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永字八法

方誌興輕咳一聲,走進靜室。楊過聽到聲音,喜道:“師父,你來啦!”他雖然因爲聽到父親之事心情低落,借抄書打發時間,但如此抄寫了大半天,也是有些不耐,看到方誌興,當即丟下筆迎了上去。

“抄了多少了?”方誌興見楊過如此,也不責怪。這小子若是一下子變得沉着穩重,那纔是糟糕之事,少年時性情突然轉變太大,多半會失去以往靈性。如今楊過這樣,纔是好事。

楊過聽到這話,頓時蔫了下來,囁嚅道:“抄到第七篇了!”他說出此話,自己也覺得有些慚愧。

“多少?”方誌興又問道,對於楊過所說實在有些不敢相信。這《清靜經》不過四百零一個字,楊過抄了三四個時辰,竟然才抄完六篇,豈不是半個時辰才抄一篇?速度如此之慢,簡直就是個剛學字的小孩。

眼見楊過畏畏縮縮,方誌興也不理他,徑直看向房中晾曬的經文。看到上面的彎曲潦草的字跡,方誌興更是無語。自己離開時見楊過臨摹起來還似模似樣,沒想到一離開,這小子就開始耍滑頭了。上面的字別說是正楷真書了,連草書都有些勉強,上面還不時有些豆大墨痕,實在難看之極。

粗粗看了一遍,方誌興指着其中兩篇向楊過道:“除了這兩篇外,其它的都要重抄!”這兩篇墨跡將幹,想來是楊過最開始抄寫的。由此可見,這小子不是沒能力,而是沒有用心,不管他是不是在想他父親之事,此事都不應該。

“什麼?”楊過一聽頓時炸毛了,自己辛辛苦苦抄了半天,方誌興卻只認可兩篇。這樣的話,自己豈不還得再抄十八篇,這可如何了得,當下就叫嚷出來。

方誌興見他如此。眉毛一豎,說道:“怎麼?還不服氣?你自己看看那幾篇寫的字跡,拿出去誰看得懂!”這小子有能力卻不做好,方誌興沒直接甩他臉上都是客氣。

“抄完了不就行了。還拿出去讓誰看?”楊過見師父發怒,也是有些害怕,不過還是強辯道。

方誌興指着另外四篇道:“你這樣抄的再多也沒有用!”說着向楊過問道:“你以爲掌教師伯喜歡罰人抄經書是爲什麼,難道是爲了讓你們浪費筆墨?”

楊過聞言也有些迷惑,問道:“不是說讓我們靜心思考錯誤嗎?難道還有其它作用不成?”

“靜心自然是一方面。不過還有其它目的。上次掌教罰人抄寫《孝經》,難道他不孝順了?方誌興笑道。說着又向楊過問道:“你有沒有見過人來宮裡上香?他們來的時候帶的什麼,走的時候帶的什麼?”

楊過點了點頭,說道:“這和抄寫經書有什麼……”說着想起那些人走的時候有的帶着幾冊經書,恍然道:“師父是說……我們抄的經書要賣出去?”想到這裡,他不禁有些目瞪口呆,沒想到掌教師祖讓自己抄寫經書還有這目的,當真讓人難以置信。方誌興這麼一說,楊過心中對馬鈺的慈祥老爺爺形象頓時崩塌,轉而把他看成了一個壓榨小道士的無良掌門。

方誌興隨手拍了他一下。斥道:“什麼賣不賣的,那是我們回贈香客經書向他們傳習大道,怎麼到你嘴裡就成了庸俗之事?而且就是不贈給他們,這經書也要留着給弟子翻閱,或送到各地道觀交流研習,不然讓你們抄了留着發黴不成?”

楊過被師父拍了一下,也沒覺得疼痛,膽子更大了起來,小聲嘀咕道:“那還不是一樣!”在他心中看來,兩者實在沒啥分別。

方誌興瞪了他一眼。又道:“你是我的大弟子,可不能丟了我的面子。所以這經書一定要好好的抄。不僅要能讓人能看懂,還要寫的漂漂亮亮!否則不說呈到掌教面前,我這一關你都過不去!”

楊過聞言。頓時苦着個臉。今天他寫了大半天,才被方誌興通過兩篇,如此說來,豈不是需要十天?就是自己再用心點,至少也得五六天吧!想到這個,他臉上苦色更濃。顯得極爲可憐。

方誌興見他這模樣,心中卻微微一鬆。今日說這麼多話,自然不是爲了抄寫經書之事,而是和楊過閒聊,增進雙方的感情,並幫助這個弟子儘快走出父親之事的陰影。如今看來,效果還算不錯。

想到這裡,方誌興心中也高興起來,向楊過道:“來,師父教你寫字!這書法之道和武學之道其實極爲相通,你若練得好了,未嘗不能以書法制敵!”

楊過聽到這話,也不顧扮可憐了,驚奇道:“書法中還有武學?這怎麼可能?”他被黃蓉教導了半年,也算是識字之人,卻從未聽過這點。

方誌興也不解釋,隨手抓了幾張紙釘在牆上,拿起筆疾書起來。筆意凌厲,酣暢淋漓,正是他最擅長的《俠客行》,以此先楊過展示。如今楊過學習了古墓派的天羅地網勢,功夫也走向輕靈一路,正需要凌厲輔佐。方誌興上一世也是側重這點,當然清楚這個,如今用出這套《俠客行》的筆法,正是以此教導楊過。

楊過眼見師父不一會兒便在紙上寫完了一首詩歌,而後更是身形變幻,臨空虛劃,口中還不住長吟,當真是目瞪口呆。他雖然武功低微,見識卻不算淺薄,生平所遇人物,除了方誌興、李莫愁等人外,還不乏郭靖、歐陽鋒那等絕頂高手,眼界也是不凡。而且方誌興和郭靖論武之時,他也沒少旁觀,如此一來,當然看得出方誌興所用,實是一套極高明的武功。

“看懂了嗎?”楊過正驚異間,方誌興已經寫完,收筆而立,向他問道。

楊過連連點頭,表示明白。這套武功俊逸凌厲,似風飄,似雪舞,又自有一股任俠之氣,極合他的脾性,讓他心中豔羨不已。不知自己何時才能達到這個地步。當日方誌興打敗霍都,用的是拳法,後來和郭靖論武,更多的也是拳腳功夫。楊過一直以爲自己師父擅長拳腳,如今看到這個,卻知道自己師父的筆法也是不凡,至少不會比拳腳差了。當然,這其實也是楊過認識不夠深刻。若是郭靖、丘處機等人看到,必然會認出方誌興用的其實是更多的是劍法,這纔是方誌興最擅長之處。

方誌興見楊過如此迴應,心下甚喜,暗讚自己這個弟子的天分。不過想到楊過的跳脫習性,向他說道:“任何武功都是從基礎而來,今日師父便教你書法武功的基礎,學會之後用它好好抄寫經書!”

楊過聽到學基礎功夫抄寫經書,面色又是一苦,不過想想師父所使的如此瀟灑飄逸的武功。心中又振奮不已。下定決心要好好習字,練好這套武功。

方誌興見楊過雖然有些書法基礎,卻並不牢固,便從頭教起,爲他講述“永”字八法的要點,如何用勁,如何轉折等等,並以此闡述書法和武功的相通之處。講完這些,方誌興又傳了楊過一套從永字八法中化出的筆法,讓他好好習練。師徒二人一教一學。總算走入了正軌。

如此過了十餘日,全真教的較武已經結束。楊過如今是方誌興門下,雖然算得上全真教弟子,卻並非終南山之人。自然也不用參加較武,因此他除了被方誌興帶着長長見識,便是在靜室中努力抄寫經書。二十遍《清靜經》抄完,方誌興又安排他抄寫《道德經》、《般若心經》和《孝經》等經文,免得他無事生非,惹出事端。再說這三經是全真教必讀經典。楊過雖然不是道士,卻也需要熟知。

楊過這些日子抄寫下來,也算從書法中得到了樂趣,不再像之前說到抄書便愁眉苦臉。他爲人極是聰慧,一旦下定了決心,學起來就快得多了。字如其人,方誌興的楷書上一世方方正正,這一世卻是渾厚圓潤飽滿,而楊過寫出來,卻是清秀俊逸,又無柔弱之感。方誌興見到,也是喜不自勝,連連感嘆,這小子能在短短十多天便找到自己的筆法風格,這份天資,當真是世所罕見。

上一世方誌興雖然沒收弟子,卻也經常指點衆位師弟武功,像楊過這樣一點就通的,卻是一個都沒有見到,也就學了獨孤九劍的令狐沖,勉強能與他一比。如今得了這麼個弟子,方誌興教導起來也更加用心。帶領楊過觀看較武時,便不時考校他如何用柔網勢或永字筆法應對,增強這個弟子的應變能力。楊過雖然無法一一破解,卻也增長了許多見識,更是明白了武學積累之要。

方誌興雖然被馬鈺、丘處機等人要求指點衆人,他卻自知資歷淺薄,說出來難以令人信服不說,還可能惹來事端,因此絕少主動開口,直到被人問起,才略微指點幾句,但也是淺嘗輒止。這也不是方誌興故意逃避,實是全真教功夫注重根基,向來是中正平穩,更多的需要靜心體會,或是努力習練,實在沒什麼好指點的。方誌興不把自己的一些機巧凌厲的劍法傳出,也是因爲如此,實是全真功夫的特性,讓其它武功都變得都沒有必要,衆弟子只要練好全真劍法,大可以此行走天下。

馬鈺、丘處機等人也是知道這個,眼見方誌興絕少出言,並不勉強。特別是想到北斗劍訣,還有方誌興這幾日提出的破大手印功夫的劍法、拳法、掌法,更是心中瞭然,對於留他在終南山指導弟子武功的心思也淡了下來。全真教又不求稱霸天下,對於武功的看法向來是能夠自保即可,並不強求弟子習練。

全真教功夫不重機變,各人武功如何從平時便可看出,較武時也不會發生多少意外。這次和往年一樣,仍是趙志敬和甄志丙最後角逐,最終由趙志敬勝出,得了魁首。六子勉勵一番,許諾傳授衆人北斗步法,又從三代、四代弟子中選拔出數十人,傳授北斗劍訣。這功夫凌厲肅殺,主要用來拼鬥,和全真教靜默虛玄的功夫不大相同,是以多是選取好武之人,讓他們專心修習,護衛山門。衆弟子得傳如此絕學,也是心中振奮,轟然應諾,山上氣氛也火熱起來。六子見此也是心情高興,想着過些日子着意指點弟子如何破解大手印,以備來日之患。

諸事完畢,方誌興便向六子辭行,回返赤霞莊。他在終南山上待了大半年,出關後又留了半個多月,李莫愁早已有些不滿,眼看明後日便是除夕和新年,自然不願在此耽擱。

六子知道方誌興的情況,也不勉強,只是囑咐他要時常回山,更不要耽誤了修習。方誌興一一應是,帶着李莫愁和楊過回莊而去。(~^~)

第447章 君山會武之激戰第47章 同修辟邪(二)第276章 紅馬黃馬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188章 一人退敵第505章 衝陣斬將第61章 終悟劍意第184章 冰玉神功第471章 華山論劍之入微第124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三)第624章 金蠶蠱毒(七)第485章 華山論劍之三寶如意第115章 朝陽一氣第678章 小無相功第19章 石室遺經第613章 路話(二)第635章 乾坤挪移(八)第554章 抗蒙保民第465章 華山論劍之虛實無間第135章 五嶽會盟(九)第757章 神功化毒,武功大進第187章 教派紛爭第51章 門派構想(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373章 救治樂空第521章 日月精華第268章 武林盟主(一)第462章 華山論劍之問道(一)第66章 異種真氣第701章 剛柔內力,暗中算計第428章 傳功授藝(一)第404章 北斗劍經(五)第299章 算盡萬法第707章 比劍落幕,段譽被擒第704章 神劍比拼,青年才俊第763章 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第379章 先天純陽第223章 耶律兄妹第349章 西行之六脈神劍(四)第173章 酒入愁腸第413章 較場比武(四)第97章 辟邪之爭(二)第186章 北斗大陣第210章 英雄會帖三江感言第146章 玄關一竅第666章 琴仙廣陵第655章 五氣朝元第95章 吸星大法(二)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274章 抗蒙之議(二)第313章 軍營大戰(一)第16章 趕赴終南第302章 狂性邪氣第46章 同修辟邪(一)第633章 乾坤挪移(六)第690章 無相空相,諸法萬象第682章 正宮娘娘第247章 太極輪轉(一)第46章 同修辟邪(一)第693章 玄悲大師,斗轉星移第54章 衝靈之戀第23章 一斗田伯光第568章 輪迴涅盤第351章 西行之雪臺論法(六)第376章 少林藏經第682章 正宮娘娘第420章 懾魂大法(三)第248章 太極輪轉(二)第689章 千機百變,萬流歸源第551章 慨然赴死第182章 回返終南第48章 古墓寒玉(一)第742章 包容天地,驗證體會第39章 金盆洗手(二)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並求推薦票第339章 絕情谷事(六)第672章 珍瓏棋局第691章 萬毒之王,莽牯朱蛤第467章 華山論劍之怒海狂濤第50章 古墓寒玉(三)第503章 十丈繩索第13章 初論劍道第524章 明教聖火令第144章 天下第一第457章 君山會武之木靈子第340章 絕情谷事(七)第466章 華山論劍之剛柔變幻第156章 五毒秘傳第297章 術數之道第344章 君山會武(三)第109章 華山門戶(二)第623章 金蠶蠱毒(六)第773章 天山靈鷲第393章 陰陽太極第486章 華山論劍之人劍合一第357章 西行之崑崙劍法(十二)第586章 九轉易身第421章 懾魂大法(四)推薦好友作品《武俠大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