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闖一闖

張嘉繹和林子軒是差不多年紀的人,他們那會畢業的時候沒什麼選擇,國家包分配,要回到原來的戶籍所在地工作。

他是陝省人,自然被分配了回去,能進長安電影製片廠,算是專業對口。

當然,他也可以選擇留在京城,相當於沒有單位的北漂。

在九十年代初,北漂和盲流是一個概念,住在出租屋裡,居無定所,經常被警察臨檢。

這是爲什麼張國粒當初來京城要找單位掛靠的原因,沒有單位就是無業遊民。

在那個年代,戶籍有時候會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長安電影製片廠是國家八大製片基地之一,曾經紅火過,但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和國內其他的電影製片廠一樣,陷入了困頓。

每年的資金能拍上十幾部電影就不錯了,這些影片自然輪不到張嘉繹。

他還要自己出去找,演不了電影,那電視劇也行,他不挑戲,只要有戲拍就成。

在長安電影製片廠的這七年,他真正演主角的電影只有兩部,其他都是配角和龍套。

但勝在安穩,每月都有工資可拿,就是那種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

張嘉繹想過到外邊闖一闖,他的那些同學裡在京城有混得開的,打電話讓他過去,說京城的影視圈很火爆,來了就有戲拍。

可能演不了主角,不過就算配角也收入不錯,演員的片酬漲的飛快,大家趕上了好時候。

每每聽到這些話,他的心裡就一片火熱。

能夠掙錢是一方面,關鍵是有戲拍,不至於像現在這麼空閒,心裡空落落的。

他看電視劇的時候,總是在琢磨人家是怎麼演戲的,自己要怎麼演,尤其是看到精彩的地方,心裡就癢,恨不得演上一遍才過癮。

可惜,他一直沒有找到揮的機會。

有時候,他懷疑自己是不是眼高手低,不然怎麼沒有導演看上他呢。

長安電影製片廠有不少知名導演,每次廠子裡有片子開拍,他都會去試鏡,可總是撈不到主要角色,有資歷方面的問題。

廠子裡那麼多演員都等着拍戲呢,論資排輩,年輕演員自然要靠邊站。

也有導演告訴張嘉繹,你還年輕,要多磨練,別在乎角色的大小,要演好每一個角色。

這些道理他懂,有些老藝術家一輩子演配角,照樣塑造經典的形象,被觀衆熟知。

但他還是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不可能做到心如止水,波瀾不驚,他甚至擔心現在不出去闖闖,以後或許就沒有膽氣出去了。

平淡的生活最能消磨一個人的意志,這七年的龍套生涯對他有不小的影響。

張嘉繹不想去靠那些同學,他要面子。

當初畢業的時候大家都是意氣風,想象着會出人頭地,拿獎拿到手軟。

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七年時間過去,他一個獎都沒有拿到,倒是長安電影製片廠給他了一個模範演員的獎狀,以茲鼓勵。

他原本想能演一個拿得出手的角色,再去京城展。

有了代表作,到京城也好找戲拍,不會被當成純新人看待,起步高一點。

他去年倒是拍了一部電影,演了主角,可惜一直都沒有在影院上映。

這是國產電影的現狀。

每年都有將近一半的影片無法上映,只能放在倉庫裡,這部分影片被稱爲壓倉片,有些甚至要到兩年後才能出現在影院。

好夢公司的電影能夠及時上映一方面是和華影公司打好了關係,另一方面是華影公司覺得有利可圖,纔會積極的推動。

對於那些一看就知道沒有票房的電影他們不感興趣。

張嘉繹看了看手裡的電話號碼,聽說是一家叫做好夢的電影公司。

他看娛樂新聞,知道好夢公司,是這幾年展最好的民營影視公司。

不過,現在的影視公司太多,剛纔電話裡只聽了個大概,是不是那家公司還兩說呢,再說了,人家那麼大的公司,怎麼會找到他的啊。

張嘉繹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撥打了電話。

接電話的人態度挺好,是好夢公司的職員,想讓張嘉繹來京城爲一部戲試鏡。

“你們怎麼找到我的啊?”張嘉繹最後忍不住問道。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我只負責聯繫,你放心,我們公司在業界有一定的名氣,我們會報銷你來回的車費。”電話那頭公式化的迴應道。

掛了電話,張嘉繹琢磨起來。

是有老同學幫忙推薦了,還是某個導演偶爾看了他演的龍套角色,總不會有人突奇想,就打電話讓他去試鏡吧。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個機會,好夢公司拍的影視劇有質量保證,應該不會坑人。

無論這次試鏡能不能成功,他都想趁着還有一股子勁頭,出去闖一闖。

這時的張嘉繹沒有了上大學時候對未來的幻想,有的只是珍惜任何拍戲的機會。

闊別七年的京城,他來了。

以林子軒在京城演藝圈的交際圈子,想要打聽一個京城電影學院畢業,還在圈子裡的混的演員不是難事。

如果是剛進影視圈那會,他想找一位演員,不一定有人搭理他。

他要是推薦某個不出名的演員演戲,還可能遭到別人的質疑,你憑什麼看好這個演員。

現在質疑林子軒的人已經不多了,大多數時候大家都是默默的接受,然後見證這個演員被林子軒捧紅,這就是習慣成自然。

實際上,林子軒對自己的選擇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有時候需要一點冒險。

比如在選擇閆暱上就是如此。

好在《潛伏》這部劇劇本精良,是一部好劇,閆暱只要正常揮就行,這就是戲包人。

這一次選擇張嘉繹,同樣是冒險。

如果讓張嘉繹演《借槍》的男主角,那他就要把這部戲給扛起來,也就是人扛戲。

畢竟你是男主角,觀衆看的是你的表演,你不能正常揮,要水平揮才行。

林子軒擔心這時候的張嘉繹會不會太年輕了,扛不起來這部戲,不過能不能行總要試過才知道,他願意讓張嘉繹來試試。

這是他讓職員聯繫張嘉繹的原因。

有些演員缺少的不是才華,而是一個機會。(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十三章 新領域第二十八章 一夜成名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三十四章 寶島之行第八十七章 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導演第一百一十五章 這裡是戰場第六百九十七章 奔跑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六百七十五章 網絡訪談第二百七十九章 有文藝傾向的女讀者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亂年代第一百六十四章 邀請第七百二十七章 口碑第三百二十九章 傳統第三百九十章 定位第七百五十三章 自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突破口第五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一百六十二章 氛圍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四百七十四章 黑馬第二百九十八章 類型第六百三十五章 報道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工第三百零四章 市井化的江湖第三十二章 飆戲第五百七十二章 夢醒時分第三百三十二章 意境第三百三十二章 意境第五百七十二章 夢醒時分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天王第六百四十一章 態度第七百九十二章 財富對話第四百八十五章 同學會第七百九十四章 尖銳第六百三十二章 實用第二百章 照片第四十七章 合拍片第一百九十五章 圈內圈外第四百一十五章 玩家第七百零四章 主動性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場第二百六十六章 驚鴻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部影片第三百一十三章 小雪的大冒險第一百零四章 文壇多面手第二百九十八章 類型第六百六十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十三章 和女演員面對面第七百八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處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路在何方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第五十二章 領證第五百九十四章 包裝第一百六十九章 仿如昨日第二百零二章 這一刻的京城第八十三章 從前的節奏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時候第三百三十七章 籌備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意度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情味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冰第七百六十三章 新領域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二十七章 心性第六百四十章 接機第六百二十九章 鏡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事件第二百八十章 老徐第六百四十章 接機第六百八十三章 獎項第二百零四章 相識於微時第二百四十六章 投稿第五百六十九章 溝通第六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三百九十章 定位第六百五十三章 角色第一百六十章 每個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考試第三百七十三章 出遊第六十三章 二人世界第五百零二章 代價第四十六章 屬於平民的時代第二百三十三章 陽光正燦爛第五百三十四章 全民寫作的時代第六百五十四章 點頭第三百六十五章 討論第一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衆娛樂大衆第十九章 一堂社會課第四百七十四章 黑馬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長性第五百三十六章 水很深第九十三章 大約在冬季第三百七十四章 演員和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