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採訪

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林子軒受到出版社工作人員的迎接,並把他送到了安排好的酒店。』..

出版社爲他制定了聖誕節前後的行程。

先是《泰晤士報》記者的採訪,然後是圖書籤售會,還要參加一場書友會,並當衆朗誦自己的作品,最後是一場倫敦文藝界的文化沙龍。

這些行程雙方事先進行過溝通,林子軒入鄉隨俗,答應了下來。

住進酒店沒多久,陳導明的女兒過來了,陳咯今年十五歲,在英國上中學,性子活潑,和林子軒還算熟識。

主要是兩人差着輩呢,交流不多。

“叔兒,你要的雜誌我給你帶來了。”陳咯從揹包裡掏出一摞英文雜誌,放在桌子上。

這是英國的雜誌,國內不常見,沒必要特意從英國郵寄,在陳咯學校的圖書館就有。

陳咯挑選的雜誌上都刊登了有關《小雪的大冒險》的評論文章。

林子軒要接受英國報紙的採訪,他想知道英國評論界對這本書的真實不能光聽出版社的說辭,不然可能會鬧笑話。

他清楚《小雪的大冒險》只是一部暢銷小說,於想象力,而不是性。

如果真認爲這是一部傳世的名著,從而誇誇其談,那就有問題了。

最簡單的一點,他絕不可能憑藉着這本小說獲得諾貝爾獎。

林子軒要從市場和專業評論兩方面來考量這部小說在英國文壇所處的位置。

“辛苦你了,小咯。”林子軒溫和道。

“不辛苦,順便的事兒,叔兒,他們寫的可能不太好聽。”陳咯遲疑道。

,小姑娘些雜誌,裡面有批評的文章。

“我就是們怎麼說,心裡有個底,別被記者問起來一問三不知,那就難堪了。”林子軒說笑道,“要不你替我想想,該怎麼反擊他們?”

“我不知道,我覺得您寫的挺好,我的同學裡還有你的書迷呢。”陳咯搖頭道。

“你們聖誕節放假吧,你可以帶那些喜歡這部小說的同學過來參加籤售會,不用他們買書,我送給他們。”林子軒邀請道。

“好啊,我們過來幫叔兒的忙。”陳咯高興道。

籤售會有出版社安排,倒是不需要幫忙,不過有個熟悉的人在身邊,方便不少。

這是林子軒第一次來倫敦,人生地不熟,找個小嚮導也好。

兩人聊了會天,自然談起了陳導明,陳導明剛結束《臥虎藏龍》的拍攝,還要進行後期的配音工作,以及隨後在全球電影節上的宣傳。

“陳哥明年會很忙,七八月份有機會來英國做宣傳,能過來。”林子軒估摸道。

“我早就習慣了。”陳咯平靜道。

林子軒不知道說什麼好,作爲一名國內頂尖的演員,陳導明肯定會很忙,一旦進入劇組,尤其是到外地,基本上半年都回不了家。

這樣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少了,容易生疏。

送走陳咯,林子軒翻前的雜誌。

小姑娘心細,把和《小雪的大冒險》有關的頁面摺疊起一個小角,方便林子軒查找。

按照出版社的說法,小說在英國青少年讀者中很受歡迎,登上了主流媒體的銷量排行榜,被不少英國作家推薦閱讀。

但在較爲專業的雜誌上,卻不乏批評之聲。

評論家從故事結構,到敘述方式,以及性和內在的主題等方面做了討論,得出的結論這就是一部二流的通俗小說。

在世界文壇上,同樣存在着嚴肅和通俗之間的爭論。

《小雪的大冒險》顯然被劃歸到了通俗的範疇,也就是說,這本小說或許暢銷,卻不受專業作家的待見。

他們更認可像《活着》和《許三觀賣血記》那樣的小說。

有的評論家甚至認爲這是林子軒寫作生涯的倒退。

些評論,林子軒心裡有了底,擺正自己的心態,從容的面對接下來的採訪。

《泰晤士報》在英國有不小的影響力,出版社能請來這家報社的記者,背後出力不少。

當然,林子軒本身獲得過意大利的大獎,小說在英國暢銷,具有采訪的價值。

採訪的地點在出版社的一間會議室內。

林子軒身後擺放着幾部翻譯作品,包括《活着》和《許三觀賣血記》的法文和意大利文版本,還有《小雪的大冒險》的英文版。

有攝影師在一旁爲林子軒照了幾張相片,說明這篇採訪不會是那種豆腐塊式的文章。

能夠附上相片的報道至少會佔有半個版面,也可能是整版。

只是,這類採訪絕不可能是《泰晤士報》的頭條,頂多刊登在報紙的文藝副刊上。

記者問起林子軒在華國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重點放在了《小雪的大冒險》上。

“這個故事的起因是我想給女兒講童話故事,我就想與其讀其他作家寫的故事,不如自己寫一個,把它當成送給女兒的禮物。”林子軒解釋道。

“書中的故事生在倫敦,你是怎麼想到把背景放在倫敦的?”英國記者詢問道。

“這是一個慎重考慮後的選擇,我想過丹麥,不過北歐的童話帶有純真的色彩,不符合我的構想,美國給人的感覺太過喧鬧,不適合童話生存,只有英國最具有魔幻色彩,和這個故事最爲契合。”林子軒回答道。

“你的創作是受到我國作品的影響麼?小說中的人物性格都很傳神。”記者追問道。

林子軒察覺出這位記者一直想把話題引向英國,想讓《小雪的大冒險》和英國扯上關係,最好他能說出仰慕英國文化之類的話語。

“事實上,我接觸的英國作品並不多。”林子軒如此說道,“這應該是翻譯家的功勞,你版本是經過翻譯加工後的作品,我是第一次來英國。”

雖然爲了賺英國人的錢,隨便吹捧兩句也沒什麼,可林子軒還是沒有配合這位記者。

至於記者回去後怎麼寫稿子,他就不去關心了。

明天是西方的平安夜,籤售會在早上十點舉行。(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九十二章 再不折騰就老了第八十五章 座談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市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舉手之勞第四百一十六章 資料片第五百四十八章 入股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二百七十七章 恰同學少女第三百一十九章 那年春天第五百三十七章 慶典第二百五十五章 團聚第三百六十一章 鑑寶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聞第八百二十二章 領導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七百七十章 觸底反彈第五百二十七章 在路上第七十六章 恰逢其時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涼好個秋第三百七十四章 演員和巨星第七十八章 波折第三百一十九章 那年春天第七百六十六章 友誼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聞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活化第七百六十四章 底氣第七章 畢業季的歌第三百九十九章 熱門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聞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地第八百章 佈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背景下的日常第三百五十七章 優勢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好萊塢的距離第七百六十二章 處理第二十章 厚積薄發第五百二十七章 在路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做個觀衆挺好第二百三十五章 市場第二百五十七章 娛樂片的春天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第三百八十六章 嚴冬期第五百四十七章 主動權第四十一章 青春正當時第五百六十九章 溝通第六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二百三十八章 踏實第五十三章 和女演員面對面第七百三十二章 擴張第五百二十七章 在路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傳言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馬獎第三百四十六章 觀望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二百六十章 舊瓶裝新酒第六百五十一章 品牌第七百六十二章 處理第五百二十六章 草根的夢想第二百八十九章 紀錄第三十九章 做事和做人第五百六十章 夜色溫柔第二百四十四章 風暴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格第六百九十一章 低調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顧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事和形式第二百三十八章 踏實第七百四十三章 狙擊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四百零一章 影響力第七百二十章 會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獲獎第五百三十九章 會面第七十九章 大撒把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亂年代第五百二十章 傾訴第四百九十九章 加好友第八百二十章 元旦第五百一十九章 點撥第四百零一章 影響力請假第八百零二章 校慶第四百六十八章 修改第二百九十七章 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第四十三章 家庭肥皂劇第八百一十一章 勢不可當第六百六十二章 冒險第五百六十二章 勸說第八百二十七章 搭臺唱戲第七百九十三章 附加價值第五百八十八章 輸出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六代第八百一十三章 提問第四百零七章 選題第二百九十章 不見不散第七百六十七章 小雪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