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一部電影

四月二十日,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在京城上映。首發哦親

林子軒和慕姍姍一起去看電影,放映廳內坐滿了觀衆,以年輕人爲主,大家都很興奮。

說實話,二十元的票價對於國內的觀衆稍顯貴了點,但抵擋不住好萊塢大片的吸引力。

這是一部標準的宣揚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大片,展現了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的主題。

電影中出現了大量飛車追逐,激烈交火,甚至是飛機橫掃大樓玻璃幕牆的驚險場面,即便是在好萊塢大片中,也屬於頂級製作。

這給國內的觀衆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影院內不時傳出驚呼聲。

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讓觀衆處在一種興奮的狀態之中,並不是一味的打鬥,還夾雜着美式的幽默,引人發笑。

看完電影,林子軒和慕姍姍走出影院,聽到周圍的人都在熱烈的議論。

從故事的情節到驚險的場面,基本上是一面倒的好評。

看了《亡命天涯》,他們覺得這已經正宗的美國大片了,可今天看了《真實的謊言》才發現以前還是太天真了,這纔是真正的大片。

“一億美金啊,美國人可真捨得花錢,不過物有所值,看了這部片子再去看國內的電影就像是吃了一頓美味再去啃窩窩頭一樣。”慕姍姍評價道。

從觀衆的角度看,這是相當中肯的評價了。

一億美金夠林子軒拍攝100部《不見不散》了,但這部好萊塢大片反映的不光是資金的問題,還有拍攝手法和特效技術。

在以後這類高科技大片的製作中,特效將佔據越來越重的比例。

國產電影在商業大片的製作中無論是拍攝理念還是技術上都遠遠落後於好萊塢。

第二天的報紙上對《真實的謊言》這部電影的評價呈現兩極化的趨勢。

一幫人痛批,另一幫人盛讚,好像他們看的不是同一部電影一樣。

痛批的人不用說,還是學院派,他們認爲這種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就是崇尚暴力,一個人可以搞定所有的事情,那還要警察幹什麼。

他們還把好萊塢大片提升到了文化入侵的角度,認爲這類電影宣揚美國至上的思想,有誘導國內年輕人的嫌疑。

盛讚的人覺得這樣的電影纔是真正的娛樂片,能讓觀衆感受到驚險和刺激。

至於個人英雄主義啊,文化入侵啊,都是老觀念了,現在國家開放了,要勇於接受新的事物,認識到差距,才能迎頭追趕。

無論報紙上是痛批還是盛讚,都擋不住觀衆觀影的熱情。

大家像是過年一樣,沉浸在好萊塢大片帶來的狂歡之中,即便票價被票販子炒到了六十塊錢,還是供不應求。

林子軒看着影院外邊排隊的長龍,什麼時候國產電影也能有這種影響力就好了。

“不得不說,這個叫卡梅隆的就是牛,他知道觀衆想看什麼,節奏把握的非常流暢,從頭到尾就沒有讓人不耐煩的地方。”馮曉剛稱讚道。

“好看是好看,就是感覺缺了點什麼,看的時候覺得不錯,看完後沒什麼值得回味的地方,過些天就給忘了。”葛尤琢磨道。

“這就叫爆米花電影,在國外看這類電影吃爆米花喝可樂是標準配置。”林子軒解釋道,“等看完電影吃完爆米花也就結束了,娛樂片就是消遣來着,沒什麼內涵。”

“花一億美金拍一部這麼單純消遣的片子,我覺得太浪費了。咱們國家去年的電影總票房也才十幾億人民幣吧,還不夠人家拍兩部美國大片的呢。”葛尤感嘆道,“他們能收回成本麼?”

“人家追求的是全球票房,現在都講全球化了。這種片子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不存在文化差異,就算沒有字幕,光看打鬥場面也過癮。”馮曉剛介紹道,“咱們拍的《甲方乙方》爲什麼在南方票房低,就是因爲有文化差異,你想想,一個國家的南方和北方都有文化差異,老美拍的片子愣是把這種差異給弄沒了,這還不厲害麼?”

“馮哥說得對,這次《不見不散》到美國拍攝,就是爲了爭取南方各大城市的票房,讓南方的觀衆逐漸適應京味的電影。”林子軒計劃道。

不光是他們三個,華國國內電影行業的人大多都在討論這部電影。

有人提出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拍出這種大製作的電影,或者說我們離好萊塢大片還有多遠的距離,討論的結果很不樂觀。

大家提出了各種可行性,也給自己找了很多的理由。

普遍認爲華國的電影產業落後,想要彌補和好萊塢的差距需要多年的時間。

在《真實的謊言》火爆的時候,林子軒看到了另一種情況。

他看到了盜版的《真實的謊言》的影碟,就在京城的大街上售賣。

進入1995年,華國南方出現了十幾家制作vcd播放機的工廠,在這些廠家殘酷的市場競爭下,vcd播放機的價格從三千元降到了八百元。

這種價格足以讓普通的城鎮居民有能力購買這種電子消費產品了。

在去年還不被人所知的vcd播放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盜版光碟。

這些光碟是從香江和東南亞地區進入內地,價格便宜,五六塊錢就能看一部電影。

以前大家可能買的起錄像機,卻買不起錄像帶,一盒錄像帶要幾十塊錢,所以都是租錄像帶來看,這導致國外的電影沒辦法在華國國內普及。

當然,這種盜版光碟的質量很差,也就是俗稱的槍版。

就是有人拿着攝像機在電影院裡直接拍下來,迅速的翻錄後進行銷售,在這種槍版的碟片中還能聽到觀衆的笑聲,甚至還有人從前面一晃而過。

不過因爲價格便宜,很受老百姓的歡迎。

想想看,到電影院看一場好萊塢大片是20塊錢,買一張碟片不到10塊錢,還能反覆的觀看,自然是後者更爲划算。

這時候,國內的觀衆還不會追求更高的觀影質量,價格成了衡量的標準。

這就造成了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部分觀衆跑進電影院感受美國大片帶來的震撼,一部分人在家裡圍着vcd播放機看着槍版的電影。

他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同樣看的津津有味。(未完待續。)>

第十七章 承諾第六百四十章 接機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三百四十三章 盡興而散第七百四十五章 目標第五百六十六章 決定第五百一十六章 鍛鍊第八百二十章 元旦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冰第五十九章 靡靡之音第二百二十二章 民謠的時代第八十章 京城演藝圈的新勢力第七十七章 我們的家庭生活第九十三章 大約在冬季第七百七十一章 碰撞第七百八十三章 歡送會第七百零九章 配合第三百零三章 轉型第二百一十章 第一版第八百零七章 試鏡第六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二百六十五章 勤儉傳統第二十四章 這個年代的愛情第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一百五十九章 紛擾第七章 畢業季的歌第二十九章 無招勝有招第一百七十七章 談談人生和理想第一百八十三章 過把癮第一百八十三章 過把癮第四章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詩歌第七百八十七章 考察第四百八十八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十九章 一堂社會課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益廣告第六百三十一章 申奧第一百六十四章 邀請第四百九十九章 加好友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三百二十三章 孩子第三十八章 一家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弄潮兒第三百零九章 不溫不火第二百二十五章 小世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場好夢第四十四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七百零五章 成就感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八百零三章 角逐第七百九十八章 開學季第十九章 一堂社會課第六百三十章 造型第七百九十四章 尖銳第四百四十七章 闖一闖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很懷念它第二百六十七章 電影學院的美麗傳說第四百三十五章 參觀第五百四十二章 表演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活不容易第三百二十二章 改編權第六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八百零九章 花季雨季第三百八十三章 小意外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能量第三百二十章 拿獎模式第三百二十七章 內心戲第三百二十五章 抓週第六百一十七章 笨辦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話第二百六十八章 畢業作品第四十一章 青春正當時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益廣告第二百一十三章 時勢造英雄第二百三十五章 市場第五百九十四章 包裝第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一十九章 獲獎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三百七十三章 出遊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賽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一百五十八章 混亂年代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個導演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六百二十五章 表演第七百一十二章 專訪第六百九十一章 低調第三百八十六章 嚴冬期第六百四十八章 劇本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演第二百五十五章 團聚第二十九章 無招勝有招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活化第七百七十七章 十年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標第一百五十六章 每個人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