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

發這封電報時,閻錫山很小心,將電報寫在紙上讓電報員發回國內,然後將紙燒掉,衝進了馬桶內。

美國如此迫切的尋求一個穩定的發展局面,實際上也是符合中華帝國的利益的,中華帝國目前空有五億人口,但國家基礎太差,此時發動戰爭雖然也不懼任何國家,但基礎畢竟天過薄弱,不能完全發揮人口和資源上的優勢。

因此中華帝國也需要一個穩定的經濟發展局面。

至於蘇聯,此時打不打都無所謂了,如果按照練兵的需求,自然是再打一打,但也打不了太久了。

因爲隨着蘇聯的裝備進步,中華帝國目前的裝備可能過幾年就沒有優勢了,到時候中華帝國想要再打得順手,就得更換裝備,但顯然帝國不想這麼早暴露優勢的軍事技術,而是打算在戰爭爆發後驟然爆發。

而且把蘇聯打得太慘,俄國就不好控制了。

和蘇聯停戰,這是帝國未來必然要做的。

不過此時美國既然如此着急,那麼帝國何不半推半就,謀取更多的國際利益。至於俄國那邊,中華帝國還是可以忽悠住的。

畢竟中華帝國此時不想打,俄國那邊也打不了。

中華帝國不打,可以有諸多借口和理由,同時也可以給俄國畫個大餅,讓俄國期待個十幾年。

夏鈞在接到閻錫山發回的電報後,馬上開始營造緊張的局勢。

中華帝國於10月底,發佈了帝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動員令,同時中華帝國的輿論也開始發力。

《申報》很快爆出了一條非常驚爆的新聞,帝國很可能要在明年開春後對蘇聯展開更加猛烈的進攻,以徹底扼殺國際共產主義的發展。

中華帝國很快就出來闢謠了,斥責新聞媒體胡亂猜測。

發佈會上,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對軍方發言人劉文洪問道:“既然這是一條假消息,那麼爲什麼中國發布了動員令?而且根據一些渠道的消息,中國的陸軍已經擴大到六百萬兵力了。”

“這只是一場演習而已。”劉文洪說道。

“那爲什麼中國陸軍開始向西線調遣呢?”又有記者問道。

“那只是一場在西線的演習而已。”劉文洪再次回答道,心想,咱真沒騙人啊!你們不信算了。

然而這次軍方的闢謠,卻有點欲蓋彌彰的味道。

中華帝國不僅下達了動員令,而且還大規模的向伏爾加河一線大量集結兵力,在俄國的軍事間諜很快就個蘇聯和美國發回了消息。

斯大林變得異常恐慌,同時蘇聯內部也出現了一些騷動,一些蘇聯將領已經出現了一些動搖的傾向。

畢竟蘇聯的很多軍官都是原本俄國留下的,他們很多曾經都是尼吉拉二世統治時期的軍官,或者是普通士兵什麼的。

此時尼古拉二世強勢歸來,眼看蘇聯的氣數已盡,這些軍官自然出現了動搖。

爲了維持統治,斯大林展開了瘋狂的清洗行動。

相比之下,歷史上希特勒和希姆萊在清洗方面,面對斯大林,只能算是業餘愛好者而已。

蘇德戰爭之前,斯大林就清洗了一大批,導致蘇軍指揮能力急劇下降。蘇德戰爭初期,斯大林又清洗了一大批,而且審查人數多達七十萬。

此時蘇聯在與中俄的作戰中節節敗退,更是有許多蘇聯軍官被安上一個貪生怕死的罪名被處決。

整個國家已經成爲了斯大林的玩偶,斯大林就是通過不斷的內部清洗,以及鼓動民衆到戰場上去當炮灰等等,維持了他的統治,難怪死後被俄國人鞭屍。

爲了維持統治,斯大林可以不顧任何人的死活。

斯大林的大清洗,除了造成蘇聯紅軍的指揮能力急劇下降以外,其他的也就是內部穩固了一些。

這的確是一個很難抉擇的問題,到底是內部穩固一點還是外部強大一點,很多統治者可能都會選擇先穩固內部,畢竟內部的威脅更直接,也會更突然。

美國那邊接到消息,卻是十分的震驚。

如果中國不顧一切向蘇聯發動進攻的話,那麼蘇聯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以當前中俄聯軍的實力,足以摧毀這個混亂的獨裁國家。

美國白宮對中華帝國的軍事異動高度關注,同時和正在訪問的閻錫山進行了更深入的對話。

閻錫山給出的解釋和國內的如出一轍,他對美國國務卿羅伯特說:“這只是一場演習,主要是爲了防止蘇聯向世界擴張。美國也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應該明白共產主義是我們當前共同的敵人。”

“世界和平高於一切。”羅伯特大言不慚的說道。

美國,纔是戰爭的發動者。

動亂的最大原罪在於美國。

“如果蘇聯有所異動,那麼我們中華帝國是會採取一些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的。”閻錫山一語雙關的說道。

這次行動名義上的確是演習,但這是在前線演習,一個不好就是真正的進攻,誰又能知道呢?

不過讓美國感覺還好的是,中華帝國起碼要在明年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中俄聯軍在作戰習慣上向來都是春季進攻,最遲夏季就會進攻,這幾年都是如此。

美國再次重提了昨天向閻錫山提出的各項意願,美國希望以恢復之前類似的協議的方式,來換取蘇俄內戰的停火,同時限制中國向南美洲輸出軍火等行爲,以及簽訂一個海軍限制協議,以避免海軍上的軍備競賽。

海軍的限制對於英美來說是有利的,畢竟英美日是三個國家,加上法國就是四個國家的海軍。

而中國只有是一個海軍國家。

如果限制了噸位,例如中國、美國、英國、日本都是十萬噸的海軍排水量,那麼中國海軍未來要以一敵三。

這樣看上去是很不划算的,實際上的確不太划算。

海軍軍備競賽,向來是中華帝國要挑起的東西,怎麼可能讓他們想停就停,閻錫山當場對海軍協議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我們中國不是一個傳統的海軍強國,我們目前還處於實驗階段,因此不可能對海軍進行限制,特別是戰列艦方面,我們中華帝國需要噸位更大,火力更猛的。”閻錫山重點提到了戰列艦,而選擇性的不提航母。

海軍軍備競賽對於中國來說並不算什麼,以中國當前的經濟實力,造幾艘大型的戰列艦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英國和日本就承受不了了,英國在一戰之後財政緊張,要到四十年代才能把債務還清。

而日本一個彈丸小國,被捲入海軍裝備競賽中,自然承受不住,除非協約國陣營不想要海上霸權了,否則就得硬着頭皮跟中國耗下去,英國和日本承受不了,最終還是要美國出錢。

就跟蘇聯一樣,現在蘇聯要發展,很多資源都缺,也都美國爹給錢。

美國如果想要繼續圍堵中國,就必須繼續當這個有奶的爹,否則對中國的戰略圍堵就玩不下去。

中華帝國的各種舉措,已經給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上造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

當然,美國是一個可以瘋狂印票子的國家,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很強的,但這並非是無限的承受能力。

“但在保持世界和平上,我們中國也覺得作爲一個世界大國應該承受一定的責任。蘇聯雖然在制度上走向了對立,但如果蘇聯願意改革的話,那麼中國將不對蘇聯進行敵視。”閻錫山繼續表明態度:“中華帝國在雙邊的貿易協議上,也是有重新確立的誠意的。雙方確實應該繼續保持互信,並加強國際合作….閻錫山廢話說了一堆,就是沒有做出決定。

整個訪問下來,閻錫山一定程度上表明瞭中華帝國的意願,特別是在蘇俄內戰方面,中國的態度就是,如果蘇聯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同時中美恢復正常的貿易關稅,那麼戰爭是可以停止的。

美國政府感覺時間很緊迫,如果不能在明年春天前與中國達成蘇俄內戰停火的協議,那麼明年中俄聯軍將有可能對蘇聯進行總攻了。

從一切跡象都表明,中俄聯軍在向西蠶食了幾年之後,已經有意圖要一舉消滅蘇聯。

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得知了中華帝國有讓蘇俄停火的意向後,立即啓動了與中華帝國就雙邊貿易關稅上的談判。

主題就是關稅。

同時關稅又牽扯到諸多問題,美國想以降低關稅爲代價,將中華帝國擴將的腳步停止。

因此在蘇俄內戰上首先要停火,其次就是中國不能繼續向南美洲出售軍火,以及幫助南美洲國家制造軍艦。

再則,需要在海軍上制定出一個防止軍備競賽的方案出來。

很快英國也加入了這場談判,英國此時依1日是世界老大,說話還是有些分量的,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在陸軍上的表現,已經讓中華帝國對英國沒什麼太大的顧忌,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美國玩得國力空虛,對美國來說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了,此時美國還是英國的債權國。

英國參與談判的主要目的就是海軍軍備競賽的問題。

如果是當初和德國進行海軍軍備競賽英國根本毫無畏懼,畢竟英國的國力當初不比德國差,而且海軍有傳統積累的優勢。

而此時英國財政很困難,海軍軍備競賽真心玩不起。

日本與中華帝國關係不好,自然被排除在商談之外。

()

第90章 人才啊!第81章 內戰將起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35章 摘桃子第16章 說服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256章 列寧動向,沙俄革命前奏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7章 攻佔上海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193章 鉅額賠款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338章 軍備戰略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133章 14年秋收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101章 火藥桶第91章 痛擊出雲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39章 清室退位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53章 水利工程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4章 寂寞似雪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76章 死神降臨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41章 夏收到來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1章 穿越1909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一百零九 佔集羣轟炸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166章 日本驚懼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132章 工業轉型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41章 夏收到來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67章 增發紙幣第23章 收買民心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7章 重申軍法第27章 水利專家第61章 秋收!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77章 賄賂公使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377章 偷着樂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