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有一所大房子

經過晚唐五代的長期社會動盪後,於儒家封建道德而言,自然甚爲淪喪。趙宋皇朝爲了維持鞏固統治秩序而大力宣揚孝道,便相當重視丁憂制度,鼓勵官員解官守孝。

通常守孝三年,實際上一般是二十七個月。雖然也有所謂“奪情起復”者,但這股風氣遠沒有明朝來得猛烈。不單有兒子爲父母、承重孫爲祖父母丁憂者,甚至有在制度上並不需要丁憂、而當事人主動要求的情況,有爲兄弟,還有爲前幕主、前上司去世而丁憂的例子。

兩年多的時間,夠王倫騰挪的了。而且閻婆惜說房屋是修繕過的,這個很好,會省不少錢。而能夠生活一家人,自然地方是夠的----計劃中的生產基地也不需要多大,一間屋足矣。

更大的好處是在城裡,這省了多少麻煩!

“不妨事,足感盛情----先說明白,小可現在是沒錢的,酬勞只能留待將來,呵呵。”

“官人這麼說,可是對奴家見外了!”

“不見外,這對我們兄弟來說是當下很緊迫的事,若是能拿下,是幫了我們的大忙。”

“奴家馬上就去做。”閻婆惜想了一想,然後果斷地說。

“那就感謝小娘子了。不管成與不成,這份心意小可領受了!”沒有現實的好處,只能說些廉價的感謝了。這時候的王倫,便羨慕很多影視劇裡女子的臺詞:若是對方長得還行,那就是“小女子無以爲報,當以身相許”。若是對方實在難看,便是另一句“來生做牛做馬結草銜環來報。”

在一瞬間,他真的有以身相許的期望。

“官人再這麼客氣,奴家要生氣了!”說是生氣,她卻沒有一點不好的臉色。

閻婆惜真的是上心,說走就走,也不顧外面烈日炎炎,便帶他們直奔位於甜水巷的那處宅院。

估算距離,與她所住的麗香院不遠,卻是一處臨街的所在,上下各兩間,還有一個小庭院及一個小竈屋。在寸土寸金的東京,實在是難得的。

原來那家人姓程,在京已經居六年。因爲事發突然,便急急收拾些箱籠欲回鄉,不及處置房屋。王倫過來,倒趕個巧。

“竟然是閻小娘子----小娘子怎麼突然拜訪敝宅?當真難得。”

姓程的官員顯然對閻婆惜登門十分驚訝,看年齡止在四十歲上下,形象倒是挺不錯,不過在看到閻婆惜時瞳孔的放大和那男人都懂得的面容變化,王倫便斷定這廝不是個好鳥。

特麼的還在孝中啊,裝一下會死啊!

“知道府上不便,本不該打擾。只是我這個表哥剛來東京,想找個房子住下來謀個生計,奴家想到大官人的房子將要空着,便過來看看。如果大官人想轉租的話,價錢可以商量。”

姓程的官員看了王倫一眼,有幾分疑惑,但也僅此而已。

“這個倒是沒想到。實不相瞞,某此次回鄉卻沒打算退房,一來此房難尋,二來難免還要經常來回東京打點,有個地方住宿強比住店。”

知道這姓程的官員肯定在家裡操心丁憂後的安排,閻婆惜看來和他甚是熟稔,輕笑道:“房子便閒着兩年的時間也不好----官人縱是起復也當在兩年之後,便讓我表哥代爲照看兩年也不打緊。不然的話,表哥便只能住在奴家的閣樓上了。”

這麼一說,姓程的官員立刻開明許多:“往日都是程某求小娘子青睞而不可得,現在小娘子有話,某安有不從?不過某即需離京,恐沒功夫分租。如果令表哥能整屋租下,卻再理會。”

這個要求很合理。這套房屋類比小別墅,如果王倫只租個一兩間,對程家來說還要另找別人,費時費力不說,若是人家不願合租,到頭來又是麻煩事一件。

閻婆惜便看向王倫,等他拿主意。

“小可全部租下,就不勞程大官人費心了!”急人之急是王倫的好傳統,爲此稍稍地奢侈一把也能接受,而且閻婆惜爲了幫他,連瓜田李下的嫌疑都言明瞭。

本來,公租房的一間是指一大開間,若是單單兩兄弟居住是足夠了,很多家庭都是租住一開間,然後在室內進行分隔,一家老小都能住到裡面。

但是王倫他們不能。他們租房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規模化生產肥皂,所以地方要大。爲了方便生產以及擴充產能,這上下兩層四間房屋,樓底空着做工,樓上兩間居住,倒也舒服得很,只是錢要多花了。不過想到馬上帶來的財源滾滾,這些已經不在話下。

商談出奇的順利,位置這麼好,又有高牆遮蔽,十分適合做些隱秘的勾當。王倫看了,十分滿意,便價錢也能接受:整租下來,年合錢二十貫。

這個價格確實很公道。

因爲和買房動輒千、萬貫相比,租房真的是很便宜的。

要說宋朝是個很幸福的年代呢?連政府都考慮到市民居住的問題。歷屆政府都向東京市場投放大批公共租賃房。天禧元年,政府提供的公租房有23300間;天聖三年,增加到26100間;熙寧十年,公屋有14626間,別墅有164所。

這樣不停地投入,光公租屋都夠東京百萬居民的三成住的了。再加上無數的民居,所以在大宋,買房貴而租房便宜。

便宜到什麼程度呢?以上這麼多的公租房,平均下來每間每天花費不到15文。

什麼概念呢?東京的下層市民,不管是擺地攤賣點東西,或者給人家僱傭爲傭人,或者在官營手業場打工,日收入一般是100至300文錢。也就是說,一名下層市民,只要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便可以租到一間房子,有了一個安身之所。

所以說,宋朝是廉租房的鼻祖。

不過這個廉租房制度也有弊端,就是大多質量較差,以至於租房經常找“店宅務”的麻煩要求修理。所謂“店宅務”,就是公租房的管理機構,他們也是見人下菜,一般情況下只管登記,卻是不管房屋質量。

底層的租房,“店宅務”能夠敷衍了事,但如果是官員就不好辦了。因爲經常發生官員和“店宅務”爲修繕房屋扯皮的事,甚至還捅到皇帝那裡。爲此,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曾以詔書的形式頒佈過一項政策,稱“應宣借宅,如欹側破損者,不須官修”。

第98章 帝姬有請第222章 青面獸楊志第150章 還有一個男人第59章 好評第28章 放開的心態和不誠實的身體第206章 約架第90章 孫三四來訪第33章 奴家不是閻婆惜第55章 明天要早起第19章 小心外加手段第125章 王倫有禮第47章 同文秋社第135章 你動了我的奶酪第200章 娶老婆的衝動第102章 小宗姬第199章 花榮與花叢第164章 殷勤的主僕第150章 還有一個男人第220章 大相國寺的一場混戰第183章 徽宗憐才第30章 好大一個烏龍第121章 養眼的小姑娘第158章 不是愛風塵第15章 鎮住了第245章 送錢不如送自己第120章 飢餓營銷第211章 花榮應約第31章 灰頭灰臉第133章 實話傷人第229章 鬱結的扈三娘第150章 還有一個男人第194章 西門慶想生事第201章 攀交情第33章 奴家不是閻婆惜第240章 李師師的困惑第206章 約架第245章 送錢不如送自己第58章 到青樓找靈感第161章 官人莫慌第145章 一不小心成了香餑餑第62章 蘇過來訪第239章 王倫要學武第234章 也是小可的家務事第134章 讀書人不耍賴第6章 秀才無禮第96章 神遊宋時歡樂第12章 君子如玉第31章 灰頭灰臉第13章 摸底第91章 不巧了第15章 鎮住了第34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49章 坐不住了第207章 促膝談心第127章 和李師師談合作第217章 財色便宜了誰第234章 也是小可的家務事第49章 坐不住了第215章 收薛永第182章 圍牆不簡單第99章 山水郎會騙人第238章 奴家的意中人要能打得過奴家第172章 處置第239章 王倫要學武第84章 賺錢的營生第34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213章 入了賊眼第104章 山水郎做不出一首詞第193章 詞原來可以這麼唱第44章 憋屈的文才第51章 叫板第189章 豪擲千金只爲一面第186章 又見西門慶第107章 會不會不太謙虛第136章 天涼好個秋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67章 拒絕了好意第51章 叫板第132章 兩個老太監第50章 出手不凡第229章 鬱結的扈三娘第220章 大相國寺的一場混戰第216章 談生意不是談戀愛第126章 你冒用了奴家的名第58章 到青樓找靈感第218章 杜遷的覺悟第43章 小騙貽情第154章 相中了一塊好地第210章 雷鋒是誰第212章 我要買酒樓第136章 天涼好個秋第241章 幸運的女人第105章 那有何難第176章 女人是努力的動力第61章 想差了第209章 試探第26章 上京第81章 拒絕第243章 李瓶兒要讓山水郎佔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