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

1月的中國,全國民衆都在爲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中華帝國也完成了1920年的財政預算。

1920年,中國三軍預算總額爲30億元。

而1919年中華帝國的稅收首次突破了150億。

華東集團的盈利也上升到了163億亞元,其資產增長超出了政府稅收,去年華東集團拿出了88億盈利交給國家做國民福利,但華東集團的運營並未因此出現任何問題,因爲去年夏鈞用積分維持了華東集團的運轉,諸多生產設備、科研技術都是直接兌換。

不過缺陷也不是沒有。

例如中國需要什麼設備,而自己又可以製造,那麼自然是自己製造更好,這可以帶動就業,拉動產業發展。

如果直接兌換了,那麼市場飽和掉了,相關的設備製造業也就不好發展了。

不過好在此時的中國並未達到這個程度。

中國的設備製造業依舊排得很緊,華東政府所需的生產設備靠夏鈞,對設備製造業的壓力有了一個很好的分流。

今年中國的設備製造業的產能依舊未能擴大到可以充分滿足需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夏鈞打算一方面從兌換平臺上購買,以避免進口,進口這些設備不僅會造成貿易逆差,而且會帶動其他國家的相關製造業,十分的不划算,還不如直接從兌換平臺上買。

另一方面,則是加大相關製造業的規模。

而戰敗後的德國,民生髮展很差,就業問題困擾着德國社會,連大專級別的都在裁員之列,中國正好可以乘機吸納德國的技術工人,德國的工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了。

有了的技術工人,中國就能夠很輕鬆的擴大相關設備製造業的規模。

今年華東集團拿出了90億亞元上繳政府,以投入到醫療、養老金、教育方面的建設。

這讓中華帝國的財政變得異常寬裕,可以說政府可動用的財政已經遠遠的超越了美國。

中華帝國和美利堅合縱國是完全不一樣的。

美國雖然經濟發達,但他們的政府不是主導地位,而是一個爲壟斷資本提供貪污的一個平臺,一個控制國家的工具。

他們通過各種看似合性的律,變相的對國庫進行貪污。

而中國則不是這樣,中國也有壟斷資本,那就是華東集團,壟斷程度比美國還要大,但華東集團不是主導地位,中華帝國政府纔是主導地位。

華東集團每年給政府上繳盈利,實際上已經是國企了,與中華帝國是不分家的了,因此中華帝國政府給華東集團照顧也無畏是貪污不貪污。

如果美國的那些壟斷資本家們能夠把他們的利潤上繳政府,那麼美國政府的財政將極大的改觀。

不過美國的資本家們要想玩下去,首先得投資,如果他們像華東集團這樣玩,玩得如此極限,那自然支撐不下去,很快就會使自己的產業崩潰掉。因爲他們沒有作弊手段,沒有夏鈞的兌換平臺。

華東集團今年自身保留的錢,正好夠保持基本運轉。

科研方面夏鈞除了直接買技術,華東集團的科研也從國家撥款,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美國的模式,但與美國的那種公然貪污是不一樣的。

今年的財政預算,各部門都未起什麼爭執,因爲預算實在太寬裕了,各部門對元首的敬佩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同時華東政府上下都已經明白了一個大勢所趨的問題,那就是元首未來必然登位。

因爲現在華東集團屬於私營,名義上還不是國家的。

若是夏鈞下臺,那麼華東集團和中華帝國一根毛的關係都沒有了。

若是夏鈞登基帝位,那麼華東集團也就直接轉爲國企了。

如今中華帝國基本上是離不開華東集團了,已經對華東集團形成嚴重依賴性了。

因爲有華東集團的支持,因此建設框架鋪設得比較大,若是華東集團不支持了,那麼這個框架也就維持不下去了。

華東集團今年上繳90億給國家,也讓夏鈞的威望進一步提高。

《申報》對於年底華東集團上繳了90億之舉評論道:

“理想主義者有很多,而民族理想主義者也有很多,但一個人光有理想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能力,有手段,有魄力。而我們當代人最大的幸運,就是有了一個民族理想主義的元首。而且有能力,有手段,更有魄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擁護帝制呢?”

《申報》老闆史量才從民國初年到此時的帝國3年,前後九年的時間,思想已經有了極大的轉變。

所謂道理不辨不明,經過多年的論戰,中國的知識分子的思想走向了統一。

同時夏鈞帶領國民走向復興,更是證明了民族復興主義纔是能夠使中國走出絕境的道路。

也正是民族復興主義,使十年前面臨絕境的民族,有了今日的成就了和地位。

而自由是絕對不適合中國的,自由就意味着個人的自私,一種絕對的自私,其結果就是一盤散沙。

在大自然中,團體配合成的例子有很多。

例如蜜蜂,他們不計個人得失,辛勤的勞作,只爲集體的成。

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到底是個人成重要,還是集體成重要。

此時中國逐漸形成了一個很牢固的價值觀,這是一個已經無被其他國家用文化侵略手段來歪曲的價值觀了。

個人的成,一定程度上可以帶領集體的成,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帶動能力也有限。

若是集體成了,那麼通過集體來帶動個人,個人又帶動集體,這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

集體的成纔是中國未來要走的道路。

因此民主自由在中國無行得通,孫文的理論一定程度上也是正確的,孫文的思想是‘不自由的民主’。

確實,民主是可以有的,但過分的自由是不能有的。

一個人要想獲得自由,那麼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前提呢?

是沒有行動束縛的自由?那麼此時整個中國隨便你去,沒人綁着誰的腳。

你說沒有錢去不了?

那就要賺錢吧!

延伸出一個東西,那就是——有很多錢,就代表着自由。

但一個人錢太多了,那就引起社會矛盾了,這造成財富分配不均。

而且一個人的奮鬥只爲了個人的自由,那麼其結果就是連自由都失去,因爲這個世界國與國之間不是和平的,而是充滿壓迫了盤剝的。

如果一個人活着只是爲了自己的自由去奮鬥,而不是爲了集體的成,那麼就意味着集體的失敗,集體都失去了自由。

在這個到處都需要錢的世界,說白了就是有錢就有自由,這一個普通人追求自由的途徑。

一個人和一羣人很有錢,就必然會有社會矛盾。

集體的成,就是把這個矛盾轉移到外部去,通過掠奪外部來讓整個民族都很多的錢。

從而也就集體的自由了。

當然,這只是上升了一個層次,這種集體的成依舊是自私的,因爲這是損害了全球人民的利益。

不過地球的文明遠遠沒有發展到那種可以讓每個民族都相親相愛的程度,這種自私卻是一個羣體長久自由的一種最好的道路。

回到中國的孫文提出了他完善的‘不自由民主’的理論思想,很快就受到了大範圍的肯定。

一個國家要想健康運轉,那是離不開民主的,但和自由組合起來就很扯淡了。

自由是狼用來哄羊的一種手段。

一羣都要自由的羊,是無團結的,就會被狼逐一吃掉。

隨着國家的發展與強大,此時的中國人民確實是解放了,一定程度上自由了,沒有了舊社會的種種束縛,這就是集體成所帶來的好處。

集體的成,也是一種自由的獲得方式。就像是一羣武[【裝】起來的羊,緊緊的團結在一起而尋求到的一種安全的自由。這羣羊,可能會把狼打死,然後取代狼的地位,變成新的狼。

孫文雖然在個人作風上不是很好,但不得不說其思想確實是有很大建樹的,與當前中國的民族主義相結合之後,有很好的效果。

此時孫文在國會當議員,是唯一個流亡海外的政治犯回國後取得官方身份。

民國的爭鬥,對於此時的中國來說,已經沒有追究的必要了,因爲國家已經徹底穩定了,已經化繭成蝶了。

孫文的目的也是好的,都是想讓舊時代的中國成爲一個像如今這樣繁榮的中國,只是各人能力不同的問題。

此時的孫文則投入到了中國的制度建設之中,他提倡的不自圌由民圌主,也受到了中華帝國元首夏鈞的肯定,但如何施行這個不自圌由的民圌主,卻是需要拿出一個詳細的制度出來進行改革。

後世的夏鈞,其價值觀一定程度上也被後世美國發起的文化侵略給扭曲了一些。

這導致華東政圌府時期,一些政策也走上了美國設下的那種圈套。

好在整改及時,在經過了一段的不成熟時期之後,如今的中華帝國在思想、政策上已經非常明確了。

對於是否獨圌裁的問題,此時帝國上下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獨圌裁爲什麼好?

這就是把國民過度的自圌由給限制了,使得一羣羊不聽狼的忽悠,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向有利於集體的方向發展。

但如果是一個昏圌庸的頭羊,那麼其結果就是往對集體不利的方向發展。

如今中國知識分子的普遍接受了這一思想,認爲獨圌裁有其好處,但是也有很大的侷限性的,而當前帝國元首夏鈞是最合適的獨圌裁人選,但到了第二代,絕不能走獨圌裁的道路。

恢復帝制是必要的,開國皇帝可以擁有較大的權利,但到了第二代,就必須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

或者在第一代就把君主立憲制度確定下來,但不用在開國皇帝身上。

國民之所以放心夏鈞去獨圌裁,是因爲夏鈞已經證明了他的獨圌裁,是對民圌族有利的,而不會使民圌族遭受損失及蒙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內部的對於國體問題的分歧越來越小,國民普遍支持帝制。

按照之前的約定,夏鈞是1929年再登基。

這一時期,算是對夏鈞的再次考驗,考驗他能夠做好獨圌裁工作,如果獨圌裁做不好,那麼與帝位無緣。

如果能做得好,那就登基稱帝,但第二代不能繼續獨圌裁。

而那些滿清的遺老遺少們,此時已經消聲滅跡了,誰都不敢在公開場合再宣揚復辟清廷的話語。

不排除還有一些地下活動,但就連地下活動也很式微了。此時中國的民圌族思想已經高度復甦,國民高度擁護當今政圌府。誰敢再提復辟清廷,就算不是明着說,行爲中帶着這種意味的都會被民衆揪出來不放。

那些堅持民圌主自圌由的派別,此時也大範圍的接觸了新的思想,那就是孫文所提出的不自圌由民圌主,但也承認,當前民圌主只能是一定範圍的,而絕對的話語權還應交給帝國元首夏鈞。

首先帝國元首夏鈞已經展現出了他的能力,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有獨圌裁的資格。

其次此時民圌主制度還不完善,貿然進行全面民圌主會出問題,因此進行民圌主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到了下一代,就必須施行民圌主,上層獨圌裁在第二代可能還行得通,但誰能保證第三代不出問題?就算是第三代不出問題,誰又能保證第四代不出問題呢?

最好的辦就是從第二代圌開始就把權力限制住,但不是說要完全剝奪權力。

這個觀點夏鈞已經在公開場合認可過了,國民也相信他的人品和信用,此時中國的知識分子都很樂觀,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加上此時國家對民生和國民福利的建設走在了世界第一,使得金錢對於國民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爲此涌現出了一大批敬崗愛業的國民。

當人們有了穩定的收入,可以過與那些有錢人的生活質量沒他大區別的生活時,對錢的渴望就不是那麼強烈了,也就不會東打一耙西打一耙,到處投機取巧,而丟棄了本職工作。

其實大部分人的胃口並不大,只要有一個能夠有一個能讓自己生活穩定下來的工作,就可以了。

會轉業,多是無滿足這一需求的。

就如後世的中國,一個普通職工的工資也就兩千多,幹苦力也就是三四千一個月,而那些社會稀缺而又必不可少的資源,如房子、結婚的成本又貴得要人命,如何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其結果就是要想發財,就得靠坑蒙拐騙、投機取巧。要想讓這樣的收入羣體做好本職工作,只能說非常難。

而如今的中國情況不同,房子價格首先不高,而子女上學也不需要花錢,醫療方面此時中國也是看大病完全免費,不過看小病收費的制度還是保留了下來,這有助於減輕國家負擔,而國民在小病方面也花不了幾個錢,完全屬於毛毛雨,而那些低收入羣體在看小病時也是一分錢不用花。

如今只要安心工作,買個房子,娶個老婆很容易,生兒育女也不需要什麼成本,因此絕大部分國民都願意安心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職。

其中以吳忠雲的故事寫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更是激勵一大批的國民,掀起了一股向吳忠雲精神學習的熱潮。

中國去年能夠在一年的時間鋪設出兩萬五千公里的鐵路,也絕非偶然,國民敬崗愛業是很大的原因。

一個技術工人不專職,認真的做自己的本分工作,幹個十年二圌十圌年,甚至是五十年。

那麼這個技術工人只要細心留意,有很大可能改良生產技術。

就拿一件商品的生產過程,並非說是用了某個大的技術就能夠達到完美,一個複雜的商品是需要諸多環節的。如果把那些小細節的生產技術改進了,積累到一起所能收到的效益是非常恐怖的。

對於像華東集團這樣的大集團來說,其重工業生產線方面可能只要改造某一個小環節,就能每年節約幾十萬,上百萬的成本,這個年代的幾十萬是非常值錢的。

讓科研人員去改進這些小細節,那顯然是不可能。

科研人員只負責主要的技術,而下面的那些小技術,多是靠個人鑽研,個人要想鑽研出新的技術,首先就得對該領域有足夠的熟悉程度。

能夠創造出新技術的工人可能是千里挑一,但有這個比例就足夠了,一千個工人裡有一個人能夠創造出新技術,那麼以中國如今這麼多敬崗愛業的工人,將會有多恐怖?

一個國家在技術方面的進步,離開工人顯然是不行的,就像是空中樓閣一般不牢靠。

但離開了高端的科研人才也是不行的,這就好比有地基沒蓋上去。

一個完整的建築,是要有地基和高層部位,地基和地上建築各自負責不同的分工。

面對逐漸走上高速發展軌道的中國,夏鈞心裡也很興奮,十一年的不斷作弊,終於有了如今的局面。

當然,心中竊喜是自然的。

此時他已經把日本和俄國給玩成半殘了,英國這個世界老大打了一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成了半殘。

、德這兩個國際資本賺圌錢的棋子,此時也成了半殘。

如今的世界局勢,只有中國和美國不算半殘,夏鈞未來的目標就是把美國也玩成半殘。

——————

第一更到。

今天狀態稍稍有所恢復。

一天一萬字少不了,這個月小菜會堅持下去的。

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83章 被一鍋端的辮子軍和禁衛軍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70章 長江都督第18章 自治議會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1章 革命爆發第72章 秋收到來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87章 日艦進犯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1章 穿越1909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35章 外交佈局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13章 轟炸在即第23章 收買民心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3章 全副武裝第214章 軍情二處第19章 民憤滔天第42章 給美國佬準備的大悶棍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2章 福建獨立第75章 改組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52章 工業佈局第309章 調教俄國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186章 受降儀式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35章 摘桃子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74章 震撼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73章 光復會第111章 瘋狂追殺第193章 鉅額賠款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72章 秋收到來第165章 國戰、國戰!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13章 土匪投降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6章 民團成立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214章 軍情二處第60章 港口第374章 恐慌的美國第211章 賒賬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58章 基礎投資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29章 中美平衡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78章 春播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82章 夏鈞宣戰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