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139章 回嘉靖朝,外國使臣覲見,鐵甲

第139章 回嘉靖朝,外國使臣覲見,鐵甲艦‘常遇春艦’下海!

小玄子的悽慘人生還在繼續,不過明軍的攻勢卻愈發的如狼似虎了。

在佔領洛陽之後,明軍只不過是稍作休整,便繼續開始了新一輪的征伐。

兵鋒再度分爲兩路,從關外趕回來的十二團營總都督,武英侯郭勳掛帥,南下荊襄,同吳三桂交戰。

而另一部分,則是叩關函谷、進逼潼關,蒙古騎兵也從榆林再度發動了攻勢,進行夾擊西安的嶽樂。

孫皇帝、爺皇帝?

統統沒有用,朱厚熜不認可!

不過嶽樂的騷操作確實給大明的統一降低了不少的麻煩,因此如果能夠解決嶽樂,那麼朱厚熜也願意給嶽樂一點空間,直接處死,免去折磨了。

而太皇太后布木布泰也已經抵達西安,同嶽樂,自己的這位名義上的侄兒相見。

“嬸嬸遠道而來,爲朕獻上玉璽,朕心甚慰啊。”

嶽樂笑着在西安接見了布木布泰,雖然布木布泰如今身材已經十分走樣,但他的目光還是十分火熱的。

對嶽樂而言,布木布泰屬於是年輕時的女神。

這位女神和自己的兩位叔叔(黃臺吉、多爾袞)好過,甚至據說還和漢人降將(洪承疇)好過。

但卻沒跟嶽樂好過。

嶽樂一直深以爲憾,如今,似乎有了那麼一點點機會啊。

聽到了嶽樂的話語,布木布泰有些格外的錯愕。

因爲嶽樂和她講話,說的是漢語,而不是滿語。

不僅如此,布木布泰也發現,但凡嶽樂頒佈的詔令,基本上全是漢語,大清傳統的滿蒙漢三語詔書已經消失了。

布木布泰立馬便知曉,嶽樂能夠在西安登基,靠的是西安當地漢人集團的力量,比起南清相差遠甚。

雖然南清弱小,但畢竟是天津失陷之後殘存的八旗兵所在,因此八旗在南清還是能夠說得上話的。

而這西清,可以說除了皇上和國號,剩下的甚至和大清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布木布泰勉強擠出一抹微笑:“玄燁、福全這兩個小孩子不懂事,當年便應該依皇兒的詔,讓皇上您登基,這樣我大清便不會有今日之禍了。”

畢竟對於她而言,也沒什麼地方去了。

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那是純漢人政權,還不如嶽樂這邊呢。

嶽樂淺笑吟吟,從龍椅上走了下來,連張勇上的奏疏,明報‘榆林被襲、潼關被襲、甘肅三州府造反’的事情都沒管了,而是直接來到了布木布泰身邊,湊在了布木布泰的耳畔,低聲吟道:

“嬸嬸今晚願與朕同牀共枕否?”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嶽樂的歲數,和布木布泰相差不了太多。

說是真的貪圖布木布泰,倒也不是。

只是爲了年少時未曾滿足的夢罷了。

聽到了嶽樂的話語之後,布木布泰又驚又喜,接着便羞怒道:“皇上請自重,本宮乃是太宗皇帝的皇后、世祖皇帝的母親!”

“八叔上得,十四叔上得,甚至洪承疇都上得,朕上不得?!”

嶽樂憤怒無比,接着便一把抓住了布木布泰的手腕,低聲叫道:“今日無論你同意與否,朕都要上的!”

“皇上,軍情緊急,那……”

忽然,有一個太監闖了進來,似乎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嶽樂呵斥道:“滾出去!一切事宜,交給秦王處理,政從秦王、祭則寡人!”

嶽樂已經不想着光復大清了。

他現在想着,就是該如何享樂。

沒辦法,實力差距懸殊,還是能開心一天,是一天吧。

名聲?

他都已經臭大街了,還在乎這個?

……

洛陽城中,從關外千里迢迢趕來的王陽明終於抵達了洛陽,在行宮之中參見朱厚熜。

“陛下。”

王陽明站在朱厚熜面前,對着朱厚熜恭敬有加,開口道:“老臣參見陛下,陛下召老臣來,不知有何吩咐?”

“王閣老調度統一、用兵如神,前線一切軍政要事,還望王閣老能夠暫時爲朕分憂。”

望着不辭辛勞趕來的王陽明,朱厚熜格外欣慰,當即勉勵了一聲之後,接着便一揮衣袖,掏出了一枚丹藥來:“此丹乃朕親自煉製,可祛除體內雜質,消磨病根……王閣老勞苦功高,爲朕這治下疆域操心過勞,王閣老需此物,調理身體。”

聽到朱厚熜的話語,王陽明不由微微欠身,似乎是想要勸諫什麼,但想到了最近嘉靖帝身上發生的神乎其技,以及自己目前所處之地,登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能長拜之後,尊敬道:“臣謝陛下皇恩。”

說罷,便接過了由黃錦遞來的丹藥。

對於帝王服用丹藥、煉製丹藥這種行爲,王陽明覺得都不是很靠譜,是需要死諫勸誡的。

但現在的皇帝陛下十分不同,以至於讓王陽明都有些暈頭轉向,不知該如何是好。

而看到了王陽明表情上的猶豫,朱厚熜不由輕輕一笑,接着便道:“王閣老還是趁早服用吧,朕的這靈丹妙藥,放在外面,可是足以讓一朝天子以數十萬石糧食來交換的。”

聽到了朱厚熜的話語,王陽明倒是沒有繼續猶豫,直接吞服了朱厚熜給的這枚丹藥。

一瞬間,一股暖意在腹中蔓延,逐漸擴展到了四肢,讓王陽明感覺身體暖呼呼的,原本疲憊的精神都一掃而空,變得神清氣爽。

雖然之前朱厚熜一直用靈氣洗滌王陽明的身軀,但那隻能將過往的暗傷清除,並不能根治。

如今服用這枚丹藥,纔算是萬無一失。

而王陽明瞬間感到不可思議,緊接着便對朱厚熜恭敬地拱手道:“陛下厚恩,臣無以爲報,願……”

“王閣老身體好便可,無需說什麼報答與否。”

朱厚熜笑道:“接下來,還望王閣老替朕坐鎮此地,調動軍隊,以最快速度平定三藩……具體的情況,王閣老來的時候應該已經有人跟閣老說過了。”

“同王閣老一起來的‘武極營’,乃精通武道手段的軍士,爲精英中的精英,凡戰者,必克敵當先,望王閣老妥善調兵、克敵制勝!”

康熙朝的大事件早已處理完畢,重點在於接下來的征討。

難度不大,但格外的難以解決。

而且,朱厚熜當前還有其他事情要回嘉靖朝去處理一番,嘉靖朝那邊雖然閣老能夠實現自治,但總有一些大事情要讓朱厚熜過去處理。

“朕要回嘉靖朝一趟。”

朱厚熜接着便看向了一直以來無所事事的朱高煦,接着便道:

“漢王殿下便從旁輔助王閣老吧,一切皆以王閣老爲重……陸炳,你也留在這裡,倘若有人不服王閣老者,無論是一軍主將,還是國公王侯,錦衣衛盡數可拿下,下獄論罪!”

“是。”

朱高煦拱了拱手,精神一震,接着便小心翼翼地問道:“聖上,這支‘武極營’能給我帶嗎?我本來以爲來到這裡九死一生,需要上戰場殺敵,沒想到天天呆在後方,都長了好幾斤肉,無聊死了!”

“行,給你帶吧。”

朱厚熜想了想,點了點頭後,接着便道:“朕個人回去便可,親衛營可依次加入戰鬥序列,康熙朝如今已經有五十餘萬的軍隊,但征討不臣與韃虜,還需更多的軍隊。”

五十餘萬軍隊中,十二團營有十五萬人抵達,皇明艦隊、登州水師及臺灣部,共計十萬人,而在康熙朝成立的新營,倒是足足有二十五萬之多。

除此之外,尚且還有已經有一萬兩千人的滿洲營及一萬七千人的建州營。

兵力達五十餘萬。

嘉靖朝與康熙朝已經建立了穩定的聯繫之地,正是處於關外的寧遠。

而與其建立聯繫的嘉靖朝城市,便是天津。

從天津的郊區某點,可以直接傳送到寧遠來。

等統一康熙朝,完成本次國戰之後,倒是可以重新選擇聯繫地點,不過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朱厚熜想要回到嘉靖朝,可以直接傳送回去。

但僅限個人,而且只能傳送到京城去,因爲不是援助,所以無法帶走軍隊。

而從嘉靖朝傳送回來,則是會在傳送去的點上。

朱厚熜從洛陽傳送回嘉靖朝,那麼從嘉靖朝傳送回來,便也是回到洛陽。

“請陛下放心,臣必殫精竭慮,將那亂臣賊子、虜清建奴盡數清除,爲陛下賀!”

而得到了一個讓朱厚熜十分滿意的答案之後,朱厚熜便點了點頭,緊接着便一點一點消失在了他們的面前,金光閃爍。

而望着這一幕,雖然早就有所準備,但無論是王陽明還是陸炳、朱高煦、黃錦,盡數都是感嘆連連。

“我大明有如此天子,實乃幸事也!”

……

嘉靖朝,養心殿。

深宮高牆,紅牆綠瓦。

前些日子,嘉靖朝剛剛下了第一場雪,所謂是瑞雪兆豐年,待到明年春暖花開日,便是又一個豐收的季節。

五年的風調雨順,可不是白得的。

朱厚熜站在陽光之下,負手而立,倒是感慨萬千。

自己已經有大半年沒有回嘉靖朝了。

其實這般說起來,自己比歷史上的嘉靖帝還要離譜。

歷史上的嘉靖帝只不過是不上朝而已,班還是上的,但凡有什麼大事兒,都會讓司禮監和內閣來開小會。

而現在的自己,連開小會都不開了,甚至於一年當中,留在北京的時間不足兩個月。

這般一來,倒是顯得嘉靖朝的情況格外尷尬。

不過無所謂了,自己現在做的乃是開創之功,能夠再度統治一箇中原,那麼其中的資源可比不上朝要好太多了。

古代帝國之所以無法控制太廣闊的疆域,是因爲傳輸不便,帝國中樞的命令無法下達。

而現在,朱厚熜可以兩頭穿越,統治自然是輕鬆無比的。

忽然間,不遠處匆匆而來了幾個紅袍大臣,似乎對朱厚熜的突然到來而感到意外,隔着老遠,便下拜,對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

“上朝。”

朱厚熜一甩衣袖,倒是十分淡然的開口,並無什麼太大的情緒波動,彷彿他一直都在嘉靖朝,從未曾離開過。

“是!”

首輔張璁當即拱手聽命。

很快,這場已經是下午的早朝便被召開。

上朝有些稍顯正式,因此朱厚熜這次倒是沒有穿着喜歡的道袍上殿,而是任由宮女們給朱厚熜穿上正規龍袍。

待一切結束,他走到了龍椅前,倏地轉過身子,一揮袖袍,坐在了龍椅之上,透過了眼簾前的十二道旒珠,看向金鑾殿下的羣臣。

“臣等拜見陛下,恭請陛下聖安,陛下福德康隆!”

伴隨着一陣山呼海嘯,朱厚熜淡然點頭:“朕安,諸卿平身。”

這下,才起身一片大臣。

還不等太監例行公事,內閣首輔張璁便已經迫不及待的上前,對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自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楊閣老告老後,兵部尚書之位空置多日,臣斗膽,請兵部左侍郎桂萼補缺。”

聽到了張璁的話語,朱厚熜當即點了點頭,開口道:“准奏,令桂萼爲兵部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並太子太保。”

而在大臣羣中的桂萼當即跨步而出,對着朱厚熜拱手道謝:“謝陛下!”

桂萼在大禮議中,疏請稱孝宗爲皇伯考,興獻帝爲皇考,贏得了朱厚熜的心,同時,桂萼確實也是一員幹吏,和張璁的配合很好。

楊一清下臺,讓桂萼來頂替楊一清的位置,也正好。

朱厚熜登基之後,雖然進展迅速,但也是要和文官妥協,因此才保留了兩個老臣在內閣之中。

現在的朱厚熜權力達極盛,因此無需考慮這麼多,想讓誰上位,誰就能上位。

同時,朱厚熜還要對康熙朝進行一個初步的裁定。

康熙朝,也需要有大學士和六部尚書制衡。

“王閣老平定江南之後,南京的朝廷皆廢,改制。”

朱厚熜淡然道:“責令南京大小官員,無罪者往南京去,前往新朝,擔任要職。”

反正南京那些官員,留着也是養米蟲,左右還是有點作用,而且被王陽明殺了一波,老實很多了。

先發到康熙去當官,等穩定之後,再行其他。

對於新朝是什麼樣子,在場的各位大臣們並不清楚,但根據源源不斷的運糧、過冬棉衣以及各類援助,也能推斷出來,戰事十分激烈啊。

而對於這些南京的同僚們,在場的大臣們只能默哀了。

朱厚熜見他們這幅樣子,便搖了搖頭。

康熙朝那邊並不像是他們想象中的那般兵荒馬亂,不過現在還不是澄清的時候,等國戰結束之後,康熙朝和嘉靖朝的官員,是會有所調劑的。

嘉靖朝的官員有可能會去康熙朝任職,而康熙朝的官員,也有可能來嘉靖朝任職。

唯一惡趣味的一點,就是康熙朝的官員來嘉靖朝之後,或許能找到自己的祖宗呢。

“陛下,臣亦有本奏。”

工部尚書費宏上前一步,對着朱厚熜拱手道:“江南製造總局喜報,第一艘鐵甲艦已成功下水,當前一切正常,還請陛下爲其賜名!”

“除此之外,江南製造總局仿製‘永樂一號’,已經制成一批槍械,性能略遜於永樂一號,但整體使用感相差無幾,還請陛下能夠賜名。”

聽到了費宏的話語之後,朱厚熜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大喜過望。

緊接着,毫不猶豫,直接脫口而出道:“鐵甲艦便以大將之名來命名,稱之爲‘常遇春艦’吧。”

常遇春,大明帝國赫赫有名的開國大將。

先前的風帆戰列艦,已經出現了藍玉艦、徐達艦,如今的常遇春艦出現,倒是補足了不少。

皇明艦隊已經出航,這鐵甲艦如果試驗成功,當與福建水師一起北上,進軍日本的。

畢竟日本的銀礦,還沒開採。

大明並非產銀國,還是很需要這個銀礦的。

“至於仿製‘永樂一號’的槍械……”

朱厚熜想了想,也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張口便道:“就叫‘嘉靖一號’吧,反正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件。”

既然江南製造總局能夠批量生產嘉靖一號了,那麼朱棣的財路馬上就要沒咯~

桀桀桀。

朱厚熜笑了笑,不過並不會大批量生產。

畢竟軍火生意還是讓朱棣來便可,朱厚熜沒那麼多社會資源來加班加點生產嘉靖一號,江南製造總局還是用來造船爲主。

對了。

江南製造總局,在天津。

朱厚熜相信,如果後來真有什麼考試,這絕對是一道送命題。

畢竟誰能想到,地址在天津的造船廠,名字叫江南製造總局啊?

工部尚書費宏進而上書道:“陛下,江南製造總局局正、天津總督、天津市舶司司提舉、天津港口總指蕭誠齋上書,恭請陛下駕臨天津,爲新艦加彩,鼓舞軍心。”

“好,朕知道了。”

朱厚熜點了點頭,表示清楚。

蕭誠齋可以說是在天津一手抓,數個官職加身,可見朱厚熜對其的看重,而對於蕭誠齋的請求,朱厚熜覺得可以去一趟天津,看看這艘鐵甲艦到底是不是自己印象之中的蒸汽鐵甲艦。

聽到朱厚熜這般言語,費宏倒是狠狠地鬆了口氣,接着便退回了官員序列。

而不等朱厚熜開口,下一位又出場了:“臣,有本奏。”

出言的乃是禮部尚書,席書。

“有佛朗機使臣與河南……荷蘭使臣求見。”席書道,“爲仰慕大明當皇帝威儀,他們還帶了奴隸三百人,黑白都有。”

聽到席書的話語之後,朱厚熜倒是沒什麼太大的驚訝。

畢竟之前兩廣總督柳文就上書,說過這件事,有使臣在廣東等着。

現在好像已經到南京,在南京等候着。

那荷蘭在如今,應該還是在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直到1568年,也就是隆慶二年纔開啓了獨立戰爭,而1581年,也就是萬曆九年才徹底獨立,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不過他們現在自稱是荷蘭,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因爲荷蘭,其實是這個地區一個省份,最大、最富裕且最有權力的省份。

因此,在那裡不少人都以自己爲荷蘭人自傲。

佛朗機便是西班牙,如今佛朗機人和荷蘭人一起出現,是非常正常不過的事情。

“讓他們去天津候着吧。”

朱厚熜想了想,懶洋洋地開口說着:“朕也要去一趟天津,去看看常遇春艦的情況,同時用常遇春艦,震懾一番這些化外蠻夷,讓他們不要沒事兒找事兒。”

他想都不用想,肯定是這些個傢伙想要在南方的某個地方開一個港口。

朱厚熜的評價是,有多遠滾多遠。

現在大明有鐵甲艦了,不是他們在大明開港口,而是大明在西方開港口。

怎麼,伱不服氣?

那就打死完事兒。

無敵艦隊是吧,看看什麼纔是真正的無敵艦隊!

而聽到了朱厚熜的話語後,席書當即點了點頭,同時對着朱厚熜道:“臣領旨,這便讓鴻臚寺去做。”

鴻臚寺,禮部下轄專門負責外交的部門。

當然,外交的對象通常都是大明身邊的小弟和‘乖兒子’。

偶爾有幾個逆子,只需要上報兵部,兵部再上報皇帝,皇帝再命令兵部調兵遣將,去把這個逆子揍一頓。

這就是鴻臚寺簡單的日常工作。

本來蠻無聊的,只有朝鮮、安南這麼幾個小國,現在佛朗機使臣都來了,又有工作了!

而朱厚熜倒是揮了揮手,卻見又有其他大臣上奏。

“陛下,關外已經清掃完畢,建州女真已經全滅,海西女真與野人女真爲先鋒,殺的其人頭滾滾,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請求內附,希望大明可以在關外修築城池,令其二部沐浴王化,海西女真首領改姓葉,自稱爲葉公沈諸樑之後。”

聽到了這個奏疏之後,朱厚熜整個人都有些憋不住笑了。

葉公沈諸樑?

要知道,這一支葉姓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

不過無所謂了,後世的海西女真首領也確實改漢姓爲葉,這般也倒是頗爲符合情況。

“准奏,責令朝鮮出民工,在關外大興土木。”

朱厚熜打了個哈欠,接着便道:“取消奴兒干都司,改立遼東省、遼西省、松江省、黑龍江省。”

雖然朱厚熜很想一步到位,直接變成黑吉遼,但畢竟要一步一步來,現在的地名要慢慢改。

並且現在的關外,可比後來的關外大很多,大明現在還是有外東北在的。

至於大興土木?

錯誤的,是朝鮮大興土木。

至於朝鮮會不會民不聊生,這就不關朱厚熜什麼事兒了。

不吸外國的血,怎麼讓大明富強啊?

總不至於吸自己人的血吧?朱厚熜可做不出來如隋煬帝那般,爲了彰顯大國風範,棄自己江山社稷內部隱患不管的事兒。

如果朝鮮刁民想要謀反,或者朝鮮王實在幹不下去了,那麼朱厚熜也不介意讓朝鮮內附,直接變成大明的行省,就叫朝鮮省和三韓省。

至於會不會無血可吸?

不會的,國戰開啓,一個世界就有那麼廣袤的領土,而且未來還不一定有什麼別的國戰場所呢,因此朱厚熜絲毫不擔心無血可吸。

“陛下,兩個月前的捷報,兩廣總督柳文、徵南將軍沐紹勳已平定安南全境,安南僞王莫登庸已梟首!”

聽到了這句話之後,朱厚熜也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歷史上,嘉靖帝倒是也收復了安南,但收復的情況有點水,屬於是口頭勸降,改了個名字而已,安南還是安南。

而現在,纔是真正武裝佔領全境。

朱厚熜並不擔心會出現如宣德朝那般入不敷出,從而棄地的情況。

朱厚熜現在,可是有大把的銀子可以花。

“改安南爲安南都護府,冊封兩廣總督柳文爲融國公、安南總督,柳氏一族,坐鎮安南!”

朱厚熜毫不猶豫,直接開口道:“責令黔國公於雲貴,改土歸流,收回土司的權利,同時建立土司兵營,坐鎮西南!”

雖然柳文目前功勞不算大,甚至不如征討康熙朝這些將領的功勳。

但柳文畢竟勞苦功高,坐鎮兩廣已經日久,而且其子振威營提督·柳珣也已經在康熙朝征戰,本身也是融國公之後,與其說是受封,倒不如說是承襲。

“陛下,攤丁入畝已經在國內推行,效果很好,無人膽敢阻攔。”

“陛下,江南有祥瑞,鯉魚躍龍門,當地知縣……”

“西域哈密……”

各種各樣的奏疏在朱厚熜的耳畔出現,朱厚熜也一一進行處理。

不過都是些不大的小事兒。

但有一點,卻讓朱厚熜很傷心。

那就是西域。

這個地方,倒是一要收納的。

西域還好說,畢竟已經有釘子嵌在那裡了,大明的勢力籠罩西域。

但雖然是這樣的,但也是需要大軍步步推進的。

不過軍隊吃緊,大明帝國現在四處開戰,等康熙朝的國戰結束之後,再行手段吧。

“退朝吧。”

處理了所有事件之後,朱厚熜立馬宣告退朝,緊接着便長道:“退朝之後,朕準備出發,去往天津。”

“臣等恭送陛下。”

(本章完)

第五十五章 能夠當大明的狗,真是榮幸啊!287.第287章 親臨隆慶朝,先帝詐屍了!173.第173章 長沙之戰結束,曾剃頭申請出戰175.第175章 新會議,木匠皇帝朱由校加入羣227.第227章 再臨關外,懵逼的努爾哈赤111.第111章 康熙:什麼,大明又活了?第七十一章 崇禎帝朱由檢的請求110.第110章 《割辮令》頒佈!留辮不留頭,293.第293章 你要中門對狙?重炮轟殺石虎!174.第174章 曾家兵南下,曾國藩的戰術,堅第九章 第一次羣會議結束第九章 第一次羣會議結束238.第238章 維也納條約,西班牙進入半殖時281.第281章 讓小的來尊老,讓老的去愛幼,249.第248章 末日洗禮,西洋人的末日!119.第119章 朱高煦的奇妙見聞第二十章 第一階段勝利,獲得任務獎勵!269.第268章 新一輪羣會議召開280.第280章 朱瞻基:怎麼又多了一個二叔?第五十二章 三分滿清,朱棣怒揍好聖孫!第310章 粉碎一切,沉海劉大夏!215.第215章 朱元璋的戰事,陷入絕境的年羹279.第279章 嘉靖朝大一統,封爵功臣,國公299.第299章 突入敵營,生擒道光!244.最近在鍛鍊,更新確實沒跟上,不好意思215.第215章 朱元璋的戰事,陷入絕境的年羹第二十九章 洪亨九,你怎麼是個包衣奴才啊?第四十一章 洪武朱棣:造反派竟是我自己!162.第162章 黑奴白奴一樣好145.第145章 羣排名,第一名怎麼又是嘉靖朝130.第130章 朱厚照的覺悟!朕回去之後,先第306章 朱元璋怒斥朱見深兩大罪,朱見深人第一十五章 三朝大軍彙集於京師!172.第172章 咸豐狂喜,祖宗要來幫我打洋人134.第134章 朱厚照回京,正德朝惶恐的大臣完本感言完本感言198.第198章 溫弘曆心態崩了,還能這麼操作第一十三章 抄家、斬首、子孫皆充軍!249.第248章 末日洗禮,西洋人的末日!134.第134章 朱厚照回京,正德朝惶恐的大臣222.第222章 大明靖海將軍汪直,劍指巴塞羅231.第231章 洪武朝國戰結束,朱元璋獲得獎138.第138章 玄燁,你可是大清國的皇上,不104.第104章 朱翊鈞:張先生,真的有奇怪的第五十九章 提前發動的奪門之變,朱祁鎮的幸福生活要開始…257.第256章 新世界,大漢?第三十八章 全軍覆沒的八旗先鋒,溺斃的阿濟格第五十章 憤怒的朱祁鈺:朕要朱祁鎮死!263.第262章 破高都,劉欽請降122.第122章 衍聖公連夜撰文,我孔家永遠支282.第282章 洛陽自亂,箭射天子246.第245章 血債血償,轟炸機俯衝!232.第232章 清代李清照,第一才女賀雙卿264.第263章 殺俘不祥?匈奴降兵一個不留!266.第265章 顯聖,孤身破艦隊!第二章 老四,你咋在這兒?164.第164章 奇怪的乾隆朝,後宮清穿女第二十九章 洪亨九,你怎麼是個包衣奴才啊?第92章 要是太祖 太宗來了,你們幫誰?280.第280章 朱瞻基:怎麼又多了一個二叔?249.第248章 末日洗禮,西洋人的末日!102.第102章 皇明無敵艦隊建立,朱由檢又雙292.第292章 明軍東出,反大明聯盟成立!第五十六章 五龍臨朝!太宗,您怎麼死而復生了?!123.第123章 嶽樂:皇上還沒死呢,你們怎麼196.第196章 溫弘曆,你一個太監神氣什麼?190.第190章 進京!210.第210章 針對滿清的釣魚計劃,開始!第五十九章 提前發動的奪門之變,朱祁鎮的幸福生活要開始…第七十章 苦一苦士人,罵名朕來擔第三十七章 阿濟格潰敗,八旗戰無不勝的神話破滅!199.第199章 自投羅網的曾國藩,關外的異動190.第190章 進京!177.第177章 朱由校:所以,你也不知道朕是102.第102章 皇明無敵艦隊建立,朱由檢又雙第303章 巡天炮之威,平定建業!129.第129章 朱厚照入羣,應州大捷的真相!122.第122章 衍聖公連夜撰文,我孔家永遠支99.第99章 于謙:孫太后定然被小人矇蔽,臣第五十六章 五龍臨朝!太宗,您怎麼死而復生了?!第二十四章 學子們皆有報國之心,可盡數充軍,發往關寧前…244.最近在鍛鍊,更新確實沒跟上,不好意思239.第239章 農伯淵,印度的夢魘!197.第197章 剝奪若晴的金手指,金手指融合第一十六章 殺他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112.第112章 明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啊!141.第141章 新一輪羣會議開啓,蛐蛐天子朱第310章 粉碎一切,沉海劉大夏!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134.第134章 朱厚照回京,正德朝惶恐的大臣第二十八章 各方反應,吳三桂的猶豫第五十七章 于謙: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98.第98章 朱棣:厚熜啊,我們聊聊,這個成第五十五章 能夠當大明的狗,真是榮幸啊!133.第133章 正德帝朱厚照的謀劃,小玄子叫第七十九章 聖人遺澤,今當斬之!第五十四章 朱祁鈺的憤怒第二十五章 吝嗇至極的周奎,剝皮極刑!230.第230章 結束一切爭端,雍正上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