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懷舊

一月底,京城電影製片廠。

一間放映廳內,大熒幕上正在放映着《渴望》續集。

在座的包括華影集團的韓三評,華國電視臺的一位副臺長,林子軒和林曉玲,一些參與電影製作的工作人員。

劇情片的後期製作相對容易,爲了生活化,一般採用現場錄音。

既不用特效,也不用配音,只要把拍攝的素材剪輯成一部劇情連貫的電影就行了。

《渴望》續集的片長是兩個小時。

故事跨越了整個九十年代,在新世紀到來的時刻結束,影片透着滿滿的回憶,看過之後會產生對生活的感慨。

這個十年過得真快!

電影結束,大家鼓掌,林曉玲站起身鞠躬表示感謝。

如果讓影評人評價這部電影只能算是一部合格的劇情片,沒有大起大落,沒有生死離別,只有生活中平淡的瑣事。

遠遠談不上文藝,有些情節處理的不夠自然,略顯生硬。

或許還會有人批評影片過於政治正確,理想化,試圖用溫情來遮蓋現實中的矛盾衝突。

這些都有道理,不過《渴望》續集只是一部懷舊的電影,承載不了那麼多的社會責任。

觀衆看了影片能勾起過往的記憶,走出影院能感到生活的美好,就足夠了。

有的導演喜歡在電影里加入自己的想法,夾帶私貨,凸顯自身的個性。

《渴望》續集不是一部個人風格的影片,走的是大衆路線,林曉玲在拍攝的過程中採用了紀錄和劇情相結合的方式。

它不像《我們倆》那樣徹底的生活化,也不像《回家》那麼直指人性中的弱點和痛楚。

林曉玲沒有在電影裡摻雜自己的想法,只是在攝影機後面默默的拍完這個故事。

“這不是我的電影。”林曉玲私下裡這麼向林子軒抱怨。

這不是說她對《渴望》續集不滿意,而是說影片裡沒有導演的思想,這部影片的票房或許會很高,卻不會成爲林曉玲的代表作。

衆人離開放映廳,找了間會議室閒聊。

臨近春節,電影順利完成,賣相不錯,票房可期,大家的心情頗爲放鬆。

“林總,馮導的電影票房大賣,你們今年的收穫不小啊。”韓三評恭喜道。

“哪兒啊,華影纔是老大哥,我們就是小打小鬧。”林子軒客氣道。

“這可不是小打小鬧,我估計今年你們一家公司就要佔全國電影票房的十分之一,你們開了個好頭,不然這一年的電影市場就難看了。”韓三評如此說道。

這句話說出了國內電影市場的困境。

以過去的一九九九年爲例,華國電影全年總票房創下新低,不到八億五千萬,觀衆人次不足三億,流失嚴重,導致不少電影院難以爲繼。

一些影院改做其他營生賺錢,以此支付員工的工資福利。

有的影院投入資金對硬件設施進行改造,提高影院的科技含量和服務水平來吸引觀衆。

觀衆流失有多方面的因素。

一個是影片的質量問題,拍不出好的電影自然沒辦法吸引觀衆。

原本張億謀的新片被寄予厚望,沒想到最終的票房只有八百五十萬,就這還能排在全年國產電影票房的第九位。

第二個是盜版的影響,國產電影的票價在十塊錢左右,一張盜版碟只要五塊錢。

如今盜版碟的品質越來越高,dvd影碟機具有自動糾錯功能,在家看和在電影院的效果差不了多少,在家裡還能更舒服。

第三個是電影院的硬件設施跟不上,豪華的影院太少。

觀衆花錢看電影是去享受的,但電影院顯然沒有提供讓觀衆滿意的服務。

有了對比,就能明白馮曉剛的電影在國內電影市場的位置了。

《大腕的葬禮》眼下的票房達到了三千八百萬,還有五天下檔,按照正常情況,最終的票房應該在三千八百五十萬上下。

好夢公司將會舉辦一場活動,免費邀請觀衆看電影,作爲對觀衆長期支持的一種回饋。

這場活動會在京城、滬城、花城、金陵、杭城、山城等六座城市同時進行。

其實就是在規則內擡高票房,把這一百五十萬給花出去,讓電影票房突破四千萬,同時還能獲得觀衆對好夢公司的好感。

韓三評是把《大腕的葬禮》、《渴望》續集和《臥虎藏龍》三部電影的內地票房加在一起,按理說肯定能超過一個億。

即便二零零零年全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達到十億,好夢公司也能佔十分之一。

對於一家民營電影公司來說,這個比例相當驚人。

畢竟全國有不少家電影製片廠,還有華影集團這樣的龐然大物和衆多的小型影視公司。

韓三評對《渴望》續集非常重視,華國電視臺同樣如此,無論是爲了自己的業績,還是爲了利益,他們都希望影片票房大賣。

華影集團負責電影在全國院線的排片,華國電視臺承擔宣傳的工作。

不光是在電視新聞上播出,還有今年的春節晚會,張凱莉會演唱當年《渴望》的主題曲。

十年前,電視劇播出的時候,張凱莉就上過一次春晚,十年後她再次登上春晚的舞臺。

這個宣傳是真正的大手筆。

想想看,除夕夜張凱莉在春晚上唱歌,勢必會引發觀衆的集體回憶,大年初一《渴望》續集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相當於對着全國十二億觀衆做了一個隱性的廣告。

對春晚來說,這同樣是一個看點,也只有華國電視臺纔有這樣的資源。

華影集團和華國電視臺拿出來的是資源,好夢公司沒有資源,只能拿出真金白銀的宣傳費,準備投入三百萬爲電影做宣傳。

春節期間,林曉玲將帶着主演們在全國各大城市和觀衆見面。

要讓全國百姓陷入對過去的回憶之中,打好懷舊這張牌。

懷舊是有期限的。

或許到了二零一零年還能再拍一部《渴望》的續集,但造成的影響肯定沒有現在大。

年輕觀衆成長起來了,那時候他們懷舊的對象會是《將愛情進行到底》這類青春片。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記憶,趁着還沒有過期,好好懷舊一次吧。(未完待續。)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七百六十九章 聚會第八百二十七章 搭臺唱戲第二百六十章 舊瓶裝新酒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四百零一章 影響力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事和形式第六百九十六章 演員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背景下的日常第一百零五章 首看權第四百二十四章 批准第五百四十六章 用心第八十八章 《活着》第七百四十七章 提綱第六百七十三章 弄潮兒第四百六十章 衆說紛紜第四百六十章 衆說紛紜第四百五十五章 叫好不叫座第三百三十章 可遇而不可求第三百四十六章 觀望第八十六章 大製作第九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五百六十六章 決定第七百一十八章 陰影第四百七十七章 處罰第十七章 承諾第九十一章 拉大旗作虎皮第三十四章 寶島之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加好友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臺第二百四十五章 角力第三百零八章 把脫掉的衣服穿起來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時候第五百四十二章 表演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異第五百三十三章 培訓第七百八十二章 時間的味道第三百三十三章 經營第四百一十章 大綱第六百二十七章 心性第七百六十五章 地位第二百三十七章 武俠第二十四章 這個年代的愛情第四百三十一章 事業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好萊塢的距離第四百八十二章 明星第六百零四章 反派第五百零九章 世交第三百九十章 定位第七百六十五章 地位第五百零一章 年會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唱之年第六百四十九章 規矩第一百六十八章 投資未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主導第一百零八章 一道坎第五百八十三章 酒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停播第四百二十八章 相約九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考試第一百七十一章 停播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技改變電影第六百章 傳承第二百四十一章 宣發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世界第八百一十四章 在人羣中多看了一眼第七百四十一章 偶像第二十七章 有關未來的話題第二百四十三章 豐收時刻第七百一十七章 偶像第六百四十章 接機第一百七十章 歸心第十二章 痞子文學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五百七十一章 往事只能回味第八百三十章 豆豆第七十九章 大撒把第七百一十四章 稿子第六百零四章 反派第五百零二章 代價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幸遇見了你第三百一十章 十年磨一劍第四百零五章 氣勢第四百六十四章 思考第六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時候第六十章 花城模式第四百八十四章 候選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而立第八百二十六章 跟過去幹杯第四百四十七章 闖一闖第六百四十七章 造型第五百八十六章 兩個世界第三百八十章 分歧第六百零一章 鍛鍊第一百六十二章 氛圍第八十一章 新人入門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場面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定第九十四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