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夾私怨千里跟蹤 爲難女冰釋前嫌

韋小寶一行人離開雲南的時候,一直是九難師父護送着,到了昆明城外十餘里之地,看着吳三桂沒再追回來,他們停下歇息。

衆人歇息的時候,九難本來想殺掉李自成,但想到自己對阿珂的種種。是她把阿珂從陳圓圓身邊偷走,但偷走之後她並沒有真心對待阿珂,否則以她獨臂神尼鐵劍門的功夫,她的徒弟不會輕易被吳三桂打敗。

可是,這麼多年來,阿珂對她卻是尊敬有加,對她這位師父就從來沒有懷疑過。爲了報仇,她把阿珂送上了一條不歸路,幸好有韋小寶搭救了,否則會是她這一輩子的歉疚。她來雲南,本來就是讓阿珂送死的,她以爲阿珂是吳三桂和陳圓圓的女兒,沒想到李自成的出現打破了她的計劃,也打碎了阿珂的夢。

這十來年,阿珂沒有找過自己的父母,她以爲她是師父撿的棄嬰,抑或是尋常人家撫養不起的孩子,所以她對師父如孃親,這個九難師太知道。看到阿珂不認爹孃,不認師父,也還用石頭去砸韋小寶,她後悔了。她後悔的不是撫養了阿珂,卻是後悔不該把阿珂捲進這個圈子。

看着阿珂沒有回頭傷心的離開,九難師太是萬念俱灰,這不是她想要的結果。殺了李自成,她以後將再也不會得到阿珂的原諒了。不殺李自成,李自成又能掀起幾層波浪?

離開韋小寶他們,九難師太信馬由繮,不知不覺到了一座山前。馬不走了,九難師太也下了馬。

她拉着馬慢慢上山,看着山峰不高,處處花紅柳綠,在山中間有一戶人家。她敲門,出來一個老婦人,她問老人家,此處可否讓她歇息一宿?老夫人說,家裡就她和兒子兒子,兒子每天除了整理家裡種的幾畝地,就是上山打獵。家裡房子簡陋,但是有三四間空着,只要師太想住,住多久都可以。

於是,九難師太就在農戶家住下了。她把馬借給老婦的兒子每天出去打獵用。每天晚上,九難師太還教那個年輕人一些強身健體以及捕獵抓物的本領。年輕人自那以後,每天都比以前會多打一些獵物,也就解決了九難師太的吃食問題。這期間九難師太再沒下山,就和老婦每天聊天,做點家裡活計,她以爲自己就這樣老死在這裡了。

直到有一天,那個年輕人回來說整個雲南都在打仗,有清兵,有平西王吳三桂的兵,還有一些不知是哪裡的兵將,沒穿清朝的衣服,好像是都穿着前朝的衣服。這下子九難師太坐不住了。本來她打算騎馬去昆明,可又一想,這裡離昆明也不太遠,況且,這馬對這家年輕人意義很大,而她騎出去,到了昆明也是扔掉,她已習慣獨來獨往,哪會一直牽一匹馬在身邊?

九難師太告辭了農婦母子,把自己身上韋小寶曾經給她的銀票也給那母子留了一些,告訴老婦母子,這兵荒馬亂的年月,儘量少出去,儘量老少保平安。就這樣,九難師太徒步下山去昆明瞭。

到了昆明,戰爭已到了尾聲了,清兵正面進攻,李定國率前朝遺留下來的兵將會和沐王府的兵將,在後面也斷了吳三桂的後路。當了五個月皇帝的吳三桂最後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吳三桂自己一路逃跑,來到三聖庵。

九難知道,這是他臨死之時也不忘帶一個墊背的。早在吳三桂和李自成決戰的時候,吳三桂就對陳圓圓痛下過殺手,只是被李自成擋開了,這個在場別人也許看不出來,九難師太是看的一清二楚。吳三桂是戰敗之將,精力和心力都沒了,已經走到崩潰的邊緣,九難師太有好幾次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殺了吳三桂,但是她沒有下手。她在想,當年是你逼的我朱家人死國亡,我倒要看看你吳三桂是什麼樣的窮途末路。

看着吳三桂在三聖庵門外歇息一會兒,就進了庵內四處找人,三聖庵卻是人去樓空。吳三桂徹底崩潰了,當年是他吳三桂一怒爲紅顏,成了人人責罵的奸賊,而今,紅顏卻也離他而去。他想着即使家裡所有的人棄他於不顧,陳圓圓也會爲他堅守這最後一片淨土,結果他失望了,站在三聖庵中,他大呼三聲,吐血而亡。

吳三桂死了,九難在雲南已經沒什麼意義了,什麼永曆皇帝,什麼李定國,都沒什麼意義了,小皇帝能把三藩平了,剩下他們這些江湖散勇對大清朝已經構不成威脅了。

離開雲南,能去哪裡?對,陳圓圓,她爲了吳三桂死守雲南二十多年,吳三桂當初也爲她做了萬人所指的奸賊,爲什麼陳圓圓沒有等吳三桂?理應是同赴黃泉,她一介女流,又能去哪裡呢?九難師太一路打聽,就尾隨胡逸之和陳圓圓來到了峨眉山下!

“師太你歇歇!”說着胡逸之讓阿珂給九難師太又倒了一杯茶,“剩下的事情我來給你們講述。

胡逸之帶着陳圓圓下了山,誰也就不認識他們了。着整個昆明,除了吳三桂,除了吳三桂家裡的幾個老人,又有幾個人知道這個道姑就是陳圓圓?

清淨之人總喜歡清淨之所,他們沿路向北奔峨眉山,一路走走停停,因爲陳圓圓的的身體非常的不好,有好幾次都是在一個小鎮留宿,然後胡逸之會讓客棧的掌櫃找當地的名醫給陳圓圓瞧病。

他們這一路上,胡逸之也總是感覺有人在跟着她們,但是他也沒有在意,也許是藝高人膽大。胡逸之一直以爲是吳三桂派人跟蹤陳圓圓,他想,等到了地點再解決跟蹤的人。他們過了昭通,再往北奔樂山。

出了昭通,他們基本是一路走水路到了樂山,這一路上倒是沒再注意到是誰跟蹤他們。到了樂山,爲了解開陳圓圓心中的鬱結,胡逸之還帶着陳圓圓去膜拜了樂山大佛。

在樂山又逗留了幾日,打聽一些關於江湖上的消息,可是還是沒能聽到韋小寶的消息。

從樂山出來往西走,他們就直接上了峨眉山。半日光景,他們到了峨眉山下。峨眉山上的萬年寺是萬曆年間新修的,氣勢恢宏,**肅穆,卻是男人進駐不得的。

胡逸之讓看門的尼姑通知主持了緣師太,就說故人胡逸之前來拜訪。小尼姑進去不多時,了緣師太帶着幾個尼姑出來了。

胡逸之說明來由,他本來是想讓陳圓圓暫住在萬年寺,自己去江湖打探消息,打探到韋小寶或阿珂的消息,再來接陳圓圓下山。了緣主持覺得不妥,因爲萬年寺每天香客絡繹不絕,寺內也不是安靜得足以修身養心之地,她安排陳圓圓住在萬年寺往北一處庵院裡,是了緣主持的師傅靜養之地,庵名叫水月庵。

了緣又讓一衆尼姑在水月庵旁邊給胡逸之搭了一個臨時住所。本來了緣是讓胡逸之住在萬年寺別院,那裡有爲專供遠道而來燒香的男客提供暫時留宿的地方,可是胡逸之也說了這一路上似有人跟蹤,了緣只好給他搭建一個暫時居所,以便他能必要時保護陳圓圓。

他們到了水月庵的第三天,九難師太也到了峨眉山。夜晚之時,月掛當空,萬籟俱寂,偶爾會有幾聲蛙聲和蟬鳴。九難師太來到了水月庵外。

其實,九難師太遠在一里之外,胡逸之已經聽到了有人往這邊走,九難師太雖然腳步輕盈,可是還是會有碰觸花草或花草滴落露水的聲音。

都是江湖之人,而且胡逸之又是武林高手,耳力目力都是極佳。等九難師太距他百米左右之時,他已經認出來了,看九難師太站在水月庵外,胡逸之從竹棚裡走了出來,“阿九?”

九難師太一驚,自己一路小心奕奕,也沒看見有人在身後。再仔細一看,是從一個小窩棚裡走出一箇中年男人,好像有點面熟,卻一時想不起來。

“你是?”九難師太一下子謹慎了許多,自己到來直到聽到似有故人叫她,之前就沒感覺到有人存在,這人的武功與定力決在自己之上。

“真是貴人多忘事,你真的不認得我了?在下胡逸之。”胡逸之抱拳行禮。

“阿彌陀佛!”九難師太也雙手合一還了一個禮,眼前這個人還真是胡逸之,只是年紀大了,更顯成熟,其他倒沒變多少。這是晚上,要是白天他見到胡逸之,她會發現胡逸之不僅老了,而且黑了很多。試想一個人每天在外面澆花掃院幾十年,能不變嗎。

“你是一路跟着我們來到這峨眉山?”從剛纔的聲音裡,胡逸之已經知道這一路跟蹤他們的人了。

“是,想不到堂堂的美刀王也變成了別人的保鏢。”就難道。

“不是,只是結伴同行!”胡逸之回答道。

九難師太疑惑的看着胡逸之,“你和陳圓圓?”

“是,也許,這以後的日子我們都會結伴同行了。”胡逸之笑着說。

九難師太不屑的看了胡逸之一眼,“怪不得百勝刀王這些年銷聲匿跡了,原來是在陳圓圓身邊甘當傭奴。”

要在二十年前,胡逸之聽到這話,他會立馬快刀解決,對這樣無禮之人應經用不着什麼口舌了。可現在,已不是當年的年輕氣盛了,況且,阿九和陳圓圓一樣,也是可憐之人。

在江湖上,自從袁承志流落海外,阿九的消息也隨之消失了。也是這幾年,江湖上出現了一個被稱爲獨臂神尼的師太,胡逸之就知道,那一定是阿九。

“人各有志吧。師太,冒昧的問一句,你跟蹤我們所爲何事?”

“我就是想看看,陳圓圓一代名ji,迷惑了我父皇,迷惑了吳三桂,迷惑了李自成,又跟着奸賊吳三桂到了雲南。那爲什麼吳三桂死了,而她陳圓圓還要苟活於世?”九難師太義憤填膺的說。

“哦,我猜到了。阿九,你想過沒有,你們同爲女人,這世道有女人能迷惑亂世的嗎?

“你父親崇禎皇帝,是因爲李闖義軍威震朝廷,自己心神不寧,朝廷外戚嘉定伯周奎因爲陳圓圓美麗送到你父親身邊。即使皇帝后來把陳圓圓逐出宮,想幹一番大事業,可前朝已經是大廈將傾。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陳圓圓被李闖佔有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清兵入關,說是吳三桂一怒爲紅顏,可如果清兵不入關,前朝不也是李闖的天下了嗎?

“至於吳三桂,能把陳圓圓帶到雲南,換言之,就是說陳圓圓能跟吳三桂去了雲南,正是因爲吳三桂把她當人看了。你說一個足不出戶的女人,每天被別人推來搶去,她又能迷惑得了誰的江山?”胡逸之情真意切的講述着。

是這樣的嗎?是,九難也知道,大明朝宦官當道二百餘年,到他父親執掌朝政的時候已經是滿目瘡痍,她父皇縱有回天之力,又能改變得了什麼呢?最後還是不能成爲完卵。

當時的天下是餓殍滿地,再看看現在,康熙小皇帝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過又是誰?功又是誰?

“你既然都知道她的過去種種,那你爲什麼還會一直守在她身邊?”

“人間最難誰清楚的就是一個情字,你我能講明白嗎?你還在恨陳圓圓嗎?”胡逸之看出了阿九的痛苦,天色黑看不出臉上的表情,但能聽出她呼吸出來的悲憤。

九難師太道,“多年前我就不再恨她了。當我看到她在李自成與吳三桂兩個男人面前的無可奈何,當我看到她在阿珂面前的絕望,當阿珂毅然決然的離我而去的時候,我就不恨她了。我只是想知道她沒有和吳三桂同赴黃泉,到底是爲什麼?你們又會去哪裡?難道只是從三聖庵再挪到水月庵嗎?”

“不是,歸根結蒂,還是因爲你,如果你當年不把阿珂從陳圓圓身邊偷走,她不會有這麼多年的痛苦與自責。如果沒有你安排阿珂去刺殺吳三桂,陳圓圓不會有這幾年的生不如死。她本來是準備和吳三桂一起死的,是我勸說她一起去找阿珂。試想,如果陳圓圓隨着吳三桂一起死了,你說阿珂還會原諒你嗎?阿珂是你養大的,且不論你的初衷,可你願意看着阿珂和你一樣在世上沒有一個親人嗎?”胡逸之看到九難師太的情緒逐漸歸於平靜。

“那你爲什麼不去找他們呢?爲什麼還會留在這裡?”九難師太轉過身問。

“還是因爲你,因爲我們離開雲南不久就發現有人跟蹤,我以爲是吳三桂的人,我留在這裡,就是爲解決跟蹤的人。”胡逸之道。

九難師太又轉過身,“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次你可以放心得去了,我幫你在這裡守着,解決吳三桂的人。”

“此話當真?”胡逸之不解的看着九難師太。

九難師太往前走了幾步,往竹棚裡看了看,“倒是個好地方。”她轉身又走過來,“試想,我要是殺陳圓圓,不管你百勝刀王武藝多高,我總會試上一試。輸在百勝刀王手上也不算丟人。不論我現在處境如何,畢竟我也是前朝長平公主,我不會做什麼屑小之事。主要原因就是我和陳圓圓一樣,這世上只有一個親人了,那就是阿珂。我知道自己對阿珂有愧,我會盡量彌補,這人一上了年紀,牽掛就多了。你去吧,等你回來就是咱們三個人一起走。”說完她就進了竹棚。

第100章 不相謀也得同路 只爲果決戰風雲第188章 結善緣終得善果 思親人又救親人第120章 蘇銅錘破釜沉舟 韋繼祖死而復生第141章 輕而易舉辦正事 歡天喜地迎嬌兒第165章 父親子十指連心 子敬父各不相同第15章 江湖客齊聚京城 小俠女初露鋒芒第120章 蘇銅錘破釜沉舟 韋繼祖死而復生第205章 破飛刀再廢武功 酌情況皇家生疑第68章 南巡途中喜與憂 北歸路上實與虛第47章 別師友再返家園 救父兄初試武功第208章 出門辦事事圓滿 在家守護人傷亡第157章 阿羅爲皇帝健體 康熙因阿哥傷神第85章 揚州城曾柔喪命 王屋山小寶還情第142章 皇宮內太子會飲 南陽府生人搭訕第130章 爲寶藏監守自盜 斥衆賊以巧制拙第179章 議大事兵臨城下 論小令思及終身第27章 鳳陽府卻遭暗算 九華山劍陣圍攻第16章 喜相聚母女相認 巧安排君臣重逢第186章 傷離別珠淚漣漣 遭伏擊塵世茫茫第104章 康熙狠心關阿哥 雙雙無念伴青燈第177章 康熙無奈難懲罰 手足相殘再生枝第98章 賊心不死還借膽 親人相逢又牽情第182章 蘇銅錘夜探敵營 蒙古汗野心天下第200章 武林人齊聚西北 清兵顧衆說紛紜第200章 武林人齊聚西北 清兵顧衆說紛紜第86章 少室山突遇險境 少年人意氣用事第224章 西南急西北堪憂 太后疑皇上發愁第106章 謀者有意爭者淡 刀劍無情人有情第124章 奸計害人難見日 良謀合力始有終第223章 天驕伸手懲羣惡 胤祥出面攬官差第11章 一路追隨平安路 兩相思念水上漂第135章 光明頂力挽狂瀾 石家莊又遇險情第187章 遇險情英雄無奈 救危難俠客有道第149章 韋小寶逃避現實 舉家人再度離開第24章 解危難銅錘援手 遇惡霸雙雙解悶第116章 拉薩城智鬥賊人 皇城根繼祖遇害第93章 君臣義前生後世 父子情顧後瞻前第177章 康熙無奈難懲罰 手足相殘再生枝第74章 巡江南明察暗訪 設埋伏螳螂捕蟬第85章 揚州城曾柔喪命 王屋山小寶還情第51章 思大局夫妻共識 念知己兄妹同癡第58章 虎頭執着隨情侶 阿琪坦言乃兄妹第64章 入虎穴爲得虎子 說真相正果終成第69章 中計謀小寶遭劫 遇困境天嬌學技第177章 康熙無奈難懲罰 手足相殘再生枝第59章 李虎頭絕望歸山 韋小寶難嚥惡果第70章 韋小寶謀當教主 衆護法力等銅錘第123章 螂撲蟬心先動 黃雀在後動先行第14章 現身治亂傷別離 屈體逗幼喜天倫第153章 回家路上遇劫難 皇宮大內細思量第78章 日見主康熙憶舊 夜遇賊阿哥納新第28章 袁承志中土收徒 韋小寶舍子救難第161章 鬥奸徒輕而易舉 謀成敗馬失前蹄第161章 鬥奸徒輕而易舉 謀成敗馬失前蹄第120章 蘇銅錘破釜沉舟 韋繼祖死而復生第186章 傷離別珠淚漣漣 遭伏擊塵世茫茫第118章 鹿鼎山全家團聚 結良緣喜事重重第127章 大婚禮轟動京城 小俠客各顯其能第176章 以牙還牙說正道 見招拆招非英雄第22章 探虛實冤家聚首 覽勝景賊人逞能第184章 蒙古兵知難而退 韋小寶無奈應親第196章 韋小寶堂皇進京 衆阿哥各奔前程第92章 冥冥有絕處逢生 幽幽再情不自禁第71章 光明頂家人團聚 議事廳再談教主第230章 展神功大氣磅礴 施伎倆小人無志第136章 金牌一出鎮宗廟 公子終還與佳人第7章 偶然出手得舊識 精心安排知新情第207章 破花陣小兒出彩 戰毒王老將發威第130章 爲寶藏監守自盜 斥衆賊以巧制拙第218章 神垢寨順利得手 破廟裡細審匪首第221章 賊心不死屢出手 忠心星夜送官功第42章 韋小寶父子開路 康熙帝多倫會盟第98章 賊心不死還借膽 親人相逢又牽情第171章 疑太子皇帝無奈 查詳情親王發飆第7章 偶然出手得舊識 精心安排知新情第95章 年輕人再進西域 小女子身世得釋第147章 小英雄含恨九泉 衆皇子密議府邸第212章 流浪人終得迴歸 人心齊開始報復第5章 夾私怨千里跟蹤 爲難女冰釋前嫌第24章 解危難銅錘援手 遇惡霸雙雙解悶第27章 鳳陽府卻遭暗算 九華山劍陣圍攻第53章 蘇銅錘直面情感 韋小寶運籌西征第199章 活死人墓難遁世 長安城外驚風雨第56章 蘇銅錘力戰羣雄 四阿哥心思未來第8章 思念成疾江南走 牽掛至心運河從第116章 拉薩城智鬥賊人 皇城根繼祖遇害第207章 破花陣小兒出彩 戰毒王老將發威第105章 得相助進得城堡 抵總壇謀奪教主第199章 活死人墓難遁世 長安城外驚風雨第142章 皇宮內太子會飲 南陽府生人搭訕第54章 康熙親征東蒙古 奸人齊聚紅螺寺第20章 脣槍舌劍江湖怨 刀光劍影兒女情第206章 曲未終人漸已散 花未放毒已入身第217章 平叛亂詳察敵情 出謀略志在必得第45章 設擂臺包藏禍心 救同門略施小計第67章 光明頂留言警告 長江邊同祝新年第41章 出遊逢順治歸天 進宮得康熙授意第141章 輕而易舉辦正事 歡天喜地迎嬌兒第49章 別京城華山祭拜 衆門派力戰華山第79章 胤禛密謀查小寶 銅錘猜疑皇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