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深談

李桉這個人看起來很溫和,說話不急不躁,內心裡卻很堅持。

他要爲影片的質量負責,也是不想拍一部爛片,壞了自己的名聲,毀掉心中的武俠夢。

由於時間太晚,大家只是交流了一下意見,沒有深談,明天還有機會。

回到房間,林子軒考慮了李桉的想法。

按照李桉的要求,要請香江的製作班底,包括武行和幕後工作人員,這個花費肯定不菲。

林子軒做過了解,在香江,一部武俠片,僅僅是武行就需要至少一百萬美金,這一百萬美金包括了一部電影裡所有的武打戲份。

香江的武俠片都是這麼拍的,導演拍文戲,武戲承包給武行來拍。

再加上香江的工作人員,以及配角演員的片酬,估計會佔去投資的三成以上。

林子軒自然想用內地的工作人員,片酬低不說,還能讓他們參與到這種大製作之中,增加經驗,爲以後獨立拍攝國產大片做技術積累。

使用香江的製作團隊好處是他們在工作習慣上和好萊塢的製作模式接軌。

像是攝影、音效和特技等和好萊塢方面溝通的非常嫺熟,沒有太多障礙,他們瞭解外國觀衆喜歡看什麼,能夠讓影片更爲國際化。

這應該是李桉選擇香江班底的原因。

李桉是個適應性很強的導演,在寶島他使用寶島的製作班底,到了好萊塢就使用好萊塢的製作班底,他覺得當地的工作人員瞭解當地的文化,做出來的東西地道。

他不會把寶島的班底帶去好萊塢,那樣拍出來的就不是純正的西片了。

這次拍武俠片,他要用香江的製作團隊,就是想拍出地道的武俠片味道。

這一點林子軒可以妥協,只要影片在大陸拍攝,大陸的工作人員就能參與進去。

想要影片在北美髮行,好萊塢電影公司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且還要是大公司,小公司宣傳和發行的能力有限,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在和李桉達成初步的協議後,林子軒就要和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進行接觸了。

第二天,拍攝繼續。

李桉找了一位助理帶着林子軒一行人蔘觀片場,大致瞭解好萊塢的拍片流程。

這部戲纔剛開機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們趁着冬天沒來之前把外景拍完,剩下的戲份就能在攝影棚裡進行了,總計要拍攝五個月左右。

如果把後期製作的時間算進去,李桉要到九八年下半年纔有檔期接手《臥虎藏龍》。

“按照這個規劃,就算李桉答應,《臥虎藏龍》的實際拍攝也要到九九年才能開始,咱們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林子軒說笑道。

“好事多磨嘛,有時間能好好的琢磨琢磨角色。”陳導明毫不擔心道,“我覺得李桉是想拍一部不一樣的武俠片,他有自己的想法在裡面。”

確實是這樣,昨天大家聊了聊香江的武俠片,李桉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卻不怎麼看好。

武俠片一看武打,二看攝影,或者說打的漂不漂亮,拍的好不好看。

李桉對香江武俠片的攝影和打光法不是很有興趣,他想拍的和那些片子不一樣。

比如以前的武俠片拍輕功,鏡頭都是從下往上拍,讓人感覺飛的高,同時也能避免鏡頭中出現威亞,李桉覺得應該從上往下拍。

在空中用俯拍的視角,讓觀衆看到演員起身、落地和飛翔的整個過程。

這樣畫面既能保持優美,又不失動感和野性,輕功就是要動起來,飛檐走壁,一氣呵成。

如此才能給觀衆一種新鮮感,否則就會覺得動作不夠美,沒有韻律和節奏。

在好萊塢拍戲很講究規律,每天按照拍攝計劃進行,很少有加班的現象,因爲在好萊塢加班的費用很高,尤其是大明星,合同裡規定好了每天的拍戲時間。

到了時間,大明星就會離開參加其他的活動。

收工後,李桉繼續和林子軒談,這次談的是資金問題。

徐立公對《臥虎藏龍》有一套籌資計劃,那就是向銀行貸款,向銀行貸款需要有抵押物,這個抵押物是一紙合同。

他們準備在電影沒拍之前,就把《臥虎藏龍》的海外版權預售出去。

這個預售不是直接拿現金,而是和海外片商簽訂發行合同。

然後,拿着預售合同向銀行申請貸款,這種做法在華國國內或許不常見,就像是空手套白狼一樣,但在港臺地區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香江,這麼大筆的銀行貸款一定要有保險公司出面擔保,才能借到款項。

而保險公司願意作保的先決條件,除了對李桉等人的信任外,就是要影片的版權先行預售,將來再交片。

拍完電影,李桉把片子交給當初預售的買家,拿到付款再還給銀行。

這個流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並不是誰都能這麼做的,如果不是李桉這個名字,電影的海外版權或許根本賣不出去,保險公司也不會承擔這個風險。

這就是影響力,他們相信李桉拍的片子能賺錢,纔會買賬。

林子軒並不反對這麼操作,當初他拍《京城人在紐約》走的也是這個路子,只是那時候用的是華國電視臺的貼片廣告做得抵押。

好夢公司能拿出三百萬美金的資金啓動這個項目,剩下的資金向銀行貸款。

不過,貸款就要受到制約,銀行和保險公司,以及拿到預售合同的片商爲了自身的利益都會監督影片的拍攝進度,以防出現意外。

前兩晚談的不錯,雙方在關鍵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大家放鬆下來。

第三天晚上,李桉抽時間看了《小城之春》這部影片。

他對陳導明和俞菲鴻等人的表演頗爲讚賞,這部片子和他以往的片子有契合之處,都是通過一個家庭的故事表現東方的傳統文化。

不過,如果是李桉的話就不會這麼拍,他會拍的更富有激情。

尤其是周玉紋和章志忱之間,兩個舊情人見面,**,轟轟烈烈,他會更多的表現男女之間****的掙扎和妥協。

或許結局不變,但中間的過程肯定不一樣。

每個導演對同一個故事都會有自己的解讀,拍出不同的感覺來。(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一章 啓動第七百六十六章 友誼第二百六十六章 驚鴻第五百五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四百零四章 獲獎之後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兒第二百零四章 相識於微時第七百三十五章 夥伴第五百八十四章 家庭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天王第七百八十二章 時間的味道第一百六十二章 氛圍第六百八十章 經紀第二百零二章 這一刻的京城第六百零一章 鍛鍊第一百五十六章 每個人的舞臺第八百章 佈局第三百五十章 挖角第七百一十八章 陰影第七百零一章 態度第三百二十七章 內心戲第四百五十三章 作家經紀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底氣第二百八十章 老徐第三百五十章 挖角第六百九十七章 奔跑第一百一十五章 這裡是戰場第六十二章 回京第八十章 京城演藝圈的新勢力第三百六十五章 討論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後第二十一章 出名要趁早第七百三十一章 成名第一章 文藝青年的美好時代第六百七十三章 弄潮兒第六百八十二章 過往第五百五十一章 籤售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主動性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幸遇見了你第七百八十七章 考察第五百四十三章 融資第三百零五章 忙碌和閒適第四百一十七章 女性電影第五十三章 和女演員面對面第五十五章 去南方第九十八章 對手戲第一百八十四章 主旋律和大衆化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第五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一百七十一章 停播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第三十六章 年輕的熱情第七百零九章 配合第七百一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二百一十三章 時勢造英雄第七百五十七章 快車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旅遊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響第一百九十四章 做個觀衆挺好第七百三十九章 改動第八十三章 從前的節奏第七百零七章 處罰第二百六十九章 功課第一百七十六章 紅圍脖女孩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六百八十七章 冰棍第二百零二章 這一刻的京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開端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兒第三百九十二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六百八十六章 碰面第七百章 教育第七百二十六章 簡單第七十七章 我們的家庭生活第三百九十二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五十二章 領證第三百九十四章 偶像劇第五百八十八章 輸出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二百二十章 低調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後第五百六十八章 波瀾第二百一十三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六十八章 畢業作品第六百三十章 造型第一百六十章 每個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闖一闖第八百二十三章 宣傳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後第三百五十五章 朋友圈第一百五十九章 紛擾第二十一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百二十四章 閃光點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選第六百四十七章 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