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次下山(一)

這半年來嶽方興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他扎馬已經可以扎一刻鐘時間了,再長就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畢竟還不到四歲,身子骨柔弱,能達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令狐沖年紀較長,正是練功的好時候,進步斐然,扎馬已經可以扎小半個時辰了,同時也開始學一些基礎的拳腳功夫。至於嶽靈珊則只能堅持一盞茶左右,雖然甯中則對她管教也頗爲嚴厲,但畢竟年幼,理解能力不足,許多地方都是一知半解,兩人之間的比試卻是以嶽方興大獲全勝而告一段落。

在這期間嶽方興讀書習字已然入門,不僅把常用的字記了個大概,還開始背誦典籍,不說三字經、千字文,就連四書五經也信手拈來,直教甯中則喜得有一段時間說要讓他去學文,嶽不羣也破感得意,已經開始講解其中經義了。不過嶽方興卻志不在此,他現在只是好好利用小時候記憶力強的先天優勢把它們記下來罷了,免得以後若是用到再費心力去記。古文大都不長,找到方法後也不難背誦,這點連令狐沖也是比之不過,他雖然腦子聰明,記性也甚好,卻不愛讀書,到現在也不過才認識常用字而已。嶽不羣對此連連嘆息,不過畢竟是江湖中人,武功纔是最重要的,對此也不強求。

嶽方興這一世在武俠世界,對武學興趣更濃,雖然努力學習古文,但也只是年紀小無聊罷了,畢竟限於年歲不能長時間習武,山上又沒有幾個人,只能從書中找些樂趣了。華山雖然遭逢大變,但並非外敵入侵,武學典籍保存的頗爲完整,嶽方興經常到嶽不羣的書房中,雖然重要的功法典籍看不到,但一些華山先輩的經驗手札卻能夠看到。這半年來,他根據前世看的小說中的想法和今世的一些武學經驗,嘗試把扎馬的呼吸之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據說這樣能夠讓人氣息悠長,也不知是真是假。不過這半年來他走路的時候卻再也沒有以前小孩子容易摔跤的毛病,跑着玩也比以前跑的遠多了,而且不再一停下就大口的喘氣。他自己猜想這應該主要是由於半年扎馬下來身子漸壯下盤漸穩的原因,但想來也有一些呼吸之法的作用,現在他走起路來呼吸間富有節奏感,不會亂了步伐。

且不說這呼吸之法不費多少功夫,單說這個培養節奏感的作用就讓嶽方興不捨放棄,而且這樣時間長了對修身養性極有效果,隨時能保持自己的節奏,處事不驚,驟遇大事也不會亂了分寸,這一點是在江湖上行走必備的素質之一,平常人至少要有幾十年江湖閱歷才能達到。嶽方興從現在開始培養這一點也有反思前世的原因,他前世就曾因毛躁而犯過一些錯誤,造成了一些損失。而在今世,這點更要努力避免,要知道,這是在武俠世界,在江湖上一旦犯錯很可能丟掉的就是性命。這半年來他日思夜想,時刻提醒自己,到如今已是小有成就,平常行走間已經不需要刻意保持了,平時呼吸自然,步伐穩健,間隔幾乎一樣,更是把呼吸之法融入了前世所學的《易筋經》之中。

這《易筋經》卻不是當今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少林寺無上內功寶典少林《易筋經》,而是他前世得病後所學的國家健身氣功十二式《易筋經》,也不知與當今江湖上的少林《易筋經》有無相通之處,但想來肯定是不一樣的。他前世只是在生病期間當作體操來做的,也只學習了動作並沒有刻意學習口訣、心法。少林《易筋經》是少林寺無上內功寶典,這十二式《易筋經》卻只是鍛鍊筋肉保健強身的方法,兩者之間不可同日而語,爲免他人誤解,嶽方興將之命名爲易筋十二式。

這易筋十二式全身皆可練到,對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很有效果,又是他是前世所學的唯一與武術搭邊兒的東西,因此也就堅持了下來。嶽不羣見了,雖看到一些武功的影子,也只當小孩兒玩鬧,並不在意。嶽方興努力修習,並且把扎馬的呼吸之法融入其中,與之初步結合,前不久纔剛剛有感覺,倒是甚有成就感。只是近幾日來他無論扎馬還是習練易筋十二式都感覺進展甚微,強練下去還會感覺不適,好像到了一個瓶頸,卻又找不到原因。

這日,嶽方興練功完畢,仍是沒有進展,不覺有些煩躁,伏在草地上,想起了三個月前嶽不羣的一番傳授。

那日清晨,嶽方興、令狐沖扎馬完畢,嶽不羣對二人道:“衝兒、興兒,你們扎馬已有三月,都有進步,我心甚慰。衝兒已經摸到門檻,即將入門,興兒卻是純憑蠻力,雖有一些進步,終究不是正道,這扎馬雖是基礎功夫,卻也是功夫,其中自有道理,想必你們也有一定的感悟,今日我就教你們扎馬的要訣。”

說着嶽不羣站了個馬步,但見其自然而立,上身微微起伏,似隨風而動,兩腿卻穩若磐石,全然沒有不妥之感,全身鬆鬆垮垮卻又好像隨時皆可發力,整個身體好像蘊含着一種特殊的韻律,無比和諧。

嶽方興當時聽父親說他扎馬還沒有入門,頗有些不服,畢竟這三個月來他已經很努力了,進步也頗爲明顯,雖然還不如令狐沖,但也自覺只是限於年歲罷了。誰知卻被嶽不羣如此點評,當下仔細觀看,卻是似懂非懂。

這時嶽不羣道:“衝兒、興兒,這扎馬要點卻是在‘空’、‘鬆’、‘穩’三字,上身要空,全身要鬆,腳下要穩,自然而然,毫不費力,似爲師這般,扎幾個時辰都不妨事,絕無疲累之感,你們達到這個地步,方算大成,到時候我再教你們下一步的功夫。”

嶽方興聽到這番話,當時就心中震撼,沒想到竟然還能這樣,自己受前世肌肉力量訓練方法影響太深,只道堅持下去必然會有所突破,武功全憑苦練得來。卻不知中華武學博大精深,固然需要勤學苦練,也需要一定的悟性,多思多想。華山派武學承自全真教,也是道家一脈,後來更是吸收了儒家的一些理念,講究天人相合,順其自然,若不通曉其中道理,絕不可能練至大成,同強行突破自身極限的現代鍛鍊方法截然不同。嶽方興受前世影響太深,思維深處還沒有扭轉過來,犯了思維定勢的錯誤。扎馬過於注重外在,只求姿勢準確,然後苦苦堅持,卻並沒有理解扎馬的本質,也難怪嶽不羣說他還沒有入門。孰不知武學之道博大精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現代的鍛鍊方法多承自西方,與中華武學大不相同,怎可混一而論。

自那日後,嶽方興就迫使自己努力破除前世的思維定勢,學着以今世的方法思考問題,到如今已是慢慢摸到門道,對口訣中的一些含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是把呼吸之法嘗試融入到易筋十二式之中,三個月來進步斐然,大大超越了嶽靈珊,不過近來卻總感覺似有一層隔膜,自己並沒有把握到正確的扎馬方法。

嶽方興已經苦思數日,這時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扎馬,扎馬,不就是馬步嗎?再想想騎馬的人,身體在馬上隨着馬的起伏而動,全身鬆鬆垮垮,不是跟父親扎馬時給自己的感覺很像嗎?怪不得自己近來總是找不到看父親扎馬時的感覺,令狐沖卻能找到,想來是我從來未見過真人騎馬,最接近的就是前世從電視上看過的馬術比賽,但那又怎麼跟真正的騎馬一樣呢?不見實物,總有不實之感,令狐沖在山下,想來是見過別人騎馬的,所以他一紮馬就不自覺的用到了。想到此處,嶽方興一躍而起,奔向演武場,叫道:“爹爹,爹爹,我要下山,我要下山。”

嶽不羣正在演武場中教令狐沖一些基本的拳腳步法和持劍之法,聽到嶽方興的話不由得臉色一板:“興兒,爹爹不是說過不要打擾你師兄練功嗎?再說你要下山做什麼?有什麼事等你師兄功課完了再說。”

嶽方興一聽,知道自己剛纔有些得意忘形,失了平時的穩重,惹得父親生氣了,再看令狐沖在那裡擠眉弄眼,忙回道:“我要到山下騎馬。”

嶽不羣一聽,有些奇怪,問道:“你下山騎馬做什麼?你現在年齡還小,騎不得馬。”

嶽方興道:“我扎馬步時總感覺有些拿不準,想去山下看看人是怎麼騎馬的。”

嶽不羣聽到這話在腦海中略略一思,頓時明白過來,卻是自己的疏忽,以爲兒子見過騎馬,卻沒想到兒子自出生以來從未下過華山,又如何能夠得見,怪不得這幾天總覺得興兒扎馬步時感覺有些不對,卻又說不上來,珊兒也是如此。自己還以爲是他們年齡不足,悟性不夠,現在想來還是他們的見識不足,畢竟常年呆在山上,很多東西都沒有見過,看來以後還是要讓他們多下山長長見識,免得以後連些常見的東西都不知道,興兒能想到這一點,單是悟性就頗爲不凡。

他心中甚是高興,溫言道:“今日已經有些晚了,明日我和你娘帶你跟珊兒一起下山去看看吧!”說完看向令狐沖,正欲讓令狐沖留在山上,卻見令狐沖正可憐巴巴的看着他,心下有些不忍,畢竟這半年來令狐沖練功還是很努力的,他看在眼裡,於是對令狐沖道:“衝兒,你上山已有半年,還沒再下過山,明日也隨我們下山去好好看一下吧!”

嶽方興和令狐沖聽到這話,頓時心中一喜。嶽方興自出生以來就從未下過華山,現在還搞不通自己具體處在什麼年代,山下境況如何,早就想自己看看了。令狐沖本來就性子活潑,能潛心練功半年還是嶽不羣看得緊,若是讓他自己練,是絕對不會這麼努力的,當下只覺得恨不得早點兒到明日纔好,不過眼下卻還需要好好練功,免得師父看他不專心用功,失了這次機會。

第77章 再度受創第734章 燃木刀法,五指秘刀第546章 襄陽悲歌(十一)第167章 古墓激鬥第491章 華山論劍之八葉蓮花第561章 天下大勢(一)第100章 正邪大戰之前奏第720章 左右搖擺,彈指克敵第486章 華山論劍之人劍合一第261章 以扇破扇第770章 蟠龍劍,靈鷲蛋(本章免費)第540章 襄陽悲歌(五)第198章 當年往事(四)第608章 憫忠寺前第493章 珠穆朗瑪第576章 龍木島主第156章 五毒秘傳第106章 正邪大戰之魔蹤第271章 武林盟主(四)第1章 穿越華山第593章 失望而歸第741章 聖人之道,與世推移第306章 公孫綠萼第552章 終出重圍第255章 陸家莊中第235章 陰陽散手第560章 跨鯨伏波第255章 陸家莊中第763章 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第48章 古墓寒玉(一)第186章 北斗大陣第686章 天人吐納,北冥吞星第65章 萬里獨行第305章 絕情幽谷第101章 正邪大戰之邪道第771章 八門金鎖陣(本章免費)第697章 參合指力,參合劍氣第486章 華山論劍之人劍合一第158章 人間莫愁(一)第656章 三花聚頂第106章 正邪大戰之魔蹤第323章 蒙古招降第240章 天道忌滿第73章 氣劍之爭(一)第152章 全真心法第23章 一斗田伯光第544章 襄陽悲歌(九)第684章 無爲而治第716章 天王補心,借力打力第53章 門派構想(三)第421章 懾魂大法(四)第403章 北斗劍經(四)第239章 北斗拱辰第730章 兩隻白鶴,人蔘鹿茸第277章 瞬息百步第365章 送貼較藝第155章 出谷遇故第111章 混元光圈第17章 終見古墓第196章 當年往事(二)第715章 武功稀鬆,經常拉稀第582章 臘八之邀第338章 絕情谷事(五)第629章 乾坤挪移(二)第630章 乾坤挪移(三)第702章 幕後之人,相互對調第388章 大日印(四)第279章 洞庭赤霞第246章 非剛非柔第354章 西行之精神意念(九)第237章 陰陽歸一第483章 華山論劍之通玄返虛第541章 襄陽悲歌(六)第523章 江心鏖戰第95章 吸星大法(二)第749章 摧心掌,五虎拳,斷嶽掌第607章 縮骨易形術第201章 楊家槍法第408章 襄陽較場第172章 心有千結第538章 襄陽悲歌(三)第591章 取捨得失第301章 東邪藥師第256章 打蛇棒法第651章 傳功授藝(七)第661章 金液還丹第686章 天人吐納,北冥吞星第523章 江心鏖戰第204章 傳功授藝第670章 廣陵止息第731章 神山上人,金蓮花第672章 珍瓏棋局第594章 華山會盟第143章 獨孤九劍第739章 欲神足,四神足第715章 武功稀鬆,經常拉稀第289章 赤子之心第223章 耶律兄妹第59章 教導林平之(二)第572章 求取易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