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瘋狂舉債

近四個月,王成義都在到處考察,先是在歐洲,接着又跑到了美國。

在參考了各國出售船塢的價格後,王成義選擇在美國購買了一個兩萬噸級的船塢,光是這麼一個船塢就花掉了三幹萬美元。

王成義瘋狂購買船塢已經引起了各國的注意,甚至有很多國家上門推銷他們的船塢。

基本上人們都認爲王成義瘋了,或者說他是個外行。

這樣不什成本的擴大造船境模,若是經營不善,那是很容易完蛋的。

不過王成義的這種行爲正是夏鈞授意他乾的,夏鈞要乘一戰爆發前儘可能的擴大造船能力。

只要一戰爆發,造船業的利潤將達到,50%以上,那時候絕對能夠回本,現在砸再大的資金下去都沒問題。

當然,問題是夏鈞沒什麼錢了。

所以王成義只能收手,而那些船塢也陸續運到了華東自治三省,很快華東船舳製造公司就增設了寧德、廈門、杭州三處造船廠。

而海軍也增加了這四處港口的守備力量,夏鈞爲了不讓這四處造船廠在中日戰爭爆發後被小日本打掉,開始催促飛機制造廠研製俯衝轟炸機。

不過這就寧德、福州、廈門、杭州四處港口的防禦強度來說,有潛艇和岸防炮,防禦上暫時不是問題。

但是有俯衝轟炸機的那樣更安全。

小日本很喜歡不宣而戰,夏鈞爲此讓人在這五處港口上修建機場,俯衝轟炸機暫時沒設什出來,偵察機總是不能少的。

警戒上,將用魚雷艇和偵察機,以及海島上的哨所三重組合,在這三重警戒手段下,小日本想要偷襲成功的幾牟不大。

當然,在其他國家看來,華東自治政龘府這種不什代價增強造船能力的行爲顯得瘋狂,不過那些銀行卻有些幸災樂禍。

如果這些造船廠出現鉅額虧損的話,那麼他們就能夠吞併華東集團抵押的產業,這些產業在這段時間內已經證明了,有巨大的利潤存在。

之前那些銀行還有些猶豫,但目前很多商品都已經被華東自治三省的商品所代替了,這讓這些銀行沒有了什麼猶豫。

當然,這些船塢也是可以拿去抵押的。

爲此李盛國再次聯絡那些銀行,把那些新購買的船塢拿到銀行去抵押。

只是在亞洲有業務的那些銀行此時還有些消化不良,華東集團和袁世凱的北洋政龘府在他們身上大款了那麼多錢,這些銀行很多都已經沒錢放款了。

李盛國這天在夏鈞家吃飯時和夏鈞提起這事,說道:“那些銀行貌似被我們榨乾了,現在沒錢放款了,他們說要貸款的話,必須降低估價。”

“你信嗎?”夏鈞問道。

“不信。”李盛國搖頭道,邊往碗裡舀了兩勺湯,一邊說道:“他們是可以發債券的,沒錢可以再發債券。”

“這就對了。”夏鈞笑道:“不過他們倒有可能是被我們搞怕了,畢竟這麼貸款砸在我們身上。”

“我想也是這樣,要是我們還不上貸款,就算那些銀行拿到我們手上的產業,那麼他們可能也會出現資金斷裂的危險。”李盛國分析道,“現在他們即想做我們的生意,又怕到貸出來太多錢,到時候還不上債券,所以想要壓低估價。”

“反正他們不借的話,我們到其他銀行去借吧!”夏鈞想了想對李盛國說道。

“姐夫,我們現在這樣借款,是不是太瘋了?”李盛國最近也有些感覺過火,畢竟現在這樣不斷的貸款,一旦出現什麼變故就是全盤皆輸。

“歐洲人要打仗了,你還沒看出來嗎?”夏鈞問道,李盛國楞了楞,半響懵懂的搖了搖頭。

“我們今年再不借的話,等明年,或者明年下半年就難借到錢了。”夏鈞對他說道,“所以現在要抓緊時間借錢,明年誰都知道會打仗了。”

“噢!明白了。”李盛國點頭道。

“我們最近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抵押出去貸款的?”夏鈞很上心貸款的事情,以現在這個貸款境模,遠遠還滿足不了夏鈞的胃口。

“最近我們的鋼鐵廠新增了五個分廠,造船廠有四個萬噸級船塢,一個兩萬噸級船塢。淮安的化工境模擴大了近一點五倍,另外我們還有衆多養殖場,當然,如果我們能把高產作物技術拿去抵押的話,那樣能拿到更多的貸款。”李盛國掰着手指說道:“其他還有大大小月、的礦場,在三省境內我們開了兩百多個。更有近三百家企業的貸款抵押,我們可以轉手拿去抵押,還有一些東西,反正記不太清楚了。”

“高產作物拿去抵押!”夏鈞聽了眼前一亮,笑道:“這個主意不錯。”

“哦,對了,海軍的軍艦也可以拿去抵押的。”李盛國弱弱的說道,夏鈞清咳了兩聲,抵押軍艦?這有點過火了,夏鈞倒是很想把軍艦拿去抵押,不過海軍上下不樂意,肯定是行不通的。

李詩婧在一邊靜靜的聽着兩人的謀劃,說道:“海軍的不行,我們的遠洋運輸公司的那些船倒是可以。”

“船啊!我想想吧!”夏鈞並不想把那些船拿去貸款,現在遠洋運輸公司已經有了近六十艘萬噸級商船

萬噸級在這今年代算是很大的了,六十艘船,從哪裡冒出來的?

當然,很多國家都能造這樣的船,因此暫時還沒有讓人們注意上,但拿去貸款的話,肯定會被人注意上的。這些船要等自己的造船境模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說。

貸款的事情夏鈞已經打定主意,一方面讓李盛國去談商業貸款,一方面夏鈞則繼續尋求政治貸款。

夏鈞把尋求政治貸款的目光放在了美國身上。美國佬這今年代雖然還不是特別有錢,但是借一點錢還是有的。

同時夏鈞還可以把高產作的抵押出去,以換取帶政治貸款。

找美國佬談政治貸款,可以不必要一開始就提抵押高產作物的事情。看看以正常的政治手段能不能拉到。

於是夏鈞把朱曉誠派去與莫多馬談談,莫多馬此時已經是駐華東自治三省特派大使,升官了。

最近因爲市場上的摩擦,讓美國與華東自治政龘府的關係有些疏遠了。

不過這並妨礙製造共同敵人,雙方的共同敵人就是日本。

美國和日本的摩擦遠比華東自治政龘府來得大,而且現在美國佬剛得到了華東自治政龘府不收過路費的甜頭。

此時看樣子是美國佬佔了便宜,華東自治政龘府吃了虧。

朱曉誠想莫多馬透露,只要美國願意貸款給華東自治政龘府,華東自治政龘府不僅願意長期維特零關稅政策,同時還願意給美國資本在中國投資的優惠政策,例如美國資本來華東自治三省投資,半年內可以免稅,稅牟可以比中國企業低出3%,而且華東自治三省還將開放各種重要工業的投資限制。

免稅半年和稅牟低騾的優勢很微小,但總有優惠不是嗎?

夏鈞開出的這種價碼,很適合美國人的胃口,美國政龘府重視商業的發展,對商業非常感興趣。

美國佬來華東自治三省投資也是夏鈞所願意看到的,一來他們來華東自治三省投資可以帶動發展,二來,夏鈞也可以到美國投資。

這樣一來,雙方的利益錯綜複雜,美國佬要是敢在美國動夏鈞的資產,夏鈞也可以在華東自治三省動他們的資產。

這叫金融綁架,只要綁架了美國佬,很多東西都有得美國佬忌憚的。

魚餌放出去了,莫多馬那邊大感興趣,他向美國政龘府報告之後,美國政龘府在五天之後就給出了答覆。

美國政龘府讓莫多馬繼續和中國談,一億美元的貸款沒有問題。

在美國看來,如果一億美元能換到這些條件,那對美國來說是有利益的。這一億美元首先可以收回,再則就以利息上來說,這些條件足以抵充。

不過朱曉誠那邊的胃口更大,開口就要兩億美元的政治貸款。

兩億美元!

莫多馬上報給美國政龘府,美國政龘府沒有同意。

雙方就貸款多少的問題又經過了多次商談,朱曉誠甚至透露,以後華東自治政龘府統一了中國,可以給美國延續這些優惠的條件。

美國政龘府考慮了幾天後給出了回覆,授意莫多馬答應下這筆政治貸款。

在美國政龘府看來,華東自治政龘府統一中國只是遲早的事情。要說最瞭解華東自治政龘府實力的除了德國,第二個就是美國。

美國人算是見識到了華東自治政龘府的軍工業水平,就單憑華東自治政龘府現在的軍工業水平,足以壓倒中國的北洋政龘府。

另外華東自治政龘府在行政上很廉潔高效,雖然看中國人的報紙上依舊時常有貪污的按理曝光出來,但這些貪污的官員都被清算了。

相比之下,北洋政龘府的行政就糟糕得多,他們不僅官員,而且軍隊的軍紀也非常差,甚至是有公然貪污的現象。

而根據美國政龘府所知,華東自治政龘府的軍隊在民衆間的聲譽非常好。

而且華東自治政龘府恨注重發展教育。

這些方方面面的東西都足以有足夠的理由讓美國政龘府相信,這是一個能夠統一中國的勢力。

兩億美元的政治貸款雖然多,但華東自治政龘府只借六年,六年後就可以歸還美國政龘府,這對於美國政龘府來說,資金也不算壓得太久。

雙方在八月底簽訂了一份援助協議,美國政龘府將在半年內將那兩億美元分四次交給華東自治政龘府。

美國政龘府也不怕華東自治政龘府不還錢,華東自治政龘府都借了這麼多的債務,他們要是不還錢的話,那還不成了世界公敵?

而且華東自治政龘府在國外還投資了一些產業,而且讓美國政龘府感覺很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產業的盈利性都不錯。

就在與美國政龘府談政治援助的時候,外交部也開始與英國談政治援助的問題。

英國政龘府顯然對援助華東自治政龘府沒什麼興趣,他們的代言人是袁世凱,不是華東自治政龘府。

而且目前華東自治三省的商業已經給英國的中國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動搖,英國人對此雖然沒有什麼招架的辦法,但他們卻不會給華東自治政龘府什麼政治援助。

而且就當外交部拋出高產種子,也沒談成。

英國又不怎麼依靠農業,再說華東自治破曉更新組ZY王野提供政龘府的高產種子在英國看來也不是大稀罕

就拿產量來說,在使用了化肥的情況下,當前世界的農作物產量很多都能達到五百公斤到六百公斤之間。

歐洲的人口又不是太多,土無壓力,海外有那麼多殖民地,還會怕沒糧食吃嗎?

很無語的夏鈞,再次把目光放到了德國人頭上。

德國自從在農業上使用了化肥後,農業增產了83%,農業上已經基本上做到自給自足,因此夏鈞不知道高產作物對他們有沒有足夠吸引力。

外交部再次與德國談起援助貸款的事情,結果德國對此很有興趣,外交部向德國大使透露,只要德國再援助華東自治政龘府四億馬克,華東自治政龘府可以向他們提供高產小麥和高產玉米的種子,並且以高產作物的農業技術作爲貸款抵押。

談判談了近一個月,德國威廉二世皇帝給出答覆,四億馬克太多,減少到三億馬克可以商量。

夏鈞權衡了這個價碼,讓外交部答應下來。

接着外交部又與德國簽訂了援助協議,德國再次向華東自治政龘府援助三億馬克的貸款,華東自治政龘府則以優惠價格賣給德國足夠德國種植的高產小麥、高產玉米種子。

三億德國馬克,也就相當於0.75億美元,加上美國的那兩億美元,華東自治政龘府在一個月內就談定了年2。75億美無的政治貸款。

就當前的政治局勢來說,英國、法國、俄國這個三國聯盟支特袁世凱,想從他們那裡拿到援助基本不可能。

德國人則是華東自治政龘府合作最多的國家,夏鈞爲了能讓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打得更猛一些,與德國分享了很多技術,但也換到了很多東西。

美國則把華東自治政龘府當成中國的代言人,順便讓華東自治政龘府抗衡日本在亞洲的擴張趨勢。

另一邊,李盛國則開始與英法美德的其他銀行接觸,就各國銀行來說,最近很頻繁能接到中國人的貸款業務。

不過這些貸款都是以抵押海外資產,至於抵押中國華東自治三省資產的貸款倒還沒有先例。

對於這些責意,那些銀行倒是挺有興趣,因爲華東集團願意以較高的利息從他們手上拿到貸款。

利息5釐,借六年,還有5%的回扣。

這樣優惠的尺度,讓各國銀行趨之若鶩,紛紛派遣人員到華東自治三省去評估華東集團抵押產業的價值。

英國的《泰龘晤士報》針對華東集團這種不斷的借款的發展模式評價說:“中國人是在玩火……旦他們的資金鍊出現問題,那麼他們將把整個家當都輸光,不過他們的企業的盈利性確實不錯,甚至讓大英帝國在中國的市場縮水了近65%,這個到處舉債的企業,如果到時候不還債的話,後果將很嚴重。“

的確,不還債的後果很嚴重,因此人們都認爲華東集團會還債,還不了債是另外一回事,可以用資產來還。

這也是很多銀行願意接華東集團的生意的原因。

而華東集團,已經找了兩家權威的評估機構去給華東集團用於抵押的資產進行評估,另外華東集團自己還搞了一個評估機構。

評估機構必須嚴謹、公正,只要堅特做到這兩點,就可以取得人們的信任。華東集團的評估機構目前還是面對國內,在國際上沒有任何名氣,但只要堅特,等中國成爲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時,就可以成爲世界最權威的評估機構。

後世的中國,就是一個評估機構被外國掌控的國家,很多事情都十分被動,危害性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銀行拿到評估後,再對華東集團進行放款。

條件沒問題,問題在於這些資產值多少錢,抵押後能拿到多少貸款。

根據那些評估機構的評估,華東集團的工廠價值都比較高,因爲華東集團的工廠在經營上都比較境範,而且機械設備大部分都十分先進。

這次華東集團給出的抵押產業,兩家評估機構給出的總額一個是九幹萬英鐒,一個是八幹六百萬英鐒,相差數額並不大。

華東集團的資產在短時間內就增加了近8OP0%,主要是因爲貸款的原因,之前華東銀行已經貸款了一億英鐒,加上德國援助的那四億馬克很多投入到了造船業上。

不過之前貸款的那一億英鐒雖然到了,但很多工廠還沒有建起來,能拿到這個估值還是因爲夏鈞期間又用積分投資很多東西,特別是機械製造業和機牀製造業方面,同時還以設備與許多民間企業參股。

李盛國靠這兩份評估,分別於英法德美四個國家近三十家銀行不斷簽下了一筆筆貸款,最後加起來,一共貸了八幹萬英鐒,扣除5%的回扣,能拿到七幹六百萬英鐒。

對於這次大借款,華東自治三省內部的《新聞報》評論道:“我們的委員長,把能抵押的都抵押得差不多了,就差沒把內褲抵押出去了。”

第二更到”萬字更完!(

第89章 中國格局第34章 新武器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14章 軍事威脅第50章 自治黨人第56章 飛機訂單第5章 部門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196章 神秘的013軍事大學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8章 兌換裝備第228章 夏收到來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第24章 反腐是亡黨?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91章 工業狀況第9章 鞏固地盤第56章 洋妞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103章 集團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76章 邀請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125章 英美調停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12章 馬尾船政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82章 夏鈞宣戰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101章 火藥桶第89章 炮臺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311章 華人黑手黨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91章 痛擊出雲第39章 清室退位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68章 討要接濟第104章 改組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315章 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第29章 巴黎公約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187章 藍田慘案,驅逐王佔元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30章 阿布洛特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40章 狠手段第91章 工業狀況第17章 西鄉自治第47章 刺刀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8章 兌換裝備第9章 剪辮子第4章 進攻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30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248章 中國世界體系,商人運動第34章 新武器第216章 振興五術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56章 飛機訂單第7章 攻佔上海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14章 軍事威脅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80章 農村變化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53章 水利工程第354章 空降斬首,包圍殲滅第236章 印尼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