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佛道之爭

宋道安這些年執掌全真,將全真教的勢力又大大拓展了一番,內心頗爲自傲,對於少林寺這個佛門大派雖然看重,卻也不太在意。只是方誌興親口提醒,他也不得不重視,只得一口應了下來。

方誌興精神修爲突破後,靈覺越來越靈敏,對他人情緒感應也更清晰。眼看宋道安似乎有些言不由衷,心中嘆了口氣,對後世佛道論辯全真教爲何失敗又明白了幾分。不過身在全真,他也不能坐視此事發生,只得又提醒道:“上次全真教之所以被燒,便是因爲蒙古密宗的金輪法王從中挑撥,使得我全真教損失巨大。這次西行途中,我還曾遇到西藏密宗薩迦派教主薩迦班智達和他侄兒八思巴,這兩人博學多識,實是當世英才。薩迦班智達壽元將近不必多說,那八思巴卻務必注意。此人雖然不過十七歲,卻生有宿慧,精神修爲極高,來日若到中原,必是我道門大敵。如今薩迦派帶領吐蕃諸部投靠蒙古,很得蒙古人信重,將來極有可能與我全真教發生衝突。若是八思巴聯合蒙古密宗,再通過少林聯合中原佛門,我全真教可就危矣!”

宋道安能夠被全真七子選出來執掌全真,自然並非庸才,他聽到方誌興一在提醒,心中也重視起來。細細一想,內心更是悚然一驚。八思巴才學如何暫且不說,若是西藏密宗、蒙古密宗、中原佛門聯合起來一同與全真教對抗,全真教勝算着實不大。畢竟全真教勢力再盛,也只是一統北地道門而已,比之三地佛門,還是有所不如。

想起全真教這些年發展之時沒少侵佔佛門寺廟,宋道安心中更是不安。全真教雖然和西藏密宗沒什麼衝突,但和蒙古密宗、中原佛門之間的過節可着實不小,想到這裡,他急忙向方誌興詢問對策,思索如何應對。

方誌興完全回憶起上一世所讀道經後。對於佛道論辯之事瞭解更深,自然思考過如何避免這一點。他向宋道安道:“我全真教發展到現在,勢力已經可以說是極爲龐大了,再往下去。也難以擴展更大,反而更會遭到佛教等教派的忌諱,實在得不償失。因此如今之要,不在於開拓,而在於守成。只要我們花一段功夫穩住陣腳。就是西藏密宗、蒙古密宗、中原佛門真的聯合起來,也不見得能夠動搖我們的根基,這樣一來,自然落於不敗之地。”

“不過佛門善辯,若是他們真的想要對付我全真,必然會以論辯爲由,一旦我全真落敗,根基自然動搖。因此若是佛門提出論辯,掌教師兄務必不要回應。”方誌興又提醒道。道門注重自身修習,許多人並不善於言辭。和佛門辯論本就是個錯誤,反不如直接拒絕更好。

宋道安卻是有些遲疑:“若是佛門提出辯論,我們怎麼能不迴應呢?全真教是天下第一大派,若是不戰而退,如何還能領袖道門?”他雖然也知道佛門善辯,但全真教數萬人衆,總能找得出善辯的,而且全真教提倡三教合一,對佛門經典也多有涉獵,未畢會比那些和尚差了。反倒是不戰而退,會大大喪失顏面。

方誌興掃了他一眼,也知道他心中顧慮,說道:“我道門注重命功。更重於修身練氣;而佛門注重性功,更重於養心煉神。若和佛門辯論的話,我道門首先便放棄了自身優勢。因此若佛門提出論辯,我們就提出比鬥,是高是低,動手比一下不就知道了。若有人能在比鬥中勝過我全真。那也無話可說。”言下之意,就是要以武功取勝了了,方誌興做爲當世絕頂高手,這點自信還是有的。全真教一流高手本就不少,加上週伯通、楊過、沈清辰等絕頂活準絕頂高手,就是三地佛門聯合,也絲毫不用害怕。

宋道安聞言,卻是有些不敢相信,佛道鬥法向來是辯論居多,哪像方誌興這樣,直接就提出動手。不過他仔細想想,卻又覺得方誌興所言極有道理,道門和佛門修習的重點本就不一樣,去和佛門辯論,從根子上就拋棄了自身優勢,也怪不得歷來敗多勝少了。想通了這點,宋道安對於放棄辯論也就有些贊同了。

“還有,那些容易引發爭端的做法,以後也不要做了。像那種印發《老子化胡經》之類的事情,都要先停下來,我全真教從現在起要重於守成,不要太過咄咄逼人。”方誌興不管宋道安如何作想,又提醒道。老子化胡是真是假不太好說,但《老子化胡經》這部經文,卻可以說是禍亂之源。不但每次佛道論辯都少不了它的影子,還是大多時候是道門落敗的根源,如今李志常又組織人派發這部經文,着實可以稱得上不智,方誌興自然要阻止下來。

宋道安心下爲難,卻也只能點頭。印發《老子化胡經》本就是打壓佛門之舉,但現在可能會引起佛門反彈,自然要先停下來,等有了把握應對三地佛門後再想辦法不遲。

方誌興見宋道安應下,心中也鬆了口氣,又道:“我全真教雖有先天功這等武林中至高無上的神功,但修習太過艱難,還需有其它功夫補充才行。如今各脈都有進階內功,卻都稍顯薄弱,我這有一門從周師叔祖那裡得來的赤心訣,正好可以作爲補充。還請掌教師兄安排一間靜室,待我謄錄下來。”

“周師叔祖的功法?好!好!師兄我這就安排!”宋道安聽到方誌興所言,驚喜道。周伯通爲人瘋瘋癲癲,全真教中對他都不太重視,但他武功如何,衆人卻都是極爲佩服的。甚至在許多人看來,只怕祖師王重陽的武功也不過如此。只是此老太過好玩,從沒在全真教留下什麼武功,甚至連雙手互搏術和空明拳,也是由方誌興從郭靖那裡得來,如今方誌興要代周伯通傳下他的武功,自然頗爲令人欣喜。(~^~)

第269章 武林盟主(二)第683章 湖北阮家第125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四)第117章 紫氣東來第32章 誰在嫁禍(一)第625章 三聖坳中第647章 傳功授藝(三)第359章 西行之混沌劍陣(十四)第320章 空明手印第587章 龍木之議第694章 父子相見,江湖傳言推薦好友作品《武導韓娛》第738章 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第491章 華山論劍之八葉蓮花第706章 當此末世,武學衰微第5章 易筋十二式(一)第518章 天人之道第284章 三田合一第317章 排難解紛(一)第522章 魔教蹤跡第639章 西域金剛(四)第434章 君山會武之選拔第151章 金關玉鎖第703章 大輪明王,六脈劍陣第208章 武道貴恆第744章 六大高僧,山道相逢第264章 袖裡藏針第433章 君山會武之選拔第645章 傳功授藝(一)第73章 氣劍之爭(一)第478章 華山論劍之如封似閉第80章 疑惑重重第96章 辟邪之爭(一)第328章 一燈大師第358章 西行之巍巍崑崙(十三)第164章 煙波釣叟第170章 轉修紫霞第253章 玉蟾五式第104章 正邪大戰之二定第262章 盟主三戰第326章 木劍揚威第252章 白駝雪山第707章 比劍落幕,段譽被擒第470章 華山論劍之日月潮汐第38章 金盆洗手(一)第610章 脫出重圍第465章 華山論劍之虛實無間第654章 傳功授藝(十)第528章 聖火令神功第219章 小週天境第75章 氣劍之爭(三)第471章 華山論劍之入微第174章 再見神鵰第758章 常有欲,以觀其徼第456章 君山會武之挑戰第680章 接筋續骨第327章 劍敗金輪第571章 循序漸進第688章 彈劍指、拂雲手、流雲袖第17章 終見古墓第621章 金蠶蠱毒(四)第553章 桃花依舊第543章 襄陽悲歌(八)第259章 丐幫紛爭第261章 以扇破扇第476章 華山論劍之蛤蟆跳擊第144章 天下第一第618章 金蠶蠱毒(一)第362章 西行之兩儀劍法(十七)第255章 陸家莊中第320章 空明手印第34章 父子夜談(一)第753章 羣邪聚會,火焰掌力第612章 路話(一)第623章 金蠶蠱毒(六)第118章 恆山掌門(一)第266章 劍破金杵(一)第178章 紅拂仙子(一)第448章 君山會武之藍天和第132章 五嶽會盟(六)第341章 君山會武(一)第89章 劍道六訣(四)第770章 蟠龍劍,靈鷲蛋(本章免費)第449章 君山會武之樊一翁神鵰卷武功層次第774章 三日奔行一萬里第457章 君山會武之木靈子第523章 江心鏖戰第102章 正邪大戰之正道第312章 蒙古大營第110章 得意忘形第751章 刁蠻阿紫,蕭峰阿朱第334章 絕情谷事(一)第206章 空虛有實第441章 君山會武之編組第718章 劇飲千杯,斗酒不醉第434章 君山會武之選拔第397章 佛道之爭第423章 較場講武(二)第255章 陸家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