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西行之六脈神劍(四)

“賢侄來意,老衲已經知曉,只是六脈神劍是天龍寺鎮寺之寶,也是大理段氏武學的至高法要,即使段氏世俗之人,亦不能傳授。一陽指老衲可以做主,六脈神劍卻是不能,還請賢侄體諒!”一燈大師合上書冊,重又遞給了方誌興,言道。方誌興說明華山論劍的目的,又刻意提到了六脈神劍,並以如此妙術相贈,一燈大師哪裡不明白他的意思。但六脈神劍是大理段氏最高深的武學,如何能夠輕易傳給外人,縱然方誌興以陰陽化生術交換,亦是不能。

方誌興當然知道這點,他這次也只是試試罷了,並沒報太大希望。畢竟陰陽化生術雖然妙用更多,但比之六脈神劍,用在爭鬥中卻遠遠不及。而且這門方法許多地方都是參考一陽指而來,以此交換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也實在有些厚顏。他推手送回書冊,回道:“大師言重了,晚輩也只是想見識一下六脈神劍,看看能否找到更進一步的方法而已。既然多有不便,也就罷了!這門陰陽化生術多得一陽指之助,還請大師務要推辭。”其實他心中不是沒想過用其它絕學交換六脈神劍,但六脈神劍作爲天下間最高深的絕學之一,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可謂寥寥無幾,天龍寺和大理段氏的武學又甚是完整,專心於一陽指這門功夫,可以說是不假外求。方誌興即使拿出自身所有絕學,只怕也難以交換出來。何況方誌興在武技方面已經達到了極高深的境界,如今欲求突破,也更重於內功修習,對於六脈神劍並不那麼看重,只是單純想見識一下這門劍法絕學而已,可謂成固可喜、敗亦從容,自然也沒有太多失落。

一燈大師見方誌興神情真切,知道這確實是他心中所想,心中歎服。他思索了一會兒。說道:“賢侄稍待,老衲再去與方丈大師商議,看看能否通融一下。”如今大理在蒙古兵鋒之下岌岌可危,天龍寺和大理段氏也不知能否保全。許多祖上傳下的規矩,也就不那麼嚴謹了。而且一燈輩分甚高,又曾貴爲皇帝,這些年雖然經常在外,在天龍寺中卻也極有分量。他若同意,此事定然大有把握。

方誌興自然明白此理,聽到一燈大師之言,心中不由泛起一陣欣喜,向一燈大師不斷拜謝。又是暗暗自嘲:“說着不在意,但如今有機會得到,卻還是免不了心情起伏,看來這精神定力方面,還是要多加修習啊!”不過話說回來,他若是真的對六脈神劍沒有念想。也不會如此作爲了。

李莫愁剛纔一直在旁聽着,對兩人談話並不十分明白,眼見一燈大師離去,問道:“這六脈神劍到底是什麼劍法,值得你們如此鄭重?”陰陽化生術的效果,李莫愁自然明白,眼看這門妙法也難以交換六脈神劍,她自然頗爲不解。方誌興的劍法如何,她可是深知,還有什麼劍法值得她如此看種呢?

方誌興見此。解釋道:“六脈神劍並非真劍,乃是以一陽指的指力化作劍氣,有質無形,可稱無形氣劍。所謂六脈。即手之六脈,有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真氣經由六脈,化作劍氣,從拇指少商穴、食指商陽穴、中指中衝穴、無名指關衝穴、小指少澤和少衝兩穴而出,每一脈均可爲一劍,合稱爲六脈神劍。此劍大成之後。可以十指催發無形劍氣,連綿不斷,無可抵禦。那時手指只要在數寸範圍內轉動,即可或遠或近、或點或戳,極盡方便。比之一陽指,用出也更勝一籌。”

“十指發出有質無形的劍氣、連綿不斷?這世間何人能擋?但如此使用,功力消耗定然極大,世間真有人擁有如此功力嗎?”李莫愁聞言,驚疑道。她這些年和方誌興合籍雙修,功力進展也頗爲迅速,但對於有人能用十指同時發出劍氣,還是不敢相信,只覺得非人力所能企及。

方誌興道:“不說創出此功之人,百年前大理宣仁帝,便曾由奇遇修成此功。而且一陽指若是修至圓滿,體內先天一陽之氣源源不斷,也能支撐這套劍法。就拿我和一燈大師來說,此時雖然無法完全修成此功,估計也能同時運使兩三脈,只是難以久持罷了。若是功力再進一步,說不定便能真正支撐此劍了。雖然艱難,卻並非不可能!”

對於方誌興的功力,李莫愁還是極爲相信,聽到他的估測,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同。正要談論,卻看到一隊人馬走了過來。當先一人,正是一燈大師派去取犀角的沙彌。見此,兩人同時起身,前去迎接。

大理段氏立國數百年,又處於西南之地,犀牛雖然罕見,卻也並非沒有。數百年積累下來,所藏犀角着實不少。方誌興一一查看,果然從中找到了幾個通犀,他用利刃從中挖出一些塊狀物事,果然和歐陽鋒所說煉製通犀地龍丸的材料頗爲相似,當下小心收起,讓這些人把餘下的犀角擡走。

有此收穫,方誌興自然心中喜悅,不斷揣測這通犀的藥性,思索它爲何與地龍相合,便蛇蟲不侵、百毒辟易。但這等天地異物,一時間也實在難以說清。

又過一會兒,一燈大師已經回返過來。見此,方誌興迎上問道:“有勞大師了,不知結果如何?”對於六脈神劍這一傳說中的絕學,他心中還是抱有一定期望的,若是能從中找到武學後續道路,或者使劍道更進一層,那是再好不過了。而且依六脈神劍的表現來看,至不濟也能多一門用劍手法,方誌興自然頗爲上心。

一燈大師見方誌興如此,搖了搖頭,說道:“段氏祖訓,六脈神劍非天龍寺弟子不傳,這六脈神劍,我等也不能私自傳授。”

聽到此言,方誌興心中一陣失落。若是沒有希望還好說,如今有了希望卻又失去,讓他心中頗爲難受。好在方誌興心中本來也沒抱多大希望,對武技並不渴求。打起精神,向一燈大師說道:“晚輩僭越了,有勞大師奔波。”以他如此境界,自然做不出強索的事情。像鳩摩智那樣非要強索,方誌興還不屑如此。再說就是動起手來,面前這一燈大師方誌興也還沒把握完勝。方誌興對一燈大師極爲敬服,對此結果也能接受。

一燈大師微微一笑,話鋒一轉。又道:“不過段氏祖訓,卻不禁自觀自學。賢侄得傳一陽指,也可以說是我段氏俗家弟子。老衲極力爭取,方丈大師同意讓賢侄觀看一路劍法,是否修成,還要看賢侄自己的造化了。”說着他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幅圖譜,展開鋪在方誌興身前,正是六脈神劍中的少澤劍。這路劍法最爲靈活,也最容易上手。並且能彌補一陽指運勁較緩的缺點,可以說頗爲適當。

李莫愁見此,當即起身避開,留下兩人傳法。

方誌興沒料到事情還有這等轉機,心中一陣欣喜。他對六脈神劍最重視的便是內力轉化劍氣的方法,只要有了方法,自然可將六脈神劍一一推導出來,甚至創出其它劍氣絕學也未嘗不能。是以雖然只能觀看一路,方誌興卻已經心滿意足。當下躬身行禮,向一燈大師拜謝。

機會難得。方誌興當即用心記憶。一燈大師見他手指微擡,提醒道:“六脈神劍是一陽指的進階功法,若是修成此劍,之後雖然還能用出一陽指。再修出的指力卻都會轉化爲劍氣,這養一陽指也難以再有進步。賢侄如今已經將一陽指修到二品,並且指力化爲罡氣,可以說離一品也只差半步,大有可能修至最高境界。是以老衲建議賢侄將一陽指修至圓滿後,再修練六脈神劍。這樣才能更發揮它的威力!”一陽指大成後,體內自生源源不絕的先天一陽之氣,也更能支撐六脈神劍之用,因此一燈大師如此說道。

方誌興正想要按照圖譜上的法門運轉一陽指,嘗試劍氣如何生成,聞聽此言,頓時停了下來,望向一燈大師。但一燈大師卻只點了點頭,不再多言。見此,方誌興也不好多問,停下真氣運轉,先行記下圖譜。他記憶力極佳,六脈神劍雖然頗爲繁雜,但只記一路,對方誌興來說卻並不算難。不過片刻,便已完全記下,方誌興仍不放心,繼續用心揣摩。

又過了一會兒,方誌興只覺已將六脈神劍盡數記在心中,再無差錯,便向一燈大師點了點頭,又拜了幾拜,謝過他傳法之恩。一燈大師見此,收起圖譜,重又離去。這六脈神劍是天龍寺的至寶,自然不能留在隨意留放。

方誌興平復心緒,凝神思索之下,也知道了一燈大師爲何特意提醒他繼續修練一陽指。這六脈神劍雖然是一陽指的進階功法,但與一陽指相比,卻重在爭鬥,失去了一陽指療傷治病的妙用。而且它的的內力運轉路線和一陽指並無太多不同,只是將指力轉化爲劍氣而已,反而因爲要凝氣成劍,消耗更巨。因此若非內功渾厚無比、或者達到源源不絕境界,單一用出一路,並不見得勝過一陽指多少,而且相較起來,還不如一陽指更易提升。如此看來,也怪不得天龍寺中多是專心一陽指,少有修練六脈神劍之人了。以往方誌興還疑惑一燈大師達到四品境界後不去轉修六脈神劍,如今卻終於知道答案了。

六脈神劍以劍爲名,自然和指法大爲不通,它所發出的是有質無形的一股劍氣,按照功力深淺,可凝出或長或短、或銳或鈍的無形氣劍,不僅能像一陽指那樣或點或戳,還能用出刺、切、削等劍法用法,就是用來和兵器相交,也不見得會吃虧,可以說頗爲堅凝。與之相比,方誌興的玄天劍指雖然也有強逼出罡氣化作劍氣之法,能在指尖凝而不散,但在各方面卻都差之遠矣,當真可以說是粗陋不堪。或許他武功精進後能夠不斷完善,未來可能與六脈神劍相比,但有少澤劍作爲參照,這個過程卻大大縮短了。方誌興得一燈大師提醒,不用一陽指修練六脈神劍,因此更多的和玄天劍指參照,探索其中異同,想要自己創出玄天劍指的劍氣凝結方法。

感受了一會兒,方誌興也知道自己對六脈神劍想的過於簡單了。他本以爲六脈神劍只有一種凝練劍氣之法,但如今揣摩出少澤劍的特性後,卻知道六脈神劍是有六種凝練劍氣之法。少澤劍是由左手小指發出,忽來忽去,極爲靈活快捷,卻又變化精微,少商劍、商陽劍等劍法的特點卻與其不盡相同,凝練劍氣的方法也必然與少澤劍不盡相同,這樣才能相互補充。當然,方誌興如今已知道劍氣如何凝聚,以他如今的武學境界,假以時日,也未嘗不能摸索出獨有的劍氣凝結之法,以他如今劍法境界使來,定然威力不凡。

接下來幾日,方誌興便不斷揣摩少澤劍,並和一燈大師相互探討,交流這門絕學。一燈大師雖然未曾修習六脈神劍,但有祖上傳下來的心得作爲參照,也能說出一二。方誌興探討之下,也是大有所得,初步創出了玄天劍氣,雖然離完善還遠,卻也有了門路。而且他結合彈指訣、彈指神通等創出的彈劍指,在有了凝結劍氣方法後,也變的名符其實,能夠將罡氣轉化爲劍氣以彈指手法發出。雖然比之無形氣劍的作用相差甚遠,也比之彈出石子遠及百步相差許多,卻能在三五丈內對敵人有相當威脅,可以說是兩者間的一個補充,豐富了各個距離範圍的應對方法。(~^~)

第588章 臘八會盟第259章 丐幫紛爭第744章 六大高僧,山道相逢第518章 天人之道第694章 父子相見,江湖傳言第80章 疑惑重重第162章 南下湘西第746章 四兩千斤,莫不如意第81章 破玉伏魔第224章 耶律楚材第429章 傳功授藝(二)第679章 玄武真經第167章 古墓激鬥第366章 羅漢拳法第84章 羣邪亂舞(三)第530章 太上忘情第647章 傳功授藝(三)第482章 華山論劍之太極陰陽第625章 三聖坳中第767章 中原武林第一風流人物第195章 當年往事(一)第275章 抗蒙之議(三)第60章 教導林平之(三)第271章 武林盟主(四)第283章 丹道周天第460章 華山論劍之師徒第618章 金蠶蠱毒(一)第613章 路話(二)第613章 路話(二)第265章 金杵兇猛第476章 華山論劍之蛤蟆跳擊第506章 大獲全勝第675章 交換功法第728章 胡漢恩仇,帶頭大哥第124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三)第412章 較場論事(一)第279章 洞庭赤霞第142章 正魔形勢第471章 華山論劍之入微第498章 襄陽大戰第45章 曲非煙(二)第415章 較場論事(二)第192章 頑劣弟子第446章 君山會武之決賽第634章 乾坤挪移(七)第466章 華山論劍之剛柔變幻第629章 乾坤挪移(二)第766章 縹緲峰,靈鷲宮,師姐妹第436章 君山會武之計議第37章 父子夜談(四)第255章 陸家莊中第556章 崖山海戰第21章 安然回山第504章 高臺大戰第169章 玉女心經第278章 言退金輪第732章 貢高我慢,大日經義第543章 襄陽悲歌(八)第770章 蟠龍劍,靈鷲蛋(本章免費)第643章 西域金剛(八)第418章 懾魂大法(一)第197章 當年往事(三)第252章 白駝雪山第401章 北斗劍經(二)第376章 少林藏經第766章 縹緲峰,靈鷲宮,師姐妹第112章 辟邪電劍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219章 小週天境第363章 西行之終(十八)第678章 小無相功第317章 排難解紛(一)第173章 酒入愁腸第541章 襄陽悲歌(六)第705章 參合神劍 VS 六脈神劍第468章 華山論劍之彈指神通第622章 金蠶蠱毒(五)第636章 西域金剛(一)第13章 初論劍道第725章 乾坤輪轉,斗轉星移第451章 君山會武之張一氓第460章 華山論劍之師徒第770章 蟠龍劍,靈鷲蛋(本章免費)第134章 五嶽會盟(八)第560章 跨鯨伏波第90章 梅莊交鋒(一)第276章 紅馬黃馬第189章 首徒楊過第617章 古墓猶存第359章 西行之混沌劍陣(十四)第153章 蛇膽神鵰第258章 武林盟主第766章 縹緲峰,靈鷲宮,師姐妹第515章 三家相見第328章 一燈大師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595章 兄弟相聚第441章 君山會武之編組第60章 教導林平之(三)第418章 懾魂大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