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緣沒有反對,那麼李哲就能放開手腳去做了,男人做事情,家裡的支持很重要,不然等你把事情做起來,在外面勞心勞神,回到家裡還有人給你添堵潑冷水,那可真是作孽了。
明星做生意也不一定好,因爲這樣會有人覺得是靠着名氣去賺粉絲的錢。
李哲在娛樂圈中也混了不短的時間了,也知道不少例子,成功的如陳赤赤,從他的身材來看就知道他本身是一個吃貨,而他也在做副業,開的是火鍋店,而且分店是越開越多。
李哲既然要做事情,自然不可能什麼調查都不做,他也會分析並總結別人成功的經驗,當然也有失敗的經驗。
明星發展副業,現在好像已經成了常態。粉絲基本都是大力支持的,但是一般也就只是去店裡支持一次,雖然有一顆想去常常打卡的心,但是價格讓人不得不望而卻步。
明星開店一般都比較火爆,生意不火爆的店,大多存在消費過高的問題,面對過高的消費,粉絲應援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李哲分析過了幾個比較火爆的店,從賬單到菜單,價格都非常親民,這是重點,明星可以開火鍋店,但是你的價格不能太離譜,不能比一般的火鍋店貴太多啊。
你貴了,味道還沒有太大的特點,那別人第一次可能是衝着你的名氣來的,可是一般都不會有第二次了。
李哲要做的事業,不僅要有粉絲經常打卡,還希望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打卡,甚至是不認識自己的遊客,也經常會光臨。
“第一個攤子不適合鋪的太大,這不是還要考慮虧損問題麼,還有面積大了,人員培訓的也多了,這是我的建議。”江緣道。
整理資料的時候江緣也有參與,新的事業的開啓階段,李哲也沒有太多的人可以商量,多一個人一起商量也好一點。
“六百平好像是有些大了,畢竟不知道生意怎麼樣,如果生意不好,每一天都是虧損啊。”李哲道。
李哲已經開始在選址了,裝修什麼的都是比較費時間的。
“那選這個三百六的吧。”李哲道。
他開始的時候確實想選個大一點的,覺得既然是第一家店,那就氣派一點,不過江緣說的也有道理,他不是一意孤行的人,只要是合理的建議他都會考慮。
第一家火鍋店會選擇在一線城市,成本會高很多,但是人流量大啊,消費能力也比較強,李哲雖說沒有想要憑藉自己的名頭去賺錢,但是畢竟是他開的店,這種事情也瞞不住啊。
“這個店的租金要七萬一個月,裝修成本,一平米大概在一千塊左右,三百六十平方,那就是三十六萬~”李哲在跟江緣一起討論,一起分析,他發覺江緣在這方面一開始不怎麼上心,但是當他真正開始做起來的時候又比他還上心。
裝修加成本之類的算了一下,大概在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之間,往後的每個月只要支出租金、人工、水電之類的就好了。
這些事情其實都可以找別人做,可是作爲一個老闆,你不能說什麼都不知道啊,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那很容易變成冤大頭的,這不是做生意,這是做慈善啊。
明星做副業會失敗,很大原因是因爲很多事情不瞭解,然後對手下的人疏於管理,很多東西的成本都會變高,然後價格自然也會變高了,再加上明星的消費本來就很高,比普通羣衆高非常多,這樣就很容易產生誤判。
“名字就叫瑾瑜怎麼樣?”李哲詢問道。
取名字也不好取啊,就好像給小孩取名字一樣,而如果能把小孩的名字放到火鍋店,那就很簡單了。
“你是豬頭嗎?你想想啊,別人說起去我們的店怎麼說?上瑾瑜去?去吃瑾瑜嗎?”江緣輕咬下嘴脣,瞪大眼睛看着李哲。
好像有些滲人啊,可是也有一些人確實是用自己的人名來當店名的呀,也不見別人有什麼想法,可能是當了母親之後的江緣想法有了改變吧。
她是處處爲了孩子着想。
“那你覺得什麼好?”李哲問道。
“我不知道,想名字交給你,你本來就會取,別太俗氣就好了。”江緣又道。
李哲“。。。。。。”真霸道啊。
李哲思來想去,覺得名字還是接地氣一點,直接叫‘有間火鍋’。
“有點意思,你有點東西啊。”江緣若有其事的點點頭道。
在這個平行世界,‘有間客棧’的梗都還沒有出現呢,李哲直接來一個‘有間火鍋’。
“四個字的?不感覺有點想曰本的名字嗎?”李哲道。
“我覺得挺有意思的,而且這又不是人名,取這個名字容易讓人記住。”江緣道。
李哲倒是想起了前世網上的一些段子,說有些到曰務工人員,取名字都很奇葩,例如什麼‘曰穿鋼板’、‘房產中介’、‘梅川內酷’之類的。
名字確定了,店鋪的位置確定了,相關的人員也在招聘當中,然後李哲要做的事情依然會有很多,例如制定菜單。
制定菜單方面這是李哲的強項,重點是火鍋底料,只要火鍋底料好吃,把東西往裡面一放,味道基本都不會差,這就是火鍋的魅力之所在了。
李哲是個吃貨,這點沒有任何的爭議,他本身就是一個美食博主,曾經爲了拍攝視頻,吃過太多的好吃的東西,而且現在又有傳奇級別的廚藝,對於很多廚藝知識都非常的瞭解,這個瞭解詳細到每一種食材的吃法。
不過即使是這樣,李哲也特意飛往火鍋比較出名的地方,他這次可不是一個人飛過去的,而且聯合李哲工作室和江緣的工作室的人,只要想要吃火鍋的人他都可以帶過去,他一個人收集情報肯定是不夠的,有人幫忙是最好的。
衆口難調這個道理誰都懂,他要做的是生意,不能只滿足他自己一個人的口味啊,他得滿足大衆的口味,聽取更多的意見,吸取更多的經驗纔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