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

開封義塾學堂。

竇禹鈞站在教堂之上,看着面前五十多名學子,臉上透着爲人師表的喜悅。

如果讓羅幼度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選擇一個道德楷模出來。

竇禹鈞絕對是唯一的答案。

在這個吃人的亂世,竇禹鈞可以說是做了一輩子的好事。

什麼親友中有喪事無錢買棺者,他出錢買棺葬殮;有家貧子女無法婚嫁者,他出資助其婚嫁;僕人偷了他的錢, 寫了一張債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表示“永賣此女,償所負錢。”

竇禹鈞將紙條燒了,將此女當作女兒來養,最後還替她備了嫁妝,將她風風光光的嫁出去。

當然這些都是小善。

他最大的善舉就是從事教育三十年, 建立書院四十間,聚書萬卷。請名儒學者教遠近學生,四方孤寒之士,貧士不能入學者,聽其自由出入,並提供衣食。

在這動亂的世道,在這武夫盛行的時代,不計任何回報的教書育人。

這份德行情操,在這亂世尤爲可貴。

或許就是因爲他的大善,老天爺對他也是不薄。

五個兒子皆是人中龍鳳,人人高中進士。教育事業也隨着時代的改變,有了明顯的改善。

尤其是近幾年, 他的義塾連續收了好幾個好苗子。

讓這位一輩子都想着教育育人的老人家,在人生晚年的時候,收穫了一定的勞動成果。

“諸位學子, 今日得畢士安一文, 感同身受。仁臾吾之學生,但讀此文,卻有惺惺相惜之念。”

竇禹鈞教學非常開明,經常鼓勵學子親自動筆寫文作詩,不要一味地鑽研古書,要懂得創作領會。

學生寫得好,他會予以獎勵;寫的出色,他會在學堂上拿出來討論;若是一篇令人讚歎的佳作,他會宣揚出去,還會將之收入自己的藏書之中。

在這種開明的教學之下,義塾中誕生了很多優秀的文章詩作。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張齊賢,這傢伙擅於寫小說散文,寫了好幾篇出彩的文章。

畢士安則擅於做學問,寫的都是導人向上之文。

之前他就因讀韓愈的《師說》一文,大受感慨,寫了一篇感言,給竇禹鈞奉爲佳作,在開封廣爲流傳。

今日又寫了一篇《藏書》,文中將自己愛書喜書的情感,及藏書的好處逐一寫下,讓竇禹鈞這個時代的藏書家,大有知己之感。

正午時分, 竇禹鈞意猶未盡地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竇禹鈞這一離去。

學堂裡頓時熱鬧了起來。

一個個擦拳磨掌,都在討論着一件事,春亭雅會。

所謂的雅會,事情其實一點都不風雅。

是兩撥人的約戰,不過因爲是文人間的文鬥,兩撥人給自己臉上貼金,就冠上了雅會之名。

張齊賢首先起身向屋外走去。

立刻有人叫道:“師亮,事關我義塾之榮辱,你不去嗎?”

張齊賢頓住了腳步,覺得此事不去不好,說道:“諸位先行,在下飢餓難耐,待我吃了便去。”

關於這個雅會,張齊賢自是聽說過的。

事情源於今年三月三上巳節。

這春暖花開之際,年輕男女外出踏青,曲水流觴,不是情人節卻有情人節的意味。

他們義塾的學生與城北青竹書院的學生在蔡河邊撞上了,還遇到了開封第二才女馮雁玲。

馮雁玲是長樂老馮道的孫女,父親是職方員外郎馮吉。

Wшw¤TTκan¤c ○

谷譜

這馮雁玲原本是公認的開封第一才女,但是隨着周娥皇的入京,馮雁玲自然擔不起這個第一之名,只能退居第二了。

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的周娥皇已經名花有主,還是惹不起的人物,這個第二自然最爲搶手。

兩撥人圍着馮雁玲便比試起了文采。

當時義塾這邊有畢士安在,自然穩勝了青竹書院一籌。

青竹書院自然不服氣,因爲他們學院裡的才子回鄉探親,不在此間。

兩撥人約好擇日再戰。

這纔有了今日的春亭雅會。

不過張齊賢心底清楚,表面上是爲了學院榮光,十有八九是衝着馮雁玲去的。

真正較真的唯有畢士安一人。

他深受竇禹鈞大恩,自然想要維護義塾的名譽。

走出了學堂,張齊賢搖了搖頭,來到了義塾食堂。

見到張齊賢,食堂的夥計笑道:“老規矩?”

張齊賢咧嘴笑道:“老規矩!”

夥計直接將一蒸籠的粟米飯擺在了他面前,然後送上了一些精緻的小菜。

張齊賢一邊看書,一邊吃飯,足足吃了一個時辰。

吃飽喝足,張齊賢本想回房間繼續讀書,但念及春亭雅會,還是決定前去看看。

沿着蔡河往西走,即將行至春水亭,張齊賢便聽亭內兩人互罵。

原本文斗的兩撥人,卻在一旁瑟瑟發抖,不知如何是好。

張齊賢湊上前去,拉了拉畢士安的衣袖問道,“什麼情況?”

畢士安一臉無辜地將情況細說。

原來青竹書院說的才子是王樸的兒子王侁。

王樸雖位高權重,但是他爲人固執,不但不許幾個兒子以他名望欺人,還將他們安排進青竹書院讀書。

王侁爲人剛愎自用,見父親不給自己安排路子就想着自己闖出名望,讓王樸另眼相看。

此番比試,王侁特地做了宣傳,欲踩畢士安揚名。

畢士安因王彥升一事,本就人盡皆知,加上寫了幾篇好的文章,在開封年輕一輩中處於翹楚之列。

兩撥人圍繞君子六藝以及琴棋書畫作爲比試的方向。

畢士安各方各面都力壓了王侁一籌。

王侁連輸幾場,大感顏面無存,暗中威脅了裁判,在琴書畫這類勝負難決的項目偏袒自己。

此舉卻讓大內都部署張美的兒子張守瑛逮住,直接嘲諷王侁“仗父而勝”。

兩人便吵了起來。

都是汴京開封跺一跺腳抖三抖的人物,誰都不敢上去勸說,只能在一旁瑟瑟發抖。

張齊賢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時他聽到有人說道:“王樸前日怒斥了張美,張守瑛就是衝着王侁來的。”

很多時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細小的變化,卻能引發滔天巨浪。

顏面無存的王侁畏畏縮縮的不敢回家,躲在青竹書院裡。

直到得到他父親王樸去世的消息……

第六十七章 鬼魅般的楊無敵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七十二章 鬥將 暗箭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六章 曹彬掛帥第六十九章 大飽眼福第十四章 說客盧多遜第一百四十章 劉鋹的禮物第一百六十一章 萬千感慨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三十五章 前有李谷,後有羅幼度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一百七十八章 勝率第七十四章 人馬嘶鳴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三十章 兇殘 援兵第五十五章 真不講武德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趙家兄弟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二十三章 送上門的石守信第二十六章 不甘的趙家兄弟第十章 並立對抗中原賊寇第五十四章 出來了,回不去了?第一百六十章 歸順 調轉槍頭第三十章 巡視御營司第四十六章 羅幼度治軍第一百九十章 逃不開的真香定律第二十六章 不敢賭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七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二章 古都感懷第八章 委屈的趙匡胤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龍鳳 臥龍鳳雛第二十九章 再次內卷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盛世景象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九十七章 高麗之事第二十五章 自己人第六十二章 有來無回第二十七章 指揮內行的外行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八章 打賭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九章 議降 奢靡第六章 政治戰略第四十章 浣花溪奇士第十四章 立於不敗之地第二章 求情無果第八章 破局第十一章 暴殄天物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五十四章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第十四章 說客盧多遜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十八章 舉國震恐第二十五章 黃河決堤第三十一章 符彥卿的嗅覺第十八章 人性算計第十七章 北漢投降第四章 穩如老狗第一百二十四章 闊綽第七十二章 當牛做馬第五章 下臺階的梯子第五章 差距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龍鳳 臥龍鳳雛第五章 打服爹就夠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紙幣之議第三十八章 朱元來訪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難李氏覆滅第九章 知己第五十七章 無爲縣火第二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六十三章 連環城寨第八十章 開海之功第十章 壯烈第七十四章 籌謀南平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猥瑣發育第五十八章 認祖歸宗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四十一章 點檢做天子第四十七章 噩夢級任務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十六章 葬禮上的佳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壞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