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北伐之議

“蒙古大軍雖敗,實力卻是猶存,忽必烈更是雄才大略,賢侄爲何認爲此時便是北伐之機呢?”沉默了一會兒,一燈大師問道。他的大理國便是在忽必烈大軍威逼下,被迫投降,對此人極是忌憚。

方誌興道:“此戰之後,蒙古大軍確實仍有實力,不過大汗蒙哥新逝,必然軍心不穩,忽必烈再是雄才大略,也難以完全掌控軍心。相反,襄陽城有郭大俠數年來所練精兵,又新近得勝,士氣前所未有。如此一漲一落,雙方實力已然相差不多。再者,忽必烈此人野心極大,若是有心爭奪汗位,必會率軍北返,到時郭大俠統領襄陽城中兵馬銜尾追擊,必會大獲全勝。”

“爭奪汗位?”一燈大師聞言,不由微微點頭。和中原之地不同,蒙古大汗並非嫡長世襲,傳承頗爲混亂,前些年窩闊臺死後,汗位一直有着紛爭,直到蒙哥即位,纔算稍微穩定,忽必烈作爲蒙哥弟弟,又有如此實力,確實有可能爭奪大汗之位。作爲皇族,雖然大理國的帝位爭奪並不激烈,一燈大師也深知這等地位的誘惑,但凡有一絲可能,忽必烈必會返回蒙古爭奪大汗,那樣的話,確實是襄陽城的機會。

聽到兩人所言,衆人也都暗暗揣測,若是乘忽必烈急於北返之時追擊,北伐勝面可謂極大,那樣的話,當真可以一搏。不過想到朝廷態度,一些人仍是不免猶疑,朱子柳道:“趕走呂文煥不難,不過若是我等公然趕走了他,或者違抗臨安朝廷之命北伐,必然無法得到支持,甚至可能會被視爲叛逆,那樣的話,可就不止要面對蒙古人了。”

“是啊,朝廷那邊雖然對付蒙古人不行。對付我們這些武人,可就拿手多了,若是到時他們認爲我等是在反叛,那又如何是好呢?”洪七公附和道。

“臨安朝廷那邊。晚輩去走一趟,必然讓他們不敢亂動!”聞言,楊過大聲說道。前些年丁大全等人爲惡,他便曾去臨安教訓了一頓,對此可謂輕車熟路。

對於楊過武功。衆人自是放心,不過聽到他所言,卻都是搖了搖頭。若說一般的懲惡揚善、行俠仗義,楊過這種做法還可能起到效果,但這等軍國大事,恐怕就不會有多大成效了。畢竟改變一人的想法容易,改變整個朝廷的想法可就難了。縱然理宗皇帝,也無法在衆人反對下決定這等大事。

“朝廷想法,我等其實大可不必理會。若是我等公然造反的話,朝廷定會派人來攻。而若攻向蒙古,最多也不過申斥而已。京湖制置使那邊,呂文德是呂文煥的兄長,我等若是擒下呂文煥,但凡他稍有顧忌,也不會輕舉妄動。”方誌興掃視衆人,說道。他這次來到襄陽,主要目的便是爲此,對於各方面的反應自然都有所考慮,若是襄陽城中兵馬只是擅自北上。宋廷爲求安穩,定不會擅自動手,呂文德那裡,也是如此。

說完這些。方誌興拱了拱手,沉聲道:“諸位,機會難得,若是此次再不奮力一搏,只怕忽必烈再次南下之時,我等可就再無機會了!還望速下決斷!”能否打敗蒙古。或者讓宋朝多拖延一些時間,就看這次北伐的效果了,方誌興自然要盡力促成。

衆人聞言,俱是面色沉重。作爲天下間最頂尖的高手之一,他們又怎不知襄陽如今局勢,若是一味死守,即使這次安然度過,又能頂住幾次呢?一旦襄陽被破,長江防線便被蒙古突破,到時大宋朝廷,定然滅絕無疑,北伐之時,可謂刻不容緩。再說,此時由大勝關英雄會而來的武林中人正在老去,其它武林人士,卻大多不願在此死守,此時襄陽城中,可謂是武林力量最盛之時,再往後去,只怕就越來越弱了。而且方誌興所獻寶藏,如今已消耗殆盡,再要練兵,也是無米之炊,乘着此次蒙古力量消弱之時北伐,可謂最佳時機。想到這裡,衆人心中已經偏向了這點。

“郭大俠,你是襄陽城的主帥,不知有何想法?”看着衆人神色,方誌興向郭靖問道。郭靖義守襄陽十數年,名聲可謂極大,城中精兵又是他所練,可謂是衆人中最重要之人,他若下了決心,此次北伐可就定下一半了。

自從聽到方誌興提起北伐,郭靖心中便極是爲難。若是按他心意,自然是要率軍北伐。不過若說反抗朝廷命令,對他來說卻是極難定下。而且呂文煥待他極好,若說要驅走或擒下此人,郭靖心中實在有些不忍。聽到方誌興詢問,又見室內衆人都在看着自己,郭靖想了一會兒,沉聲說道:“誠如方兄弟所言,此次北伐之事,可謂勢在必行。不過忽必烈若是想要爭奪汗位,必不會快速離去,反而會乘着與襄陽對峙之時收服軍心,換上心腹大將。這段時間我們可以上報臨安,陳述北伐之要,並且準備物資,若是能夠得到朝廷支持,此次獲勝的把握定然更大。”

聞言,洪七公、朱子柳等人,俱是暗暗點頭,郭靖此言,可謂極爲穩妥,若是朝廷支持北伐的話,取勝的把握也就更大了,就是不成,忽必烈一時半會兒也不會走,對襄陽也沒有什麼損失。而且乘着這段時間,襄陽城可以休養生息、儲備物資,到時無論朝廷是否同意,都是有利無害。

不過沈清辰聞言,卻是反駁起來:“郭大俠此言,小道不敢苟同。正因忽必烈要收服軍心,我等更應該立即北伐纔是。若是等他完全收服了這路大軍,北伐可就更無把握了。而且此次蒙古大軍齊聚襄陽,北地地方不靖,郭大俠起兵的話,定會有人響應,如果過些日子,以忽必烈的手段,斷無這等可能!”作爲全真教之人,他久在北地,多年不聞大宋,對於臨安朝廷,自然沒有那麼多的忠心,之所以抗蒙,更多的是心懷正義、看不慣蒙古所爲而已。此次他率領全真教衆人南下襄陽,可謂冒了絕大風險,若是郭靖不能立即北伐,那就有些危險了。

想到這裡,沈清辰團團一揖,又向衆人說道:“全真教這些年來,一直受到蒙古打壓,此次小道率人來到襄陽,更是大大得罪了蒙古人,若是郭大俠不能立刻起兵的話,小道也只好和衆位師兄、師叔北返,先做準備了。”(~^~)

第115章 朝陽一氣第684章 無爲而治第668章 琅嬛玉洞第746章 四兩千斤,莫不如意第643章 西域金剛(八)第524章 明教聖火令第279章 洞庭赤霞第195章 當年往事(一)第383章 大衍筮法第623章 金蠶蠱毒(六)第69章 不戒和尚第552章 終出重圍第209章 方女毓霞第259章 丐幫紛爭第689章 千機百變,萬流歸源第464章 華山論劍之空明返照第497章 郭襄被擒第530章 太上忘情第57章 林平之入門第622章 金蠶蠱毒(五)第439章 君山會武之挑釁第688章 彈劍指、拂雲手、流雲袖第305章 絕情幽谷第114章 七音懾魂第234章 陰陽手印第327章 劍敗金輪第664章 未雨綢繆第17章 終見古墓三江感言第612章 路話(一)第107章 正邪大戰之突圍第437章 君山會武之密謀第243章 剛柔之道第44章 曲非煙(一)第98章 辟邪之爭(三)第175章 攜雕而去第778章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第262章 盟主三戰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月票推薦票第17章 終見古墓第323章 蒙古招降第453章 君山會武之百草仙第247章 太極輪轉(一)第751章 刁蠻阿紫,蕭峰阿朱第413章 較場比武(四)第398章 又見龍女第206章 空虛有實第23章 一斗田伯光第455章 君山會武之五強第323章 蒙古招降第311章 情花之毒第112章 辟邪電劍第734章 燃木刀法,五指秘刀第629章 乾坤挪移(二)第685章 黑布面幕第85章 羣邪亂舞(四)第585章 神倒鬼跌第589章 兄弟重逢第628章 乾坤挪移(一)第588章 臘八會盟第157章 五毒大陣第447章 君山會武之激戰第81章 破玉伏魔第622章 金蠶蠱毒(五)第470章 華山論劍之日月潮汐第75章 氣劍之爭(三)第226章 耶律完顏第392章 終成大日第89章 劍道六訣(四)第198章 當年往事(四)第230章 神與氣合(一)第384章 大日經義釋第634章 乾坤挪移(七)第366章 羅漢拳法第659章 事了拂衣第588章 臘八會盟第768章 白虹掌力,曲直如意第256章 打蛇棒法第182章 回返終南第54章 衝靈之戀第183章 先天三寶第343章 連城寶藏第725章 乾坤輪轉,斗轉星移第740章 好爲人師,心有靈犀第82章 羣邪亂舞(一)第159章 人間莫愁(二)第586章 九轉易身第168章 古墓師徒第465章 華山論劍之虛實無間第365章 送貼較藝第159章 人間莫愁(二)第355章 西行之叔侄論教(十)神鵰卷武功層次第692章 路涼州里,身戒寺中第126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五)第328章 一燈大師第510章 江淮傳訊第527章 父女重逢第137章 嵩山之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