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領軍校尉一聲令下,兩側的漢軍動作劃一地向集體後轉,統統改成背向裡面朝外。
前三個,後三人……
六名健壯的青年宦官扛着由瓔珞和孔雀翎裝飾的鳳儀步輦,從兩列南軍中間穿過連接長樂宮和未央宮的複道。
肩輦在輕輕地搖晃,翁主嬌懷裡抱着她的寵物兔穩穩趺坐其中,無聊地向兩邊張望。
深春時節的未央宮繁花似錦,枝繁葉茂。凌晨的一場細雨將花瓣和枝葉洗刷了一遍又一遍;此時看去,輕綠濃翠鮮豔欲滴,奼紫嫣紅異常分明。
大概是爲了早晨的遲到大感抱歉,太陽從升起後豁出去的盡心盡職。
在炙熱陽光的照射下,花樹苗圃園中殿頂的水分迅速地蒸發,如煙如霧般環繞在後宮一座座殿臺樓閣周圍,遠遠望過去好似——仙境。
‘仙境?仙……境?’慢慢撫摸胡亥的背,館陶翁主的鳳眼微合,眸光中帶出一絲譏諷。
從複道下來,肩輿在一個岔路口減慢了速度。
兩條路都通‘宣室殿’。右邊一條先穿掖庭,過中宮椒房殿後再到宣室殿;左邊則是取道青石主宮道,經由幾處宮內官署後直達皇帝舅舅的辦公地點。
帶路的內官拱手相上問:“翁主?”
目光往兩邊一掃,館陶翁主擡手,在左扶欄上重重一拍。
宦官們會意,步輦轉向左側的石階宮道。
跟隨的吳女官向鳳輿上張張,扭頭怒瞪魯女兩眼,隨後暗暗嘆了口氣——那件事之前,翁主無論是自己來還是跟着母親來,絕大多數都走右邊那條;而那件事之後,翁主的足跡從此止於椒房殿,再沒踏入過後宮掖庭。
行進中的肩輿又變慢了。
館陶翁主感覺到,用指節去扣欄杆上的銅飾。飛魚黃金指環上鑲嵌的祖母綠敲在青銅的雕飾上,發出清悠悠的低鳴。
步輦之下,傳來小黃門細細的回稟:“翁主,前方……乃建陵侯。”
‘建陵侯衛綰?河間王表兄的王傅,劉則家表嫂的祖父唉!’ 把兔子放到腳邊,嬌嬌翁主在前欄的中間連拍兩下。
“唯,唯唯,翁主。”宦官們小心地扛着肩輿,慢慢退到宮道下,爲前面的來人讓出道路。
頭戴三樑進賢冠、身穿黑色官服的建陵侯衛綰在不斷的‘叮叮’‘啉啉’中徐步而至;經過步輦時略停,衝輿上的館陶翁主陳嬌合袖一揖。
陳嬌自輦上欠身,回禮如儀。一應的宮娥從人垂手列隊,靜謐無聲。
待建陵侯走過去很遠,館陶翁主才拍一拍欄杆。
步輦再度行上青石宮道,前呼後擁地向宣室殿進發……
沒走多久,肩輿又慢了。
這回宦官不必費事稟報了,長信宮諸人馬上就辨認出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叫聲:“阿嬌,阿嬌,阿……嬌!”
阿嬌掀起錦帷,就見十多個侍從武衛之類的人大刺刺佔住宮道正當中,將原本寬敞的道路堵得嚴嚴實實。這羣人個個做緊身打扮,小冠軟甲佩劍背弓,擡頭挺胸氣焰高漲——若不是宮禁重地實在無可能,活脫脫像是來劫道的。
率衆當先的少年皮膚微黑,隆準高鼻,濃眉大眼,又高又壯。
全套親王制的武弁服,從頭上的赤弁冠到腳上的赤舄,韎衣、韎裳、韎韐……統統紅彤彤。他肩後半步的距離,是兩個與之年紀相仿的大男孩,一人溫文爾雅,一個秀美絕倫。
吳女掩口,輕輕笑道:“翁主,膠東……大王……”
宦官互相瞅瞅,合作着預備讓肩輿落地。
可還不等六個宦官駐足停穩,大漢的膠東王就滿嘴嚷着“不必,不必”衝過來,兩條長腿三步並作兩步,最後一個大邁跨,縱身飛躥了上去——步輦大搖,十二條腿齊齊哆嗦。
“阿嬌,阿嬌,今時早呀……”劉徹隨口扔出一堆噓寒問暖的問題,人笑嘻嘻地捱過來,鼻尖眼看着快抵上小表妹的臉了。
六人行額頭滾汗,張張臉做‘呲牙咧嘴’狀。
一隻手緊緊抓牢扶欄,阿嬌沒好氣地推了膠東王表兄一把——再過來的話,重心嚴重偏移,肩輿非倒了不可。
“哦?噢,阿嬌……”赤色分子總算意識到平衡的重要性,和表妹並肩坐坐好,不再爲難下面那六個。
見冠帽造型奇特,阿嬌好奇地伸出手,去摸膠東王表兄頭上戴的赤紅弁冠:‘這樣的帽子,比較少見到啊……’
劉徹揚頭、低頭、再扭頭,很配合地讓小表妹看個仔細。
赤色的弁冠上並排十二縫,每條縫隙中都綴了五彩的玉珠,落落如星,璀璨光華。
‘漂亮!真漂亮!!且……英氣逼人!’收回手,嬌嬌翁主用眼神表達了自己的讚歎。
心領神會的劉徹立刻驕傲地昂起頭,興致勃勃加以介紹:“阿嬌,此冠弁服也。《禮》曰,凡兵事,韋弁服;胝朝,則皮弁服;凡甸,冠弁服……”
‘阿彘,阿彘表兄……’聽到如此長篇大論的炫耀,嬌嬌翁主莞爾,好笑地抿抿小嘴:“還真是不經誇啊……”
水汪汪的鳳眼在劉徹腰革帶上掛的兩長一短三柄劍來回打量,最後停在對方斜背的長弓上,小貴女的懷疑之情溢於言表:‘看上去倒是像模像樣,那麼大一張弓。不過,膠東王表兄,你的箭法……行嗎?’
根據在皇帝舅舅身邊獲得的信息,諸皇子中劉徹的騎射水平不差,但也絕擠不進‘前三強’。
撇開馬術不談,箭法最好的皇家表兄是——膠西王劉端。
‘就知道一提到射箭,你就只會想到……劉端。’膠東王被刺激到了,一反身取下長弓,將弓弦拉得‘嘭嘭’響;拍着胸脯保證他現在的射箭功夫與日俱進,進步神速,絕不遜色於任何其他皇子。
“翁主,大王夙興夜寐,手足胼胝,以求精技。”蕭琰聽到這裡,主動出來爲劉徹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背書。
旁邊的韓嫣頻頻點頭,以示支持:“吾王……勤勉。”
兩個伴讀的幫腔,讓劉徹的臉色好了許多。
‘有這麼厲害了?’嬌嬌翁主眨眨眼,客客氣氣不露任何異色——沒辦法,膠西王表兄的神箭是小貴女親眼目睹親身經歷;印象之深刻,地位之崇高,不容動搖。
不需要言語也清楚陳表妹的想法,膠東王心裡七個不平八個不忿,這個慪啊!
胸膛劇烈地起伏起伏,劉徹第無數次埋怨姐姐們曾經的多事:‘哼!當初……要不是兩個姐姐礙手礙腳,一箭射穿狗頭的就是我了!何用象現在這樣,樣樣落到劉端後面……’
步輦晃悠悠的,很合乎邏輯地比之前慢了許多。
輿上輦下陷入寧靜——略帶尷尬的寧靜。
大漢的膠東王劉徹在生悶氣,
館陶翁主在看風景,
胡亥在打盹,
蕭琰在陪笑,
韓嫣在陪走,
魯女在發愣……
見表妹都不來安慰安慰自己,劉徹愈發感到心氣難平;斜眼看到空中有鳥兒飛過,忙抓起弓大喝一聲:“韓卿,箭囊!”
韓嫣舉雙手過頂,奉上箭囊,囊內,二十支長箭滿滿當當。
也不叫步輦停下,膠東王在兀自輕晃的肩輦上就勢半跪半坐,挽弓、搭箭、瞄準……
弓弦一響,羽箭凌空而發,衝着天幕中某個移動的黑點飛馳而去!
【注音註釋】
韎(mèi)衣:韎,赤黃色。
韎韐(mèi gé)染成赤黃色的皮子,用作蔽膝護膝。
舄(xì ):鞋。
作者有話要說:『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
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
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爲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爲,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丌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我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
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爲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認識。
夏至前後,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揚花,田間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溼潤灌漿,乾乾溼溼,既滿足水稻結實對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氣養根,保證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
俗話說:"夏種不讓晌",夏播工作要抓緊掃尾,已播的要加強管理,力爭全苗。出苗後應及時間苗定苗,移栽補缺。
夏至時節各種農田雜草和莊稼一樣生長很快,不僅與作物爭水爭肥爭陽光,而且是多種病菌和害蟲的寄主,因此農諺說:"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下毒蛇咬。"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大家夏至節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