----出手就是兩萬貫,他可做不到!關鍵是李師師對其表現出的欣賞之意,這讓人神傷。

原本對於新秀的惺惺相惜,迅速地演變成本能的敵視,就像動物被冒犯了領地一樣。

“小兄弟未免太不近人情!誠如師師姑娘所說,小兄弟在李瓶兒府上都能即席創作一首,師師姑娘和周某雖然不敢比起他們兩位,卻不至於讓小兄弟連應付之作都懶得做!方纔小兄弟一番託辭,現在師師也答應了你的要求,也總該表現出誠意來!當然,若是小兄弟不把周某放在眼裡,周某也不敢強勉。”

他的話已經說得很重了。李瓶兒從名氣上當然不能與李師師爭日月,同時賀鑄在影響力上確實也差周邦彥一點。既然已經講明瞭不要厚此薄彼,王倫如果不應戰,將是同時得罪兩個人。

“清真居士如此趕鴨子上架,讓王某不知道說甚麼!在下一向認爲詞爲心聲,尤忌無病呻.吟。既推卻不得,便以此爲題,勉力題一首,聊駁一笑耳!”

然後他喚來茶老闆,鋪上上好的宣紙,筆走龍蛇,當場賦詞一首。李師師看時,卻是一首《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第241章 幸運的女人第60章 可敬的女倌人第45章 救命稻草第164章 殷勤的主僕第25章 往何處去第150章 還有一個男人第105章 那有何難第106章 我也問姮娥第64章 禮遇第205章 焦挺威武第158章 不是愛風塵第199章 花榮與花叢第174章 送了個老婆第183章 徽宗憐才第240章 李師師的困惑第108章 折服第23章 一場大火第117章 不需贖身第80章 着意結交第17章 勸酒第188章 山水郎很有名第52章 一字師第209章 試探第63章 一舉三得第99章 山水郎會騙人第181章 讓焦挺有面目第210章 雷鋒是誰第44章 憋屈的文才第202章 粉絲第178章 建房不是隨心所欲第220章 大相國寺的一場混戰第149章 李瓶兒第249章 不需贖身第139章 投緣的宋萬第214章 使錢第82章 饋贈第216章 談生意不是談戀愛第125章 王倫有禮第31章 灰頭灰臉第95章 三皇子的盛大宴會第134章 讀書人不耍賴第82章 饋贈第115章 見面禮第66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8章 好杜遷第15章 鎮住了第115章 見面禮第173章 淨身第228章 王郎才氣第201章 攀交情第238章 奴家的意中人要能打得過奴家第36章 打賞引發的第232章 送衣第238章 奴家的意中人要能打得過奴家第12章 君子如玉第97章 賞金第242章 猴急的王倫第50章 出手不凡第242章 猴急的王倫第202章 粉絲第19章 小心外加手段第144章 慵懶的李師師第78章 對茂德帝姬的承諾第175章 再送溫暖第155章 初見聞學究第2章 善惡一念間第5章 論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第25章 往何處去第95章 三皇子的盛大宴會第63章 一舉三得第160章 蛇鼠一窩第161章 官人莫慌第60章 可敬的女倌人第74章 鬥毆非小事第60章 可敬的女倌人第65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12章 君子如玉第91章 不巧了第85章 黑科技與黑心商人第191章 金錢不足貴第86章 奸商本質第136章 天涼好個秋第100章 問月第36章 打賞引發的第52章 一字師第175章 再送溫暖第7章 以直報怨潘公第141章 兄弟夠義氣(中)第226章 峰迴路轉第26章 上京第35章 高衙內第205章 焦挺威武第165章 等待是一種煎熬第99章 山水郎會騙人第128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176章 女人是努力的動力第183章 徽宗憐才第58章 到青樓找靈感第224章 崔念四第114章 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