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感慨

陳常樂看到林子軒,心中感慨。

他還記得五年前拍《外來妹》的時候,林子軒第一次做製片人,如果從這兒講起來,算是他帶林子軒進入這個行當的。

有時候和朋友喝多了,他會拿這件事吹牛。

京城裡好夢公司的老闆,拍賀歲片的那個,是我朋友,當年是我帶他入行的。

對陳常樂而言,這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雖然他現在身家千萬,不過林子軒已經今非昔比,尤其是在影視圈子裡的地位。

在電視行業,林子軒屬於頂尖人物,開創了多個電視劇類型,跟風者無數。

進入電影行業發展,照樣混的風生水起,三部影片票房大賣,即便京味的賀歲片在花城沒什麼市場,但這種成功大家有目共睹。

可以說,在國內的影視圈,特別是民營影視公司中,好夢公司走在了前列。

正是由於林子軒的提點,陳常樂纔開始做起了情景喜劇,纔有了《外來媳婦本地郎》。

這部戲給他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也爲他帶來了在圈子裡的地位,以前他是依靠花城電視臺,現在他靠的是自己。

這部《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他和花城電視臺合拍,主要由他的公司製作。

到現在已經制作了上百集,成爲了花城電視臺收視率最高的劇集,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同時也面臨着諸多的問題。

因爲經濟利益,他和花城電視臺在合作上出現了分歧,主要是在廣告收入上意見不一。

收視率的提高,電視臺廣告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可這部分溢價並沒有分給陳常樂。

這部《外來媳婦本地郎》是爲粵語地區觀衆拍的,無論是語言還是劇情都符合本地觀衆的習慣,只能在粵語地區播出。

這是陳常樂的侷限,不能說把這部劇拿到京城電視臺播出。

花城電視臺有恃無恐,在粵省地區,花城電視臺是最大的播放平臺,不怕陳常樂不妥協。

在製作上,陳常樂遇到了情景喜劇都會遇到的難題,劇本構思的枯竭。

這部戲拍了一百多集,各種矛盾套路都用過了,編劇除了增加新人物,實在想不出新劇情了,增加新角色,就能把先前的套路再用一遍。

不過隨着人物越來越多,出現了更多的問題。

這是一部熱播劇,想要加入進來提高知名度的演員很多,爲了節省製作成本,劇組往往會找不出名的演員加入進來,片酬很低。

可等到演員演了一部,出名之後,自然想要提高片酬,否則就會鬧出各種亂子。

目前,這部戲常規演員就有十幾名,整個劇組上百人。

每一次籌備新的劇集,都要和演員談片酬,談戲份,談待遇,讓陳常樂不厭其煩。

但他不可能放下不管,否則分分鐘被人接手,這部戲成就了他,同時也限制住了他。

陳常樂現在只能盡力維持住整個劇組,把這部劇繼續拍下去。

林子軒聽過陳常樂訴苦,他覺得陳常樂的遭遇在美國的電視行業相當普遍。

美劇一拍往往是好幾季,甚至超過十季,按照每年一季來算,要拍十年以上的時間。

演員從剛出道的新人到被觀衆熟悉的大明星,片酬和待遇自然不同,有些美劇拍不下去的原因恐怕是演員片酬導致製作費用太高,不得不停拍。

陳常樂有幾個選擇,要麼放棄這部劇,拍其他的劇集。

要麼是換一批演員,繼續按照這個套路來,否則劇組以後會越來越麻煩。

陳常樂沒有林子軒的魄力,他不知道換了之後還能不能成功,一旦失敗了怎麼辦,這幾年的生活讓他不願意再冒險,能夠維持就先維持好了。

“陳哥,你派個人來接就行了,沒必要自己過來。”林子軒看到陳常樂,快步走了過去。

“咱們好久沒見,我這不是想念嘛。”陳常樂熱情道。

他帶了兩個人過來,幫着林子軒一行人把行李放到車上,林子軒向陳常樂介紹了家人。

陳常樂顯然知道小雪,掏出一個準備好的紅包遞給小丫頭,這是長輩給的見面禮。

葛尤不用介紹,以前在杭城舉辦金鶯獎的時候大家見過面,不過那時候葛尤還不太出名,現在已經是國內片酬最高的男演員了。

幾年時間過去,大家的變化都挺大。

車子是陳常樂租的,酒店裡那種加長的迎賓車,顯得特別氣派。

“陳哥你這真是發財了,我們也跟着沾光。”林子軒說笑道,“這回就是帶家人過來玩玩,放鬆爲主,可別有其他活動。”

“林總,放心啦,導遊都安排好了。”陳常樂保證道,“知道你想清靜,不會有人打擾的。”

陳常樂這次來香江是參加迴歸的慶祝活動,作爲影視公司的老闆,能擠進這種層次的活動裡,說明他很有手段。

在這種活動中露面,同樣能提升自身的身價,獲得一些資本。

車子從九龍火車站來到酒店,大家安頓下來,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有些疲憊,在匆匆吃了中飯後就各自休息了。

林子軒和陳常樂聊了聊,有些事情不好在電話裡講,當面聊會好一點。

陳常樂有個計劃,那就是拍一部《外地媳婦本地郎》的電影版,這是他從馮曉剛的京味賀歲片上獲得的靈感。

這部片子和京味電影一樣,主打粵語地區的市場。

有了一百多集電視劇的鋪墊,有廣泛的觀衆基礎,電影在粵省周邊地區必定會大受歡迎。

既然馮曉剛的京味喜劇能獲得成功,那這部影片應該也不會太差。

從電視劇市場轉戰電影圈,如此一來,就能獲得和花城電視臺談判的籌碼,你要是逼急了,我以後就進軍電影行業了。

再說,有了電影,演員肯定就安分下來了。

誰不想拍電影啊,電視劇演員和電影演員檔次就不同了,這樣內部的矛盾就暫時化解了。

唯一的問題是,陳常樂對電影行業比較陌生,這纔想找林子軒帶帶路。

大家這麼熟,他相信林子軒不會坑他。

林子軒感慨不已,當年就敢下海開公司的人就沒有不精明的,陳常樂能成功不光是林子軒的提點,人家是真有頭腦和本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第三百七十八章 特立獨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院線第一百六十八章 投資未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三十七章 咱們倆第三百七十一章 洽談第八十七章 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場好夢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品第六百八十九章 檔期第四百三十二章 成名之後第五百九十三章 啓蒙課第二百七十三章 投資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益廣告第一百九十九章 婉拒第三百二十章 拿獎模式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聲嘆息第七十三章 交情第八百一十四章 在人羣中多看了一眼第四百四十四章 文憑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路在何方第六百六十九章 陣容第六百九十章 窘境第四百九十五章 舉手之勞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六百二十章 趨勢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旋律第七百五十九章 定位第五百二十三章 知遇之恩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業和藝術第四百三十六章 巨無霸第六百四十八章 劇本第三十八章 一家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傳媒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節第七十六章 恰逢其時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闖一闖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一百六十七章 合作伙伴第五百二十五章 竹林戲第二百一十三章 時勢造英雄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旋律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四百三十九章 直面生活第三百五十八章 暢銷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八十七章 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第八百一十六章 採訪第六百零一章 鍛鍊第七百六十四章 底氣第六百零九章 幸運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品第六百零五章 小孩演大戲第一百五十七章 獨門秘方第六百九十六章 演員第五百四十六章 用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結合第七百零六章 交流第八十六章 大製作第九十四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二十章 厚積薄發第五百八十四章 家庭第一百零五章 首看權第三百八十九章 拿不準第七百五十一章 綜合第三百五十七章 優勢第六百零九章 幸運第六百五十三章 角色第三百六十七章 傳奇歸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實力第七百七十一章 碰撞第六百七十九章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包容第六百二十一章 主導第五十九章 靡靡之音第四百七十二章 名流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員第六百六十九章 陣容第五百六十六章 決定第五百一十六章 鍛鍊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活不容易第五百三十六章 水很深第一百五十五章 團圓年第六百三十一章 申奧第五百九十章 公關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心思第四百六十一章 相處第二百八十四章 只肯在戲裡低頭的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紀錄第七百八十三章 歡送會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年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冰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唱之年第三百五十七章 優勢第七十二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一章 相處第六百二十六章 過節第五百四十一章 投入第五百二十章 傾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