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第183章 若晴: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是

斷壁殘垣的廢墟之中,塵土滿天,在一個個小小的坑道之中,隱藏着一張張兇狠的面孔,正虎視眈眈地望着戰壕外的情況,隨時準備舉槍射擊。

在經歷了方纔的狂轟濫炸之後,這支‘曾家兵’倒是沒有潰散,反而還有着極爲濃厚的戰鬥力,隨時打算給那些想要衝上來的明軍一點顏色看看。

他們曾經在平定太平天國的戰線上衝在第一位,面對這樣的炮擊,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就是這次有些格外的猛烈,但這倒也無所謂。

他們身後便是護城河,從古代戰爭的角度來說,他們這支隊伍就跟棄子一樣,竟然直接在城外駐紮。

但從另一種角度來分析,這也是曾國藩爲接下來的防守反擊,反衝鋒做的準備。

當然,曾國藩本人當然是在安全的襄陽城裡,通過旗手進行遙控指揮外面的五千人。

雖然曾國藩採用了這麼激進的戰術,看起來好似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但他的心裡卻是無比忐忑的。

畢竟之前,他們面對的都是一羣槍都不會開的傢伙,也就後面慢慢好了起來,稍微可堪一戰,因此曾國藩在這之前,都是用的進攻戰術,而不是防禦戰術。

如今,第一戰。

面對的是傳說中的大明……

說實話,曾國藩心裡有點沒底,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沒底到了極點。

畢竟在他的印象裡,明朝都已經滅亡了快二百年,怎麼突然間就出現在了這裡……

不過這也沒什麼,畢竟他帶領着自己的軍隊,也出現在了乾隆朝。

曾國藩深吸了一口氣,對着一旁的旗手道:“發旗號,準備。”

一旁站立着的旗手見狀,立馬行了一個禮,旋即開始根據曾國藩的指令,進行舉旗。

伴隨着號令旗幟的擺動,很快,面前的戰場便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伴隨着一聲令下,整裝待發。

而就在曾家兵們鬥志盎然,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遠處忽然傳出有些整齊的嘈雜音。

聲音最初有些聽不太清,來自五湖四海的口音彙集在一起,最終如同江河匯入大海一般,開始清晰了起來。

“前進!”

“驅除韃虜,復我中華!日月山河仍在,大明萬歲!”

“陛下有令,先登者賞萬金,封侯,賞江南良田百頃,戰死者蔭庇子孫三代,撫卹無數!”

“……”

聲音陣陣,大明的軍旗指揮一下,烏泱泱的人羣朝着襄陽城聲勢浩大的殺去,鐵甲開路。

如今的熱武器遠不如後代那種大口徑、大殺傷力,因此這些出品自嘉靖朝紫微界唐山第一鍊鋼廠的鐵盾能夠有效的防備部分子彈的射擊。

當然它的防禦力並不是100%,但這也足夠讓大明的士兵傷亡率下降數倍。

“先登,一定要先登!登上之後,斬了將旗,如此一來,我兒便可承襲爵位,我也可以光宗耀祖了!”

大明景泰朝的一位名爲董國安的基層軍官目光死死的盯着在他視線裡只是一個小點的旗幟,在心裡默默的唸叨着自己的這個念頭。

無論是哪朝哪代,軍功皆是以斬將、奪旗、先登、破陣爲重。

若是能夠先登奪旗,那麼前途不可限量,唐時名將薛仁貴的發跡之戰,便是在唐太宗征討高句麗的時候,穿着一襲顯眼的白袍,衝在最前面,拿下先登之功,從此步步攀升,最終成爲大唐名將。

在無數先輩的經驗教導與成功案例之下,總有一部分人想要用命搏一搏前程,加入這個贏家通吃的先登營,拿下屬於自己的先登軍功!

“殺啊!”

董國安大喊一聲,聲音激動,近乎可以說是差點把嗓子給喊啞,而周圍的士兵們軍心鼓舞,士氣大震,紛紛持着手中的長槍,朝着前方衝鋒陷陣而去。

他們的裝備自然也是帶有刺刀的火槍了,火槍裝上刺刀,可以說是一種偉大的發明,使得火槍兵在衝鋒的時候,也同樣具有一定的攻擊力,使得遠近相持,在攻堅戰中往往能夠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就在鐵甲先登朝着前方的那些堡壘發起衝鋒的時候,卻忽然發現有一點不太對勁兒。

那些堡壘裡的清兵好像有些不同尋常,他們竟然沒有任何畏敵的姿態,反而……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手中握着的火槍,似乎絲毫不亞於己方!

“準備,射擊!”

伴隨着一輪齊射,一瞬間,鐵盾之上多了無數個彈孔。

鮮血汩涌而出,一瞬間,整個先登營便陷入了某種難以言喻的境地之中。

董國安只感覺肩膀上有些發沉,似乎是中了一槍,但可能是荷爾蒙上行,“反擊,快反擊!突破這道防線,襄陽城就在眼前!”

“……”

遠處的朱瞻基與朱祁鈺每人操持一個望遠鏡,望着前線的情況,很不容樂觀。

與以往的一個衝鋒便能來到城牆底下不同,曾國藩佈置的戰壕與堡壘有點難啃,先登營雖然抱着必死的決心衝殺,但也只是勉強衝入了第一條戰壕,和曾家兵進行肉搏,將第一層堡壘摧毀個大半。

但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到,曾國藩在城牆前足足佈置了三條戰壕,明軍想要突破這三條戰壕,可謂是損失慘重啊!

“父皇,撤兵吧,這樣打下去,頂多鑿穿第二條防線,但我軍先鋒也會損失殆盡,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一旁的朱祁鈺也是上過戰場的,自然知道情況如何,不由深吸一口氣,對着一旁的朱瞻基道:“如若不然,那麼便加大力度,全軍出擊,一鼓作氣,鑿穿他們的三層防線,直接兵臨城下!”

要麼鳴金收兵,要麼一把梭哈。

朱瞻基搖了搖頭,毫不猶豫張口道:“鳴金收兵,給予先鋒營全體將官獎賞,撫卹一定要到位……第一個衝到防線之中的那人是誰?找出來,子孫後代可蔭千戶,定要保其子孫世代富貴,與國同休。”

身爲穿鞋的,朱瞻基自然不可能選擇一把梭哈的,家大業大,除了朱祁鎮梭哈,誰願意梭哈啊?

身邊的數名隨軍參將立馬記了下來,準備去尋那衝鋒在前之人的消息了。

至於與國同休這種話……聽聽就行了,開國的時候每個功臣都是與國同休呢,能活到現在的才幾個啊?

不過與其他朝代不同,只要躲過了幾次大事件,你大概率是真的可以與國同休的,明末的那些蛀蟲,大部分都是勳貴出身。

雖然以後或許會貽害無窮,但如今若是沒有這等激勵,誰又願意衝鋒在前呢?

雖然也不乏有愛大明的。

但這些熱愛大明的將士們如果都死光呢,那麼又要靠誰來保衛大明?而且難道熱愛大明的將士,就活該沒有任何獎賞嘛。

因此無論如何,這種情況還是需要延續下去。

很快,在鳴金收兵之下,先登營正緩緩撤軍。 而襄陽城中,正在密切關注這裡情況的曾國藩狠狠地鬆了口氣,心裡忍不住的有些心悸。

說實話,差點把他嚇死。

之前打的那些太平天國的傢伙,哪兒有這麼兇猛啊,第一次衝鋒就能摧毀了半數堡壘。

天平天國,也就只有部分被洗腦了的瘋子能衝進來,然後被軍隊哐哐解決,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

曾國藩也是用兵之人,他自然知道這是明軍的第一波試探性衝鋒。

“呼。”

曾國藩腦袋有些疼,感覺這次的對手很不一樣。

他剛伸出手來,打算按照原計劃行事,進行反衝鋒,殺明賊一個措手不及。

但看到第一防線損失慘重,原本悍不畏死的曾家兵現在已經出現了膽怯心理,曾國藩又緩緩將手放了下來,搖了搖頭。

以前打雜魚,自然悍不畏死。

現在打硬骨頭,一個個當然會退縮。

那麼,以前的戰術現在都不管用了。

曾國藩還是比較靈活多變的,雖然他從小讀書有點傻乎乎的,連小偷都看不下去了,但越老越妖之下,曾國藩當即下令道:“加固城防,多挖戰壕!將本官從法蘭西採購的大炮都拉上來,準備炮轟!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把明賊阻攔在襄陽城下,至少十個月!”

說罷,曾國藩又頓了頓,繼續說道:

“同時上報朝廷,襄陽大捷!我軍力挫來犯之敵,明賊損失慘重,我軍斬首三萬餘,斬殺明軍總兵兩人,俘虜不計其數!大捷,但我軍也傷亡慘重,襄陽知府不幸殉國,請求皇上的嘉獎與援兵……”

往死裡吹就完事兒了。

至於襄陽知府?

誰讓他持反對意見,現在他死了,就更沒人能揭穿謊報功勞的事兒了。

至於真實的戰損人數……

這個就不足與外人道也了。

……

北京,紫禁城。

宏大的宴會正在召開,嬪妃們倒是來的格外整齊,坐在主位上的有四人,分別是坐在最高頂的嬛嬛老佛爺,和嬛嬛老佛爺並坐的乾隆,以及坐在略微靠下位置的咸豐與若晴。

這場宴會的規格很高,不過還沒等嬛嬛老佛爺和乾隆開口致詞,卻見若晴便已經嘰嘰喳喳地開口了: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是爲了慶祝一位傑出的女性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了一番不同的景象,成爲了大清國的皇后!當然啦,這個傑出的女性就是我若晴本人……”

若晴穿戴着紅色鳳袍霞帔,看起來沒有什麼母儀天下的氣質,反而有一種村姑的感覺。

若晴咋咋呼呼的舉起了酒杯,酒杯之中沒有酒,而是充滿了果汁,而在現場,其他幾名嬪妃一臉驚詫與尷尬,不知道自家的這位皇后發的什麼瘋。

不過這幾位嬪妃都已經習慣了皇后若晴的發瘋,最讓人震撼的不是他們,而是咸豐朝唯一一個來的後宮嬪妃。

葉赫那拉·杏貞。

杏貞感到大爲震撼。

畢竟皇帝、太后都在場,這位杏貞記憶裡不存在的大清皇后竟然能夠說出這樣荒唐的話語,真是讓杏貞感到不可思議,同時也對此諱莫如深,頭一次感覺乾隆朝的水深不可測。

就這也能活?

而且還能活着當上了皇后?

只能說乾隆爺實在是慈悲爲懷,真可以說是震撼慈禧一整年了。

一旁的乾隆和嬛嬛老佛爺臉色不善,但也沒說什麼,而咸豐更是有點搞不懂了,不知道乾隆爺爲什麼這麼能忍。

要是換他,已經下令把這個瘋瘋癲癲的妃嬪打入冷宮,賜一丈紅了。

而且這樣做完之後,也絕對不會有任何人感到脣亡齒寒,畢竟……在場的妃嬪們,確實都聽不懂若晴在說些什麼。

甚至於太監、宮女們也聽不懂,只感覺這位新的皇后娘娘是個癲子。

不對。

以前就是癲子。

只是現在癲的更嚴重了。

不過無論如何,現在若晴的作用太大了,乾隆也只能任由她發癲,在若晴自顧自的發癲結束之後,乾隆才悄悄湊了過去,對着若晴道:“晴晴啊,你現在能溝通第二個目標嗎?朕方纔打聽了一下,這前明一共來了數位皇帝,如今只有朕和咸豐,前線一直處於劣勢啊。”

他對若晴百依百順,只是因爲這個而已。

而若晴見此情況,不由深深地嘆了口氣,搖頭道:“皇上,需要下個月才能搖人呢……不過如果您不介意的話,三天之後倒是可以重新和太宗皇帝溝通。”

上次乾隆和皇太極的聊天內容不太友好。

因此,在聽到若晴現在的話語之後,乾隆臉色微微有些不同之後,立馬便又緩過神來,故作無恙,沉思片刻之後,點頭道:“行,接着和太宗皇帝溝通吧。”

乾隆想好了。

太宗皇帝那邊以後再說,先把自己這邊的麻煩解決了。

等解決了這裡的麻煩,他再派兵去幫太宗皇帝打仗。

計劃通!

貸款救國。

畢竟他之前也是這麼對咸豐說的,復刻一遍應該沒什麼問題。

若晴聞言,眼珠子一轉,不知道心裡又是想的什麼,而就在此時,卻忽然有一個太監面帶喜色的跑了進來,隔着老遠便尖叫道:

“皇上,大喜!大喜啊!前線大捷,大捷!”

第七十章 苦一苦士人,罵名朕來擔291.第291章 英靈碑,劉琨歸順,第一輪國戰191.第191章 傅恆:我說與北京共存亡,可沒第四章 大明亡於崇禎一十七年!131.第131章 羣會議結束,整個大清只能有一133.第133章 正德帝朱厚照的謀劃,小玄子叫第七十一章 崇禎帝朱由檢的請求第83章 天日昭昭,惡行難逃法網,凌遲孔孔氏188.第188章 曾國藩欲投河自盡,北京城流言290.第290章 朱允炆終於重新擁有了屬於自己第四十六章 多爾袞之死,第二階段任務完成!第一十四章 崇禎殺瘋了,查抄萬二白銀!182.第182章 宣德 景泰的危機169.第169章 戰俘集中管理,增加在乾隆朝話289.第289章 劉琨 石勒,一統晉末第一步132.第132章 下江南,血仇當以血報!第五十一章 于謙呢,于謙在幹嘛?#于謙狀態218.第218章 大明特有,弒君者無事113.第113章 屠莫:陛下,當驅除韃虜,建奴第二十七章 撫卹士卒189.第189章 乾隆:所以朕的父母到底是誰?第七十五章 揚眉吐氣的秦王妃第二十九章 洪亨九,你怎麼是個包衣奴才啊?第一十三章 抄家、斬首、子孫皆充軍!222.第222章 大明靖海將軍汪直,劍指巴塞羅96.第96章 月黑雁飛高,也先夜遁逃第一十五章 三朝大軍彙集於京師!144.第144章 堡宗叫門?朱瞻基拳頭硬了第四十二章 永樂?當年反賊方臘的年號!105.第105章 熊孩子朱翊鈞,不打不行!204.第204章 終極屠滿王朱棣!125.第125章 我的公公,叫康熙!(二合一)115.第115章 當十日不封刀,連屠三次,以報第四十四章 我笑爾輩漢奸走狗,奴顏婢膝!235.第235章 起死回生的朱雄英,震驚的洪武第三十九章 多爾袞的憂慮173.第173章 長沙之戰結束,曾剃頭申請出戰第308章 羣會議結束,皆大歡喜96.第96章 月黑雁飛高,也先夜遁逃第七十八章 我徐達一世英名,毀在了你這種廢物身上!第308章 羣會議結束,皆大歡喜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292.第292章 明軍東出,反大明聯盟成立!第308章 羣會議結束,皆大歡喜第六十九章 敕封英靈,真聖天子也!第312章 最終章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106.第106章 羣排行的獎勵,國戰對手確認!266.第265章 顯聖,孤身破艦隊!184.第184章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將士永在!189.第189章 乾隆:所以朕的父母到底是誰?258.第257章 什麼東西都tmd敢出來自稱是漢了第七十四章 朱元璋的五萬頃良田206.第206章 論功行賞,功勳第一嘉靖帝!第五十五章 能夠當大明的狗,真是榮幸啊!266.第265章 顯聖,孤身破艦隊!第六十八章 一切事了,迴歸本位面!第二十七章 撫卹士卒254.第253章 無線電裝備,隨機事件開啓!246.第245章 血債血償,轟炸機俯衝!211.第211章 嘉慶:你不剛死嗎?怎麼又活了124.第124章 活捉康麻子第五十二章 三分滿清,朱棣怒揍好聖孫!207.第207章 處死杏貞與咸豐,上古煉氣士遺167.第167章 茫然的皇太極130.第130章 朱厚照的覺悟!朕回去之後,先101.第101章 我大明不要以文御武,只要文武第85章 新羣員入羣第二十一章 領取獎勵,收集崇禎朝各項科技233.第233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第304章 滅亡東晉,邀請成化帝入羣261.第260章 左宗棠歸心,徹底征服咸豐朝263.第262章 破高都,劉欽請降第六十一章 被摧枯拉朽解決的奪門之變,目標朱祁鎮!276.第276章 朱高熾:兒子,你是幹什麼工作282.第282章 洛陽自亂,箭射天子第311章 成化事了,平定天下261.第260章 左宗棠歸心,徹底征服咸豐朝第四十二章 永樂?當年反賊方臘的年號!167.第167章 茫然的皇太極100.第100章 奪門之變,但發動者是朱祁鈺和220.第220章 竟然有兩萬萬人口?!腸子都悔174.第174章 曾家兵南下,曾國藩的戰術,堅179.第179章 東林黨的最後掙扎,肅清天啓朝第七十三章 錢先生,水涼頭癢否?第六十七章早朝292.第292章 明軍東出,反大明聯盟成立!281.第281章 讓小的來尊老,讓老的去愛幼,225.第225章 君臨泰昌朝,就你叫內閣首輔啊185.第185章 天威難測,曾家兵的潰敗!245.第244章 長春光復,不一樣的見聞!291.第291章 英靈碑,劉琨歸順,第一輪國戰第五十五章 能夠當大明的狗,真是榮幸啊!第四章 大明亡於崇禎一十七年!130.第130章 朱厚照的覺悟!朕回去之後,先240.第240章 推行新種姓制度,大明在天竺的110.第110章 《割辮令》頒佈!留辮不留頭,285.第285章 朱載坖:酒色竟傷朕如此之深,252.第251章 朱元璋怒斥朱佑樘第三十九章 多爾袞的憂慮241.第241章 朱允炆:我負責代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