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劍破金杵(一)

達爾巴見到楊過出場,拔起金剛杵,大踏步走出,一言不發,金剛杵橫掃而出,疾向楊過腰間打去。這一杵揮將過來,帶着一道金光。金剛杵極爲沉重,他一出手,金光便生,可見其膂力之強,手法之快。就連方誌興見到,心中也是略吃一驚,這莽和尚明明離舉重若輕還差得遠,卻能將此等重兵器運用自如,金剛宗的心法之妙由此可見一斑。

楊過受此突然一擊,雙腳不動,腰身向後縮了尺許,金剛杵恰好在他腰前掠過。哪知達爾巴不等金杵勢頭轉老,手腕使勁,金剛杵的橫揮之勢斗然間變爲直挺,竟向楊過腰間直戳過去。以如此沉重兵刃,使如此剛狠招數,竟能半途急遽轉向,人人均出乎意外。楊過也吃了一驚,忙將寶劍壓在金剛杵上,身子借力飛起。他隨方誌興勤修輕功,身法自是極佳,如今稍一借力,已然騰空而起。

達爾巴不等他落地,揮杵追擊,楊過鐵劍又在金杵上一按,二度上躍。達爾巴大喝一聲:“往那裡逃?”金杵跟着擊到。楊過身在半空,見情勢危急已極,猛然深吸一口氣,身形竟然又再度躍起,正是方誌興所傳幻影身法的中途換氣之法。楊過此時用來,於力盡之處再次躍起,令廳中衆人都是吃了一驚。

未等衆人驚歎,楊過突然伸手抓住杵頭,揮劍直削下去。他的混元功內外兼修,易筋十二式大成後又開始修習易筋鍛骨章,一身力氣雖然不如達爾巴,但也非同小可。達爾巴運勁回奪,一時竟然掙脫不開,眼看楊過長劍削來,猛然間大喝一聲,神力爆發,強奪回自己金剛杵,急向後退。總算他力氣驚人。沒有丟掉兵器,便避過了長劍削指之禍。

這時楊過胸中一口氣已經即將耗盡,也是無力進擊,只得落下地來。重新覓機進擊。旁觀衆人見他接連三招被達爾巴逼在半空之中,可以說性命直在呼吸之間,這時敵人兵刃雖沒奪到,但危局已解,心中都舒了口氣。卻不知楊過輕功之妙。達爾巴的金杵就是再兇猛,也難以傷到楊過分毫。

達爾巴見他輕功高強,變招迅速,說道:“小孩子的功夫很不錯,是誰教你的啊?”這話說的是蒙古語,楊過沒有學過,自然一字不懂。但他料來這和尚是在罵自己,於是依着對方口音,也是嘰哩咕嚕的說了同樣幾句。他雖然不懂蒙古語,記性卻是極佳。只是聽了一遍,就絲毫不差的說了出來。

這幾字發音既準,次序又絲毫不亂,在達爾巴聽來,正是問他:“小孩子的功夫很不錯,是誰教你的啊?”便答道:“我師父是金輪國師。我又不是小孩子,你該叫我大和尚。”

楊過半點不肯吃虧,心想:“不管你如何惡毒罵我,我只要全盤奉還,口頭上就不會輸了。你用番話罵我豬狗畜生。我照式照樣也罵你豬狗畜生。”是以用心聽他說話,等他一說完,便依樣葫蘆的用蒙古話說道:“我師父是金輪國師。我又不是小孩子,你該叫我大和尚。”

方誌興聞言不由輕笑。嘴脣輕動,傳音入密,爲楊過翻譯了這幾句話的意思,免得他再鬧了笑話。楊過聽到師父解釋,才知道達爾巴並非是在罵自己,心中高興起來。不過他心中又起了逗弄這大和尚的意思,靜等對方回答。

達爾巴聽到楊過所言,心中大奇,側過頭左看右瞧,心想你明明是小孩子,怎會是大和尚?你師父又怎會是金輪國師?說道:“我是國師的首代弟子,你是第幾代的?”楊過不等方誌興翻譯,同樣說道:“我是國師的首代弟子,你是第幾代的?”

方誌興聞言,不由斥責起來。楊過聽到師父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又聽到他的斥責,心中也是惴惴。武林中人最看重師徒名分,方誌興雖然對這些口頭話語不太在意,但也不能讓楊過亂認師父。楊過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心中大是羞赧,下決心要學會蒙古語,免得再鬧笑話。

孰料那邊達爾巴聽了楊過所言,心中卻大是震驚。吐番和蒙古的密教中向來有轉世輪迴之說,其時達賴與班禪的轉世尚未起始,但人死後投胎復生、不昧性靈的說法,早爲密教中人人所深信不疑。金輪國師雖是蒙古人,出家後所學的是藏傳密宗佛教,在蒙古稱爲金剛宗,他年輕時收過一個大弟子,這弟子不到二十歲就死了,達爾巴和霍都均未見過,只知有這麼一會事。達爾巴在國師座下排名第二,霍都居三,便是爲此。

此時達爾巴聽了這番言語,只道楊過是大師兄轉世,又想他如不是神童帶藝投胎,一個少年怎能有如此武功?再說他是中原少年,蒙古話又怎能說得這般純熟?當下側頭向他凝視片刻,越想越像,突然拋下金剛杵,向楊過低頭膜拜,連稱:“大師兄,師弟達爾巴參見。”

這一來楊過自然大奇,卻不擅自回答,直到耳邊聽到方誌興翻譯,才做出應答。他知道達爾巴是在參見自己,無論如何吃不了虧,於是點頭微笑,躬身合什,意示接納,並加還禮。

方誌興見此心中不由好笑,中原羣雄卻是詫異之極,除郭靖、黃蓉幾人外,大家不懂蒙古話,不知楊過跟他嘰哩咕嚕、咭咭咯咯的對答半晌,說了番什麼言語,竟折服了這神力驚人的番僧。

這中間只金輪國師明白原委,心知這二弟子爲人魯直,上了楊過的當,大聲說道:“達爾巴,他不是你大師兄轉世,快起來跟他比武。”達爾巴一驚躍起,說道:“師父,我看他定是大師兄,否則小小年紀,怎會有如此身手?”國師道:“你大師兄的武功比你強得多,這孩子卻不及你。”達爾巴只搖頭不信。國師知他性子最直,一時也說不明白,便道:“你如不信,跟他再比試一下就知道了。”

達爾巴對師父的話向來奉若神明,師父既說楊過不是大師兄轉世,那就多半不是大師兄了。但他小小年紀,竟有這般高明武功,又自稱是大師兄,卻又難以不信,還是遵從師父吩咐,與他較量幾招,試試他的真功夫,瞧是誰勝誰敗,那就真僞立判了,於是舉手向楊過道:“好,我就跟你比試一下武功,是真是假,就憑勝敗而定。”

楊過見他站起身來,嘰哩咕嚕的說了幾句話,神色間甚是恭謹,聽方誌興解釋這幾句話的意思,仍是一音不變的照說一遍,達爾巴聽來,正是:“好,我就跟你比試一下武功,是真是假,就憑勝敗而定。”

達爾巴聽了這幾句話,心下又感驚懼,暗想:“師父說我大師兄的武功比我強得多,我定然比他不過的。”此刻聽楊過這麼說,更加懼意大盛,轉眼向國師瞧去,見他臉有怒容,卻又不敢不與楊過動手,只得說道:“請你手下留情。”

楊過聽到這大和尚要和自己動手,橫劍而立,向對方微微點了點頭,做足了大師兄的模樣。眼見達爾巴揮杵擊來,微微一避,隨即縱上連刺三劍。達爾巴心中存了怯意,生怕楊過武學造詣驚人,輪迴轉世,必具莫大神通,當下只以金剛杵緊守門戶,不敢絲毫怠忽,數招一過,楊過已瞧出他只守不攻,雖不明用意,卻樂得大展攻勢,當下按照師父所說,用出了古墓劍法。方誌興有意讓他通過和達爾巴比鬥體悟劍法的不足之處,故而讓他逐次施展各路劍法,試演其中威力,如今楊過所用,便是最爲輕靈的古墓劍法。這路劍法勁力不足,雖然難以傷人,但如今楊過所用乃是寶劍,若是達爾巴捱上,也定然極不好受。

當年林朝英石墓苦修,創下玉女心經的武功,此後不再出墓,只傳了她的貼身丫鬟——也就是如今的林師父,而後再傳於李莫愁、小龍女、方誌興,再由方誌興傳至楊過。林師父、小龍女從不涉足武林,李莫愁之前未得師傳高深劍法,後來學了《玉女心經》後,卻仍是多使用拂塵功夫。而方誌興少在江湖行走,又劍法極高,當然也不會特意用出古墓劍法。此時楊過使出古墓派劍法,大廳上各門各派高手畢集,頗多見多識廣之士,但除方誌興外,竟沒一人見過。

古墓派的創始人是女子,接連兩代的弟子也都是女人,自不免輕柔有餘、威猛不足。方誌興雖然能爲其加上勁力,但他深知這一派功夫的要點便在於快捷,楊過功夫不到,徒然加勁反而可能失去了劍法本意,是以他傳授楊過時也是注重於輕靈快捷。楊過輕功極佳,此時用出這路劍法,不住在滿廳遊走,一招未畢,二招已生。劍招初出時人尚在左,劍招抵敵時身已轉右,竟似劍是劍,人是人,兩者殊不相干,一套劍法只使得十餘招,羣雄無不駭然欽服。

此時達爾巴只守不攻,楊過當然是大佔上風,他劍走輕靈,招斷意連,綿綿不絕,當真是閒雅瀟灑,翰逸神飛,大有晉人烏衣子弟裙屐風流之態。這套劍法本以韻姿佳妙取勝,襯着對方的大呼狂走,更加顯得他雍容徘徊,雋朗都麗。楊過一身藍袍勁裝,本是武林中常見的打扮,但這路劍法使到精妙處,人人眼前斗然一亮,但覺他清華絕俗,活脫是個翩翩佳公子。廳中年輕女子在見到,更是芳心可可,對楊過大是傾慕。

可是楊過一求姿式俊雅,劍上威力便不易發揚。再加上達爾巴一意守禦,他當然更難以勝過對方了。旁邊方誌興見此情形,不由搖了搖頭,卻不對此加以指出,到底威力如何,楊過一會兒就知道了。(~^~)

第215章 楊過出師(一)第195章 當年往事(一)第742章 包容天地,驗證體會第473章 華山論劍之煉神返虛第411章 較場比武(三)第114章 七音懾魂第291章 黑沼團圓(二)第771章 八門金鎖陣(本章免費)第342章 君山會武(二)第377章 九陽真經第585章 神倒鬼跌第612章 路話(一)第7章 易筋十二式(三)第330章 轉授先天第372章 少林服軟第645章 傳功授藝(一)第47章 同修辟邪(二)第590章 銅牌謎團第76章 一劍制敵第493章 珠穆朗瑪第160章 破玉神拳第603章 俠客行(三)第432章 君山會武之比鬥規矩第206章 空虛有實第440章 君山會武之立威第340章 絕情谷事(七)第687章 奇經八脈,功成無相第89章 劍道六訣(四)第106章 正邪大戰之魔蹤第160章 破玉神拳第404章 北斗劍經(五)關於本書由《笑傲神鵰天龍》更名爲《問道武第540章 襄陽悲歌(五)第666章 琴仙廣陵第367章 本相無相第396章 重臨終南第60章 教導林平之(三)第32章 誰在嫁禍(一)第680章 接筋續骨第202章 永字八法第207章 武學道路第648章 傳功授藝(四)第52章 門派構想(二)第768章 白虹掌力,曲直如意第406章 黑玉短劍第385章 大日印(一)第642章 西域金剛(七)第27章 衡山劉府第47章 同修辟邪(二)第430章 君山會武之閒談第355章 西行之叔侄論教(十)第88章 劍道六訣(三)第347章 西行之一燈大師(二)第298章 岱宗如何第685章 黑布面幕第670章 廣陵止息第58章 教導林平之(一)第347章 西行之一燈大師(二)第274章 抗蒙之議(二)第607章 縮骨易形術第709章 神仙姊姊,哥哥妹妹第123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二)第587章 龍木之議第91章 梅莊交鋒(二)第379章 先天純陽第382章 達摩一掌經第154章 獨孤遺蹟第121章 恆山掌門(四)第230章 神與氣合(一)第307章 谷中再遇第2章 拜師學藝第236章 朝陽印法第414章 較場比武(五)第416章 較場比武(六)第171章 先天之議第215章 楊過出師(一)第214章 空明拳法第779章 萬仙大會,憑虛臨風第733章 參合莊中,還施水閣第630章 乾坤挪移(三)第279章 洞庭赤霞第471章 華山論劍之入微第361章 西行之琴韻相和(十六)第314章 軍營大戰(二)第262章 盟主三戰第118章 恆山掌門(一)第509章 忠孝之辯第529章 母女敘話第581章 張三李四第586章 九轉易身第750章 四大惡人,風流雲散第703章 大輪明王,六脈劍陣第180章 紅拂仙子(三)第428章 傳功授藝(一)第566章 大戰將起第342章 君山會武(二)第732章 貢高我慢,大日經義第237章 陰陽歸一第736章 神醫薛慕華,少年遊坦之第476章 華山論劍之蛤蟆跳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