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第170章 皇太極:什麼?要朕援助你而不

第170章 皇太極:什麼?要朕援助你而不是你援助朕?!

明軍旌旗獵獵,戰火在整個南方蔓延。

戰線是一直在往北方走,尤其是湖南一帶,大明的軍隊甚至已經抵達了長沙城下,終於和清廷爆發了第一場比較像模像樣的大戰。

清廷集結兵力十萬衆,固守城池。

不過這一切都和李友文沒有關係。

被俘虜之後,李友文便一路從湖南被押往了廣西,李友文一直以來惴惴不安、惶恐莫名,生怕‘長毛’給自己活剝吃了去,但沒想到的是,抵達廣西之後,他竟然被編入了軍團之中。

沒錯,編入了長毛的軍團!

這可把李友文嚇壞了。

李友文算是家道中落,他的二爺以前在康熙爺一朝時,考過秀才,因此從小倒也算是聽了不少故事長大。

他聽說過,在以前有一種打仗方法,就是讓炮灰衝在前面送死,等消耗的差不多了,真正的精銳纔會上……這種打法來自於八旗。

不過讓李友文沒有想到的是,他被編入了‘大明第一生產建設軍團’的軍列之中。

分給他的並不是紅纓槍、朴刀之類的武器,更不是火繩槍、燧發槍這樣的火槍,分給他的只有鋤頭和釘耙、鏟子。

這倒是讓李友文有些詫異。

與其說他是士兵,倒不如說……他是農夫。

當然,和農夫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每晚吃飯的時候,都會有文官來給他們講歷史,同時還有康熙朝的八旗兵親身講述八旗兵的所作所爲,這一幕幕無疑不是讓這些建設軍團的士兵們感到憤怒。

除此之外,每天翻土播種之餘,他們還要被來自大明的軍官操練,聽說這些軍官都是來自於‘大明第一學府國子監’的武科生。

李友文不明覺厲,不過在這個生產建設軍團之中,每天大明軍隊都提供兩頓飯,晚上還能聽歷史故事,這讓李友文已經很滿足了。

聽說,每個月還能領到幾百文的軍餉,這更是讓李友文振奮不已,發誓要爲大明效忠!

什麼?長毛?

都是那些清妖污名化罷了,我大明乃是華夏正統,那些清妖懂個屁,留那種噁心的辮子,纔是妖魔!

李友文義憤填膺,甚至恨不得馬上加入前線的隊伍,對清妖進行征討!

李友文不是一個人,他是建設兵團的一位位士兵。

他只不過是一個縮影。

整個建設軍團在桂林、柳州一帶迅速開墾良田,同時也負責修補城牆,部分時候還要負責維穩治安。

這就是朱厚熜對他們的第一步轉變。

在康熙朝的時候,大明的軍隊第一次攻打其他位面,不太懂當地情況,只是草草的將投降的降兵編成新營,隨軍出戰,而戰俘則是關在戰俘營裡,等待戰爭的結束。

說實話,弊端很大。

一方面,那些降兵的軍紀、素質遠不如大明的軍隊,只有在和大明軍隊一同行動的時候,纔有些戰鬥力,不破壞當地秩序,一旦讓他們單獨行動,大概率是要重新投敵,回到清廷的懷抱的。

而如今,利用這些俘虜,朱厚熜正好可以實驗一下自己心中的想法,因此成立了兩個建設軍團。

每個軍團有五萬人,可以說是大大超過了戰鬥序列,人數從兩千到一萬五千不等的營級單位。

其中,有戰俘。

當然,也有當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主動參軍的。

這十萬人,朱厚熜完全不指望他們上戰場殺敵立功,因此只是給他們洗一洗思想,鍛鍊一下,負責耕地、運糧、修城牆等等瑣事便好,名爲軍團,實爲民夫。

當然,每一旬(十天),必須要有兩天進行簡單的軍事訓練,起碼要能根據軍官的指令,展開某些陣型。

想要向後世差不多名字的軍隊相比,這是不可能的。

但對於現在的朱厚熜而言,勉強夠用。

大明打下來的城池,不能隨手一丟了事,是需要有軍隊駐守的。

因此,這就是生產建設軍團的作用。

一方面在當地進行生產建設,另一方面還能夠駐軍在那裡,震懾蠢蠢欲動的遺老遺少。

同時,還能對國子監最新畢業的武科生進行一個‘實習’,優秀畢業生將會配往一線戰鬥部隊,成爲隨軍參謀或基層軍官,而成績一般的軍官,還是在生產建設軍團實習,等明白了怎麼指揮,再去前線吧。

生產建設軍團的成立,總而言之,利大於弊。

不過同時,朱厚熜也在考慮,將前線戰鬥序列,也集結成軍團的形式。

之前,軍隊分成一個個營,其實是爲了便於掌控,每個營的主將都是不同的,他們掌控的軍隊數量並不是全部,就算是突發特別情況,那也是有人想造反,有人不想造反,自然能夠牽制,使得造反派的實力削弱。

如果需要出征,那麼便從朝廷委派一個主將,率領兩三個中央營、七八個地方營以及當地邊軍一起出徵,這樣組成的情況,是最符合皇帝心思的:沒有軍隊可以造反,不會發生宋朝時經常發生的兵變。

而軍隊,也會被非常容易拿捏,僅僅需要一句‘今日校場發餉,不必帶甲’,便可將一支精銳葬送。

但對於如今的朱厚熜而言,這種加強皇權安穩的方式……並不需要,因爲他已經成爲了帝國的象徵,將軍們已經對自己十分信賴,甘願爲自己獻出生命。

而就算出了叛軍,朱厚熜憑藉個人修仙水平,也能將軍隊爭取過來。

“陛下!”

忽然間,朱厚熜的耳畔出現了一道厚重的聲音。

朱厚熜回頭望去,見張居正已經抵達,對着朱厚熜拱手稱臣,一點沒有之前在萬曆朝那般的囂張氣焰了。

見此情況,朱厚熜淡然點了點頭,提起那一盞茶水,微微汲了一口後,開口道:“坐吧。”

“謝陛下。”

張居正聞言,立馬小心謹慎地坐在了朱厚熜左手邊的椅子上,十分謹慎,似乎又回到了那個謹小慎微的時代,不敢有任何僭越之舉。

而見到張居正如此小心,朱厚熜不由輕輕一笑,接着便道:“萬曆朝安排好了?”

“是的,陛下。”

張居正連忙站起身來稟報道:“啓稟陛下,微臣已經將萬曆陛下囑託給了懿文太……囑託給了承平陛下,而軍隊則是交給戚繼光調動,聽從統一指揮,向福建、江西進軍,直插江南,牽制江南之軍……”

張居正可謂是說的頭頭是道。

而朱厚熜對此,尤爲滿意。

畢竟要求張居正來到這裡,是他的要求。

張居正他打過仗嗎,他會打仗嗎?讓他在前線,也就只能當個軍師用,效果可能還不如軍部參謀呢。

不如讓他回來,在這裡代替自己,對建設軍團進行規劃,統一規劃後方。

要把張居正當蕭何用,而不是張良用。

正面戰場橫衝直撞,朱厚熜可不希望後方戰場處處是火。

而張居正,就有這樣化腐朽爲神奇的功能。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朱厚熜雖然是皇帝,但他並不覺得自己在某些專業上,比起專業人士會更好。

正如同讓他指揮一支軍隊,他是絕對不能和戚繼光、俞大猷相比的。 而在才學之上,杜甫李白的才華,也並非皇帝身份能夠遮蓋的。

皇帝要做的,就是帶領着這些有才學的才學之士,建立一個更好的未來。

見張居正如此賣力,朱厚熜不由輕輕一笑,接着便道:“張卿,你覺得後方該當如何?”

張居正心中早有腹稿,見朱厚熜來問,當即侃侃而談:“陛下,臣愚見,建設軍團之構思巧妙絕倫,應在新佔區推行新政,以稅收、耕田等……”

聽着張居正的彙報,朱厚熜很是滿意,接着也不等張居正說完,便擡了擡手,道:“既然你心中有所準備,那這裡就交給你了。”

聽到朱厚熜的話語之後,張居正不由一愣,接着便道:“陛下,您這是要統兵,上前線?”

朱厚熜搖了搖頭。

“朕要回去,本朝那邊還有些事情要處理。”

“臣,恭送陛下。”

……

三天時間,轉瞬即逝。

北京,紫禁城,養心殿內。

乾隆、嬛嬛老佛爺、若晴坐在一起,乾隆是滿臉的期待。

前線的戰報一個接着一個,大多都是‘我軍與桂陽大破賊軍,斬首三萬,戰術轉進長沙’、‘福建方面凱歌高旋、對入侵的敵軍給予迎頭痛擊,大清軍隊虎踞廈門’……

乾隆也不是傻子。

他自然看懂是什麼情況了。

前線戰況這麼好,怎麼這麼多城池都沒了,戰線越打越靠後了?

前線的無能,讓乾隆惱怒。

雖然他也知道,拋棄一些城池是必然的選擇,但無論如何,這也是足以讓乾隆惱火的。

你們這羣賤民,難道就不能用自己的性命,纏住那些明賊,爲大清盡忠盡責,和那些明賊一換一啊?

乾隆十分惱火,因此這些天鬱鬱寡歡,倒是沒有裁撤前線的將軍。

臨陣換將?只能說怕自己死的不快是吧。

反正如果沒有什麼重大失誤之前,乾隆是不會陣前換將的。

“皇上不要着急啊。”

若晴看到了乾隆的表情,不由盈盈一笑,接着便主動上前,擦了擦乾隆的臉,眨着眼睛看起來似乎有些羞澀,對着乾隆道:“有太宗皇帝的兵馬,咱們是一定能贏的~”

聽到了若晴的話語,乾隆深吸一口氣,對着若晴道:“晴晴說的是,是朕心亂了。”

說罷,乾隆便抓住了若晴的手,對着若晴深情地開口道:“怎麼樣,時間到了嗎?朕可以和太宗皇帝交流了啊?”

若晴見狀,眼珠一轉,接着便嚶嚶道:“皇上親我一下,我就告訴皇上。”

乾隆:?

他強忍想要一巴掌把若晴扇飛在地的心情,接着便輕輕地啄了若晴一下,若晴這才滿意,接着盈盈一笑,對着乾隆道:“皇上,老規矩,說同意便可。”

乾隆立馬叫了一聲‘同意’。

而很快,熟悉的文字框便再度傳來。

【您已同意同‘清太宗皇太極’的對話,正在構建鏈接。】

【鏈接構建完成,因能量不足,您本次通話時間僅可維繫半小時,請您注意。】

而很快,皇太極的臉又出現在了乾隆的面前。

乾隆滿臉激動,而皇太極看起來好像比乾隆更加激動。

“太宗皇帝,您什麼時候能派兵來支援朕……”

“好後代、好子孫,你什麼時候能派兵過來馳援本汗……”

雙方几乎是同一時間開口,但又同一時間沉默。

乾隆聽到了皇太極的話語,臉上的激動神色逐漸消失:“您說什麼?!您需要我們的幫忙?!”

“什麼?你是要朕援助你,而不是你援助朕?!”

而皇太極更是一副見了鬼的表情:“你不是大一統王朝嗎?!怎麼還有需要本汗幫忙的時候,本汗能幫什麼忙?一共就那麼幾萬騎兵,打完我八旗就滅族了!”

皇太極剛自立爲帝,對於‘朕’和‘本汗’之間的轉換還不是很流暢。

但他言語之中的吃驚,是無法掩飾的。

乾隆深吸一口氣,儘可能讓自己的心情保持平靜。

很快,乾隆便道:“掛斷通話,利用這段時間,向子孫後代通話!”

祖宗們是指望不上的了。

再和太宗皇帝說太多,恐怕自己要分兵去救太宗皇帝了,還是指望後代子孫來救自己吧。

這就是乾隆現在的想法。

什麼?

沒有自己救援,皇太極怎麼樣?

這和朕又有什麼干係?太宗皇帝吉人自有天相,應該會順利渡過難關的。

作爲歷史上著名自私自利的皇帝,乾隆絲毫沒有理會任何。

對他而言,一切只有‘有用’和‘沒有用’這兩種選擇罷了。

而伴隨着通訊的中斷,皇太極那邊是驚愕萬分,一時之間竟有些說不出話來。

“大汗……大汗……不,現在應該叫皇上了。”

就在此時,帳外傳來一陣喜笑顏開地話語:“俺們已經去挑釁錦州的明軍了,兒郎們已經集結,隨時打算和明軍決戰,滅了那什麼毛文龍的東江鎮!”

“咱們什麼時候動手?!現在已經稱帝,和明朝撕破臉皮,怕他個甚!”

八旗子弟們喜氣洋洋,而皇太極卻臉色十分的難看。

“愛新覺羅·弘曆?!這就是我的子孫後代?!可惡,可恥啊!”

皇太極怒罵一句之後,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恢復平靜:“傳令各部,不打了,趁着消息還沒傳到大明,取消帝號,待平定朝鮮、收服蒙古後,再行帝號!”

他這次,被這個叫弘曆的傢伙狠狠的耍了!

不要讓他知道弘曆的祖宗是誰,皇太極發誓,要給他設在牆上,讓他沒機會出生了!

再推一本老色批的書,漕賊!

書名就叫漕賊,簡單明瞭。

還欠一章。

(本章完)

137.第137章 陛下,奴才舉報,小玄子要謀反244.最近在鍛鍊,更新確實沒跟上,不好意思第五十一章 于謙呢,于謙在幹嘛?#于謙狀態138.第138章 玄燁,你可是大清國的皇上,不第一十四章 崇禎殺瘋了,查抄萬二白銀!93.第93章 齊聚正統朝,朱元璋的請求234.第234章 復活吧,皇長孫朱雄英!第85章 新羣員入羣122.第122章 衍聖公連夜撰文,我孔家永遠支152.第152章 日本,本就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203.第203章 五等分的若晴,一統乾隆朝158.第158章 羣國戰開啓,特殊的乾隆朝223.第223章 巴塞羅那陷落,神羅之怒!290.第290章 朱允炆終於重新擁有了屬於自己258.第257章 什麼東西都tmd敢出來自稱是漢了109.第109章 國戰開啓,一漢當五胡!116.第116章 新一輪羣會議,朱棣的苦惱297.第297章 劉聰亡,穿越者最後的底牌294.第294章 奇怪的道光朝,大清什麼時候也第307章 成化朝,皇權與文臣的第一次激烈碰244.最近在鍛鍊,更新確實沒跟上,不好意思第三十五章 滿清第一巴圖魯,鰲拜!290.第290章 朱允炆終於重新擁有了屬於自己第302章 驚恐的司馬睿,大明艦隊降臨!195.第195章 傳朕旨意,把溫弘曆和若晴關在第七章 朱元璋:大半天下尚在掌控之中,這叫局勢糜爛?166.第166章 匯合,暴怒的乾隆228.第228章 混亂的後金軍隊,一戰覆滅!第310章 粉碎一切,沉海劉大夏!第306章 朱元璋怒斥朱見深兩大罪,朱見深人256.第255章 羣管理員朱元璋已上線!96.第96章 月黑雁飛高,也先夜遁逃279.第279章 嘉靖朝大一統,封爵功臣,國公第三十七章 阿濟格潰敗,八旗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264.第263章 殺俘不祥?匈奴降兵一個不留!296.第296章 驚恐的劉聰與司馬氏,理中客穿168.第168章 皇太極:這把穩了,直接開戰288.第288章 重用海瑞,以戚繼光爲將,組建147.第147章 平三藩,尷尬的鄭經202.第202章 給曾剃頭剃頭189.第189章 乾隆:所以朕的父母到底是誰?第83章 天日昭昭,惡行難逃法網,凌遲孔孔氏105.第105章 熊孩子朱翊鈞,不打不行!227.第227章 再臨關外,懵逼的努爾哈赤239.第239章 農伯淵,印度的夢魘!第四十三章 李景隆:今天起牀感覺後背發涼,這是什麼原因…264.第263章 殺俘不祥?匈奴降兵一個不留!231.第231章 洪武朝國戰結束,朱元璋獲得獎第306章 朱元璋怒斥朱見深兩大罪,朱見深人109.第109章 國戰開啓,一漢當五胡!240.第240章 推行新種姓制度,大明在天竺的145.第145章 羣排名,第一名怎麼又是嘉靖朝226.第226章 順手去把努爾哈赤給滅了吧125.第125章 我的公公,叫康熙!(二合一)113.第113章 屠莫:陛下,當驅除韃虜,建奴第二十九章 洪亨九,你怎麼是個包衣奴才啊?178.第178章 羣會議結束,天啓皇帝的動作!270.第269章 洪熙皇帝朱高熾加入羣聊259.第258章 在打高端局,勿擾第五十二章 三分滿清,朱棣怒揍好聖孫!285.第285章 朱載坖:酒色竟傷朕如此之深,第311章 成化事了,平定天下第七十七章 魏國公與魏國公第三十七章 阿濟格潰敗,八旗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第七十五章 揚眉吐氣的秦王妃第81章 上架感言267.第266章 戰後處理,萬壽帝君名副其實!第三十章 清軍入關第90章 朱祁鎮:等朕回去之後,一定要把你們189.第189章 乾隆:所以朕的父母到底是誰?第三十九章 多爾袞的憂慮282.第282章 洛陽自亂,箭射天子第五十五章 能夠當大明的狗,真是榮幸啊!96.第96章 月黑雁飛高,也先夜遁逃148.第148章 囚車裡的大清版三皇之戰!137.第137章 陛下,奴才舉報,小玄子要謀反257.第256章 新世界,大漢?180.第180章 魏忠賢的功過,朱由校決心整治第三十章 清軍入關第八十章 肅清衍聖公孔家274.第273章 大破匈奴部137.第137章 陛下,奴才舉報,小玄子要謀反143.第143章 棄地交趾,朱瞻基的後悔,大奴217.第217章 命懸一線前,朱常洛入羣227.第227章 再臨關外,懵逼的努爾哈赤122.第122章 衍聖公連夜撰文,我孔家永遠支215.第215章 朱元璋的戰事,陷入絕境的年羹145.第145章 羣排名,第一名怎麼又是嘉靖朝第八章 援助系統開啓,來自洪武、永樂、嘉靖朝的軍事援…第七十章 苦一苦士人,罵名朕來擔178.第178章 羣會議結束,天啓皇帝的動作!第84章 衍聖公?便讓這條狗來當吧!218.第218章 大明特有,弒君者無事230.第230章 結束一切爭端,雍正上吊!182.第182章 宣德 景泰的危機249.第248章 末日洗禮,西洋人的末日!95.第95章 也先:入主中原,捨我其誰?215.第215章 朱元璋的戰事,陷入絕境的年羹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298.第298章 羣系統吞噬升級,我在神話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