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順其自然

回到京城,迴歸的慶祝活動還沒有結束,後續的報道依舊在進行。

鳳凰衛視只能覆蓋華國沿海的少數地區,在內地,華國電視臺纔是這次報道的主力。

通過鳳凰衛視的直播,慕姍姍更多的是在海外華人中混了個臉熟,有了些影響。

在香江的時候總有種漂泊感,只有回到自己家裡纔算安心。

收拾整頓完畢,一家人到飯館舒舒服服的吃頓飯,這種熟悉的味道最能牽動人心。

到了明天,又要回到原有的生活,繼續的忙碌下去。

林曉玲要去電影學院拿畢業證,她現在已經不是學生了,而是一位待業青年。

“祝曉玲以後成爲大導演,拿獎票房雙豐收。”慕姍姍端起酒杯,祝賀道。

“謝謝嫂子,我儘量爭取吧。”林曉玲表態道。

“一點都不知道謙虛,等幾年後你再說這話不晚。”林子軒打擊道。

“老哥,人要有夢想,否則和鹹魚有什麼分別。”林曉玲反擊道,“我在香江的電影裡看到這句話,咱們共勉吧。”

“還學會自我激勵了,以後看你的表現,別遇到挫折就放棄。”林子軒不以爲然道。

“曉玲成績那麼好,都能保送研究生了,你當初行麼?”慕姍姍幫着小姑子說話。

以林曉玲的成績繼續上研究生沒有問題,不過她的心有點野,不想在學校裡待着了。

林子軒在廣播學院的成績一般,這是他的一大短處。

“就是,大不了我回去上研究生,還能留校任教呢。”林曉玲誇耀道。

“行了,都吃飯吧,你趕緊找個對象,省得我操心比什麼都強。”鄭秀蓮催促道。

這個話題是林曉玲的死穴,不過現在都九七了,香江迴歸了,青年人早就不按照以前的那套方式談戀愛了。

第二天,林子軒來到公司,和於東聊了聊這段時間公司裡發生的事情。

《小城之春》的後期製作快要完成了,八月份到總局審查,九月份到威尼斯參加電影節。

這部片子通過審查的可能性很大,唯一的難題是導演田狀狀,田狀狀還在總局的黑名單上,不允許他進行導演工作。

雖然他現在掛在監製的名下,可這個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圈內人心知肚明,瞞不住。

“要不要先在電影學院或者洗印廠放一回,聽聽大家的意見。”於東建議道。

這是電影學院的傳統,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拍了片子要先在電影學院放映,和學生們交流,或者請圈內人觀看,提提意見。

於東畢業於電影學院,熟悉這種傳統。

“還是不用了,不要弄出問題來,等從威尼斯回來之後再說。”林子軒決定道。

傳統是好事,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小城之春》還是低調一些的好。

當初張億謀拍《活着》,覺得自己拍的不錯,就在京城放映了兩場,請同行指點。

結果那些人看完片子回去就給總局寫了告狀信,這是《活着》被禁映的原因之一。

對於那種審查的時候可過可不過的片子,總局也不想卡的太嚴,畢竟是花錢拍出來的,太嚴的話國產電影就不好弄了。

一般情況下,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但經不起同行的攻擊。

無論是出於什麼心態,寫告狀信都不費事。

如果張億謀稍微低調一點,等片子審查通過,從戛納拿獎回來,估計就沒人說什麼了。

林子軒可不想重蹈覆轍,好夢公司的競爭對手不少,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等到《小城之春》從威尼斯回來,還能拿上一兩個獎項,那時候就算大家都知道這片子是田狀狀導演的,也掀不起太大的風浪了。

馮曉剛的《一聲嘆息》在香江迴歸後繼續拍攝。

這個不用林子軒擔心,劇組裡都是自己人,演員平日裡是朋友,合作起來默契十足。

張紀鐘的《臥虎藏龍》後傳快拍完了,有了前兩部劇集的鋪墊,不少電視臺表示會購買這最後一部,出價不低。

三部曲的大結局,這種噱頭很容易吸引觀衆。

林子軒更願意賣給那些上星的電視臺,面向全國觀衆播出,影響力更大。

隨着各地電視臺陸續上星,總局規定一部電視劇只能在四家上星衛視和幾家地面頻道同時播出,也就是“四+x”的播出模式。

這個政策主要是爲了規範目前的電視劇市場。

眼下的電視劇市場存在着粗製濫造,演員片酬虛高,產量暴增,供大於求等等問題。

如果一部電視劇能賣給所有的電視臺,利潤會相當可觀,現在就不行了,只能讓有限的幾家電視臺同時播出,利潤大幅降低。

這會讓電視臺冷靜下來,選擇購買質量更高的電視劇。

沒有利潤,電視劇製作單位也不會再粗製濫造,對於抑制電視劇產量和演員片酬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也會給繁榮的電視劇市場降降溫。

林子軒並不擔心,他拍的電視劇都是精品,影響不大。

只要是質量高的電視劇,電視臺肯定會高價購買,如此還能提升電視劇的價碼。

有了於東的幫助,林子軒輕鬆不少,處理完公司的事務,他去找慕姍姍。

慕姍姍這時候有點忙亂,主要是東南亞金融風暴的影響,不少新聞媒體和她聯繫,甚至是華國電視臺經濟頻道的人都給她打了電話。

要麼是詢問她的看法,要麼是找她要《姍姍訪談錄》的錄像帶。

大家倒不會懷疑慕姍姍事先知道消息,或者手裡有獨家新聞,更多的是一種好奇。

再說,有國內的經濟學家提前提出了亞洲金融危機這個可能性,這本身就是一個新聞。

這說明我國經濟學領域的研究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們應該找哪幾位經濟學家,而不是來找我。”慕姍姍無奈道。

“那幾個人已經出名了,你就跟着蹭熱度就行了,要不你請他們來再做一次訪談,這回的收視率肯定會暴漲。”林子軒提議道。

“還是算了吧,這回可是真發生了,不能亂說,影響太大。”慕姍姍搖頭道。

“那就不用操心了,順其自然就好。”林子軒淡定道。(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章 不見不散第二百三十九章 閒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主動權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業和藝術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員第七百二十一章 通知第九十六章 忙碌的時光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門磚第八十七章 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第五百零五章 版權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鼓勵第八百二十四章 轉型第七百六十九章 聚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觀望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個導演第三百三十九章 旅遊第五十三章 面試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個導演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能量第六百四十四章 聚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幸運兒第二百八十一章 契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幸遇見了你第四百八十五章 同學會第五百八十二章 包容第一百八十六章 開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功課第六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生的悲喜劇第八十六章 大製作第八十六章 大製作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世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奏第一百章 春晚第二百八十七章 素描第五百零三章 拜碼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旋律第六十七章 以夫妻的身份第五十二章 領證第三百七十二章 成長第六百三十八章 初心第三百九十章 定位第四百零八章 廣撒網第三百三十九章 旅遊第三百一十章 十年磨一劍第七百三十六章 衝刺第六百九十二章 軟肋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六百五十六章 複雜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五百一十八章 親熱戲第八百一十八章 剪影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事件第一百零五章 首看權第八百零三章 角逐第五百八十七章 粗放和集約第二百六十四章 理髮第三章 相親進行時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生的悲喜劇第八百二十八章 嫡系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三百三十七章 籌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臺第五百三十九章 會面第二百九十二章 兩部戲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一刻第三百四十六章 觀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開館第二百三十三章 陽光正燦爛第七百九十七章 大牌駕到第二百六十八章 畢業作品第七百二十七章 口碑第八百零六章 新聞第二百三十三章 陽光正燦爛第二百零四章 相識於微時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而立第二十一章 出名要趁早第三百一十八章 德藝第四百零八章 廣撒網第四百一十五章 玩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籌備第八十章 京城演藝圈的新勢力第七百八十二章 時間的味道第五百九十六章 有容乃大第六百三十五章 報道第六百七十六章 證明第八百三十一章 基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夥伴第五百五十二章 配合第四百二十四章 批准第三百五十二章 實力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五百九十五章 底氣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唱之年第五百八十四章 家庭第十四章 世界真奇妙第四百九十章 餘地第二十二章 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