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角力

在華影公司的這場閉門討論相當的激烈。

這是一場關乎到國產電影命運的討論,有人甚至拍桌子大罵華影公司是賣國賊,是洋買辦,是國產電影行業的罪人。

如果說幾個月前大家談論起好萊塢大片還相當的從容,覺得離自己還很遙遠,那麼現在看過《亡命天涯》之後,很多人坐不住了,情緒頗爲激動。

正因爲看到了巨大的差距,才意識到在這種大片面前,國產電影毫無抵抗之力。

老百姓看過這種好萊塢大片,更沒興趣看國產電影了。

他們心裡清楚這是一種大趨勢,但仍然抱着僥倖心理,只想着把好萊塢大片拒之門外,能拒多久拒多久,讓國產電影繼續存活下去。

這場閉門討論原定是一個小時,最後延長到兩個小時。

大多數人都表示了反對意見,就算是華影公司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

華影公司管理着全國的電影放映機構,是各個省市電影放映公司的上級領導,這不是說下面的公司就一定要聽從領導的安排,也可以提出反對的意見。

尤其是針對引進好萊塢大片這件事,華影公司內部改革派和保守派鬥爭激烈。

其中,實力最強的京城電影放映公司強烈反對,拒絕接手《亡命天涯》的行工作。

整件事可以說是阻力重重。

然而,這件事總局下了文件,上面還有國家領導人的關注,一定要推行下去。

在爭吵了一通之後,大家開始討價還價,談條件。

好萊塢大片能不能放到明年再上映,用什麼方式上映,是全國性的上映,還是先選擇幾個城市做試點,票價定在多少合適等等。

華影公司有自己的規劃,《亡命天涯》必須要在今年上映,試探市場的反應,爲明年引進十部好萊塢大片做準備。

這部電影不會全國性的鋪開,而是選擇幾座大城市上映,至於上映多久還不確定。

一般情況下,國產片的上映時間爲一個月左右,如果票房太差就提前撤片,票房不錯就延長上映時間,這是業內的規矩。

不能說一部爛片沒有觀衆還要繼續放映,那就太浪費資源了。

當然,這裡面的彈性非常大,怎麼排片都掌握在華影公司手裡。

衆人就這個問題展開了拉鋸戰,華影公司覺得一個月很合適,其他電影公司認爲時間太長,這一個月國產片就沒有生路了。

從一個月到半個月,再到一個星期,儘可能的壓縮《亡命天涯》的上映天數。

大家覺得既然是第一部好萊塢大片,那就先上映一個星期,這是輪上映,看看觀衆的反應,以後還可以組織第二輪上映。

最後討論到電影的票價。

這時候,一部普通的國產電影一張票是五塊到八塊,像張億謀這種大導演的電影票價是十塊上下,《亡命天涯》的票價定在了十五塊錢。

這個價格合乎華國觀衆的消費能力。

這部電影會在大城市上映,國內的工資調整之後,大城市的工資標準平均每人四五百塊左右,花費十五塊錢看一場國外大片,不會顯得太貴。

討論在一片喧鬧中結束,各方並沒有達成一致,該反對的還是照樣反對。

華影公司下定了決心,要在十一月中旬上映這部好萊塢大片。

由於京城電影放映公司的強烈反對,在京城,只有海淀區的影院才能看到《亡命天涯》,其他地區的電影院拒絕上映。

在全國範圍內,只有滬城、花城、津門、山城等少數城市願意作爲試點,因爲這幾座城市的電影公司的老總都是改革派,推進起來阻力較小。

圍繞着這部好萊塢大片,地方上的各方勢力和上層意志展開了一場角力。

林子軒走出華影公司的時候,已經到了下午六點多,這一下午除了看電影就是聽吵架了。

在這樣的討論中,作爲一家還沒有製作一部電影的民營影視公司,他沒什麼言權,只能在一旁看着,親歷這個時刻。

在華國電影的展史上,這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時刻。

無論是改革者還是反對者,初衷都是在爲國產電影考慮,當然,其中牽扯到巨大的經濟利益,這纔是大家爭論不休的主要原因。

可以想見,今天的討論只是一個開端,這段日子怕是不得安寧了。

好夢公司,幾位高層湊在一起議論好萊塢大片。

“這種場面真是多年難遇,我說咱們的宣傳還做不做了?”馮曉剛提出道。

這幾天凡是和娛樂相關的報紙和版面基本上都在報道好萊塢大片的消息,其中大多是抵制的聲音,不少電影圈內的前輩紛紛言。

京城裡各大藝術院校的講師和教授們同樣不甘寂寞,站出來搖旗吶喊。

電影製片廠和演員們從國產電影這個行業會遭受打擊的角度來抵制好萊塢大片。

藝術院校的教授則從藝術性上抵制好萊塢大片。

他們認爲好萊塢大片不具有藝術性,不能陶冶人的情操,只有娛樂功能,看了之後只能使感官上受到刺激,不會觸及心靈。

支持的一方和反對的一方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忙的不亦樂乎。

在這種大環境下,《甲方乙方》的宣傳效果不大,再說了,檔期對不上。

《亡命天涯》安排在十一月中旬上映,《甲方乙方》雖然快拍完了,可後期製作還要一個月的時間,至少要到十二月中旬才能上映。

“停下來吧,咱們不湊這個熱鬧了,這回太亂了。”林子軒決定道,“就是馮哥少了一個一戰成名的機會,太可惜了。”

“拉倒吧,別損我了,我雖然沒看這部好萊塢片子,可也在美國呆過,知道大片長什麼樣,想要和它拼票房,要天時地利人和,纔能有機會。”馮曉剛搖頭道。

“你們說這片子能有多少票房?”葛尤好奇道。

這幾年,國內電影市場低迷,大部分的國產電影票房難過1oo萬人民幣,好一點的電影票房有幾百萬,過一千萬票房的電影屈指可數。

“要是隻放映一週的話,一千萬到頂了,不然就太可怕了。”馮曉剛猜測道。

“估計不止,兩千萬不是沒可能。”林子軒斷言道。

這個話題不光他們感興趣,凡是和電影行業有關係的人都有興趣,報紙上做了不少預測,對第一部引進國內的好萊塢大片,大家既擔心又好奇。(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五百六十章 夜色溫柔第五百五十一章 籤售會第十章 沒有觀衆的人生第一百六十章 每個人第六百零一章 鍛鍊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三百零八章 把脫掉的衣服穿起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第二十七章 有關未來的話題第四百二十八章 相約九八第一百一十三章 回不去的路第二百八十二章 事業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帖第八百二十章 元旦第五百七十章 這六年第六百二十七章 心性第二百零二章 這一刻的京城第六百五十章 上課第二百二十九章 傳媒第一百六十二章 氛圍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化差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顧第四十三章 家庭肥皂劇第五百八十一章 十七歲第三百八十三章 小意外第七百一十六章 論壇第二百六十五章 勤儉傳統第二百一十章 第一版第六十二章 回京第五百七十七章 選擇第三百二十一章 每個人心中不同的江湖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帖第六百六十六章 位置第二百一十二章 狼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在路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無形資產第五百七十八章 院線第二百三十七章 武俠第三十八章 一家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七百五十章 專訪第二百六十八章 畢業作品第四百八十五章 同學會第五百零五章 版權第六百九十七章 奔跑第六百六十六章 位置第七百二十六章 簡單第一百零九章 印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主播們第三百九十七章 競爭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六百一十六章 電話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六百一十章 童星第四百九十章 餘地第五十一章 藝術和生意第五百九十章 公關第七百一十二章 專訪第七百章 教育第六百九十五章 文藝的生活第三百三十一章 套路第六百一十二章 有意思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件小事第八百一十九章 舞臺第二百七十一章 溫情和冷漠第四百七十四章 黑馬第十五章 發薪記第三十章 家的味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傳統第五百零一章 年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嚴冬期第六百四十三章 出發點第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情第八十七章 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第六百零二章 渠道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六百二十章 趨勢第五十四章 北漂第三百二十二章 改編權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始有終第五百七十五章 提醒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六百九十一章 低調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第六百零七章 棱角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顧第八百一十二章 獨當一面第四百六十九章 困頓的時光第七百一十七章 偶像第三百九十九章 熱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一刻第四十三章 家庭肥皂劇第七百八十六章 同學第六百二十九章 鏡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情味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賽第三十六章 年輕的熱情第四百七十六章 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