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懾伏外道

那老僧點了點頭,雙手合十一禮,向方誌興道:“老衲一生苦修般若掌,自從先師不幸過世之後,更是精研其中一式,自覺有些心得,今日便以此向方居士請教!若是此招無功,老衲甘願認輸!”他年老力衰,雖然功力深厚,但到底精力不濟,無法與方誌興久鬥。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定下一招,捨去後路,發出最強一擊。若是這一招無法奈何得了對方,餘下也不用再鬥。畢竟方誌興有護體神功,先天功又以回氣快著稱,時間越久,優勢就會越大,這老僧自然深知。

方誌興頷首應下,還了一禮,然後原地不動,等待對方進招。般若掌是少林寺至高掌法之一,他對此聞名已久,自然凝神戒備,看對方如何出招。

那老僧見此情景,知道方誌興定不會主動出手,也就不再多想,竟而閉目不動,就此養起神來。似乎不是在面對大敵,而是在靜修武功一般。

不過他越是如此,方誌興反而心中越是鄭重。這老僧如此表現,顯然已經觸摸到了精神運用,並將其融入了武功之中。如此修爲,只怕比之當年心結未解的慈恩,也不會遜色多少,當真是可畏可怖。想到這裡,他瞳孔微微散發,神意似凝非凝,六識全開,感受對方狀態。

大雄寶殿中衆僧見到兩人這等景象,心中暗暗稱奇,唯有心禪堂中幾位老僧,大致猜到了一點,心中泛起擔憂。他們和那老僧一直在一起,自然知道他所說的只用一招到底是何招式,威力又是如何。正因如此,這些人才知道師兄發出的這招,一定是爆發全身精氣神的強絕一擊,不論勝敗,只怕也難以再活多久了。而他們知道這點,卻又不能阻止。內心之中,當真頗爲難受。受到他們影響,大殿之中,一時沉寂無聲。

兩人靜立不動。也不知過了多久。驀地,大雄寶殿中似乎有一人氣息稍微大了一點,發出了一點動靜。這點動靜在平時自然不會被人注意,甚至難以察覺,但當此寂靜之時。卻是立時被人感知。只見那老僧突然睜開雙目,右手反拍一掌,大吼一聲:“懾伏外道!”聲如巨雷、掌似利刃,向着方誌興猛擊而去。此時他雙目圓睜,宛如怒目金剛,掌借聲勢,當真有股鎮壓一切邪魔外道的意志,要把方誌興這個“外道”懾伏。殿中衆僧見此,俱是心神震動,泛起了除魔衛道之心。同時暴喝着怒視方誌興。一時間大雄寶殿之中,燭火齊滅,聲音滾滾,似乎是佛祖發怒,要把方誌興吼出殿外一般。

方誌興在大雄寶殿中出現動靜之時,已然知道對面老僧必然動手,瞳孔驟然一縮,神意凝結,欲要出招應對。但饒是如此,他也沒料到這老僧這一招如此猛烈。還有其餘二十七位僧人突然助威。這些人中即使不是個個都修有獅子吼等音波功,但常年唸經拜佛,聲音當真不小,加之被老僧意念引動。合爲一體,即使以方誌興神意之凝,卻也受到衝擊,一時間重又散去,陷入危境之中。

也怪這些僧人運氣不佳,遇到了此時的方誌興。若是數月之前,方誌興之前未和薩迦班智達精神交鋒時,只怕面對這一招當真反應不及,說不得便被那老僧一掌擊中,立成重傷。但方誌興自從那一戰後,數月來勤加摸索,精神修爲雖然沒有多大增加,但在運用之上,卻遠非昔日可比。此時他神意受到衝擊,頓時知道殿中僧人同時突施暗算,自己即使能強行凝聚,只怕也需要一定時間,難以擋住對方招式。因此心念一轉,神意散而成雲,瞬間空空如也,毫不受力,同時左手出拳,輕飄飄地,迎向那老僧開山裂石的一掌,正是全真教至高絕學之一——老頑童周伯通所創的空明拳。此拳以空爲要,方誌興又早已修至最高境界,那老僧招式再凌厲,也難以傷到方誌興分毫。

眨眼之間,兩人拳掌相交,方誌興身形不動,那老僧卻就此一頓,像是被他止住。殿中衆人見此,同時停下省心,屏息靜氣,向着兩人拳掌望去。他們雖然用聲勢爲老僧壯威,但那畢竟是輔助,具體結果如何,還要看這一招纔是。

此番說來話長,其實卻不過瞬息之間。兩人凝立片刻,大雄寶殿中衆僧證推測老僧是否是在和對方比拼功力,卻見他神情陡然間委頓下來,跌坐在地,一時間神色衰敗,似乎蒼老了十餘歲一般。

心禪堂其餘六僧見此,同時驚呼一聲,就要搶上前去,扶住老僧。卻聽方誌興猛然暴喝一聲,吼道:“別動!”探手從懷中取出數十枚金針,手腕一抖,刺到那老僧身上。一時間那老僧身上金針光芒閃動,煞是駭人!

殿中衆僧見此,多是以爲方誌興趁機發出暗器,要謀害自己師兄/師叔/師叔祖,就要搶上前去,和他拼命。卻見方誌興轉頭環視一圈,說道:“你們若和我拼鬥,必然要耽擱時間,那時這位大師因此斃命,可別怪貧道沒有盡力!”

方誌興自來少林便氣勢洶洶,衆僧哪裡相信他會如此好心,仍要上前拼殺。卻聽心禪堂中又一老僧吼道:“肅靜,都給我退下!”緊接着其餘幾人也紛紛喝斥,讓衆人稍安毋躁。這幾人輩分甚高,在場僧衆不敢不聽,總算靜了下來。

那老僧喝止衆人後,向方誌興道:“老衲樂至,方纔和居士交手之人,是我師兄樂空。剛纔失禮之處,多有抱歉,還望居士海涵!”說着向方誌興躬身一禮,表示歉意。剛纔那一招雖然只有樂空一人動手,但嚴格來說,殿中衆人卻都有參與,更有人用出了獅子吼神功,可以說是二十八人齊上也不爲過。如今樂至禪師有求於方誌興,自然要先表示道歉,讓對方消下氣來,免得治療時做出什麼手腳。他深知樂空動用這一招的後果,又對醫術有些瞭解,自然看得出方誌興是在治療自己師兄,如今有求於對方,也只得暫時低下頭來。(~^~)

第112章 辟邪電劍第606章 正氣歌(一)第310章 金刀黑劍(三)第57章 林平之入門第730章 兩隻白鶴,人蔘鹿茸第3章 初次下山(一)第48章 古墓寒玉(一)第515章 三家相見第110章 得意忘形第440章 君山會武之立威第254章 大勝關前第773章 天山靈鷲第275章 抗蒙之議(三)第278章 言退金輪第49章 古墓寒玉(二)第713章 心魔消退,划槳之法第64章 過猶不及第384章 大日經義釋第767章 中原武林第一風流人物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185章 赤霞山莊第317章 排難解紛(一)第252章 白駝雪山第319章 排難解紛(三)第160章 破玉神拳第93章 克己爲仁第223章 耶律兄妹第169章 玉女心經第518章 天人之道第316章 兄弟相爭第247章 太極輪轉(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398章 又見龍女第135章 五嶽會盟(九)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269章 武林盟主(二)第63章 再見風清揚第414章 較場比武(五)第69章 不戒和尚第99章 辟邪之爭(四)第492章 華山論劍之新老五絕第62章 華山九式第460章 華山論劍之師徒關於本書由《笑傲神鵰天龍》更名爲《問道武第361章 西行之琴韻相和(十六)第477章 華山論劍之蛤蟆本能第334章 絕情谷事(一)第94章 吸星大法(一)第632章 乾坤挪移(五)第349章 西行之六脈神劍(四)第380章 收徒君寶(一)第660章 別有洞天第495章 龍象般若第216章 楊過出師(二)第118章 恆山掌門(一)第2章 拜師學藝第696章 新舊黨爭,國事朝政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新的一月,求月票、推第612章 路話(一)第778章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第6章 易筋十二式(二)第476章 華山論劍之蛤蟆跳擊第166章 展元沅君第697章 參合指力,參合劍氣第429章 傳功授藝(二)第107章 正邪大戰之突圍第147章 神入射鵰第647章 傳功授藝(三)第109章 華山門戶(二)第87章 劍道六訣(二)第117章 紫氣東來第405章 金剛伏魔第300章 夜宿古廟第103章 正邪大戰之密道第303章 玉簫劍法第543章 襄陽悲歌(八)第80章 疑惑重重第287章 靈犀大法第712章 逍遙自在,盜取功力第689章 千機百變,萬流歸源第404章 北斗劍經(五)第561章 天下大勢(一)第43章 笑傲江湖曲(二)第584章 威德先生第669章 陳年舊事第155章 出谷遇故第268章 武林盟主(一)第515章 三家相見第66章 異種真氣第259章 丐幫紛爭第581章 張三李四第119章 恆山掌門(二)關於本書由《笑傲神鵰天龍》更名爲《問道武第72章 雨夜強敵(二)第601章 俠客行(一)第466章 華山論劍之剛柔變幻第291章 黑沼團圓(二)第241章 天干五行第752章 神木王鼎,金丹毒丹第19章 石室遺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