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同學

馮曉剛和張國粒上次合作是幾年前的那部《一聲嘆息》,這些年大家都忙,沒找到合適的本子。

張國粒在好夢公司的年會上還拿這件事打趣過馮曉剛。

作爲國內著名的實力派演員,張國粒的演技沒得說,不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電視劇上,在電影方面的表現不夠突出。

當然,也是因爲他的心思太雜,既投資影視劇,又當導演和演員,精力分散。

葛尤和他正好相反,不願意麻煩,當導演多累啊,還是演員舒服。

正如馮曉剛一心想證明自己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追求。

在《手機》這部電影裡,特意給張國粒安排了一個說着一口巴蜀方言的角色,看起來是一位老成穩重的知識分子,實際上道貌岸然,沒有經受住美色的誘惑。

“我和曉剛認識好多年了,我在別的戲裡都是光輝偉岸的形象,在他的戲裡不行,他是可着勁的糟蹋,把我苦心經營的形象全毀了。”張國粒玩笑道,“不過喜劇就是這樣,只要能給觀衆帶來歡笑,拿我們開涮也值了。”

接下來是幾部小成本的文藝片,包括俞菲鴻和徐晶蕾執導的電影。

實際上,好夢公司還有一些電影項目正在洽談之中。

比如《臥虎藏龍》的續集,投資一千五百萬美金,香江導演徐客還在考慮。

徐客在五月份來過好夢公司,他是想拍一部有突破性的武俠片,這個突破既是指技術上的,也是指劇情上的。

林子軒邀請他拍攝《臥虎藏龍》的前傳,大投資全明星的陣容。

距離《臥虎藏龍》上映過去了兩年,續集的籌備被提上日程,李桉那邊忙於拍攝好萊塢電影,沒有檔期。

就算有檔期,估計他的心思也不在武俠片上了。

徐客武俠片的風格和李桉不同,但在華語電影圈裡算得上獨樹一幟,商業性要比李桉更濃一些,拍出來的片子更符合東方人的口味。

另外一部是周星持的新片,只有一個合作的想法,初步進行接觸。

像這類電影項目好夢公司每天都在談,有的能談成,有的意見不合,談不攏。

每個項目都牽涉到幾百萬的資金,甚至是上億,需要有一套嚴格的評估程序,以及後續利益上的分配。

電影之夜的最後,大屏幕上播放了三分鐘《小雪的大冒險》第二部的花絮。

這是好夢公司的重頭戲。

第一部電影在全球的票房超過七億美金,營造出了好口碑,這一部無論在投資還是宣傳上都更爲賣力,相信票房會更好。

在電影之夜上,好夢公司的總經理於東宣佈爲山區的孩子捐出五百萬。

有了好夢公司的帶頭,其他社會名流紛紛慷慨解囊。

做慈善一方面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另一方面可以塑造公司的良好形象。

公司的規模越大,越注重自身的形象,或者說是社會責任感,老百姓認可了這家公司,這家公司的品牌就具有了價值。

好夢已經發展到了需要下大力氣經營品牌的階段。

晚上十一點,胡戈和袁弘離開好夢電影之夜,這麼晚了,戲劇學院早已關門,今天是週末,不用回宿舍。

胡戈是滬城人,家在徐彙區,他帶着袁弘回家住上一晚。

“還是好夢公司厲害,國產電影裡也就《小雪的大冒險》能和好萊塢大片抗衡,七億美金的全球票房。”袁鴻感嘆道。

“《小雪的大冒險》不算是國產片吧,製作人員以國外的團隊爲主,特效都是美國的,真正咱們自己的東西不多。”胡戈迴應道。

這是不少人的想法,不過也有人覺得既然有國內影視公司的投資,也參與了製作,就是國產電影。

這種爭論其實意義不大,重點在於在合作的過程能不能學到技術。

“只要能提升國產電影的製作水平,我覺得就值得。”袁鴻如此說道,“對了,我聽說下學期林曉玲導演會來咱們學校的導演繫上課,是客座教授。”

“是啊,是一門選修課,可以在導演系報名,你想去聽?”胡戈點頭道。

“我是說你啊,你不是想做導演麼?”袁鴻反問道。

胡戈當初考上了京城戲劇學院的導演系,因爲離家太遠,最終選擇了滬城戲劇學院的表演系,不過他還是有一個導演夢。

林曉玲是這一屆滬城國際電影節的評委之一。

滬城戲劇學院邀請她作爲客座教授,客座教授比較自由,不是專職的教師。

滬城的藝術院校爲了提升教學質量和名氣,邀請了一批影視圈的名人加盟。

胡戈和袁鴻躺在一張牀上,聊了一會兒天,漸漸睡去。

這就是美好的大學時光。

與此同時,在京城,林子軒和慕姍姍正在參加一場大學的同學聚會。

距離他們大學畢業已經過去了十二個年頭,十二年是一個生肖輪迴,有性子活躍的同學組織了這場聚會。

他們這一屆是京城廣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八七級的學生,共有十四位。

那時候考大學不容易,每個班的人數不多,大家的關係還不錯,畢業後分配到全國各地,留在京城的只有七八位。

今天來了十一位同學,有三位在外地沒有聯繫到,或者不願意來。

這些年過去,大家的變化都很大,有人還在做主持人,小有名氣,有人下海經商,發家致富,還有人過着普普通通的生活。

曾經的瀟灑少年成了中年大叔,曾經的花季少女褪去了青澀容顏。

他們回到了京城廣播學院,在圖書館前面拍照留念。

晚上一起吃了頓飯,喝了酒,說了些或天真或世故的話,懷念了過去的時光。

林子軒和慕姍姍回到家裡,慕姍姍拿出今天拍的照片翻看。

一邊看一邊說着閒話,提起當初大學裡的往事,她還找出了當年的畢業照片。

背景都是學校的圖書館,在十二年前的畢業照上,前排是六個女生,後排是八個男生,林子軒站在了最邊上,一點都不起眼。

今天的這張照片,林子軒和慕姍姍站在了最中間。

第八百三十一章 基礎第七百八十六章 同學第三百六十七章 傳奇歸來第六百零八章 緣分第六百八十四章 鏡子第六百一十四章 看好第四百六十八章 修改第八百一十一章 勢不可當第三百五十五章 朋友圈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七百五十九章 定位第五百五十三章 長大成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娛樂片的春天第七百五十四章 主持第三百七十三章 出遊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唱之年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四百九十二章 搶播第二百二十六章 喬遷第一百九十四章 做個觀衆挺好第五百八十四章 家庭第三百二十二章 改編權第三百八十七章 幸運兒第六百三十七章 分歧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天王第四百九十章 餘地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幸遇見了你第六百三十七章 分歧第二百八十四章 只肯在戲裡低頭的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親熱戲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一十章 第一版第五百七十章 這六年第四十章 非主流和主流的抗爭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動第七百四十章 大片第一百一十章 在紐約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二百二十四章 閃光點第一百八十二章 遇見第七百六十九章 聚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一百六十六章 組團忽悠第六百四十章 接機第四百八十章 全明星陣容第六百三十七章 分歧第四百八十三章 妥協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第四百一十二章 新氣象第八百一十二章 獨當一面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戰第六十五章 簡單的快樂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版第五百零八章 綜藝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一百七十四章 考試第二百九十七章 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適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工第二百八十三章 起步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馬獎第三百六十章 新角度第八百章 佈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娛樂片的春天第八百一十章 演員第八十三章 從前的節奏第十二章 痞子文學第七百七十八章 印象第七百七十三章 現實第六百五十三章 角色第七百二十章 會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創作理念第九十一章 拉大旗作虎皮第一百五十九章 紛擾第九十章 籌資第四百三十一章 事業心第六百八十章 經紀第八百一十四章 在人羣中多看了一眼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第三百六十七章 傳奇歸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氛圍第一百六十四章 邀請第二百三十二章 審查第一百零三章 和過去告別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奏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衷第四百七十五章 主角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導第五十四章 北漂第五百零九章 世交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亂年代第十九章 一堂社會課第五百一十六章 鍛鍊第七十八章 波折第五十一章 藝術和生意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歲第二百八十八章 先河第六百五十三章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