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矯情

《文藝少年》雜誌社和林子軒商量了稿費和稿件發表的事宜。

作爲國內的知名作家,林子軒現在的稿費可不是幾十塊錢就能打發的,隨着經濟的發展,作家的稿費也是水漲船高,兩極分化。

有名氣的作家和新人作家的稿費差距越來越大。

以前作家的稿酬是由國家來定,現在市場放開了,各家報社和雜誌社的稿酬浮動很大。

1977年,國家出版局規定,作家的著作稿酬是千字兩塊到七塊,翻譯稿酬是千字一塊到五塊,到了1980年,著作稿酬提高到千字三塊到十塊,翻譯稿酬是兩塊到七塊。

當時是特殊時期,這麼低的稿酬情有可原,新人和著名作家的稿酬差別不大。

那時候一首歌曲或者詩歌只能拿到十幾塊錢的稿費。

有文藝工作者就曾感慨:我的創作居然養活不了我的藝術。

後來稿酬有過上調,不過上調的幅度不大,直到進入九十年代,搞活了經濟,才讓稿酬制度有所鬆動,一些雜誌爲了吸引著名作家投稿會開出高額的稿酬。

比如一位著名作家在雜誌上寫專欄,不問字數,每篇就能拿到三千元。

還有一位著名作家對雜誌社開出了一個字五塊錢的天價,一千字就是五千元,這就背離了市場規律,有點自我炒作的嫌疑了。

到了今年,國家出版局規定的著作稿酬是千字四十到一百元。

也就是說,一位作家最高只能拿到千字一百的稿酬。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雜誌社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對著名作家的稿酬進行補償,以此吸引他們來投稿,這就造成作家行業的貧富分化。

再說了,現在的作家對稿酬不怎麼看重了,他們更在乎版稅的收入。

一本暢銷書的版稅往往都有上百萬,這讓不少著名作家成爲了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

林子軒就是如此,他現在光靠版稅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

《文藝少年》給林子軒開出了千字八十的稿酬,這和《臥虎藏龍》在《古今傳奇》雜誌上發表的價格相當,通俗文學要比嚴肅文學的稿酬低。

童話故事一般被認爲是通俗文學,這部《小雪的大冒險》能拿到一兩萬的稿酬。

林子軒對此沒什麼異議,他和雜誌社說了大致的寫作計劃,這個系列的故事一年大概會寫兩部,用三到四年的時間寫完。

雜誌社會據此做出相應的安排,對這個故事進行宣傳。

他們已經想好了宣傳的噱頭,《葫蘆兄弟》作者的最新力作,魔法世界的冒險之旅。

經過六年的積累,《葫蘆兄弟》這部動畫片已經深入人心,相信全國的小朋友們不會錯過這部《小雪的大冒險》。

對林子軒來說,這只是整個計劃的開始而已。

六月份,《沒完沒了》的拍攝現場,林子軒正在和馮曉剛談論廣告植入的事情。

由於前兩部賀歲片的成功,廣告商把目標瞄準了馮曉剛的第三部賀歲片,和圈內人不看好這部《沒完沒了》不一樣,廣告商倒是信心十足。

廣告商覺得只要有葛尤出演就值得他們投資。

到了現在,廣告植入的概念已經不再新鮮,都市電視劇裡隨處可見,這種趨勢朝着電影圈蔓延,藝術電影不屑於這麼做,覺得是對藝術的褻瀆。

廣告商看準了娛樂片,尤其是票房大賣的娛樂片。

說實話,作爲觀衆,林子軒對在電影裡植入廣告相當反感,當初拍攝《京城人在紐約》,那是沒有辦法,才四處找廠家拉投資,把廣告放到劇集裡面。

不過他現在是影視公司的老闆,從盈利的角度講,植入廣告是收回成本最快的方式。

廣告費用不是票房,不需要和院線分賬,賺的都是自己的,只要多植入幾個廣告,投資基本上就能收回來了。

那些好萊塢大片和程龍的動作片,裡面都有植入廣告,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拍攝《甲方乙方》的時候,沒有人相信他們會成功,也就沒有廣告商上門,拍《不見不散》直接去了國外,也沒有廣告植入,現在倒是來了不少家企業。

如果一家廣告商收二十萬,十家廣告商就是兩百萬,相當於電影的一半投資了。

王鍾軍是做廣告的,他贊成這種做法,賺錢纔要緊,娛樂片就是圖個樂呵,沒那麼藝術,植入廣告對電影的影響不大,興許還能讓觀衆感到新鮮呢。

從資本的角度講,這話有道理,開公司就是爲了賺錢。

只是林子軒還有點矯情,放不開,覺得自己沒那麼看重金錢,怎麼說也是個文化人,不能對金錢表現的那麼渴望吧。

這部《沒完沒了》講的就是和錢有關的故事,劇中的人物忙來忙去就是爲了九萬塊錢。

他覺得這部片子拍出了當下人們趨利的浮躁心態。

當然,他這是站着說話不腰疼,他自己有錢,可那些沒錢的人呢,普通的百姓,下崗職工,人家沒錢就沒法生活,就只能向錢看。

說到底是時代不同了,社會改變了。

林子軒同樣要做出改變,他和馮曉剛商量了一下,覺得可以植入廣告,但不能過多,三個廣告就夠了,不能影響觀衆看片子,每個廣告收三十萬,這算是額外的收益。

“那個舒琪怎麼樣?”林子軒詢問道。

“還行,這幾天配合的不錯,也願意交流了。”馮曉剛回應道,“她在表演上很有悟性,加上這麼好的外形,只要能碰到好機會,應該會有前途。”

有了上次的交待,舒琪放開了不少,不過她的口音還是不夠京味,需要後期找人配音。

林子軒在劇組裡看到了郭德鋼,郭德鋼在這部戲裡演一個小配角,戲份不多。

通過幾次的接觸,他發現郭德鋼是個江湖氣很濃的人,或者說是混社會的,草莽出身。

不拍戲的時候,郭德鋼喜歡說上幾個小段子,活躍劇組的氣氛,他還會講起自己的學藝經歷,爲了拜師學藝怎麼苦熬。

“那你以後自己收徒弟的時候要記住,好好待人,不能太苛刻了。”林子軒如此說道。(未完待續。)

第十七章 承諾第六百五十三章 角色第四百四十一章 啓動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生做演員的材料第六百九十七章 奔跑第四十二章 過了臘八就是年第四百零三章 深談第四百二十六章 刪減第五百二十章 傾訴第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第五百五十七章 助陣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第三百八十五章 角色第四百二十章 時代和生活第五百一十一章 心動第七十七章 我們的家庭生活第七百九十四章 尖銳第五十八章 花都生活第二十九章 無招勝有招第六百二十二章 性格第四百三十九章 直面生活第五百零八章 綜藝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一百九十章 籤售會第七百二十四章 狂歡第二百三十一章 公平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標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八百一十一章 勢不可當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適第四百八十七章 羣雄並起的時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這裡是戰場第二百二十八章 走向世界第四百九十章 餘地第七百六十三章 新領域第五百四十七章 主動權第一百六十八章 投資未來第七百零六章 交流第八百二十二章 領導第六百二十六章 過節第五百九十三章 啓蒙課第四百五十章 片酬第七十八章 波折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第六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五百六十二章 勸說第四十六章 屬於平民的時代第二百九十章 不見不散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導演第四百四十章 簡單的力量第三百三十五章 從小公司到大企業第二百七十七章 恰同學少女第一百八十四章 主旋律和大衆化第五百八十章 現象第三百一十六章 上星第六百九十三章 娛記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場第四百一十四章 極限第五百一十七章 第一步第三百二十一章 每個人心中不同的江湖第三百六十八章 戲包人和人扛戲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五百七十四章 夢想第七百九十九章 經驗之談第四百一十六章 資料片第六百二十三章 陣容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第三百三十二章 意境第二百零三章 半日閒第五百九十章 公關第三百四十六章 觀望第二百五十七章 娛樂片的春天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圈內圈外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冰第一百五十七章 獨門秘方第三百七十章 見證歷史第一百七十六章 紅圍脖女孩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片時代第二十七章 有關未來的話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事業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七百一十二章 專訪第七百二十三章 首映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開端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二百六十六章 驚鴻第七百二十四章 狂歡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第一百章 春晚第九十章 籌資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臺第五百章 以誠待人第四百零二章 誠意第五百三十一章 配角第五百五十六章 千年等一回第五百二十六章 草根的夢想第三百零七章 撒開了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