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戲裡戲外

《一聲嘆息》劇組,張國粒把林子軒拉到一旁,說起了一件事。

“小林,你有沒有覺得曉剛和徐繁倆人之間有點那什麼……”張國粒不確定的說道。

“什麼?倆人鬧矛盾了?不可能,我看不是好好的麼?”林子軒不解道。

“不是矛盾,你覺得是不是倆人有意思了。”張國粒提示道。

“你說這個啊,這個我真不太清楚,你還是問馮哥。”林子軒推脫道。

“你要給我說清楚,不然我心裡沒底。”張國粒抱怨道,“以前忙,就沒注意,這次拍戲才琢磨出來,你們知道了也不告我一聲,太不夠意思了。”

他們聊的是馮曉剛和徐繁之間的事兒。

這兩人合作了幾部戲,關係慢慢親密起來,以前只是悄悄的互相照顧,現在越來越明顯了,劇組裡的人都能看出倆人的關係不一般。

對於林子軒和葛尤這種好朋友來說,這不是什麼秘密。

目前馮曉剛和妻子還沒有離婚,自從馮曉剛當了導演後,工作忙了,經常外出拍戲,一去就是小半年的時間,夫妻間聚少離多。

他們倒沒有鬧出什麼矛盾,就是感情變淡了,這是演藝圈婚變的主因之一。

林子軒清楚這件事,可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他沒必要插手進去,還是順其自然。

有意思的是馮曉剛的妻子知道後,不吵不鬧,聽之任之,就這麼拖着,讓馮曉剛覺得挺愧疚,不好意思說出口。

這麼僵着,馮曉剛和徐繁特別難受,覺得怎麼做都不合適。

他們倆人這算是婚外戀了,正好和《一聲嘆息》這部片子的主旨吻合,想必馮曉剛拍片子的時候感觸很深。

“感情的事兒誰都說不清楚,咱們還是別摻和了。”林子軒感慨道。

“那你還讓他導這部戲,這不是火上澆油麼?”張國粒不解道。

“張哥,這不是我要求的。”林子軒解釋道,“當初是你讓我想個好本子,我就把《小城之春》給改編了一下,放到了現代,你看了覺得好,就拿給了馮哥,要兩人合作一把,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我那不是……”張國粒琢磨道,“得,這事還賴我了,我當時不知道啊。”

“沒事,馮哥這時候拍這部戲正在狀態,有生活。”林子軒安撫道,“大家都是專業人士,別太在意這個。”

“我怎麼可能不在意,每次看曉剛的眼神都感覺透着古怪。”張國粒鬱悶道。

在《一聲嘆息》裡,張國粒和徐繁扮演夫妻,碰到了劉焙扮演的,張國粒在妻子和之間來回奔忙,狼狽不堪。

這大概就是馮曉剛面臨的境況,他對此深有體會,這部戲他是真的用心在拍了。

張國粒雖然是好夢公司的一員,可他戲約不斷,非常忙碌,大部分時間都在片場,也就是平常抽時間大家在一起聚聚。

所以他對馮曉剛和徐繁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大家都是好朋友。

這次拍《一聲嘆息》,他才琢磨過來,能看出馮曉剛和徐繁之間不一般,超出了友誼的範疇,朝着更遠的方向發展。

這讓張國粒頗爲尷尬,他和徐繁扮演夫妻,難免有親密的舉動。

每當這個時候,他下意識的就想看看馮曉剛的反應,老是處在心不在焉的狀態。

這種感覺很對路,在影片中,張國粒就應該是這種狀態,就算是和妻子有親密舉動的時候,心裡想着的還是。

而在和相處的時候,心裡想的卻是妻子和孩子。

雖然演戲的狀態對了,但張國粒還是有點放不開,總覺得馮曉剛在盯着他,這很正常,導演不盯着演員盯着誰啊。

正如林子軒所說,他們都是專業演員,這點情緒很容易控制住。

“這部片子你應該讓曉剛自己來演,肯定比我演的好。”張國粒玩笑道。

“謙虛了不是,我聽說張哥你演的很出彩,對了,九月份咱們去威尼斯,你要調整一下手頭的工作。”林子軒提醒道。

“我一配角去幹嘛,還不夠來回折騰的呢。”張國粒搖頭道。

“在國際上露露臉唄,只有幾天的時間,就當是出去放鬆放鬆了。”林子軒勸說道。

林子軒和張國粒談好,又和馮曉剛聊了聊。

《一聲嘆息》六月份開機,九月份差不多能拍完,沒剩下多少戲份了。

“國粒是主演,你把他拉去威尼斯,我這兒可沒法開工了。”馮曉剛發牢騷道。

“這個不急,先拍其他的戲份,這次的《小城之春》很可能拿到獎項,張哥過去增加點知名度,等《一聲嘆息》參加國際電影節的時候,咱們就有底氣了啊。”林子軒安排道。

“那行,我改改拍攝計劃,先拍徐繁和劉焙的戲。”馮曉剛答應道。

徐繁在戲裡扮演張國粒的妻子,在得知丈夫**後大吵大鬧,並提出了離婚。

作爲丈夫的張國粒卻猶豫不決,難以取捨。

“這是兩種感情,晚上睡覺,我摸着你的手,就像摸我自己的手一樣,沒有感覺,可要是把你的手鋸掉,也跟鋸我的手一樣疼。你們孃兒倆是我的親人,她是我的愛人,兩邊一樣重,誰也代替不了誰。”

這是影片中張國粒的一段臺詞,愛情還是親情,這不是一道容易回答的選擇題。

在現實裡,徐繁和馮曉剛同樣是婚外戀,只是徐繁扮演的角色不同。

她在演這部戲的時候應該能感受到作爲妻子的那種情感,當角色調換之後,更能理解作爲妻子的不易,演的才能更深入徹底。

有道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這部電影的結尾是丈夫又回到了妻子的身邊,但在現實中往往是另外一種結局。

隨着社會的發展,感情破裂,婚姻觸礁的事情屢見不鮮,結婚離婚似乎越來越隨意,還有人爲了買套房子假裝離婚,把婚姻當作了兒戲一般。

林子軒見慣了這些事情,更爲珍惜如今的生活。

畢竟生活不是演戲,沒有辦法在導演喊停之後重新來過,只能一路用心的走下去。(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五百七十章 這六年第三百一十五章 矯情第四百八十一章 京派第三百五十六章 平穩第三百三十三章 經營第七百四十五章 目標第二百零五章 就等着這一天了第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提綱第六百三十一章 申奧第五百四十章 內核第八百二十章 元旦第三百三十一章 套路第八百二十七章 搭臺唱戲第五百零九章 世交第七百四十章 大片第三百三十二章 意境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二十一章 出名要趁早第四百四十三章 年度大戲第四百三十六章 巨無霸第二百二十六章 喬遷第九十四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十五章 發薪記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頑疾第七百五十四章 主持第三章 相親進行時第六百七十三章 弄潮兒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知第六百一十章 童星第七百二十章 會議第二百章 照片第六十章 花城模式第一百一十章 在紐約第一百七十七章 談談人生和理想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數據第八十八章 《活着》第七十九章 大撒把第四百五十九章 武術和舞蹈第三百八十八章 鼓勵第七百九十三章 附加價值第二百零一章 常客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三十三章 時代的弄潮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活化第七百二十六章 簡單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四十七章 合拍片第四十七章 合拍片第三百八十七章 幸運兒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生的悲喜劇第六百六十二章 冒險第七百六十四章 底氣第一百零四章 文壇多面手第七百七十八章 印象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顧第四百四十章 簡單的力量第二百五十三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七十七章 我們的家庭生活第一百七十章 歸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狼來了第三百零五章 忙碌和閒適第七百零五章 成就感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五百七十六章 縮影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六十二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七章 優勢第五百九十七章 變與活第六百八十九章 檔期第六百七十章 時機第六百五十一章 品牌第七百三十七章 票房第六百二十九章 鏡子第八十二章 白天懂得夜的黑第二百四十章 檔期第三百二十九章 傳統第七百零二章 花兒們綻放的年代第五百零六章 翻拍第七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機會第六百五十章 上課第八百零一章 小崔第二百六十章 舊瓶裝新酒第九十二章 再不折騰就老了第六十一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七百一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一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七百七十章 觸底反彈第五百五十七章 助陣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好萊塢的距離第六百四十一章 態度第四百五十五章 叫好不叫座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長第二十五章 生活的節奏第七十章 大時代第六百一十一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