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版權

對於拍攝《渴望》續集的計劃,在好夢公司內部有着不同的意見。

“這太冒險了吧?”於東猶豫道。

於東還記得《渴望》播出時的盛況,這可是一部能降低犯罪率的電視劇,連犯罪分子爲了看電視劇都不出來作案了。

過了這麼多年,對於續集,觀衆的期待值非常高。

有句話說的好,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有了經典在前,觀衆會相當挑剔。

誰都知道翻拍經典的好處,有廣泛的觀衆基礎,然而同樣存在着風險。

好夢公司一直走的是精品路線,製作的影視劇質量上乘,基本上沒有爛片。

一旦這部《渴望》的續集沒有達到觀衆的要求,被罵的不僅是電影,還有好夢公司。

如果是其他人提出的這個計劃,作爲公司的總經理,於東會一口否決。

但這個計劃由林子軒提出來,他就要考慮考慮了,不是說林子軒是好夢公司的老闆他才這麼做,而是因爲《渴望》是林子軒在影視圈的成名作。

到了現在,關於《渴望》這部劇的一些內幕被報道出來。

在記者筆下,李虹是伯樂,林子軒是千里馬,正是由於李虹的一個無意之舉,導致了《渴望》的誕生,這在影視圈傳爲一樁美談。

可以說,《渴望》是林子軒的招牌。

要說有人能創作《渴望》的續集,那非林子軒莫屬,即便如此,於東還是覺得冒險。

“我想是時候給觀衆一個交待了。”林子軒迴應道,“用電影的方式,通過幾戶普通家庭的生活變遷,展現國家這十年來的變化,在二零零零年之前做一個總結。”

“這個想法是好,就是怕觀衆太挑剔。”於東擔心道。

“先打磨劇本吧,不管刪改多少次,要保證本子的質量,本子不行就不拍,咱們絕不糊弄觀衆。”林子軒決定道。

好夢公司有專門的創作部門,負責劇本的寫作。

作爲老闆,林子軒現在只負責安排工作,很少親自寫劇本了。

他要求編劇們把《渴望》重新看幾遍,梳理清楚劇中人物之間的關係,並把這十年來國內發生的大事件融入到故事之中。

這部影片的結尾林子軒已經想好了。

今年的十月一日,華國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劉慧芳一家人去看閱兵。

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鏡頭逐漸拉遠,那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把國和家融合在了一起。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算是一部主旋律影片。

在沒有決定是否投拍之前,林子軒要求公司的員工對這個項目保密,以免引來記者四處打探,報道各種小道消息。

而且,不光是劇本,還有其他的難題需要解決。

拍攝續集就要找原來的演員出演,像劉慧芳這個角色,觀衆只認可張凱莉,你找其他人來演肯定不行,已經深入人心了。

還有李雪建老師,同樣是飾演宋大成的不二人選。

這對演員來說其實是一種侷限,以後無論張凱莉演了多少角色,在觀衆心目中她都是劉慧芳,大家記不住她演的其他角色。

林子軒如今在京城演藝圈有一點面子,只要劇本好,邀請這些演員出演的難度不大。

還有一個是版權問題,《渴望》這部電視劇的版權歸華國電視臺所有。

那就存在一個問題,拍攝續集需不需要從華國電視臺購買版權。

林子軒本身是《渴望》的編劇,這個故事是他提出來的,那麼他應該有著作權,但在國內這種事情很難說清楚。

Www▲ ttκǎ n▲ ¢ o

陳配斯和朱世茂的事情就是如此。

他們的小品是自己創作出來的,只是把版權賣給了華國電視臺,著作權還在自己手裡。

那麼華國電視臺有沒有權利不經兩人的允許就把小品製作成光盤銷售呢?

春晚雖然結束了,但這個話題依然火爆。

京城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經立案,消息瞞不住了,被記者報道了出來,引起一片譁然。

演員狀告華國電視臺,這可是一件大新聞,尤其還是陳配斯和朱世茂這樣的著名演員。

由此,演員和電視臺之間的矛盾暴露了出來,華國電視臺的霸王條件首次被披露。

老百姓這才知道在春晚一片和諧的氛圍下竟然隱藏着這樣的貓膩。

有人支持他們的舉動,以律師爲主。

不少律師在報紙上發文章解釋著作權的問題,相當於對國內百姓進行法律普及。

也有人覺得他們是在瞎胡鬧,春晚那麼大舞臺,能讓你們上就不錯了,還不滿足。

還有人感到惋惜,爲了這點事鬧上法庭,和華國電視臺鬧僵,到底值不值得。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面對記者的採訪,演藝圈內的人大多保持沉默,即便出聲支援的也說的很含蓄,比如我相信法院會給出公正的判決。

在這個圈子裡混,很難不和華國電視臺打交道。

再說,華國電視臺是總局的直屬單位,牽扯到方方面面的關係,這是一張看不見摸不着,但真實存在的大網。

好夢公司有自己的法務部門,林子軒讓法務部門的員工弄清楚拍攝《渴望》的續集需不需要華國電視臺的授權。

法務部門經過研究得出了結論。

林子軒寫作《渴望》的時候是京城廣播電臺的員工,不是華國電視臺的人,屬於獨立創作,擁有劇本的著作權,寫續集問題不大。

續集只是沿用了原劇中的人物形象,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不過如果續集仍然使用《渴望》,或者於此相關聯的名字,並在宣傳的時候和《渴望》這部電視劇聯繫起來,以此吸引觀衆,那就有問題了。

畢竟這部電視劇的版權屬於華國電視臺所有。

也就是說,林子軒需要和華國電視臺協商版權的事宜,否則就會引起法律糾紛。

這件事不難解決,只要到時候和華國電視臺的電影頻道合作,雙方合拍這部電影,電影頻道自然會進行內部溝通,解決版權的麻煩。

還能借助華國電視臺的宣傳渠道進行宣傳。

林子軒相信利益共享纔是合作的基礎,前提是這個合作者不會太過貪婪。(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名之後第六百一十四章 看好第五百六十三章 偶像第五百八十八章 輸出第一百六十六章 組團忽悠第五百二十章 傾訴第八百三十一章 基礎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二百九十七章 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必由之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相處第八十二章 白天懂得夜的黑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而立第六百一十七章 笨辦法第七百二十九章 誠信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二十八章 相約九八第七百二十七章 口碑第七百零五章 成就感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員第四百七十一章 過去的日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選擇第三百八十章 分歧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電影學院的美麗傳說第三百六十一章 鑑寶第二百七十一章 溫情和冷漠第七百三十七章 票房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員第九十章 籌資第六百六十九章 陣容第五百五十四章 報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嚴冬期第六百六十章 效率第二百四十七章 迴歸傳統第五百五十二章 配合第四百七十二章 名流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涼好個秋第七百零四章 主動性第七百五十三章 自信第七百四十七章 提綱第七百五十章 專訪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八十一章 新人入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羣雄並起的時代第四百六十章 衆說紛紜第六百二十六章 過節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顧第六百零七章 棱角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第八百零二章 校慶第五百九十八章 爭議第三百三十七章 籌備第七百八十五章 匆匆那年第三百零六章 小目標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流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一百零六章 記住這種感覺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兒第一百六十章 每個人第三十五章 各有各的浪漫第七百七十七章 十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組團忽悠第二百八十七章 素描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四百三十九章 直面生活第五百一十三章 無形資產第五百二十章 傾訴第六百六十章 效率第四百一十七章 女性電影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紀新聞大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輸出第二百四十六章 投稿第一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六百零六章 飛馳的少年第五十四章 北漂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片時代第五百九十二章 加盟第四百三十五章 參觀第三百二十九章 傳統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拿不準第四百三十四章 水土不服第五百四十二章 表演第四百九十六章 補考第四十八章 那根看不見的線第五十九章 靡靡之音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通的情感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版第六百三十三章 高清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使第六百九十六章 演員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年第十八章 一個時代的印記第五百七十七章 選擇第二百七十一章 溫情和冷漠第三百三十六章 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