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財富魔力

俗話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卓羣劇烈膨脹的財富就像一塊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吸鐵石。

會把許多人自覺不自覺的吸引到他的身邊。

而且無一例外,這些人接近他時,對他露出的全是笑臉。

應該說,卓羣的交際圈子的範圍真正變得開闊起來,是從以下幾個方向打開局面的。

其一就是他的母校——“民大”。

由於當初卓羣編造故事,從校園裡高息集資的事兒涉及範圍很廣。

此事結束又經過發酵和傳揚,幾乎“民大”裡沒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見過和認識他的人都有些唏噓之感。

偏偏1996年底被校方勸退處理的卓羣,並沒有就此消失於茫茫人海。

僅僅一個學期之後,他就回來了,而且還是發了橫財的高調回歸。

這就更讓他引人矚目,成爲讓“民大”師生驚爆眼球,想不關注都不行的一個人物。

再往後,卓羣從郵市轉戰股市,真沒少照顧402的這幫哥們兒。

不但一直請吃請喝、送衣服、送東西。

而且在幾個哥們兒主動要求下,他依然像過去那樣。

以從許雲濤、顧維嘉、何旭和李凱手裡借用資金的形式,每月給予他們百分之十的回報。

這麼一來, 402這幾個成員念着卓羣的好處,必然四處散播他的仁義和大方。

於是卓羣從郵市裡掙了上百萬,股市裡又掙了幾百萬的事兒。

統統經由402這幫哥們兒的渲染與鼓吹,傳遍校園。

讓他成了“民大”師生們私下裡最熱衷討論的傳奇性話題。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對喬健不滿的言論已經不限於402內部了。

罵喬健損人不利己的,埋怨他把大家財路給斷了的論調。

逐漸成爲當初曾把錢借給卓羣那些人的主流觀點,並瀰漫整個校園。

喬健當然完全沒想到,這件事都過去這麼久了,他竟然還會爲此遭遇冷遇,被羣體排斥。

於是相當痛苦。

而相反的,卻很快有人求402的人幫忙聯繫卓羣。

他們也想按照以前那樣,再把錢交給卓羣使用,從中吃點利息。

對此,卓羣欣然答應。

不光是因爲他爲人仗義,念舊情。

更主要是他很享受這種揚眉吐氣,受到公衆承認的感覺。

而且深知此舉還能讓喬健無比難受。

他就是要讓喬健知道,當初堅持的所謂正義,究竟有多蠢。

不得不說,人羣和羊羣其實沒多大區別。

只要有一個打頭,後面的衝得比打頭的還興奮。

在越來越多往日同學的熱情追捧下。

卓羣在“民大”重啓“吸金大法”,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兒。

這次肯定不用他再編瞎話了,也不會有人追究他的法律責任了。

因爲完全是願打願挨,是這些昔日同窗上趕着的把錢送上門,求他收下。

他們不問卓羣拿這些錢去做什麼,也不需要簽訂什麼合同,一紙借據便足以。

只因他們對卓羣的信譽和經濟實力報以無限的信心。

當然,卓羣也沒有讓這些人失望。

每月必到的利息回報,和拜託402的幾個哥們幫他買四合院的事。

以及他泡了一個漂亮空姐,買了一輛奔馳跑車的種種“英雄事蹟”,讓他越來越受到“民大”學子們的崇拜和敬仰。

甚至就連當初把卓羣勸退的教務主任,和一些曾經教過卓羣的老師,此時態度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了。

私下紛紛通過402的人聯繫卓羣,也把一些積蓄交給他來吃利息。

於是漸漸的,卓羣開始成爲“民大”教授、副教授們的座上賓。

而且尤爲值得一提的是,卓羣還和經濟系主任成了忘年交。

這主要是因爲經濟系主任受到他的“啓發”。

在某本比較專業的金融期刊,就正在進行中的亞洲金融風暴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

結果,這篇文章,不僅在國內的金融領域影響巨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並隨着事態的演變,越來越能證實文章論點的正確性。

爲此,經濟系的主任認爲卓羣當初完全是報錯專業了。

極爲痛惜“民大”對卓羣的處理太草率,以至於讓他錯失了培養出一個金融和經濟學天才的機會。

再往後,卓羣在“民大”教授們的極力引薦下,與更多高知人羣建立起廣泛聯繫,開始打通與京城高等院校以及學術界的關係。

而那些地位崇高,收入卻不相匹配的教授、副教授、院長、副院長們。

因爲月月都能看到實打實的經濟收益。

無不把卓羣視爲有能力、講誠信、值得栽培、可以信任的金融界新秀。

這樣一來,已經被卓羣恨之入骨的喬健可就慘了。

這小子還完全不知道呢。

在卓羣成爲教務主任極力巴結的對象起。

他想順利畢業拿到學位證書,就已經變成一件極有難度的事兒了。

其二,和“民大”發生的事兒相似,卓羣通過那輛奔馳跑車結識了江總和趙導。

也就此打開了結識商界精英和演藝圈大腕兒的道路。

不爲別的,是卓羣真正的有錢。

他不但極有信譽,每個月如數付清江總百分之三的利息。

即使聽說加長版奔馳還需要增加了八十六萬“通關費”,也表示毫無異議。

甚至還拜託江總再爲自己在國外找一找斯蒂龐克的老爺車。

而爲了康妮去趙導的劇組“玩票”,卓羣還從奔馳公司租用了一輛房車。

並且每次探班,都花費近萬元,請整個劇組的工作人員吃大餐。

那不用說,江總和趙導兩條老狐狸,越與卓羣接觸,就越對他的底細感興趣。

於是當他們發動社會關係,瞭解到卓羣光股市裡就憑自己運作着過億的資金,戰績光鮮無比,從無一敗。

而且卓羣還經常陪同“民大”知名經濟專家,出席金融論壇,參與經濟學術研討會後。

他們同樣升起與卓羣相識幸甚之感。

不但都開始加倍賣力與之結交,把更多的錢交給卓羣運作,還漸漸把卓羣引薦進了他們各自的圈子。

要知道,連最不容易受到金錢侵蝕的高知人羣都難以抗拒卓羣的魅力。

那把金錢當做最終追求目標的商界,名利與虛榮深度交織的演藝圈,就更不用提了。

對這兩個圈子來說,卓羣賺錢的本事,爲他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命養料。

是讓他們超凡脫俗、長生不老的仙藥,是他們生存在世上所追求的本質意義所在。

那自然,就像此時此刻,憑藉着承諾投資者每年8%到12%的收益,樹立“必賺”的口碑。

正在美國受到社會名流熱情追捧的麥道夫一樣。

許諾的回報遠超於他,每年能實現30%以上穩定收益的卓羣受到的追捧與厚待。

自然就更有甚之,而無不及了。

事實上,卓羣輕而易舉的又兼任了商界和文藝界的寵兒。

他社會名流的朋友越來越多。

以認識他爲榮的人越來越多。

渴望與他結識的人越來越多。

像哈巴狗一樣圍着他搖尾巴的人越來越多。

甚至還不乏“京城名記”想要採訪他,希望能書寫與他有關的故事。

自然,邀請他參加酒會、宴會和商業活動的請帖也越來越多。

而他自己也越來越記不住在那些浮華場所見過的陌生人。

因爲那些男的、女的、無論老少,對他而言,笑容裡的諂媚如同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

所以他也如同麥道夫所做的那樣,無師自通的開始了飢餓營銷。

只有拿的出百萬元以上資金的人,他纔會有興趣見一見,談一談。

世界就是這樣的。

那些踏踏實實的人,堅守道德底線,憑藉自身努力上進的人。

沒人會認爲是能幹的,更多的是嘲笑這種人的愚鈍。

但反過來,要是有人能投機取巧,用短時間獲得極高的成就。

哪怕他是用作弊得來的,哪怕這種成績只是浮華一現。

他也會被世界當成英雄。

第六十四章 貪得無厭第二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三十九章 東方快車第十四章 形勢惡劣第三十八章 沒有短板第十章 月壇郵市第十章 月壇郵市第一百一十一章 尼斯古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愛到深處第一百三十章 最想要的第十五章 離開學校第一百一十五章 獎懲分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唯一選擇第三十章 乖乖就範第一百三十五章 唯一選擇第五十八章 毛骨悚然第一百一十八章 搭訕專家第五十八章 毛骨悚然第一百八十一章 7月4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搭訕專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想事成第七十一章 慾望俘虜第一百二十四章 終於見面第一百四十三章 時間之河第一百七十五章 意想不到第九十九章 如願以償第一百四十五章 當前要務第一百三十一章 貝璐重啓第一百五十章 觸景生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絕殺逆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唯一選擇第三章 記憶偏差第四十章 神奇戰績第一百九十八章 命運奴隸第十二章 滿倉操作第一百五十二章 無所不能第六十五章 驚心動魄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易條件第一百八十三章 絕殺逆襲第五十八章 毛骨悚然第一百六十六章 廣而告之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三十二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四十七章 找上門去第一百四十八章 可乘之機第二章 確認無疑第七十七章 重新開始第一百二十章 有所不同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可思議第八十二章 兩篇稿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7月4日第一百九十章 再見伊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心想事成第一百六十三章 蜜月旅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難捨難分第八十七章 命運推手第四十五章 可頌麪包第一百三十二章 從小到大第二百零一章 湖畔別離第二十八章 交易達成第一百五十章 觸景生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的職業第四十章 神奇戰績第九十五章 特殊禮物第一百三十一章 貝璐重啓第一百零八章 離開京城第二十七章 開誠佈公第一章 終點?起點?第一百六十九章 媒體圍攻第三十七章 豪禮相贈第一百五十九章 難捨難分第九十七章 反常之舉第一百零二章 海岸溫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有限承諾第一百零八章 離開京城第九十章 車內會面第三章 記憶偏差第七十七章 重新開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七十二章 新婚感受第五十六章 面目全非第一百零六章 生活變色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方夜譚第二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八十四章 原配妻子第二章 確認無疑第八十二章 兩篇稿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媒體圍攻第六章 方法策略第四十三章 生日禮物第九十二章 大刀闊斧第五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章 收割利潤第一百六十三章 蜜月旅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見時刻第一百八十三章 絕殺逆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