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是初來,是重遊

道人拄杖走在前方,又上一座高山。

身着三色衣裳的女童拿着和她自身差不多高的甘蔗,也將其當做柺杖似的,跟在道人身後,嘴裡吧唧吧唧,隨他看向遠方。

“到沼郡了吧?”

面前傳來道人的聲音。

“吧唧吧唧……”

女童嘴裡沒空,沒有回答。

“三花娘娘吃了幾天的甘蔗了,吃得太多,嘴巴會爛掉的。”

女童聞言,只是扭頭——

“呸……”

吐掉甘蔗渣,繼續將甘蔗送進嘴裡,咵嗤一聲咬下一口,嚼個不停。

“三花娘娘這樣吃,會長胖的。”

“咵嗤咵嗤……”

“前方不見得哪裡都能買到甘蔗,還是省着點吃吧。”

“呸……”

“……”

道人搖了搖頭,繼續往前。

山間大片大片的平地,又分佈着許多屋舍,天晴是一方面,難得的是天空上滿是積雲,雲層投下陰影,雲縫又瀉下陽光,光與雲便在這片平地與羣山上灑下斑點,又隨風而變換流轉。

道人一行走在山路上,也常沐浴在陽光下,又常籠罩在陰影中,陰影時而還在地上飛快的行走,驚得三花娘娘時常愣一下,隨即拿着甘蔗舉頭看向天上的雲,晃晃腦袋,才又邊走邊吃,跟上前方道人。

路旁有屋舍,也有茶攤。

宋遊挑了個風景很好的地方,周邊都是田園村舍,一片金黃,他覺得坐在這裡曬着太陽歇息飲茶定然不錯,便走了進去。

“要一碗茶。”

“好嘞!”

“可有什麼吃的?”

“燒餌塊,烤乳扇。”

“是什麼?”

“一個米做的,一個奶做的。”

“都來一份嚐嚐吧。”

“好嘞!”

店家頓時綻放出更燦爛的笑容。

宋遊又出去卸下馬兒行囊,同時問道:“敢問店家纖凝還有多遠?”

“這裡就是纖凝了,不過我們這裡是邊邊上,要是去縣城,順着右手邊這條路走,大概還有三十里,就到了。”

“多謝。”

茶攤中倒還有另一夥人。

看起來是商人打扮,馬匹騾子和貨物都在外面樹蔭下,許是陽光太盛,他們也在這裡喝茶,還有人趴在桌子上,昏昏睡午覺,聽見道人的聲音不由得朝他投來了目光,見是一名道人,便有人起了談興,好奇問道:

“先生是哪裡人?”

“逸州人。”

宋遊一邊卸着行囊一邊答道。

女童拿着甘蔗跟隨着他。

“去纖凝做什麼?”

“遊方道人,四下游歷,向來是哪裡風景好去哪裡。”

“真是自在。”

“諸位呢?”

“我等便是苦命人了,經年在這條路上奔走,做些倒賣的買賣,哪有先生自在。”

“那幾位便經常來往於纖凝了?”宋游回來坐下,順勢問道。

“是啊。”

“聽說纖凝有一件奇事,便是常有不知道從哪來的人,自稱住在這邊,山水風景什麼的都一樣,卻與當地人不相識,也沒人認識他們,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宋遊繼續問道。

“纖凝確有不少奇事,先生說的這一件,算是比較遠的奇事了,當時縣官郡官聽說之後,都曾去親自確認,確是真的。”

“那那些人呢?”

“自然是留在纖凝了,很多都還健在,時常有人聽說這個傳說,心中好奇,去找他們詢問。他們也都回答。”商人打着呵欠對他說,“最近一次還突然冒出來個女子呢,那女子到了纖凝後十分惶恐,幸得有好心人替她報了官,到了官府後,官府對這類事情早有經驗,知曉她恐怕和以前那些人一樣,是突然不知從哪冒出來的,便安置下來。”

商人的語氣很隨意,像是在說真事。

“這女子後來還嫁了人,就在城中,嫁得還挺好,人們都叫她小柴娘,先生若不信,可去城中尋她。只問小柴娘住哪,大家就知道了。”

“小柴娘……”

“正是!”

“那是多久前的事呢?”

“可能也有七八年了吧?”

“竟有如此奇事……”

宋遊眼光閃爍,喃喃自語。

“哈哈哈……”

商人卻是哈哈大笑,甚至將同伴都驚醒了,嘀咕了他兩句,而他卻不管,對宋遊笑着說:“其實我等也不是沼郡的人,來這邊跑買賣,最開始聽到這種奇事的時候,都驚訝莫名,不知那些人都是從哪來的,難不成除了我們這方世界,還有別的世界不成?但凡有外地人來,聽到這類事情也都驚奇不已,尤其許多文人官人,都要去尋,去問。有些人冒出來後,本來無處安身,也不知如何討生活,可只需靠着這些來尋訪的文人官人問他們故鄉之事,聽完他們講述後給的一些賞錢贈禮,也能吃得上飯了。不過我們聽得多了,也就習慣了。”

“在下定也要去尋一尋。”

“那小柴娘我也曾經見過,因爲長得很有姿色,嫁給了城中有名布莊的郎君爲妾,郎君對她頗爲喜愛,據說還有了子嗣……”

攤主先給宋遊端上了一碗茶水。

可惜是剛煮好的,不是涼茶。

道人便捧着茶水,一邊等它涼,一邊與商人對談,女童則坐在他旁邊,右腿伸得筆直,左腿搭在右腿上,抱着甘蔗啃得專注,尤其是這個姿勢還可以微微靠在道士身上,還能曬到太陽,每啃一口,眼睛都會微微眯起,似乎極爲幸福滿足。

甘蔗渣則被她遠遠丟到外面。

燒餌塊與烤乳扇也很快上來了。

餌塊是大米做的,像是薄餅,被烤得微焦,塗着醬料,是鹹口的,乳扇則像是牛奶加雞蛋麪粉之類做的,則是塗的紅糖,是甜口的。

宋遊慢慢吃着,等涼了後,便各自都掰了一塊下來,遞給自家童兒。

“先生對此事是十分感興趣啊!”

“確實,我們行走天下多年以來,見過不少妖精鬼怪,也聽過不少妖鬼神仙故事,但像是這般奇異的,則是很少聽說。”宋遊答道,“足下可要嚐嚐這餌塊和乳扇的味道?”

“先生自己吃吧,我們吃過了,這東西我們也吃不太慣。倒是沼郡的米纜頗爲不錯。” “也好……”

“說來此事還有個更有趣的……”

“什麼?可能告知在下?”

“閒談罷了,有什麼不能說的?”商人頗爲大度,對他說道,“聽以前那些突然冒出來的人說,在他們住的那個地方,便偶有人進來,也偶有人莫名其妙失蹤離開,不知這些失蹤的人都去了哪,只以爲是死掉了,遭了難,卻不料是來了我們這裡。”

商人說着頓了一下,聲音變得神秘起來。

“不過聽那小柴娘說,只聽說過有人進來也有人失蹤,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既進來又失蹤的,唯有一次。”

“啊……”

路旁小攤陽光正好,有風吹過,道人坐在茶攤中,身邊全是童兒咀嚼甘蔗的聲音,而他眼中不禁露出回想之色。

“是哪一次呢?”

“說是有個年輕道士,突然來到那裡,是從‘外面’來的,但在他們那裡,只有少數老人才知道外面是哪外面。這道人到了村子裡後,村裡的人都覺得很稀奇,就像那些人到了我們這裡後,我們看着他們也覺得稀奇一樣。很多人都過來看他,詢問他‘外面’的事,還接二連三的有人將他請到家中去做客,熱情款待。那道人最先到的,就是她的家中,被她祖父出門勞作帶回來的。”

商人頓了一下,想了一想:

“說是那道人是有些法術的,他們早就覺得他不一般,爲什麼呢,因爲別的人從外面到了那裡,和他來到那裡之後,反應完全不一樣。”

“是嗎……”

道人仍舊在回想之中。

“還有一件事,也足以說明那道士不是平常人。”商人說道,“那個地方原先沒有桃樹,那個道士來了之後,有天去了山上的道觀,說是突然就變出了一棵桃樹,結了好多桃子,因爲他們家曾經招待過那個道士,道士便叫山上道觀中的道士們代勞,分了桃子給他們,他們吃了桃子後就將桃核種在村子裡,從此那裡就有了桃子。可惜沒有多久,那小柴娘就到了咱們這兒,種下的桃子都還沒有吃到。”

趴在旁邊打盹的商人同伴聽了,懶洋洋的插了一句:“是畫出來的……”

“對對對!畫出來的桃樹!”

商人說着笑呵呵,這種神仙故事,雖不驚險刺激,卻也妙趣橫生,就算不是初次聽說,是回想起來,自己對別人說,也是會覺得有趣的。

道人看着他的神情,則是滿面微笑。

自己也成了別人口中的故事。

這種故事又會傳多少年呢?

“……”

道人搖頭笑了笑,一邊應和商人,一邊繼續沉入回想。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呢?

是第一次到長京吧?

似乎已經是十年前了。

身邊三花娘娘依然啃着甘蔗,吧唧咵嗤的響,似乎也在聽商人口中的奇妙故事,似乎沒聽,反正她不回憶從前,也不感懷曾經,就只是一口一口嚼着甘蔗裡的糖水,曬着太陽,享受着眼下毫無憂慮的時光。

道人心緒也漸漸平靜下來。

喝完茶吃完東西,歇息夠了,他便將行囊重新放上馬背,與商人辭別,繼續往前。

“叮叮噹……”

鈴鐺聲越走越遠。

一大一小兩道身影也隨之遠去。

商人打着呵欠,活動着脖頸,與身邊的同伴說:“說來很有趣,纖凝好像也沒有桃子樹。”

“確實沒有見過。”

同伴迷迷糊糊間迴應着他。

商人又看那幾道身影,覺得這道人多半也和小柴娘口中那名道人一樣,是個有道法的高人。

……

往前走出不遠,幾乎只是一個轉角,視線裡便出現了一個大湖。

天上的層雲遮住了光,地上湖面廣闊,光線有些昏沉,頭頂卻偏有一束光從雲洞中照射下來,照在靜謐深邃的湖面上,光芒所照之處,一艘小舟自湖上緩緩駛過,爲這幅畫面點上了眼睛。

道人拄杖沿着湖邊走過,身後跟着三花娘娘與棗紅馬,無論是人是貓還是馬,都邊走邊看。

湖邊小路另一邊的大地則是一片金黃,也籠罩在不斷變化的光影中,屋舍無數,纖陌交錯,更遠的地方則是一排如天牆一樣的青山,頂上雖有參差卻大致平整,有一條明顯的山頂線。

岸邊生滿蘆葦,正抽出了穗。

湖中常聽鳥鳴聲,叫聲各不相同。

好一幅秋意濃郁的畫卷。

也真像是畫卷一樣。

就連小女童也不禁放下了手中最後一根甘蔗,左右扭頭到處看,面容嚴肅,對道人說道:“這個地方我們是不是來過?”

“來過,也沒來過。”

“什麼是來過也……哦你說的是這個!”

“三花娘娘想起來了。”

“三花娘娘很聰明!”

“是啊……”

眼前這幅畫面,可真是熟悉。

正是下午,臨近黃昏,將暗不暗的時候,山腳炊煙寥寥升起。

又是秋日,有人焚燒秸稈。

焚燒出一連片的青煙。

暮靄沉沉之間,青煙似灰又藍,卻不直衝而上,要麼是被風壓住吹平,要麼便是山下的村莊與山頂離得太遠,這炊煙升不到山頂去,因此看來它便只停留在山腳村舍房屋的上空,然後便被晚風拉扯成了一條線,沿着地面鋪展開來,有如一層薄紗蓋在了暮色下的村舍上邊。

道人腳步不停,緩緩走過。

“啊!啊!啊!”

一陣鳥叫聲,一片海鷗自蘆葦叢中陡然飛起,將三花娘娘嚇了一跳。

拿着甘蔗擡頭看向這羣雀子,只在心裡默唸算你們走運,若是沒有燕子,三花娘娘也得用鹽巴做做雀子來存着。

“這裡是畫裡!”

“畫是這裡。”

“畫是這裡!”

“三花娘娘發現了嗎,村子不一樣了。”

“三花娘娘發現了。”

“三花娘娘果然聰明,記憶超羣。”

“對的。”

“既然三花娘娘這麼聰明,記憶力這麼好,不如三花娘娘來想想,來猜一猜,這裡有沒有種着甘蔗?”

“!”

女童神情一凝,感到事情並不簡單。

道人則是微笑,手撫蘆葦走遠。

青山果然不改,湖泊也沒有變,道人第一次來到沼郡纖凝,卻彷彿舊地重遊。

第152章 畫人成活第633章 略微取得多了些第657章 三花娘娘長慢一點第339章 三花娘娘驅邪記第414章 貓間天堂第254章 以山鎮水第499章 神道體系完善計劃第64章 絕非尋常之物第87章 不虧心第368章 水下有鼉龍第94章 雲頂山悟道有感第30章 有如人間仙第308章 給世界帶來的變化第448章 贈果第247章 除夕正好除疫第607章 舊人到訪第57章 燕子少年第350章 狐狸裝兔第253章 四時封鎖第307章 茶樓聽自己的故事第479章 你身後有貓第551章 風雨借宿(月票5)第254章 以山鎮水第224章 鼠仙柳仙第120章 成了畫中人第127章 多謝女俠等我兩年第656章 帝君戰敗第499章 神道體系完善計劃第44章 妙不可言第93章 青松遠黛無錦繡第652章 大地靈韻與天宮戰神第171章 請鬼幫忙第84章 還是銀子可愛第614章 怎麼又有一根甘蔗第169章 豐州業山鬼面草第170章 夜半鬼來訪第455章 道法寬容有度第362章 你們不會也要去業山吧?第358章 神醫著醫經第469章 廖府捉妖第660章 植樹道謝第45章 寫故事的書生第573章 神山風雪第89章 雲頂山下長生縣第592章 道人與道觀第182章 再遇竇大師第293章 歷史上的重要節點第300章 越州之北青桐林第229章 禾州也有故人第306章 召州墨竹縣第347章 學人精與學貓精第144章 幾人能料到未來第212章 有人搞鬼第53章 凡事無需說破第541章 再添一點善意第477章 徐家怪事第655章 貓兒也有憂愁第169章 豐州業山鬼面草第254章 以山鎮水第699章 天下處處是故識第104章 直往長京而去第88章 前去雲頂山第538章 原來是當時的緣分第401章 千年之後世界又是哪般模樣第19章 說來也巧第59章 夜晚散步而已第463章 請與之鬥第272章 在下極少說謊第698章 修行不是無來由的風第68章 聽慣了的江湖恩怨(+1)第471章 爲何竊我竹杖?第266章 夜遇鬼兵第491章 皇帝的結局第354章 分水刀與神靈第261章 草原會與賽馬第432章 騎貓上山第540章 滴水成湖第57章 燕子少年第506章 還當年善意第101章 莫道君行早第581章 三花娘娘可還記得第573章 神山風雪第212章 有人搞鬼第226章 多虧三花娘娘第485章 城中狐狸第196章 風雪訪蛇仙(求月票)第229章 禾州也有故人第618章 釣叟與水杉第232章 玄雷觀走一遭第435章 啓程往陽州第637章 陰間已成第601章 山中兔子(加更求月票)第533章 偏要與天借雨第647章 正爲海龍王而來第706章 傳承的交替輪迴第61章 江湖事亦是人間事第407章 山間感悟第568章 寶物都有歸處第459章 雷公白日除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