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秦公有兩子

周王宵六年(魏侯四年)四月初十,秦都咸陽。

作爲當世大國,咸陽城的面積絲毫不小於武安,而因地處西北的緣故,更多了幾分粗獷豪邁。

因最近幾年發生羌亂,秦國爲應付這些羌人花費了不小力氣,所以當魏國又在唐國搞事的時候,秦國便徹底淡定不下來了。

之前圍堵魏國的時候沒有羌人搗亂,所以秦國始終能派出強大軍隊與魏國作戰,但眼下卻是不行了。

羌亂雖然暫時被壓下去,但仍需秦國派大軍震懾,否則必有捲土重來之勢力。

這也就意味着秦國再難同以往那樣,對魏國隨隨便便便派出十幾萬大軍威懾。

更何況,秦國國力消耗很是嚴重,對上的卻是修整了三年多的魏國,此消彼長之下便更難平衡戰局了。

所以在今天的大朝會上,面對魏國人在唐國的步步緊逼,秦國陷入了是否出兵的爭執中。

秦國是典型的老式國家,國家高層的構成很簡單,除了站在最高峰的秦國公室,剩下的便是咸陽城內的大貴族們。

但和魏國世族不同,因爲地處西北貧瘠之地,且東西南皆有強敵的情況下,咸陽世族還是緊密的團結在公室周圍的。

可團結只是他們的政治立場統一,卻不代表他們的理念是相同的,所有也就在對是否出兵唐國的問題上有了分歧。

此時的秦國朝堂大致分爲三個派系,其一便是主持出兵的東部軍事集團,其二便是認爲該暫緩出兵的西部軍事集團,第三便是保持中立的那波人。

這裡的所謂東西之分,劃分的依據其實很簡單,就是以在場這些人族中的封地位置,依據族中子弟任職所在來劃分的。

也就是說,咸陽世族中那些封地在東面,或者族中子弟在秦國東部任職居多的,便支持立即出兵唐國,反之則不贊同出兵。

有這樣的情形其實很好理解,利益在東面的自然不能坐視唐國淪陷,而利益在西面的當然認爲防守羌人才是要務。

兩方相持不下,讓君位上的秦公贏巽也是不知該如何抉擇。

說到底,還是怪自家實力不夠強,否則那裡還需考慮重點防守那邊。

但決定終究是要下的,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時候早下還是晚下決定對戰局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無視下方臣子的爭吵,此時的贏巽不由在想,若是自己初繼位的時候,恐怕已經下了出兵唐國的命令了吧!

是的,贏巽心裡是偏向於出兵唐國的,因爲他知道對秦國來說,魏國纔是真正的也是最大的威脅。

可是贏巽也明白,此時的秦國出兵魏國,很有可能是幹不過對方的,若是兵敗則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所以,贏巽拿不定主意有西部軍事集團反對的原因,但同時也有贏巽自己的對出兵的擔憂。

歸根結底,終究還是贏巽自己難以取捨,或者說失了背水一戰的勇氣。

所以,此時贏巽還是很羨慕那位年輕魏侯的,對方有依照自己意志推行國事的豪情,可他卻老了。

於是秦公不由將目光掃視下去,便看見站在朝班前方的幾個兒子!

贏巽不由此時在想,若是自己薨逝之後,這些年輕人誰又能繼承大秦呢?

一想到此處,贏巽便起了考教自己兒子的心思,甚至他連題目都已經想好了。

看着下方擾亂不堪的朝班,贏巽則沉聲道:“好了……都住口!”

雖然吵得厲害,但贏巽國君的威儀卻是強勢,一句話出很快所有人都規矩站好。

接着贏巽便道:“既然今日商討不出結果,那諸卿便回去再好好想想,明日朝會再議此事吧!”

隨後贏巽便宣佈了朝會結束,一場關乎重大的討論就這樣中止,事情又得拖到明天去了。

下朝之後,贏巽便將自己最得力的兒子中留了下來。他的兒子雖有十幾個,但能託付大位的卻只在這二人之間。

走在秦宮廊道內,秦公贏巽身子有些佝僂,所以一行人的速度都很慢。

魏無忌在感慨國事操勞的時候,卻不知比他年紀大上許多的贏巽,還承受着更大的壓力。

看着已經兩鬢斑白的父親,跟在贏巽身後的三公子贏轅和五公子贏據,此時心裡也有些感慨。

原來一直以來都仰望的父親,在歲月的蹉跎下也白了發,彎了腰!

“方纔,怎麼不見你二人說話?”走在前方,贏巽出聲問道。

此時作爲兄長的贏轅則答道:“兩方臣子都說得有理,此事自有父親裁斷,兒子不必發言!”

也確實是這麼個道理,大家都把問題談得很清楚了,一切都只是在等贏巽的決斷而已。

但贏巽是來考教自己兩個兒子的,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便聽他接着道:“那麼現在,你們也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我大秦,是否該出兵唐國?”贏巽拋出了自己的問,然後看向了兩個兒子。

實際上,贏巽對自己兒子可能的答案已經有了猜測……

三公子贏轅多與東部集團來往,應該是支持出兵唐國的;而六公子贏據則與西部集團交好,不出意外是反對出兵的。

但贏巽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因爲他需要的不是兒子幫助自己做決定,而是看他們分析事物的方法。

三人此時已經來到一處涼亭,於是贏巽便坐到了涼亭內,準備聽取兩個兒子的回報。

首先回答的自然是三公子贏轅,只見他對老父親一拜後,便道:“兒子淺薄,父親既要兒子作答,那兒子也就直言不諱了!”

贏巽點了點頭,然後贏轅便道:“兒子以爲,我大秦此時應當出兵唐國,以抵禦魏國兵峰……”

隨後,贏轅便提出了以下兩點理由:其一,魏國滅掉唐國,則秦魏之間再無緩衝,所以唐國必救;其二,如今羌亂已平,短時間內難以復發,秦國可以兩線抽調兵力,有能力抵禦魏軍。

贏轅說完後,便小心退後一步,然後擡頭看向了自己父親。

卻見此時贏巽臉色並無變化,讓贏轅也看不出什麼來,也就不知自己是說對還是說錯了。

而後,便見贏巽看向老六贏據道:“老六,你又怎麼看?”

於是贏據有站出作答,就在贏巽認爲已經猜到結果後,贏據卻說了他個措手不及。

只聽贏據開門見山道:“父親,兒子覺得三哥說得有理,眼下當先抵禦魏軍!”

這下贏巽便被勾起了興趣,但他臉上仍是不動聲色,示意贏據接着說下去。

便聽贏據繼續道:“兒子以爲,相較於西北羌亂,魏人才是我秦國身死大敵!”

“羌亂只亂我秦國一郡……兩郡之地,而那魏侯想的卻是覆我贏氏社稷,故而防魏先於防羌……”

當聽到這裡時,對自己兩個兒子的高低,贏巽便有了大致判斷。

老三贏轅利於東部集團,支持抵禦魏國本是應有之意,很難說他不是爲自己利益團體考慮。

而老六贏據本屬西部集團,認識到羌人與魏人威脅不同,從而得出應當抵禦魏國。

由此可知老六已是站在秦國國家高度看問題,而不再拘泥於派系之鬥,比之老三高出了何止一籌。

雖然心中有了判斷,但贏巽此時仍是不動聲色,只是說自己累了,然後便揮退了自己兩個兒子。

雖然不明白老父親沒來由問這麼一通是什麼意思,但兩兄弟還是老老實實退了下去,還有許多事等着他們忙。

看着兩個兒子離去的背影,贏巽緩緩露出笑意,自己算是後繼有人了!

第210章 真正的主事第173章 齊使之覲見第271章 明君賢臣遇?第739章 國君有愁苦1第362章 先到上卿府1第354章 珍貴的消息第46章 君前的問對第281章 終將要離別第17章 老張很生氣第121章 榮華煙雲間第95章 天子遣使者第673章 無戰長平關第273章 武安來旨意第645章 矚目的大朝第33章 秦與魏之峙第510章 年關是離別第770章 周人之難安第348章 項泫的麻煩2第260章 會盟進行時1第771章 魏侯入上洛1第191章 落魄的徐利第44章 兄弟如豺狼第236章 卻無人能制第741章 國君有憂愁3第735章 襄平離主將1第30章 睡個安穩覺第736章 襄平離主將2第341章 風雨飄搖至2第769章 秦公與齊公第278章 不好的消息第640章 戰神何不出3第753章 王繡的憂慮第68章 血花將綻放第346章 秋氏的睿智2第8章 被人陷害了?第249章 嘴炮變幹架第576章 兩天五百里第351章 思念在上洛第386章 結髮爲夫妻2第236章 卻無人能制第569章 軍權誰爲主2第221章 君使之威勢第454章 揪出內鬼來1第796章 難尋是真相2第641章 戰神何不出4第442章 進駐歸化城2第330章 齊公之榻前2第551章 初送見面禮第812章 周燦的想法第687章 破其組織度第117章 徐一錘定音第793章 魏無忌之疑第576章 兩天五百里第805章 兩軍啓大戰第9章 撤還是不撤第221章 君使之威勢第9章 撤還是不撤第62章 扛不住就招第579章 長吏之威嚴第503章 魏侯的面目第432章 形勢之突轉2第39章 先吃閉門羹第553章 匈奴夜燈火1第708章 正月有兵變5第698章 長平局勢變第413章 全無抵抗力2第775章 周室有忠臣第574章 軍事擴大會2第294章 猜猜我是誰第316章 卻是舊時識第705章 正月有兵變2第16章 雲開見月明第849章 一統事難爲第528章 匈奴人來了2第821章 王畿入楚人第669章 聽燕山政務第107章 吾兒長大了第734章 魏侯第四年第505章 任歸化將軍1第679章 任免加威權第236章 卻無人能制第199章 終於可搬家第163章 是吾絕不甘第733章 昭侯十八年第509章 恭喜魏將軍第6章 戰後綜合症第413章 全無抵抗力2第679章 任免加威權第566章 諸將卻齊至第262章 突來的比鬥第706章 正月有兵變3第453章 發現有問題2第748章 行天子之權第373章 可真是緣分第664章 寒光照鐵衣2第544章 時局之變兮第146章 魏武卒影子第66章 天不遂人願第443章 進駐歸化城3第604章 大魏武揚君2