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生的悲喜劇

姜聞的這部《許三觀賣血記》更像是一個傳奇故事。

影片通過許三觀這個人物勾勒出華國底層民衆幾十年的生活變遷,每一次遇到生活上的磨難,許三觀都是依靠賣血來化解。

賣血成爲底層民衆謀生的主要手段,電影中的小鎮成了一個縮影。

姜聞着重刻畫了許三觀賣血時的神情和舉動,他把許三觀當作英雄進行塑造。

一個有着各種毛病的小人物原本不具備英雄的氣質,然而,在每一次賣血的時候,許三觀都像是上戰場的英雄。

他是爲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愛人才去賣血的,這件事本身就有一種悲劇的東西在裡面。

於是,許三觀在姜聞的鏡頭下成了一位悲劇英雄。

只不過,葛尤的演繹截然不同,他沒有把許三觀當成一個英雄來演。

許三觀平日裡的所作所爲沒有英雄事蹟,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瑣事。

姜聞擅長塑造英雄,葛尤善於演繹小人物,兩人的合作把各自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葛尤只是演好自己的小人物,英雄的氣質是姜聞強加在葛尤身上的,這兩種氣質在葛尤的身上既矛盾又和諧,還顯得有些滑稽。

這部片子沒有太多的悲劇,而是以喜劇的成分爲主。

葛尤就是用這種喜劇的方式來演繹姜聞所要表達的悲劇英雄形象,看似矛盾,其實更能引起觀衆的共鳴。

在大家看來,這就是一出人生的悲喜劇,混淆了悲劇和喜劇的界限。

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悲喜交集。

在《活着》中,福貴身邊的親人一個個死去,帶着濃重的悲劇和宿命色彩。

在《許三觀賣血記》裡,通過許三觀的不斷努力,保住了家庭,雖然遇到了諸多磨難,卻沒有造成悲劇的結果。

張億謀用客觀的鏡頭記錄下福貴的一生,葛尤在裡面的表演很精彩,不過人物更多的是隨波逐流,處於被動的狀態。

姜聞的方式和張億謀不同,他用鏡頭參與到了故事之中。

通過鏡頭的處理讓葛尤具有了一絲英雄的色彩,在每次賣血的時候都會有葛尤的特寫鏡頭,突出那種凝重的氛圍。

尤其是最後爲了救兒子,許三觀從小鎮前往滬城,一路賣了六次血,籌齊了手術的費用。

他自己差一點沒有死掉,關鍵這個兒子還不是他親生的,而是他老婆和別的男人的孩子。

許三觀賣血養育照顧自己的兒女是人之常情,可這一次就有點英雄的意味了,不爲利己,甘願犧牲,這其實就是英雄的行爲。

這一段情節是許三觀生命中的**,但真正讓觀衆動容的是結局。

當許三觀老了,家裡的生活好了,不需要他再賣血,他有天突發奇想,想去賣血試試,不過因爲他太老,已經沒人要他的血了。

於是,許三觀坐在街頭痛哭。

他擔心以後家裡再碰到磨難,自己沒有能力再照顧這個家庭了。

在《活着》這部影片裡,福貴歷經人生的諸多苦難,最後仍然笑着面對生活。

在《許三觀賣血記》的結尾,許三觀卻痛哭失聲,爲未來而擔心。

一個笑,一個哭,都讓觀衆難以釋懷。

葛尤在張億謀的鏡頭裡笑的很燦爛,那是一種歷經滄桑後的淡然,他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在姜聞的鏡頭裡,葛尤哭的很傷心,不能賣血,他再也無法把握以後的命運了。

說不上哪種面對人生的態度更好,但葛尤演繹的同樣精彩。

有人覺得葛尤無法突破,看了這部片子,就知道葛尤沒有重複以前的形象。

他塑造了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小人物,奉獻了一次極爲精彩的表演。

姜聞的導演手法更爲純熟,在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時候,他還在進行各種嘗試,如今他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影片結束,放映廳內燈光亮起,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姜聞和葛尤站起來致謝,這是內部放映,來的都是和他們交情不錯的人物。

接下來會有一場簡短的討論,說一說各自對影片的看法。

有人恭喜葛尤,有人探討姜聞的這種拍攝手法是否合適,導演過度的參與到劇情之中,有破壞劇情的嫌疑。

還有人擔心片中的情節難以通過審查,賣血是一種非正常的謀生手段,是灰色地帶。

把這種手段當成度過難關的救命稻草本身就不太恰當,再把人物塑造成英雄的形象過於冒險,帶有諷刺的意味。

姜聞對這些問題做出瞭解釋,闡明瞭他的拍攝意圖。

他想拍的是民間的傳奇,民間的溫情,民間的人性,民間的倫理結構,民間人生世態,這些東西構成了影片的主題,再通過許三觀這個人物表現出來。

他不滿足於冷靜的觀察,而是要深深的挖掘。

至於能不能通過審查,姜聞不怎麼在乎,如果要修改的地方太多,他不介意就這麼算了。

這部片子雖然是合拍片,但資金主要來自歐洲電影人,版權在人家手裡,他做不了主。

在馬克穆勒的推薦下,《許三觀賣血記》將入圍今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如果影片在總局過不了審查,姜聞會和當年的張億謀面臨同樣的處境,只是不知道他有沒有張億謀的好運氣。

有人詢問了李桉對這部影片的看法。

作爲在歐洲和好萊塢都有影響力的導演,大家想知道李桉是怎麼看待國產電影的。

“感觸挺深,我以前對內地的影片接觸不多,這部片子很有想象力,人物塑造的很好,尤其是葛先生的表演,讓人印象深刻。”李桉評價道。

“那這部電影在好萊塢有沒有市場呢?”有人追問道。

“在歐洲的話會賣的不錯,商業片在好萊塢更受歡迎,不過如果能進入好萊塢的藝術院線,或許會有不錯的成績。”李桉如此說道。

在好萊塢,文藝片一般第一輪在主流院線上映,第二輪在藝術院線上映。

在藝術院線,一部電影可以超長放映,上映一兩年都是常事,能夠取得更好的票房成績。(未完待續。)!!本站重要通知: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無錯誤、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文字大小調節、閱讀亮度調整、更好的閱讀體驗,請關注微信公衆號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下載免費閱讀器!

第六百三十九章 嘗試第五百五十六章 千年等一回第六百三十九章 嘗試第四十五章 三個劇本第二百九十五章 年年有今日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適第七百六十五章 地位第六百四十六章 目的第二百零二章 這一刻的京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理髮第八百零六章 新聞第五十三章 面試第七百五十三章 自信第二百九十七章 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第五百六十九章 溝通第八百二十六章 跟過去幹杯第六百五十九章 結合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五百八十四章 家庭第七百五十章 專訪第六百九十三章 娛記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片時代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業和藝術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員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第二百六十六章 驚鴻第七百零二章 花兒們綻放的年代第四百三十四章 水土不服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顧第三百二十九章 傳統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生的悲喜劇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七百七十章 觸底反彈第六百八十七章 冰棍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導第三百二十七章 內心戲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同的道路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第七百三十一章 成名第五百四十章 內核第七百五十四章 主持第五百二十章 傾訴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第六百九十八章 風波第五百五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一百零五章 首看權第七十七章 我們的家庭生活第二百八十三章 起步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活不容易第七百六十七章 小雪日記第五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六百零四章 反派第六百二十七章 心性第七百八十六章 同學第三百九十四章 偶像劇第六百九十八章 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感慨第三百二十章 拿獎模式第四百二十九章 拍賣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知第六百二十二章 性格第六百一十章 童星第七百五十三章 自信第三百三十章 可遇而不可求第三百五十章 挖角第八百零六章 新聞第五十二章 領證第八百一十一章 勢不可當第二百一十二章 狼來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爭議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一部電影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五百一十八章 親熱戲第二百三十八章 踏實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偶像第五百零二章 代價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二百七十一章 溫情和冷漠第三百九十章 定位第六百七十三章 弄潮兒第五百六十一章 從容第一百一十五章 這裡是戰場第二百八十二章 事業第五百七十六章 縮影第七百四十三章 狙擊第十四章 世界真奇妙第四百六十八章 修改第八百二十八章 嫡系第六百四十四章 聚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選擇第三百三十三章 經營第十二章 痞子文學第六百一十章 童星第六百二十九章 鏡子第七十三章 交情第二百零五章 就等着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