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132章 下江南,血仇當以血報!

第132章 下江南,血仇當以血報!

明軍氣勢如虹,軍旗迎風飄揚,纏綿數百里。

鼓勇營提督、銘陽伯趙永作爲先鋒軍,率領鼓勇營萬人,已抵達徐州城下,而淮安參將張月明、鳳陽參將鄒文殺了當地知府及旗人,率衆割辮舉旗,光復大明。

於是淮安、鳳陽二府不戰而復,兩地營兵同時夾擊徐州,將徐州牢牢困住,動彈不得。

這倒也正常。

畢竟這一片在明朝,乃是龍興之地,朱家人的恩惠頗豐,並且鳳陽還有不少姓朱的人家嘞!

雖然被殺了不少,但總有改名換姓者,如今大明氣吞萬里如虎,作爲大明當年的龍興之地,自然舉兵者衆多。

而徐州總兵也是漢奸二代,他對於投誠的顧慮重重,一時之間倒是糾結了不少,然而就在其糾結的過程中,明軍已經開始圍城,徐州總兵也就只能咬牙挺住,希望裕隆皇帝和江寧將軍、兩江總督能拉兄弟一把了。

裕隆帝,即愛新覺羅·福全,也就是大明口中的‘南虜清’。

而嶽樂,則是揚武帝,朱厚熜則稱呼其爲‘西虜清’。

至於三藩,則是依次以‘吳清’、‘尚清’和‘耿清’來稱呼,就他們現在的架勢,似乎也是這麼彼此之間做區分的。

當然,對外還是宣稱自己是‘大清’。

五等分的大清。

“將軍!”

隨行的夜不收匆匆趕到鼓勇營先鋒將軍趙永所在之處,抵足而停,拱手稟報道:“錦衣衛的弟兄們發來急報,江寧將軍額楚已率江寧綠營八千、八旗三千北上,屯兵於滁州,意欲發兵救援徐州,前江寧將軍祖永烈領家丁一千五百人助戰!”

夜不收乃是明代遼東邊防守軍中的哨探或間諜,是極其具有地域特色的哨探,不過在朱厚熜繼任大明皇帝之後,夜不收這個職位便廣泛于軍中各營,進行提點。

而聽到了夜不收的彙報之後,趙永似乎早就有所預料,沒什麼問題。

特別是聽到了前江寧將軍祖永烈帶着家丁一千五百人助戰,更是有一種手到擒來的感覺。

祖永烈,乃是祖大壽的養子祖可法之子,能征善戰,在順治朝更是出任了江寧將軍,成爲了滿清江寧將軍中,除清末的張之洞、劉坤以外,最爲數不多的漢人出身的江寧將軍。

自祖永烈的繼任者額楚開始,江寧將軍便成爲了滿洲八旗的專屬職位,畢竟江寧將軍身居高位,掌控江南地區的所有的八旗兵馬,屬於帝國命脈所在,自然不能長時間掌握在漢人手裡。

漢軍八旗,也是漢人。

雖然託名爲旗人,待遇什麼的比之普通漢人高了一個檔次,但在滿洲八旗眼裡,不過是高級奴才罷了,先前順治帝愛玩鬧,讓了你一個漢人當了江南大總管,現在可不能繼續了。

而祖永烈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因此在得知大明歸來之後,便不顧身份,暗自和幾位前明的錦衣衛聯絡。

而前明的錦衣衛,也聯絡到了如今的錦衣衛,於是祖永烈便搭上了線,如今積極率領家丁同江寧將軍額楚一同參戰,許是想要陣前反正,也許是想要算計明軍。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趙永都會將這件事情當成陰謀詭計來看的。

作爲一個將領,沒有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時,是絕對不能冒險來賭的,趙永能夠做的也就只有穩紮穩打。

這也是他成爲繼承先輩爵位後,能夠成爲鼓勇營提督的原因所在。

不是天賦型武將的他,能夠做的也就是結硬寨、打呆仗,穩紮穩打才能夠做到不喪師辱國。

“傳令諸軍,圍三厥一,今日起攻打徐州,城破之後,人人皆有封賞!”

趙永深吸一口氣,接着揚聲道:“不久後,陛下將親率大軍南下,鼓勇營的將士們,破敵大功,就在今朝!”

“殺!”

……

“揚州、廬州的兵馬什麼時候能到?!都是爲大清朝做事,能不能拉兄弟一把啊!”

徐州城內,面對着不斷轟鳴的戰火,徐州總兵張恩遠焦急不已,望向從揚州、廬州傳回來的信使,焦慮地詢問着。

自打天津被明軍攻克,山東被掃蕩之後,徐州總兵張恩遠便很有先進之明,立馬向周邊的各路兵馬尋求幫助。

功夫不負有心人。

很快,徐州旁邊的淮安、鳳陽便傳來消息,淮安參將張月明、鳳陽參將鄒文狠狠地寫信痛斥張恩遠不識天數,竟敢抵抗大明王師,並且決定揮師截斷張恩遠的後路,同明朝一起夾擊徐州。

而揚州和廬州則是因爲鳳陽和淮安跳反的原因,只能走鎮江、滁州路,因此耽誤了些行程,剛回來稟報張恩遠。

“張總兵!”

其中一位信使哭喪着臉,有些難以啓齒地說道:“我家參將說,廬州的兵馬無法來馳援徐州了。”

“這是緣何?”

張恩遠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明軍三十萬大軍南下,縱使我徐州乃堅城,但比之北京又奈若何?倘若無有馳援,徐州彈指便滅,大清危矣、皇上危矣啊!”

徐州若失,便只能退守長江了!

那信使唯唯諾諾:“廬州的兵已經被皇上盡數調走,說是要去平叛,與僭越的反賊、妄稱天命的嶽樂決戰……”

張恩遠:?

聽到平叛的時候,張恩遠還覺得可能是去襲擾明軍後方了。

但聽到了‘嶽樂’兩個字之後,張恩遠一下子就繃不住了。

“當年那南明小朝廷就是因爲不團結,不停地內鬥,這纔給了咱們大清國可乘之機,咱們大清才能一鼓作氣,風捲殘雲的滅了那南明!”

張恩遠憤憤不已,他是有着深刻歷史教訓的,當年的他就是跟隨父親一起在福建剃髮易服投降的,親眼見到了南明是怎麼滅亡的:“如今咱們大清怎麼也來了這一套?!大明如狼似虎,我大清危矣啊!”

張恩遠痛心疾首,感到深深地難受。

內鬥就要亡國,亡國也要內鬥!

沒想到這句話,竟然也靈驗在了他們大清身上。

“罷了,罷了,罷了!”

張恩遠連喊三聲罷了,接着便看向了杭州的信使,對着那信使問道:“揚州呢,揚州如何?”

揚州乃天下名城。

雖然吧,在明朝末年發生了一點小小的誤解,我大清的天兵一不小心就在揚州殺了一丟丟的漢人,但張恩遠相信,那些漢人一定會不計前嫌,來幫助我們大清的。

“不行啊張總兵,揚州百姓聽聞大明歸來,紛紛做抵抗活動,城中大戶七家公然支持大明,我們杭州的馬參將總是要考慮影響的,若是兵馬調走,揚州危矣啊!”

信使的聲音也是十分無奈,而張恩遠聽到這句話,更是面如死灰。

而很快,張恩遠就緩了過來,遣散了這兩個信使之後,立馬對身邊的副將問道:“城外的明軍怎麼說來着?本將若是投降,他們還能繼續讓我執掌五個營嗎?”

“總兵大人勿要多慮!”

那副將正大光明的說道:“江寧將軍、兩江總督正在發兵救援將軍!末將聽說,明軍的主力前去攻略了山西,山西的大同總兵寧死不降,正與五十萬明軍死磕呢,有他在吸引火力,料想南下的明軍也絕不是很多!”

這年頭講究號稱。

整個山西地區活動的明軍,唯有一萬三千名精銳及十萬兩千人的新營,但號稱五十萬。

而南下平定江南的,則是隻有五萬人,號稱三十萬。

而張恩遠聞言,似乎內心正在做激烈的思想工作,做了一番之後才咬牙道:“好!本將和父親都曾經參與過廣東屠殺,按照明軍的標準,是鐵定活不了了!就算是投誠,最多也是免去罪孽。與其投降,不若搏一搏!”

“昔年戰國時期,諸國伐齊,打的齊國近乎亡國!齊國名將田單施火牛計復國!若是我張恩遠能夠一舉擊潰明軍、光復大清,必然名留青史,位比李靖!”

張恩遠深吸一口氣,心懷壯志:“再不濟,本將軍也能拼一個諸葛孔明的名聲來!”

差不多得了,你不僅侮辱了田單,還侮辱了諸葛武侯!

你肯定不能投降的,伱要是投降的話,我投誠的誠意就不夠了啊!

副將在心裡嘀咕着,他心裡已經默默做好準備了。

兩江總督、江寧將軍?

他們能有幾個營?

身爲土生土長的江南人,副將可太明白了。

江南這地方,一共就七八萬的兵馬,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隨時跳反狀態,如何該和大明爭鋒?

指望的外援,也就是裕隆帝和揚武帝兩位大清皇帝,現在正爲了誰是正統而打的不可開交,哪兒有功夫馳援江南啊?

在副將看來,江南的路子已經被堵死了。

要麼歸順耿精忠,要麼被大明光復。

沒第三條路子可以走了。

自立?

倒也可以,不過就目前這風雨飄搖的狀態,就算是自立,也安穩不了多久。

因此,副將的想法很簡單了,出賣張恩遠,拿下徐州城!

在這兩步的過程中,張恩遠當然不能投降了,他投降了,副將的好處不就大打折扣了嗎?因此他才苦口婆心的勸說張恩遠,絕對不能忘記大清的榮耀啊。

果然,張恩遠就被這麼堅定了信念,決定成爲大清的諸葛亮。

“總兵大人,明軍嘗試攻城,我軍已經打退了第一波進攻。”

忽然間,有前線軍官來報,而張恩遠這是胡亂的點了點頭,接着便問道:“江寧將軍、兩江總督到哪兒了?”

“額……”

那軍官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只能在心裡組織了一下語言:“將軍,江寧將軍從滁州又退回了鎮江,決定在鎮江迎敵,於北固山上,死守長江!”

“啊?”

張恩遠一愣。

他萬萬沒想到,徐州這座軍事重鎮,竟然莫名其妙,成了孤城!

不過就在張恩遠愣神的時候,身旁的副將忽然拔刀而起,一刀將張恩遠砍傷,接着便上前制住張恩遠,緊接着揚聲道:

“你們還愣着幹什麼?!大明天命所屬,衆望所歸!大家都是漢人,爲什麼要給韃子賣命?!他張恩遠想要給韃子賣命升官發財,老子孫得龍不稀罕!速速開城投降,歸順大明纔是唯一的出路!”

……

鎮江,五千八旗勁旅整裝待發,各地兩萬餘綠營兵集結,沿着長江沿岸,進行戰略佈防。

額楚的戰略很簡單,總而言之就一句話。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友軍被圍,充耳不聞;友軍大勝,如狼似虎;友軍潰敗,全面撤退。

沿江防禦之中,一名姓馬名國成的小將正巡視着沿江一帶,滿腹牢騷,不知該如何是好。

“將軍爲什麼不火速進兵,襲擾鳳陽?”

馬國成滿腹牢騷,忍不住跟同行的其他士卒交談起來:“徐州,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多少大戰都是在徐州打起來的?如今將軍竟然棄守徐州,棄張總兵於不顧……這,這!咱們大清國本來就被揍的不行了,現在還這麼搞,這才怎麼打啊?”

其他士卒也是紛紛附和。

雖然他們不懂意義所在,但畢竟是在馬國成手底下當家吃飯,便只能這般隨聲附和。

“頭,水面有人!”

忽然間,有個士卒眼見,一眼就看到了水面上有一人似乎正泅渡了過來,當即大驚失色,連忙開口說道:“看衣裳,似乎是咱們的人!”

馬國成聞言大駭,連忙上前,指揮人接引着這人渡河。

長江水急,唯有此處平緩,倒是可以供人渡河。

但這般泅渡,倘若岸邊的人沒有發現,那麼十有八九是要死在水裡的!

馬國成令人將其撈了上來,那人上岸之後氣喘吁吁,緩了很久之後,才大聲喊道:“徐州,徐州失陷了!”

“什麼?!”

馬國成聞言大驚失色,他萬萬沒想到竟然是這般的情況:“怎麼回事?”

“徐州營遊擊孫得龍反叛,于軍議上擒了張總兵,開城獻降!”

那人喘着粗氣,用簡潔的一口氣,說明了現在的情況:“明軍正在集結,無數割了辮子的新營兵正在朝着長江行進,我們突圍的百十個弟兄已經死完了!”

“快,快去將這個消息稟報給將軍!”

馬國成不敢耽誤,連忙令麾下士卒將此消息彙報,同時也感到十分痛心。

長江以北的徐州、鳳陽、淮安三府,竟然不戰而降!

揚州反清聲音素來強盛,如今明軍接壤,怕是揚州不存,而滁州大概率也會失守!

糟糟糟!

我大清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馬國成憂心忡忡,作爲從小衚衕長大的漢軍八旗,他對大清的感情極深,可謂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真正貫徹落實了什麼叫‘大清是我家,清潔靠大家’。

而望着眼前身邊的弟兄迅速稟報,馬國成在一旁鬱悶不已,而就在此時,一個長衫秀才模樣的年輕少年正淺笑吟吟地看向了馬國成,對着馬國成道:“這位將軍爲何煩惱?”

而馬國成看了一眼那年輕少年,少年甩了甩腦袋後面的辮子,顯得十分自信,而馬國成道:“自然是因爲明賊猖獗,江寧將軍額楚酒囊飯袋,不足以抗賊!”

馬國成說到這裡,憤懣不平,似乎對江寧將軍額楚的瀆職感到尤爲氣憤。

但罵完之後,馬國成才反應過來,看向了這個辮子少年,不由張口問道:“小賊,你什麼身份?敢在這兒大放厥詞?”

“在下田文鏡,福建人,自幼聰慧,聽聞大軍招募,被家裡人塞了進來,當一個度糧官。”

田文鏡倒是呵呵一笑,接着便眼珠子一轉,對着馬國成道:“馬將軍既然有心殺賊,爲何不去尋前任江寧將軍,祖將軍呢?”

“祖將軍從順治十八年便當了江寧將軍,去年才因歸隱。而額楚去年才當上江寧將軍,還沒滿一年呢!在軍中,自然是祖將軍聲望更高。”

田文鏡輕搖羽扇,對着馬國成笑道:“倘若這位將軍心中有所煌煌,不如去投祖將軍?如今祖將軍帶領百餘名家丁及千名鄉勇前來助陣,正駐紮在銀山,將軍去請祖將軍出山,自然能勸得額楚將軍興兵!”

聽到田文鏡的話語,馬國成恍然大悟,立馬便點了點頭,讚許道:“你這小子,倒是聰明!我這便去尋祖將軍!”

說罷,馬國成便急急忙忙地往銀山方向去了。

而在馬國成離開之後,田文鏡便憂心忡忡的嘆了口氣。

他現在雖然年紀輕輕,但也想要爲大清拋頭顱、灑熱血,想要科舉,成爲大學士。

但沒想到的是,他還沒開始科舉,大清就要亡了,這怎麼不讓田文鏡憂心忡忡?

他很擔心大清亡了,因此他轉了一圈,覺得額楚這個年輕的江寧將軍不可靠,還是老將軍祖永烈可靠一些,這也是他爲什麼勸馬國成去支持祖永烈的原因。

不僅僅是馬國成,他見過所有的中低層將領,全都這麼說過一遍。

“希望我大清能夠長治久安吧。”

田文鏡深深地憂愁地想着。

而另一邊,馬國成火急火燎地朝着銀山而去,直接前往小寨,搶在不少人的前面,直接在營帳前,大聲喊道:“祖將軍!金陵綠營副招討使馬國成求見,有重要軍情稟報!”

而聽到馬國成的聲音之後,軍帳之中年邁的祖永烈不由皺了皺眉,接着便道:“讓他進來。”

很快,馬國成便入了祖永烈的軍帳。

祖永烈軍帳之中倒是頗爲樸素,而馬國成剛一進來,便單膝下拜,對着祖永烈道:“祖將軍!方纔接到消息,徐州降了!明賊的新營已經打到了滁州,部分新營已經抵達長江沿岸,開始大規模屯船,準備渡河!末將覺得江寧將軍額楚資歷尚淺,不足以應對明賊,還請您老人家出山,主持軍務!”

聽到馬國成的消息,祖永烈精神一震,當即站起身來,對着馬國成不可思議道:“所言當真?”

“很真,定真!”

馬國成十分肯定。

畢竟他可以說是整個鎮江城第一個知道這件事兒的將領了!

“好好好!”

祖永烈哈哈大笑,一直以來躁動不安的心瞬間就平復下來,接着跟隨在祖永烈周圍的心腹家丁們同樣笑了起來。

望着他們的笑聲,馬國成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只能跟着傻笑。

“傳令各部,隨時準備割辮!”

祖永烈大聲道:“我祖家乃是實打實的大明忠臣啊!這些年來忍辱負重,終於等到今天了!立刻傳令衆軍,隨我入城!”

“若是不能拿下鎮江,必先控制碼頭,迎接大明王師渡河,記住!大事成功後,割辮示衆!”

祖永烈的聲音鏗鏘有力,彷彿早就想要這般做了。

聽到了祖永烈的話語,馬國成的耳畔忽然發出了一道‘嗡’的聲音,耳鳴聲讓他感到天旋地轉。

許久之後,纔有幾個字從嘴脣裡吐了出來:

“田文鏡,我草擬嗎!”

鎮江完了。

不僅是鎮江,揚州也完了。

不僅是揚州……江寧也要完了!

蘇州、常州、松江還會晚嗎?

馬國成面如死灰。

而對於這個來報信的小將,祖永烈哈哈大笑一聲,立馬命令周圍親信將馬國成拿下,同時老當益壯,竟然直接挑起花槍,精神抖擻:“出征!”

……

“陛下,揚州天地會的香主與當地士紳錢家反正,攻下了衙門,佔據揚州,勸反了揚州營兵兩千餘人。”

當朱厚熜度過長江之後,便得到了這般的戰報:“鎮江方面,祖永烈反正,佯裝攻入鎮江之後,與虜清江寧將軍激戰,後不敵,冒死奪回了港口,協助鳳陽新營渡河,因頂不住壓力,虜清的江寧將軍帶着八旗兵撤回江寧的金陵死守。”

戰報很稀奇。

大前天,淮安反正、鳳陽舉義。

前天,徐州獻降。

昨天,攻克滁州。

今天,揚州和鎮江便收入囊中。

定江南之旅,可以說是一路順暢,每一天都能拿下一座城池。

這種感覺,讓朱厚熜感到有些夢幻。

進度比關外快多了。

“江南不愧爲大明故都所在,反清義士何其多也!”

朱厚熜感嘆道。

南方便是天地會活動區域,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多有天地會香主。

天父地母,反清復明。

地振高崗,一派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

“陳永華啊。”

朱厚熜輕輕一笑,當年他在崇禎朝特地來挖掘人才,點名要了這位天地會的老大。

卻沒想到,自己的國戰對手竟然是康熙,直接能夠獲得一個完全版的陳永華,真是沒想到。

可惜了夔東十三家,在康熙三年便被虜清給覆滅。

雖是流寇出身,但朱厚熜對於這等‘反賊’卻是讚譽有加。

崇禎朝中,朱厚熜也給朱由檢提了意見,建議他把張獻忠、李自成那夥人趕走,趕到什麼中東、天竺之類的地方去,等他們站穩腳跟,也可以直接收編。

就在此時,陸炳忽然道:“陛下,天地會總舵主陳永華在揚州聯絡了錦衣衛,想要求見陛下,不知……”

“令陳先生來見朕。”

朱厚熜直接張口,給了陳永華很高的評價:“不,讓陳先生稍等一二,等朕攻克南京,令陳先生與朕在南京相見。”

“加封陳永華爲定安侯,爲錦衣衛都指揮使,天地會全體成員編入錦衣衛序列,爲朕臂膀也!”

陸炳聞言,正準備去傳訊時,卻聽見朱厚熜再度說道:“對了,小玄子來了嗎?”

“陛下,小玄子就在門外候着呢。”黃錦在一旁道。

“讓他進來吧。”

在朱厚熜的吩咐下,滿臉麻子的小玄子連從殿外進殿,對着朱厚熜拜道:“奴才小玄子拜見陛下!”

“平身。”

朱厚熜淡然道:“朕聽聞,小玄子幹了不少事兒啊?不錯。”

“奴才惶恐,全賴大明王師天威……”

還不等小玄子忍辱負重的說完,卻聽到朱厚熜繼續道:“朕要南下,攻打南京,你且先於兩軍陣前勸降叫門,能否做到?”

聽到朱厚熜這般說話,小玄子攥緊了拳頭,咬牙切齒,但最終只能重重地點了點頭,爲了不被朱厚熜看出,甚至還諂媚地說道:“這正是奴才的榮幸。”

“好。”

朱厚熜滿意地點了點頭,接着便對陸炳道:“朕前些日子說過了,若是攻克揚州,對揚州的八旗如何?”

陸炳鏗鏘有力道:“血仇,自當以血來報!”

“好,連同這些天來幾戰俘虜的八旗,一同在揚州公開斬首吧。”

朱厚熜淡然道:“前些日子有人進言,說是一起閹了送進宮來當太監,真是荒唐,朕的皇宮又豈是什麼阿貓阿狗都有資格進來的?唯有小玄子這般,纔有資格進朕的皇宮當公公!”

說罷,朱厚熜看了一眼小玄子:“你說是吧?”

“皇上說的是,奴才榮幸至極,那些……那些八旗子弟,他們,他們根本沒有資格。”

小玄子心都在滴血,笑容十分勉強,甚至話都說的有些不利索,但還是如此這般。

而朱厚熜皺了皺眉。

調教沒徹底啊?

“黃錦啊,你這調教人的手段也不過如此……讓東廠督公來吧,朕希望看到一個服服帖帖的小玄子,而不是一個言行不一的小玄子。”

朱厚熜打了個哈欠:“記住,別破了相……等會兒還要在南京叫門呢。”

“行了,都執行去吧,揚州的八旗一個不留;趙永幹得不錯,等平定江南之後,統一封賞,一個侯爵跑不了了。”

朱厚熜道:“至於祖永烈,朕赦免其罪過,令其回老家頤養天年吧。”

“陛下,這樣豈不是太便宜……”

陸炳還沒有說完,便被朱厚熜打斷:“朕說的是老家,讓他回遼東。”

“一粒銀子都不能讓他帶走,那都是朕的錢。”

推本書《我家宗主又爆金幣了》!

(本章完)

241.第241章 朱允炆:我負責代寫作業!160.第160章 兇殘的朱由檢,崇禎朝的酷刑259.第258章 在打高端局,勿擾第308章 羣會議結束,皆大歡喜221.第221章 羣獎勵發放完畢,朱元璋的想法228.第228章 混亂的後金軍隊,一戰覆滅!98.第98章 朱棣:厚熜啊,我們聊聊,這個成103.第103章 收復寶島,新羣員入羣!(萬字202.第202章 給曾剃頭剃頭200.第200章 投降?朕,不受降!第五十九章 提前發動的奪門之變,朱祁鎮的幸福生活要開始…第305章 成化帝朱見深加入羣聊,萬貴妃的謠第二十二章 招降郝搖旗,戰後封賞223.第223章 巴塞羅那陷落,神羅之怒!第六十九章 敕封英靈,真聖天子也!295.第295章 新的穿越者,道光帝的忌憚271.第270章 剃髮易服的日本,拯救洪熙皇帝150.第150章 錦衣衛改革,確定位面名稱,日214.第214章 朱由檢欲退位155.第155章 國戰結束,獲得國戰獎勵270.第269章 洪熙皇帝朱高熾加入羣聊201.第201章 清末列強未能滅亡清朝的原因252.第251章 朱元璋怒斥朱佑樘236.第236章 絕望的燕王朱棣和狂喜的永樂帝252.第251章 朱元璋怒斥朱佑樘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228.第228章 混亂的後金軍隊,一戰覆滅!223.第223章 巴塞羅那陷落,神羅之怒!132.第132章 下江南,血仇當以血報!第七十一章 崇禎帝朱由檢的請求297.第297章 劉聰亡,穿越者最後的底牌218.第218章 大明特有,弒君者無事207.第207章 處死杏貞與咸豐,上古煉氣士遺104.第104章 朱翊鈞:張先生,真的有奇怪的199.第199章 自投羅網的曾國藩,關外的異動232.第232章 清代李清照,第一才女賀雙卿168.第168章 皇太極:這把穩了,直接開戰第92章 要是太祖 太宗來了,你們幫誰?148.第148章 囚車裡的大清版三皇之戰!第二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方能興邦!228.第228章 混亂的後金軍隊,一戰覆滅!199.第199章 自投羅網的曾國藩,關外的異動第四十七章 新羣員,景泰八年的朱祁鈺!第82章 公審孔胤植,遊街示衆!(求首訂)第三十六章 斬首鰲拜,清軍敗退的開始!第四十一章 洪武朱棣:造反派竟是我自己!第二十一章 領取獎勵,收集崇禎朝各項科技第五十五章 能夠當大明的狗,真是榮幸啊!第七十六章 八萬對六萬,優勢在我103.第103章 收復寶島,新羣員入羣!(萬字第八十章 肅清衍聖公孔家299.第299章 突入敵營,生擒道光!第82章 公審孔胤植,遊街示衆!(求首訂)第五十九章 提前發動的奪門之變,朱祁鎮的幸福生活要開始…第92章 要是太祖 太宗來了,你們幫誰?144.第144章 堡宗叫門?朱瞻基拳頭硬了142.第142章 宣德皇帝入羣,變臉的朱棣!289.第289章 劉琨 石勒,一統晉末第一步第一十一章 空蕩蕩的太和門,憤怒的崇禎219.第219章 如期而至的羣排行,第一名已經285.第285章 朱載坖:酒色竟傷朕如此之深,第六十四章 你也配姓朱?丟盡了我朱家的臉!160.第160章 兇殘的朱由檢,崇禎朝的酷刑第87章 朱允炆:藩王繼位的傢伙,都不是什麼100.第100章 奪門之變,但發動者是朱祁鈺和第86章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256.第255章 羣管理員朱元璋已上線!186.第186章 快被氣暈的乾隆,皇明艦隊直搗111.第111章 康熙:什麼,大明又活了?第六十七章早朝242.第242章 兵分兩路,瓜分咸豐 嘉慶兩朝!163.第163章 奴隸傑克的悲慘生涯,羣國戰開183.第183章 若晴: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是268.第267章 匈奴劉淵的動向第八章 援助系統開啓,來自洪武、永樂、嘉靖朝的軍事援…249.第248章 末日洗禮,西洋人的末日!118.第118章 一百五十兩就把我賣了?朱高煦218.第218章 大明特有,弒君者無事281.第281章 讓小的來尊老,讓老的去愛幼,第八十章 肅清衍聖公孔家第四章 大明亡於崇禎一十七年!第六十七章早朝第90章 朱祁鎮:等朕回去之後,一定要把你們117.第117章 最強軍火商朱棣上線!291.第291章 英靈碑,劉琨歸順,第一輪國戰99.第99章 于謙:孫太后定然被小人矇蔽,臣第七十三章 錢先生,水涼頭癢否?149.第149章 處斬康熙!大清徹底滅亡第二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方能興邦!第六十五章 任務完成,獲得精煉鋼鐵製造廠202.第202章 給曾剃頭剃頭第304章 滅亡東晉,邀請成化帝入羣第一十四章 崇禎殺瘋了,查抄萬二白銀!225.第225章 君臨泰昌朝,就你叫內閣首輔啊97.第97章 朱高煦:不可能,本王絕對不可能113.第113章 屠莫:陛下,當驅除韃虜,建奴第四章 大明亡於崇禎一十七年!257.第256章 新世界,大漢?167.第167章 茫然的皇太極第五十九章 提前發動的奪門之變,朱祁鎮的幸福生活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