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一路前行

毛姆曾說,作家寫出作品,猶如剛生下寶寶的產婦,你可以抱一抱她剛生下的小寶寶,親一親,卻不能掀開產婦的的被子,查看裡面的血污。毛姆的話講清了作家與他的作品的關係,作家爲了寫出作品,歷盡旁人無法得知的辛苦,因此作品就是他們珍視的寶貝,當整個揭開面紗時也預示着這段寫作過程的結束,有的人滿心歡喜,當然也有寶貝長得太醜羞於見人的例外。

《文藝的青春》在雜誌和網絡上連載兩個月後潘逆終於決定將它完全呈現在人們面前,這對他來說也是一個矛盾決定,小說的出版也意味着故事的結局,當潘逆把書中人們的命運畫上句號時,他非常的不捨,因生活除了死亡是無法劃上句號的,而故事畢竟只是故事。書正式出版的那天,照列學校和出版商會召開隆重的發佈會,爲這個日益知名的青年作家的最新力作宣傳造勢,而在王子路的努力的下這次有了些許不同。

原本潘逆的新書發佈會被安排在封平大學的學生會堂中單獨舉行,而後來在王子路的路安排下改爲了一場名爲“文藝與音樂”的表演。歷經兩年建起的這個建築也是封平大學的標誌之一,每每有重大活動這個能容納3000人的會堂都是不二選擇。這裡的音樂指的就是來自北京的“無國界樂隊”的演出,杜康樂隊全國巡演的省城站與潘逆的新書發佈會結合的想法一經王子路的提出就得到了潘逆的強烈支持。

潘逆原本就對採訪宣傳類的活動毫無興趣可言,而王子路那天在和雜誌社長李興榮討論對“無國界樂隊”在省城的初次演出如何宣傳造勢時忽然想到此時風頭正熱的潘逆,於是她大膽建議將潘逆的新書發佈會和樂隊演出結合,打造文學和音樂相輔相成的新型模式。李興榮聽完明白王子路對自己男朋友事業的用心,同時又覺得這是一個嶄新的嘗試,對於總是在提倡新思想新潮流的社會無意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於是肯定了子路的方案,放手讓這個年輕的雜誌人去聯繫各方面關係。

潘逆固然不是出於想要吸引更多人關注新書而答應這個提議,對於無國界樂隊的演出放在學校會堂和自己的新書發佈會一起,他認爲有趣又能幫助推廣杜康他們的原創音樂,那張王子路帶來的CD潘逆雖不是對裡面包含的每種音樂類型和每首歌都接受並喜歡,但個性和原創這兩個因素就足以使更多的人聽到這樣的音樂。得到的潘逆的支持,加上出色的執行力王子路很快就協調好了樂隊、學校、出版商和媒體。

“文藝與音樂”分爲發佈會和售票演出兩部分進行,發佈會在下午5點進行,主要是潘逆和無國界樂隊接受媒

體的採訪,而演出則在晚上7點開始,由潘逆作爲開場白嘉賓拉開樂隊演出的序幕。下午四點半時記者、潘逆的忠實讀者以及無國界樂隊的支持者開始進場,曉敏也帶着文學社和宿舍全體成員來給潘逆和杜康捧場。

發佈會在主持人宣佈《文藝的青春》正式在網絡和各大書店銷售和無國界樂隊全國巡演第二站的消息後,由記者和觀衆開始提問潘逆和樂隊成員。

記者一問:“潘先生是如何想到這麼一場別出心裁的新書發表會的呢?”潘逆幽默的道:“對於這個創意的誕生我可不敢奪人之美,是煙火雜誌的王子路小姐的提議,我不過是投了贊成票罷了”記者繼續問:“那能透露你同意和樂隊一起合作的原因嗎?”潘逆回道:“其實緣分在去年我的北京之行,相信看過《一頁北京》這篇文章的讀者都知道我在北京曾目睹過無國界樂隊的精彩演出,對於他們的原創音樂也很欣賞。還有說個題外話,在前幾天樂手朋友告訴我今天的演出有一首新歌歌詞是改編自我曾發表的一首小詩,至今他們沒有讓我提前聽到,如果大家也和我一樣的期待就趕快去買今晚演出的票吧!”臺下的觀衆聽出這個青年作家幽默的回答不禁爆發出陣陣嬉笑聲。

記者一問:“杜康先生,作爲本地人和樂隊的吉他手,你能談談樂隊堅持原創音樂和在音樂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發碟的原因嗎?”杜康回道:“原創音樂是音樂不斷保持活力的源泉,當然我們在演出中也會表演少數經典老歌,但還是以原創的爲主。至於爲什麼發碟,也是和這個巡演一樣,就是希望更多朋友聽到我們用心做的音樂,找回大家對哪怕對音樂的一點熱情”。在潘逆的帶動下觀衆和記者對於這個回答都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記者一問:“潘先生能談談最近關於你這本新書的爭議你是如何看待的呢?”關於這個問題潘逆早已料到記者不會放過,他回到道:“這個問題有位記者朋友兼我的好友也問過我,爲此我把這個問題的回答發佈到了微博上”,潘逆說道這裡在記者席中的王子路馬上接着說:“微博裡潘先生寫到‘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個哈姆雷特,而如果大家在我的書中還看到了更多的故事的可能性,那麼無論好壞作爲它的創造者我的感到高興,臭雞蛋和鮮花都是上好的肥料,感謝大家的不吝給予’”記者聽完不禁也有愧色看來是自己功課沒做夠就來採訪了,而臺下不少一直關注潘逆的觀衆則想起這個青年作者曾在不久發表過的這篇微博,此時與記者的提問結合更感他的機智。

觀衆一問:“學長你在新書中寫到了一些情感方面的故事,請問你

現在有女朋友了嗎?”潘逆又委婉幽默的口吻回道:“這位學弟,學校領導和和記者朋友們都在場呢!,儘管咱們學校思想開放學風自由,但這個私人問題請大家還是給我保留沉默權力好嗎?”不少同學聽完潘逆幽默的回答齊聲說道:“好”。

發佈會的一個小時在記者和觀衆熱烈的提問中結束,之後簡單的休息後用餐後晚上的售票演出正式開始,整個三千人的會堂座無虛席,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在會堂外圍觀。演出由潘逆選取了《文藝與青春》中的一段話作爲開場白:

有時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在聚會之後孤身一人躺下,或者選擇放棄之後努力後把書本打包走人時,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太遲了。別人早已遙遙領先,比我們更有前途,更有潛力,在拯救世界這條路上比我們走得更遠,他們在創造,在改進,現在再開始一個開始實在太遲,因爲我們早該堅持下來,早該啓程。但同時內心又有個聲音在告訴自己,當然不晚,我們這麼年輕,如此年輕,我們有大把大把的時光,你要明白我們都不完美,我們必須記住,我們還可以做任何事,我們還能改變主意,我們還可以重新再來,去讀個感興趣的學位,甚至重新學習寫作,那個認爲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因此我們無能爲力的想法簡直滑稽無比……

這段故事中主角用來提醒自己的話在即使潘逆用平常的聲音唸誦出來,坐在臺下的許多聽衆也深受觸動,同時包括曉敏。潘逆結束後無國界樂隊開始正式的演出,第一首樂隊就選擇了由潘逆的小詩爲詞的新歌《一路前行》。

“這時代許諾我們,太多希望,奔赴遠方,磨平了年少輕狂,漸漸才稱出,夢的重量。有種堅持,刻在我的心上,現實的洪流,卻呼嘯滄桑有種蒼老,刻在父母臉上,他們懷揣着,矛盾的渴望。父輩們終其一生,給我們自由,愛與信仰卸下了生活面具,多少靈魂卻空空蕩蕩,有種笑容掛在人們臉上,流過的眼淚,已凝結成霜,有種倔強,還存在我們胸膛,人海里沉淪,仍無畏前方。對於世界,不能太過想象,關於自己,難免迷惘,對於明天,請準備好行囊,風雨時分,撐住夢想shall we keep on moving,keep on going/always go on……”

一曲結束臺下響起了劇烈的掌聲,人們用掌聲表達着對這首歌的喜歡,潘逆自己也沒想到這首詩成爲音樂後會有如此強的震撼力。曉敏作爲觀衆在臺下也使勁的鼓掌,無論“文藝與青春”,還是“文藝與音樂”今晚無疑都引起了人們內心的觸動,因而都是成功的。

(本章完)

第十九章找回初心第二十二章籤售會第十七章出書第一章情侶與體積有關第二十三章理智與情感第四十二章歲月的痕跡第十二章隨愛旅行第十八章完結第三十四章西子湖畔第二十三章理智與情感第二十八章秘密第二十章日記裡的回憶第三十五章無法逾越的隔閡第三十六章十里梅塢蘊茶香第三十四章西子湖畔第四十一章談心第六章不是所有的戀愛都爛漫第二十三章理智與情感第三十章讚揚與批判第二十二章籤售會第三十六章十里梅塢蘊茶香第二十八章秘密第三十七章獨自出發第二十四章親人還是情人第十二章隨愛旅行第三十三章下一站第二十八章秘密第四十三章約定第四十五章守的雲開見日出第十七章出書第一章情侶與體積有關第七章腦子進水了第四十一章談心第四十五章守的雲開見日出第二十章日記裡的回憶第十七章出書第二十二章籤售會第二十七章天堂和地獄第九章被終結的暗戀第四十章話劇第二十八章秘密第五章自我摧殘第十四章難逃情網第六章不是所有的戀愛都爛漫第二十三章理智與情感第二十二章籤售會第三十一章知己第四十章話劇第九章被終結的暗戀第二十五章葬禮第五章自我摧殘第十七章出書第二十七章天堂和地獄第十七章出書第四十一章談心第四十五章守的雲開見日出第二章才子佳人第三章她需要搶救第三章她需要搶救第七章腦子進水了第二十五章葬禮第五章自我摧殘第三十章讚揚與批判第四十二章歲月的痕跡第三十七章獨自出發第十九章找回初心第六章不是所有的戀愛都爛漫第二十一章失重青春第五章自我摧殘第三十章讚揚與批判第十九章找回初心第四十二章歲月的痕跡第二章才子佳人第三十八章久別重逢的驚喜第二十六章不能忽視的情感第三十一章知己第十章開明的父母第二十八章秘密第二十三章理智與情感第三十三章下一站第三十五章無法逾越的隔閡第十四章難逃情網第四十章話劇第十七章出書第二十章日記裡的回憶第四十三章約定第十四章難逃情網第二十八章秘密第三十八章久別重逢的驚喜第十二章隨愛旅行第五章自我摧殘第九章被終結的暗戀第二十七章天堂和地獄第四十章話劇第二十章日記裡的回憶第二十九章曉敏的疏遠第二十四章親人還是情人第四十一章談心第四十五章守的雲開見日出第十二章隨愛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