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記住這種感覺

1992年3月5日,這一天正是農曆二月初二,龍擡頭,好兆頭。

《京城人在紐約》劇組特意挑選了這個日子前往美國,第一撥只有十個人,除了幾位主演,就帶了攝像師和道具師,其他如化妝師和音響師等人一個月後再出發。

爲了省錢,劇組的幕後工作人員選取的都是一專多能的人才。

比如馮曉剛既是導演,又能兼任美工,原則上就是用最少的人幹最多的活。

京城國際機場,來送行的人不少,藝術中心的李虹,總局的一個小領導,華國電視臺的某個高層,給人的感覺很隆重。

像是突擊連要到美國執行任務一樣,就差開一個誓師大會了。

這是華國電視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大投資,到國外拍攝,都是以前沒有過的事情,也算是走出國門,爲國爭光了。

如果成功,會爲以後的劇組提供經驗借鑑,一旦失敗……

林子軒搖了搖頭,暫時不去想這種可能,已經到了這份上了,只許成功,不能失敗。

在機場的時候大家因爲有領導在,有點放不開,上了飛機就放鬆下來。

他們都是在經濟艙,一起買的票,也就前後排坐着。

林子軒和慕姍姍旁邊的乘客換了位子,坐在慕姍姍身旁,慕姍姍低聲叮囑着。

她以爲林子軒是第一次坐飛機,飛機起飛的時候可能會有點難受,林子軒認真的聽着。

不一會,廣播裡傳來空姐的聲音,飛機就要起飛了。

慕姍姍握着林子軒的手,她第一次坐飛機的時候有點緊張,那時候身邊沒有人,只能自己撐過去,現在倆個人在一塊,她擔心林子軒,倒是不怎麼想着自己了。

飛機平穩飛行,機艙內的氛圍熱鬧起來。

在這個年代坐飛機還是新鮮事,尤其是這種國際航班,機艙內的乘客大多是第一次出國,看着外邊的藍天白雲,覺得很新奇。

這時候出國要麼是公幹,要麼是留學,要麼是探親和移民。

對於大洋彼岸的美國,他們懷着憧憬和嚮往,那是一個超級大國,那是一片富饒之地,那是一個人人嚮往的天堂。

也只有他們這幫人是去拍電視劇的,還要在裡面徹底顛覆美國在華國人心目中的印象。

想想還真有點深入敵後,偷襲對方的意思,雖然不是明刀明槍的幹,卻也能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這麼一想就覺得自己還挺光榮。

劇組裡的人有一半都是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出國,他們聊到了到美國之後的生活。

首先是語言問題,正如慕姍姍所說,他們就沒有幾個懂外語的,到時候不迷路就不錯了。

林子軒的英語還湊合,不怎麼熟練,馮曉剛會的英語不超過五句,還是很簡單的那種,沒聽姜聞說過英語,問起來他倒是很有底氣。

“我可是出過國的人,你們能比麼?”姜聞得意的說道。

姜聞的確是出過國,不過那是法國,他去參加影展。

事實上,姜聞的英語同樣不行,當初高考的時候就因爲英語不行落榜了,後來才考取了京城戲劇學院表演班,戲劇學院對分數要求偏低。

在其他人討論的時候,姜聞笑而不語,他早就在京城書店買了一本《英語口語百事通》。

據說有了這本書,走遍美國都不怕。

“到了美國,還是要依靠你們這羣娘子軍。”馮曉剛感慨道,“我這輩子恐怕都學不好外語了,以後就只能在國內瞎混着,就不到國際上給人家添麻煩了。”

馮曉剛不到二十歲就在部隊上做宣傳工作,就沒好好學過外語。

他們那代人懂外語的真不多,葛尤同樣不懂外語,一個是沒有學習環境,還有就是不重視,畢竟也沒想着有朝一日能到國外溜達,那時候美帝還屬於敵對陣營。

到了林子軒這一批纔開始正兒八經的學習外語。

八十年代後期的出國潮更是讓外語受到了極大的重視,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上都掀起了一股學習外語的熱潮,說不定哪天就出國了呢。

劇組裡王箕和嚴曉顰都在美國生活過,慕姍姍同樣精通外語,用英語主持採訪問題不大。

馮曉剛說的沒錯,以後在紐約還真的要依靠她們幾個。

“你們別擔心,我剛到美國那會也就會幾句英語,能看懂吃飯和問路就行了。”王箕回憶道,“要實在不放心,到美國後你們先把住址和電話寫在紙片上,帶在身邊,迷路了就拿出來問警察。”

“你說的怎麼像是癡呆症患者啊。”有人說笑道。

“其實到一個看不懂聽不懂的地方,還真是兩眼一抹黑,能碰到一個同鄉就覺的特親切,就像是遇見親人一樣。”王箕深有體會的說道。

“到時候不懂外語的人要集體行動,不能單獨外出,至少要兩人一組。”林子軒建議道。

大家說說笑笑,對於未來幾個月的生活有着諸多的疑慮和暢想。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飛機降落在紐約肯尼迪機場,衆人下了飛機,找到行李,通過機場的安檢,在機場大廳裡找尋接他們的人。

林子軒在國內的時候聯繫好了,華國大使館會派人來接他們。

整個機場到處都是外國人,入耳的也是噪雜的英語,有一種掉進海里的感覺。

找了一會,看到一個穿着西裝革履的年輕人拿着一塊紙牌子,上面寫着《京城人在紐約》。

這個叫做丁耀武,二十四五歲的年紀,在大使館負責翻譯工作。

“別急着走啊,咱們先在這兒呆會,讓我找找感覺。”姜聞突然說道。

在劇本里,王起明和郭燕剛到美國,不懂英語,在機場裡找不到接他們的人,聽不懂廣播,也不知道該怎麼打電話,只能乾着急沒辦法,不斷地爭吵。

偌大的機場,人來人往,兩個華國人顯得那麼無助。

聽到姜聞這麼說,大家表示理解,就在機場這兒等着,他這就開始體驗生活了。

身邊都是外國人,什麼都聽不懂,有一種猛然來到一個陌生地方的無力感和焦躁感。

姜聞想要記住這種感覺。

第六百二十七章 心性第七百四十三章 狙擊第四百一十八章 公益廣告第四百零五章 氣勢第八十三章 從前的節奏第五百八十八章 輸出第五十八章 花都生活第七百零七章 處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主旋律和大衆化第四百六十五章 加入第六百七十八章 譭譽第二百零八章 告狀信第五百九十二章 加盟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技改變電影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主第五百九十五章 底氣第三百八十八章 鼓勵第四百二十二章 正能量第四百七十九章 主動第二百五十五章 團聚第二百五十三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五百六十五章 旅遊第七百三十七章 票房第五百四十章 內核第二百八十七章 素描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第四章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詩歌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員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長性第八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七百零二章 花兒們綻放的年代第七百一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六百八十七章 冰棍第六百九十四章 片場第一百六十章 每個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電話第五百五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三百零二章 國際化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業和藝術第三百九十章 定位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兒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四百一十二章 新氣象第四百五十章 片酬第六百三十九章 嘗試第一百零九章 印象第五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六百一十四章 看好第五百七十章 這六年第五百五十五章 野心第十八章 一個時代的印記第三百零七章 撒開了耍第三十一章 探班第五百九十五章 底氣第六百零六章 飛馳的少年第二百八十四章 只肯在戲裡低頭的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主角第三百零七章 撒開了耍第五百四十八章 入股第五百六十九章 溝通第八十九章 還不是時候第八十五章 座談會第二十七章 有關未來的話題第八百零六章 新聞第三百四十七章 邊緣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綜合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心思第七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機會第六百八十六章 碰面第二百六十三章 頑疾第六百七十章 時機第八百章 佈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七十七章 選擇第六百三十九章 嘗試第七百章 教育第四百七十二章 名流第五十九章 靡靡之音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生做演員的材料第八百一十三章 提問第二百三十五章 市場第七百八十七章 考察第七十八章 波折第十八章 一個時代的印記第五百九十六章 有容乃大第七百七十二章 在香江第七百七十二章 在香江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改動第七百零八章 主次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業和藝術第六十八章 以後要對他更好一點第八百二十九章 招牌第二百七十四章 初爲人父第四百六十一章 相處第一百八十四章 主旋律和大衆化第六百二十三章 陣容第四百四十六章 出版第六百七十八章 譭譽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