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君山會武(二)

“華山論劍?”、“華山論劍!”、“華山論劍……”楊過話音方落,便聽到周圍聲音此起彼伏,盡是在說華山論劍。自從王重陽當年舉辦華山論劍,並論定五絕名號後,江湖中數十年來皆是以五絕爲尊。對於華山論劍之名,衆人自然是如雷貫耳,可以說單此一會,便影響了武林中數十年的走勢。而第二次華山論劍雖然影響稍小,卻也在四絕外又出現了周伯通、裘千仞、郭靖三人,這些人武功各有所長,如今俱爲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尤其是郭靖,更是幾乎可以說是當今武林第一人,深刻影響整個武林。

前兩次華山論劍如此成功,第三次華山論劍又會如何呢?衆人想到此處,俱是震動不已,不知道此番一會,對當今武林又有何影響。老一輩固是神思當年,年輕一輩也是心潮澎湃,想要見識一下這傳說中的武林盛會,又是何等模樣!

“時間過的可真快啊!沒想到當年一會,如今都已經二十四年了。”想到自己當年在華山和黃蓉重逢的往事,郭靖感嘆道。王重陽召集天下高手舉辦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約定二十五後再次舉行,雖然王重陽翌年便已逝世,其餘四絕卻仍在二十五年後舉行了第二次華山論劍。如今離第二次華山論劍已經過了二十四年,明年確實是華山論劍之期。若非楊過提醒,只怕他還真的忘了。

“當年重陽真人舉辦華山論劍,是爲了定下《九陰真經》歸屬,莫非方道長有意一覽《九陰真經》?憑他武功,應該沒必要吧?難道是爲了爭奪天下第一?”朱子柳疑惑道。

楊過搖了搖頭,說道:“《九陰真經》雖好,但我師已有先天功,並不需要此功。而且他從我義父和周曾師叔祖那裡,已經大概知道了《九陰真經》的內容,也無需爭奪此功。至於天下第一,不過虛名而已。我師自然不會看重。如今舉辦這第三次華山論劍,是因爲我師自感武學桎梏,欲與天下羣雄交流,融匯諸家之長。以圖更進一步。”

“方兄弟的武功,難道已經達到如此地步了嗎?”郭靖聞言,驚訝道。他這些年來也自感進境緩慢,但仍在進展之中,沒想到聽楊過所說。方誌興似乎也達到了這個境界,並且比他還要精深,如此武功,當真可畏可怖。

楊過點了點頭,說道:“我在海邊練功之時,師父也曾經前去,但他在其中練了幾個月,便自言難有進境。這次我來之前聽師父說過,他自從轉修先天功達到第二層大成後,功力雖然還有一些進展。卻沒有大的突破。而其它方面雖然有些頭緒,也未能完全領悟,是以想邀請衆位高人共同探索,破開武學迷障。”

郭靖的武功也達到了這個境界,自然對此有所體會,方誌興有此想法,也着實不足爲怪。聞聽此言,他緩緩點了點頭,表示認同。他若不是在襄陽肩負重任,說不定也四處遊歷交流武學了。

屋中其他人雖然武功境界較低。對兩人所言也有些不明不白,卻也知道了方誌興舉辦第三次華山論劍的目的,是爲了武學交流。這時魯有腳奇道:“華山論劍不是在華山嗎?那方道長借君山做什麼?難道想改到君山?”如今北地已爲蒙古所佔,若是因此改到君山。也是可以理解。

楊過搖了搖頭,說道:“並非是改到君山,而是我師想要在君山舉辦比武大會,擇其中英才,共赴華山論劍!”君山地處洞庭,又依靠岳陽。周圍比較繁華,能夠承載的人可比華山要多多了,也能支持更多的人前來。而且此地位於宋境,也比華山所在要安全許多,普通武林中人,也有能力前來。

郭靖、朱子柳等人聞言,都是難以置信,朱子柳道:“這……這未免動靜太大了吧?方道長要舉辦華山論劍,只要邀請各位武林中的高手耆老到華山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舉?萬一出現什麼事故,那可如何收場!”武林人士向來是刀口舔血,脾氣也大,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也屬尋常。那麼多人聚在一起,又要比武,到時若是鬥起來出現損傷,豈不都歸咎於方誌興?說不定被人挑撥之下,混戰一場,中原武林可就要元氣大傷了。

朱子柳能夠想到,郭靖、魯有腳等人也都想到了這一點。特別是郭靖,心中更是憂慮,武林中人好的就是爭強鬥狠,若是聽聞這個消息,襄陽城中的豪傑不說要走一半,至少也會有三成前去。那樣一來,襄陽豈不就是空虛了?怪不得方誌興特意派楊過前來,與他們商議此事。想來是想要讓他們先行知道,取得支持。

“此事關係重大,化子還要和幫裡商議一下,再做決定。”魯有腳思前想後,實在拿不定主意,推脫道。他知道方誌興既然有了這種想法,自己定然阻止不了,就是不在君山,也會在其它地方。丐幫與其被動赴會,還不如主動參與爲好,這樣也能更好地控制局面。但他爲人謹慎,又深知自己能力,並不輕易應下。

楊過也知道這不是一時能定之事,拱手道:“還望魯幫主早下決定,華山論劍是在年底,這比武之事,最遲也要在十月之前舉行,那樣的話,年後就要立刻開始準備了,免得出了岔子!”想了一下,又對魯有腳道:“其中一應花費,皆由我赤霞山莊承擔,魯幫主不要有什麼顧慮。”方誌興既然要舉辦如此大的盛會,自然是有些準備的,也對楊過交待了一些,讓他心中有底。

魯有腳聞言也不奇怪,點了點頭,便提起打狗棒,一步一步去了。朱子柳等人見此,也紛紛告辭,途中相互告誡不要泄露了風聲,免得襄陽城中的武林人士聽到消息後人心浮動,先自亂了陣腳。(~^~)

第134章 五嶽會盟(八)第767章 中原武林第一風流人物第388章 大日印(四)第699章 君臣父子,火焰刀技第216章 楊過出師(二)第566章 大戰將起第164章 煙波釣叟第702章 幕後之人,相互對調第228章 三脈七輪第33章 誰在嫁禍(二)第354章 西行之精神意念(九)第422章 較場講武(一)第484章 華山論劍之煉虛合道第627章 光明頂內第718章 劇飲千杯,斗酒不醉第611章 乘雕而去第170章 轉修紫霞第467章 華山論劍之怒海狂濤第19章 石室遺經第127章 五嶽會盟(一)第517章 死活玄關第196章 當年往事(二)第443章 君山會武之誤區第19章 石室遺經第430章 君山會武之閒談第691章 萬毒之王,莽牯朱蛤第683章 湖北阮家第469章 華山論劍之玄妙一指第671章 聽香水榭第369章 懾伏外道第339章 絕情谷事(六)第660章 別有洞天第99章 辟邪之爭(四)第161章 禿毛醜雕第695章 慕容世系,勸說父親第509章 忠孝之辯第423章 較場講武(二)第256章 打蛇棒法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170章 轉修紫霞第51章 門派構想(一)第242章 有餘不盡第367章 本相無相第418章 懾魂大法(一)第498章 襄陽大戰第25章 辟邪劍譜第725章 乾坤輪轉,斗轉星移第466章 華山論劍之剛柔變幻第582章 臘八之邀第160章 破玉神拳第141章 華山之興(三)第749章 摧心掌,五虎拳,斷嶽掌第463章 華山論劍之問道(二)第485章 華山論劍之三寶如意第365章 送貼較藝第574章 禪武合一第175章 攜雕而去第281章 壽木長生第16章 趕赴終南第180章 紅拂仙子(三)第5章 易筋十二式(一)第436章 君山會武之計議第543章 襄陽悲歌(八)第615章 再臨終南第712章 逍遙自在,盜取功力第681章 桐柏尋親第223章 耶律兄妹第715章 武功稀鬆,經常拉稀第404章 北斗劍經(五)第427章 分筋錯骨(二)第392章 終成大日第235章 陰陽散手第391章 七星八卦九宮第225章 鐵掌快刀第684章 無爲而治第427章 分筋錯骨(二)第554章 抗蒙保民第356章 西行之崑崙三聖(十一)第259章 丐幫紛爭第513章 鶴林道人第528章 聖火令神功第629章 乾坤挪移(二)第668章 琅嬛玉洞第778章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第500章 蓮花生大士第12章 洞中洞第308章 金刀黑劍(二)第553章 桃花依舊第605章 稱王建制第341章 君山會武(一)第113章 紫霞秘笈,入門初基,先天神功,登第223章 耶律兄妹第181章 蛛索錦帕第639章 西域金剛(四)第75章 氣劍之爭(三)第536章 襄陽悲歌(一)第497章 郭襄被擒第152章 全真心法第168章 古墓師徒第248章 太極輪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